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便润肠功能的茶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0119发布日期:2019-03-08 23:1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通便润肠功能的茶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每日的运动量大幅减少,加之饮食日益简单化、精致化,容易导致肠胃不适性疾病的产生,其中便秘是一种最常见的症状。正常情况下,人类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是处于平衡状态,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地共存,维系着人体微生态的平衡。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菌感染、药物效应、毒素反应、免疫反应及衰老过程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酵素(enzyme)一词源于日本,即常说的“酶”。而现在市场上广受青睐的被称作“酵素”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通常是以一种或多种新鲜果蔬、谷物、菌菇、中草药等为主要原料,经多种有益菌发酵产生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功能性发酵产品。酵素中含有丰富的功效酶、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多酚类化合物、低聚糖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美白抗氧化、抗菌消炎、减肥助消化、解酒护肝、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改善肠内微生物平衡与润肠通便等功效。

茶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饮料之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500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茶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功效成分如茶蛋白、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叶皂甙、茶氨酸、茶色素等。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菌和抗辐射等生理功能。随着对茶叶成分、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茶叶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作为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目前,以茶为原料的保健饮品较少,开展有利于深入挖掘茶在保健食品领域的研究十分必要。现有技术中,尚未有以茶及所选功能性食材为原料制备酵素饮品的技术文献报道。本发明以茶及功能性食材为原料,辅助添加糖类物质和发酵剂,采用纯种梯度发酵及二次螯合技术,开发一种天然的,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茶酵素产品,并说明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茶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纯种梯度发酵和二次螯合技术得到茶酵素原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备的茶酵素饮品具有良好的通便润肠的功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通便润肠功能的茶酵素饮品,主要包括按重量比计的原料如下:茶1-5份,功能性食材1-5份,糖类物质2-10份,发酵剂0.1-2份,功能性低聚糖1-10份,水70-95份;所述发酵剂为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

优选的,所述茶为红茶、绿茶和普洱茶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功能性食材为火麻仁、决明子、杏仁、郁李仁、胖大海和桃仁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重量份1-5份。

优选的,所述糖类物质为葡糖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及蜂蜜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重量份2-10份。

优选的,酵母菌为伊萨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许旺酵母、德克酵母及巴斯德酵母中的一种或几种;醋酸菌为奥尔兰醋酸杆菌、木醋杆菌、巴氏醋杆菌、许氏醋酸杆菌、恶臭醋酸杆菌及沪酿1.01醋酸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乳酸菌为干酪乳酸菌、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功能性低聚糖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性低聚糖添加量为重量份1-10份。

一种具有通便润肠功能的茶酵素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筛选茶叶原料,称取重量份1-5份,粉碎,加入茶叶重量1-5倍的水打浆,得到茶叶浆汁,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

步骤2.以茶叶重量1-5倍无菌水溶解重量份2-10份的糖类物质,加入到盛有茶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

步骤3.将重量份0.1-2份的酵母菌菌种接入到茶叶浆汁中,于25-36℃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30d,得到茶叶发酵原液。

步骤4.将所选的重量份为1-5份的功能性食材粉碎后加入1-5倍食材重量的水,灭菌并加入无菌糖水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接种重量份为0.1-2份的酵母菌,于25-36℃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30d,得到功能性食材发酵原液;

步骤5.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重量份为0.1-2份的醋酸菌,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温度25-35℃,发酵时间60-90d,得到二次发酵液;

步骤6.上述混合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灭菌处理,添加重量份0.1-2份的乳酸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35-42℃,发酵时间为30-60d,得到三次发酵液;

步骤7.将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添加功能性低聚糖重量份为1-10份,经过滤后,灭菌,灌装,得到茶酵素饮品。

优选的,茶及功能性食材浆汁灭菌条件为60-110℃灭菌1-20min。

优选的,发酵剂接种量为重量份0.1-2份,一次发酵条件为25-36℃发酵1-30d;二次发酵条件为25-35℃发酵60-90d;三次发酵条件为35-42℃发酵30-60d。

