一种调制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6558发布日期:2019-01-05 09:4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调制类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制粉,还涉及一种该调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食物中的营养不均衡,因此亚健康人群甚至病患的比例越来越高。如对于年轻的女性而言,为了保持身材,往往食用单一食物,此时会缺乏营养,导致体质下降的情况出现;又如儿童由于挑食的原因会出现缺钙、缺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情况;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会出现一些“老年病”。

冲调类食物(如饮品或者稠状品)由于方便、可存放等优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不过目前的冲调类食物通常具有功能单一的缺陷,如高糖、高钙等,因此冲调类食物的综合营养价值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制粉,旨在使冲调类食物具有更优的综合营养价值,作为消费者的食用者获得更科学的营养获取比例,或者针对食用者的个体状况使得不同的个体均能够获得符合自身的营养比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调制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制粉,该调制粉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10份;黄瓜籽粉:2-8份;小麦胚芽粉:1-5份;银杏粉:2-10份;山药粉:2-8份;苦荞粉:2-7份。

调制粉的一种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5份;黄瓜籽粉:2-7份;小麦胚芽粉:1-5份;银杏粉:2-5份;山药粉:2-5份;苦荞粉:2-5份。

调制粉的一种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5份;黄瓜籽粉:2-5份;小麦胚芽粉:2-4份;银杏粉:2-5份;山药粉:2-3份;苦荞粉:2-3份。

调制粉的一种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8份;黄瓜籽粉:2-8份;小麦胚芽粉:2-7份;银杏粉:2-8份;山药粉:2-7份;苦荞粉:2-7份。

调制粉的一种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3份;黄瓜籽粉:3份;小麦胚芽粉:2份;银杏粉:3份;山药粉:2份;苦荞粉:2份。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制粉的制备方法,

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进行粉碎后对应得到苦瓜粉、黄瓜籽粉、小麦胚芽粉、银杏粉、山药粉以及苦荞粉,按照所述苦瓜粉(2-7)份、黄瓜籽粉(2-8)份、小麦胚芽粉(1-5)份、银杏粉(2-10)份、山药粉(2-8)份和苦荞粉(2-7)份的质量份数进行混合,得到所述调制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具有上述多种组分且多种组分按照上述质量份数进行混合,使得本发明的调制粉具有以下优点:调制粉的组分较为丰富,且通过合理的调配可以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的需要,食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配合功效来灵活选取,同时各种组分的营养价值叠加也兼顾了个体的整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制粉,包括苦瓜粉、黄瓜籽粉、小麦胚芽粉、银杏粉、山药粉以及苦荞粉五种组分,各组分的主要功能为:苦瓜由于含有苦瓜甙、苦味素和维生素c等,因此具有清热益气、保护机体、降血糖以及降血脂的功效;黄瓜籽由于含有钙、磷和维生素c等,因此具有增强骨质、祛风和消痰的功效;小麦胚芽中由于含有纤维和天然维生素e等,因此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机体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清除血管壁内多余胆固醇、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及血管硬化等功效。银杏中由于含有白果酸和白果酚等,因此具有抑菌杀菌、祛疾止咳、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山药中由于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淀粉、钙和磷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因此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此外还可以安神,从而改善睡眠质量;苦荞中由于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因此具有清理肠胃和防止便秘等功效,同时能够降低血压,从而保持血糖稳定。

进一步,优化的本发明还公开上述调制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将各组分的原材进行如清洗、低温烘干等预处理之后分别集中研磨成粉状并储存。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组分的粉状的细微程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区别,如有的为较大的颗粒状、有的为较细的颗粒状、有的为片状等。

步骤2、研磨之后采用目筛筛粉,得到性质比较统一的调制粉。

如在前述粉状的细微程度可以有所区别为例的情形下,对于细微程度不同的组分可以采用不同目的筛子,而对于细微程度相同的组分可以采用同一种筛子进行筛粉分别储存,也可以将组分混合之后采用同一种筛子进行筛粉,不过这种情形适合混合的组分的质量份数一致的情况。

步骤3、按照所需的质量份数称取各组分。

步骤4、封装售卖,如封装方式可以是包含多个独立小包装的大包装,也可以是只有大包装,也可以是大包装形式比较随意的称重式散装等。

以20克/份的独立小包装为例,食用时,每个独立小包装的量建议配200ml开水,倒入开水浸泡3分钟左右,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此外,还可根据自身口味的偏好,加入蜂蜜、白糖、果块等辅料,或者将水替换为其他与水的基本功能等同且还可以增加营养价值的牛奶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制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的原材进行清洗、低温烘干预处理之后分别集中研磨成粉状并储存。

