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8563发布日期:2018-12-28 18:5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脱水蔬菜又称复水菜,是将新鲜蔬菜经过洗涤、烘干等加工制作,脱去蔬菜中大部分水分后而制成的一种干菜。蔬菜原有色泽和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不变。既易于贮存和运输,又能有效地调节蔬菜生产淡旺季节。食用时只要将其浸入清水中即可复原,并保留蔬菜原来的色泽、营养和风味,目前的脱水设备,虽然可以将蔬菜进行脱水,但是由于脱水后的蔬菜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很容易粘附在设备的内壁上,这时就需要人工去处理,但是这样一来会增加劳动强度输出,并降低了生产效率。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177855.6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具体内容为: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包括有外桶体、内桶体、竖杆、底座、转轴电机、转轴、转盘电机、转盘、排水孔、第一电机控制开关、第二电机控制开关、加热控制开关和加热装置,所述的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转轴带动内桶体转动,使蔬菜脱水,然后启动加热装置对内壁进行加热,使粘附在内壁上的蔬菜干燥,启动转盘,从而驱动竖杆沿内壁做圆周运动,将内壁上的蔬菜统一处理,操作简单,高效便捷,通过加热装置可使粘附在内壁上的蔬菜受热便于清除,最后利用竖杆上的刷毛对蔬菜进行处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虽然通过加热装置可使粘附在内壁上的蔬菜受热便于清除,最后利用竖杆上的刷毛对蔬菜进行处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没有稳定保护措施,容易因为脱水的转速较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造成脱水内桶的偏移,从而发生脱水内桶与脱水外桶之间的撞击损伤,影响脱水内桶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脱水内桶的偏移而造成转轴电机的转轴损坏,从而增加后期的维护费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通过加热装置可使粘附在内壁上的蔬菜受热便于清除,最后利用竖杆上的刷毛对蔬菜进行处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没有稳定保护措施,容易因为脱水的转速较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造成脱水内桶的偏移,从而发生脱水内桶与脱水外桶之间的撞击损伤,影响脱水内桶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脱水内桶的偏移而造成转轴电机的转轴损坏,从而增加后期的维护费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内腔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有脱水外桶,所述脱水外桶的内腔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安装卡座、两组环形滑轨和排水通道,且环形滑轨的轴线与脱水外桶的轴线在同一垂线上,两组所述环形滑轨上下平行对称设置,且两组环形滑轨之间均匀设置有稳定滚珠,两组所述安装卡座关于环形滑轨对称设置,上部所述环形滑轨的顶部安装有脱水内桶,所述脱水内桶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和弧形卡板,且弧形卡板设置在传动 齿轮的上部,所述安装卡座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壁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传动 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弧形卡板为四组,四组所述弧形卡板均匀设置在脱水内桶的外壁,且两组弧形卡板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有T形安装板,所述T形安装板的外壁固定有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的外端安装有缓冲挡板,且缓冲挡板与脱水外桶的内壁接触,所述弧形卡板与脱水外桶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卡座包括连接底板和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与连接底板为一个整体,且安装套筒设置在连接底板的顶部,所述连接底板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且连接插孔排列在安装套筒的周围,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壁通过螺纹均匀安装有固定螺钉,且固定螺钉贯穿安装套筒。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且静音万向轮的外壁包裹有橡胶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脱水内桶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贯穿脱水内桶。

优选的,所述排水通道贯穿脱水外桶和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与排水通道相配合的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经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使脱水内桶能够快速转动,在脱水内桶的转动离心力下将脱水内桶内腔中的蔬菜的水分分离出去,通过弧形卡板和环形滑轨的相互配合,提高脱水内桶转动时的稳定性,减少脱水内桶因为转动而发生偏移,由于缓冲弹性件的弹性作用,降低因为偏移而造成脱水内桶与脱水外桶的撞击,同时通过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的相互配合,减少脱水内桶转动偏移对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损伤,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卡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底座,2-固定卡座,3-脱水外桶,4-安装卡座,41-连接底板,42-安装套筒,43-连接插孔,44-固定螺钉,5-环形滑轨,6-排水通道,7-稳定滚珠,8-脱水内桶,9-传动齿轮,10-弧形卡板,11-驱动电机,12-驱动齿轮,13-T形安装板,14-缓冲弹性件,15-缓冲挡板,16-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蔬菜深加工脱水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座2,固定卡座2的内腔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有脱水外桶3,脱水外桶3的内腔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安装卡座4、两组环形滑轨5和排水通道6,且环形滑轨5的轴线与脱水外桶3的轴线在同一垂线上,两组环形滑轨5上下平行对称设置,且两组环形滑轨5之间均匀设置有稳定滚珠7,两组安装卡座4关于环形滑轨5对称设置,上部环形滑轨5的顶部安装有脱水内桶8,脱水内桶8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9和弧形卡板10,且弧形卡板10设置在传动 齿轮9的上部,安装卡座4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输出轴的外壁安装有驱动齿轮12,且驱动齿轮12与传动 齿轮9相互啮合,弧形卡板10为四组,四组弧形卡板10均匀设置在脱水内桶8的外壁,且两组弧形卡板10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有T形安装板13,T形安装板13的外壁固定有缓冲弹性件14,缓冲弹性件14的外端安装有缓冲挡板15,且缓冲挡板15与脱水外桶3的内壁接触,弧形卡板10与脱水外桶3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16,驱动电机11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安装卡座4包括连接底板41和安装套筒42,安装套筒42与连接底板41为一个整体,且安装套筒42设置在连接底板41的顶部,连接底板4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插孔43,且连接插孔43排列在安装套筒42的周围,安装套筒42的外壁通过螺纹均匀安装有固定螺钉44,且固定螺钉44贯穿安装套筒42,方便安装卡座4与脱水外桶3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方便对驱动电机11的固定安装,支撑底座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且静音万向轮的外壁包裹有橡胶防滑套,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同时减少移动时的声音产生,脱水内桶8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贯穿脱水内桶8,方便蔬菜中水分的分离,排水通道6贯穿脱水外桶3和支撑底座1,且支撑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与排水通道6相配合的排水管,方便脱离出来的水分向外界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蔬菜放置在脱水内桶8的内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11与外界电源的电性连接,使驱动电机11的转动带动驱动齿轮12的转动,通过驱动齿轮12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9的转动,通过传动齿轮9的转动带动脱水内桶8的转动,使脱水内桶8能够快速转动,在脱水内桶8的转动离心力下将脱水内桶8内腔中的蔬菜的水分分离出去,通过弧形卡板10 和环形滑轨5的相互配合,提高脱水内桶8转动时的稳定性,减少脱水内桶8因为转动而发生偏移,由于缓冲弹性件14的弹性作用和缓冲挡板15的设置,降低因为偏移而造成脱水内桶8与脱水外桶3的撞击,通过均匀设置在两组环形滑轨5之间的稳定滚珠,7和转动轴承16的相互配合,提高脱水内桶8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传动齿轮9和驱动齿轮12的相互配合,减少脱水内桶8转动偏移对驱动电机11输出轴的损伤,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通过支撑底座1和固定卡座2的相互配合,方便对脱水外桶3进行固定,同时提高脱水外桶3底部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