优选的,所述过滤为布袋过滤、碟片离心过滤、管式离心过滤或陶瓷膜过滤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灭菌为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一种;所述水为纯净水。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传统酵素是自然发酵产品,其发酵耗时较长,不利于高效生产,且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杂菌生长可能会对有益菌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产生不良副产物,影响酵素品质。相对于传统发酵工艺而言,本发明以茶及功能性食材为原料,进行梯度发酵处理,基于酵母发酵、醋酸发酵、乳酸发酵的梯度代谢和转化作用,原料中的营养成分被充分酵解,提高了酵素中各类维生素、氨基酸等功效成分含量,极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同时梯度发酵使产品中次生代谢物成分更加丰富,形成易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提高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使有益活性成分快速抵达细胞发挥作用。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的成分之间继续发生缓慢而持续的化学反应,使各种酶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协同增效作用,全面提升和持久保存酵素功能活性;制备的茶酵素饮品口感更加柔和,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产品的营养成分及功能效果得到增强、结构更饱满。本发明制备的茶酵素饮品具有增强人体消化能力、清理肠胃、抗氧化、保肝护肝和通便润肠的功效,进而提高了茶酵素饮品的营养保健价值。本发明充分利用茶叶的抗氧化功能,益生元对消化道益生菌群的促进功能以及次生代谢活性物质的保健功能的协同增效作用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综合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茶及功能性食材为原料,采用梯度发酵及二次螯合技术,抑制有害菌生长及副产物产生,食用安全;加快发酵速度,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同时,所获得的茶酵素具有良好的通便润肠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1

将红茶称取1.0份,粉碎,加入红茶重量1倍的水打浆,得到红茶浆汁,在60℃条件下灭菌20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红茶重量1倍无菌水溶解的2.0份葡萄糖,加入到盛有红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0.1份的伊萨酵母菌种接入到红茶浆汁中,于25℃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30d,得到红茶发酵原液。将1.0份的火麻仁粉碎后加入1倍火麻仁重量的水,在60℃条件下灭菌20min,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火麻仁重量1倍无菌水溶解的2.0份葡萄糖,接种0.1份伊萨酵母菌种,于25℃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30d,得到火麻仁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0.1份奥尔兰醋酸杆菌,于25℃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90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添加0.1份干酪乳酸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35℃条件下发酵60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1.0份低聚果糖,经布袋过滤后,瞬时高温灭菌,灌装,得到茶酵素饮品。

实施例2

将绿茶称取2.0份,粉碎,加入绿茶重量3倍的水打浆,得到绿茶浆汁,在70℃条件下灭菌15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绿茶重量2倍无菌水溶解3.0份的果糖,加入到盛有绿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0.3份的乳酸克鲁维酵母菌种接入到绿茶浆汁中,于28℃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5d,得到绿茶发酵原液。将2.0份的决明子粉碎后加入3倍决明子重量的水,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决明子重量2倍无菌水溶解的3.0份果糖,接种0.3份乳酸克鲁维酵母菌,于27℃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5d,得到决明子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0.3份许氏醋酸杆菌,于27℃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85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瞬时高温灭菌处理,添加0.3份青春双歧杆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36℃条件下发酵55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3.0份低聚木糖,经管式离心过滤后,巴氏灭菌,灌装,得到紫皮石斛酵素饮品。

实施例3

将普洱茶称取3.0份,粉碎,加入石斛重量3倍的水打浆,得到普洱茶浆汁,在80℃条件下灭菌12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普洱茶重量3倍无菌水溶解4.0份的蔗糖,加入到盛有普洱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0.6份的许旺酵母菌种接入到普洱茶浆汁中,于29℃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0d,得到普洱茶发酵原液。将3.0份的郁李仁粉碎后加入3倍郁李仁重量的水,在80℃条件下灭菌12min,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郁李仁重量3倍无菌水溶解的4.0份蔗糖,接种0.6份许旺酵母菌种,于29℃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0d,得到郁李仁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0.6份恶臭醋酸杆菌,于28℃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80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添加0.6份两歧双歧杆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37℃条件下发酵50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5.0份低聚半乳糖,经蝶式离心过滤后,巴氏杀菌,灌装,得到紫皮石斛酵素饮品。

实施例4

将红茶称取4.0份,粉碎,加入红茶重量4倍的水打浆,得到红茶浆汁,在90℃条件下灭菌10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红茶重量4倍无菌水溶解5.0份的麦芽糖,加入到盛有红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0.8份的德克酵母菌种接入到红茶浆汁中,于30℃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5d,得到红茶发酵原液。将4.0份的胖大海粉碎后加入4倍胖大海重量的水,在90℃条件下灭菌10min,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胖大海重量4倍无菌水溶解的5.0份麦芽糖,接种0.8份德克酵母菌种,于31℃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5d,得到胖大海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0.8份沪酿1.01醋酸杆菌,于29℃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5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瞬时高温灭菌处理,添加0.8份嗜酸乳杆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38℃条件下发酵45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6.0份低聚异麦芽糖,经陶瓷膜过滤后,瞬时高温灭菌,灌装,得到紫皮石斛酵素饮品。