步骤2、研磨之后采用120目筛筛粉,得到性质比较统一的调制粉。

调制粉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10份;黄瓜籽粉:2-8份;小麦胚芽粉:1-5份;银杏粉:2-10份;山药粉:2-8份;苦荞粉:2-7份。

本发明的调制粉的组分较为丰富,且通过合理的调配可以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的需要,在保证营养提供全面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的食用者提供相应功效的调制粉。如作为一种具体示例,调制粉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苦瓜粉10份;黄瓜籽粉2份;小麦胚芽粉5份;银杏粉2份;山药粉2份;苦荞粉2份。考虑到苦瓜具有清热益气,保护机体的功效,以及小麦胚芽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因此如果食用者的目标是提高身体机能,则可以选用本示例的质量份数组分的调制粉。

实施例2

步骤1、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的原材进行清洗、低温烘干预处理之后分别集中研磨成粉状并储存。

步骤2、研磨之后采用120目筛筛粉,得到性质比较统一的调制粉。

调制粉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5份;黄瓜籽粉:2-7份;小麦胚芽粉:1-5份;银杏粉:2-5份;山药粉:2-5份;苦荞粉:2-5份。

如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调制粉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苦瓜粉:2份;黄瓜籽粉:5份;小麦胚芽粉:3份;银杏粉:2份;山药粉:5份;苦荞粉:2份。如前所述,由于黄瓜籽具有增强骨质的功效,以及山药中含有钙、磷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因此如果食用者目标是增强体质,强健骨骼,则可以选用本示例的质量份数组分的调制粉。

实施例3

步骤1、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的原材进行清洗、低温烘干预处理之后分别集中研磨成粉状并储存。

步骤2、研磨之后采用120目筛筛粉,得到性质比较统一的调制粉。

调制粉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5份;黄瓜籽粉:2-5份;小麦胚芽粉:2-4份;银杏粉:2-5份;山药粉:2-3份;苦荞粉:2-3份。

如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调制粉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苦瓜粉:3份;黄瓜籽粉:2份;小麦胚芽粉:2份;银杏粉:4份;山药粉:2份;苦荞粉:3份。如前所述,考虑到银杏具有抑菌杀菌,祛疾止咳的功效,苦荞具有清理肠胃,防止便秘的功效,因此如果食用者目标是改善身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则可以选用本示例的质量份数组分的调制粉。

实施例4

步骤1、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的原材进行清洗、低温烘干预处理之后分别集中研磨成粉状并储存。

步骤2、研磨之后采用120目筛筛粉,得到性质比较统一的调制粉。

调制粉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2-8份;黄瓜籽粉:2-8份;小麦胚芽粉:2-7份;银杏粉:2-8份;山药粉:2-7份;苦荞粉:2-7份。

如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调制粉中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苦瓜粉:7份;黄瓜籽粉:2份;小麦胚芽粉:6份;银杏粉:2份;山药粉:2份;苦荞粉:6份。如前所述,考虑到苦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小麦胚芽具有清除血管壁内多余胆固醇、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及血管硬化的功效,同时能够降低血压从而保持血糖稳定,苦荞可以降低血压,保持血糖稳定。因此如果食用者目标是降“三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则可以选用本示例的质量份数组分的调制粉。

实施例5

步骤1、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的原材进行清洗、低温烘干预处理之后分别集中研磨成粉状并储存。

步骤2、研磨之后采用120目筛筛粉,得到性质比较统一的调制粉。

调制粉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苦瓜粉:3份;黄瓜籽粉:3份;小麦胚芽粉:2份;银杏粉:3份;山药粉:2份;苦荞粉:2份。各组分采用该质量份数组分的调制粉,更合适于如下情形:食用者的整体素质较为良好,且其目标是摄取更为均衡的营养搭配。

实施例6

如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本调制粉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苦瓜、黄瓜籽、小麦胚芽、银杏、山药以及苦荞的原材料进行清洗、低温烘干等预处理后,各组分粉碎研磨并储存。

步骤2:研磨之后按组分用120目筛分类进行筛粉后储存。

步骤3:以450克/袋,分别取各组分质量份数为苦瓜粉3份、黄瓜籽粉3份、小麦胚芽粉2份、银杏粉3份、山药粉2份以及苦荞粉2份,混合后封装储存。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