实施例5

将绿茶称取5.0份,粉碎,加入绿茶重量5倍的水打浆,得到绿茶浆汁,在100℃条件下灭菌8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绿茶重量5倍无菌水溶解6.0份的乳糖,加入到盛有绿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1.0份的巴斯德酵母菌种接入到绿茶浆汁中,于32℃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0d,得到绿茶发酵原液。将5.0份的火麻仁和杏仁混合粉碎后加入5倍火麻仁和杏仁重量的水,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火麻仁和杏仁重量5倍无菌水溶解的6.0份乳糖,接种1.0份巴斯德酵母菌,于34℃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0d,得到火麻仁和杏仁的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1.0份木醋杆菌,于30℃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70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添加1.0份鼠李糖乳杆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40℃条件下发酵40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8.0份大豆低聚糖,经陶瓷膜过滤后,瞬时高温灭菌,灌装,得到紫皮石斛酵素饮品。

实施例6

将普洱茶称取3.0份,粉碎,加入石斛重量4倍的水打浆,得到普洱茶浆汁,在105℃条件下灭菌5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普洱茶重量4倍无菌水溶解8.0份的葡糖糖及蔗糖,加入到盛有普洱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1.5份的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和德克酵母菌种接入到普洱茶浆汁中,于33℃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5d,得到普洱茶发酵原液。将3.0份的决明子和桃仁混合粉碎后加入4倍决明子和桃仁重量的水,在105℃条件下灭菌5min,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决明子和桃仁重量4倍无菌水溶解的8.0份葡糖糖及蔗糖,接种1.5份乳酸克鲁维酵母菌和德克酵母菌,于36℃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5d,得到决明子和桃仁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1.5份巴氏醋杆菌,于32℃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5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瞬时高温灭菌处理,添加1.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42℃条件下发酵35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9.0份低聚果糖及低聚半乳糖,经管式离心过滤后,巴氏杀菌,灌装,得到紫皮石斛酵素饮品。

实施例7

将红茶称取2.0份,粉碎,加入红茶重量3倍的水打浆,得到红茶浆汁,在110℃条件下灭菌2min,灭菌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中。以红茶重量5倍无菌水溶解10.0份的蜂蜜及麦芽糖,加入到盛有红茶浆汁的发酵容器中,将2.0份的巴斯德酵母和许旺酵母菌种接入到红茶浆汁中,于35℃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d,得到红茶发酵原液。将2.0份的杏仁和郁李仁混合粉碎后加入3倍杏仁和郁李仁重量的水,在110℃条件下灭菌2min后置于无菌发酵容器内,并加入杏仁和郁李仁重量5倍无菌水溶解的10.0份果糖及麦芽糖,接种2.0份巴斯德酵母和许旺酵母菌种,于36℃下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1d,得到杏仁和郁李仁发酵原液。将上述经一次发酵完毕后的发酵原液进行复配混合,混合后添加2.0份许氏醋酸杆菌及恶臭醋酸杆菌,于34℃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0d,得到二次发酵液。上述发酵液经二次发酵完毕后,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添加2.0份鼠李糖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至二次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在38℃条件下发酵30d,得到三次发酵液。向第三次发酵后得到的三次发酵液中添加10.0份低聚木糖及低聚异麦芽糖,经蝶式离心过滤后,瞬时高温灭菌,灌装,得到紫皮石斛酵素饮品。

实施例8

茶酵素饮品对小鼠的排便实验选用雄性小鼠70只,体重19-24g,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和处理6。小鼠饲养于空调室内,室温20±2℃,湿度55±5%。标准颗粒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和摄食不少于10d。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通便润肠功能的茶酵素饮品推荐量为100ml/d,使用实施例5所得发酵液,换算成小鼠的剂量分别为:低剂量5ml/kg﹒bw,中剂量10ml/kg﹒bw和高剂量20ml/kg﹒bw(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和20倍),对应的分别是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同理使用实施例6所得发酵液,换算成小鼠低剂量5ml/kg﹒bw,中剂量10ml/kg﹒bw和高剂量20ml/kg﹒bw分别对应处理4、处理5和处理6。

实验开始时对7个处理的实验小鼠灌胃2%墨汁悬浊液,剂量为1ml/20g,后按照上述设定的剂量分别灌胃小鼠,空白对照组灌胃10ml/kg﹒bw的纯水。随后将小鼠放入笼中,每笼一只,下垫白色干净滤纸。从灌胃墨汁开始后6h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小鼠第一次排黑便的时间及黑便总点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茶酵素饮品对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及排便粒数的影响

注:p:检验水平;均值;s:标准差

统计结果显示,处理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缩短,可见茶酵素饮品可促进小鼠排便,缩短排便时间。同时6h排便点数实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茶酵素的排黑便点数显著增加,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茶酵素饮品具有良好的通便效果。

上述已用一般性说明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和改进,均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