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切挂面晾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0574发布日期:2019-07-06 10:4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易切挂面晾挂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挂面晾挂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切的挂面晾挂机。



背景技术:

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圆而细的,也有宽而扁的,主要品种有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挂面等;按辅料的品种分有鸡蛋挂面、西红柿挂面、菠菜挂面、胡萝卜挂面、海带挂面、赖氨酸挂面等。目前,挂面已形成主食型、风味型、营养型、保健型等共同发展的格局。挂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价格低、易于贮存,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挂面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挂晾工序以对面条进行干燥,干燥之后需要,将面条切成段,再进行后续处理,例入装袋。传统工艺是通过人工从挂晾杆上将面条取下,然后人工切段,造成生产过程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切挂面晾挂机,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取下面条,人工切段,造成生产过程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易切挂面晾挂机,包括包括面条挤出机、转轴、晾挂架和推架气缸,面条挤出机位于晾挂架的上方,晾挂架包括若干晾挂单元,晾挂单元包括中心杆和六块晾挂板,晾挂板组成等六边形,中杆位于等六边形的中心线上,中心杆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六根支撑杆,支撑杆远离中心杆的一端具有铰接部和抵靠部,晾挂板的一端铰接在铰接部上,晾挂板与铰接部的铰接点安装有第一扭簧,晾挂板的另一端抵靠在抵靠部上;晾挂板靠近抵靠部的一端具有砧板部;中心杆转动连接在推架气缸上的输出端上转轴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六个位置与晾挂板对应的扇叶,扇叶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切刀,转轴位于晾挂架的一侧,转轴转动时,切刀能作用于砧板的斜面,并使晾挂板摆动;晾挂板靠近中心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上通过单向轴承同轴连接有拨落滚,中心杆上铰接有传动齿条,中心杆与传动齿条的铰接点处安装有第二扭簧,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拨落滚穿过晾挂板并与面条接触,转轴与中心杆通过同步相向转动的同步转动机构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启动面条挤出机和同步转动机构,使晾挂架转轴与中心杆同步相向转动,从而使晾挂板和切刀同步相向转动。面条挤出机挤出的面条落到晾挂架上,从而缠绕在晾挂架上。启动推架气缸使晾挂架移动,从而持续将面条均匀的缠绕在晾挂架周侧的晾挂板上,并与拨落滚接触。

晾挂板和切刀同步相向转动,切刀作用于晾挂板的砧板部时,切断晾挂板上的面条,同时使晾挂板摆向外侧。当切刀随转轴的转动与砧板部分离时,晾挂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摆回内侧。晾挂板摆动时带动传动齿轮移动,因为传动齿条与中心杆的铰接处安装有第二扭簧,使传动齿条一直与传动齿轮啮合,使传动齿轮在与传动齿条发生相对移动时产生转动。因为转动齿轮通过单向轴承与拨落滚转动连接,当晾挂板摆回内侧时,传动齿轮带动拨落滚转动。拨落滚转动时将晾挂板上的面条拨落。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装置自动将面条均匀缠绕在晾挂板上,减小了人工劳动强度。

2.本装置自动将面条切段,进一步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

3.本装置旋转时,使面条与空气接触充分,减少了面条干燥时间。

4.本装置中扇叶旋转时在面条附近产生了气流,进一步减少了面条干燥时间。

优化方案一:所述同步转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转轴同轴固定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中心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齿轮,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与第二同步齿轮啮合,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为各参数相同的齿轮。齿轮式的同步旋转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优化方案二:还包括筒状的干燥器、晾挂筒和引风筒,晾挂筒套设于挂晾架外周,引风筒套设于扇叶外周,引风筒与晾挂筒连通,干燥器套设于晾挂架的外周。转动转动时,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引风管进入晾挂筒中,配合干燥器对面条进行干燥。

优化方案三:所述砧板部的横截面成三角形。横截面成三角形的砧板部被切刀作用时使挂晾板摆动角度较小,避免挂晾板摆动时与晾挂筒发生触碰。

优化方案四:所述切刀成L型。具有拐角的切刀与砧板部相抵时能较好地与砧板部的斜面接触,便于将面条切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易切挂面晾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推架气缸1、晾挂架2、面条挤出机3、干燥器4、晾挂筒5、引风筒6、传动齿条7、拨落滚8、传动齿轮9、挂晾板10、切刀11、扇叶12、抵靠部13、铰接部14。

实施例:本方案中的易切挂面晾挂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面条挤出机3、转轴、筒状的干燥器4、晾挂筒5、引风筒6、晾挂架2和推架气缸1,面条挤出机3位于晾挂架2的上方。晾挂架2包括若干晾挂单元,晾挂单元包括中心杆和六块晾挂板,晾挂板组成等六边形,中杆位于等六边形的中心线上。中心杆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六根支撑杆,支撑杆远离中心杆的一端具有铰接部14和抵靠部13。晾挂板的一端铰接在铰接部14上,晾挂板与铰接部14的铰接点安装有第一扭簧,晾挂板的另一端抵靠在抵靠部13上。晾挂板靠近抵靠部13的一端具有砧板部,砧板部的横截面成三角形。各晾挂单元的中心杆相互固定连接,晾挂架2通过中心杆转动连接在推架气缸1上的活塞杆上。

转轴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六个位置与晾挂板对应的扇叶12,扇叶12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切刀11,切刀11成L型。转轴位于晾挂架2的一侧,转轴转动时,切刀11长度使切刀11能作用于砧板的斜面,并使晾挂板摆动。

晾挂板靠近中心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上通过顺时针锁死的单向轴承同轴连接有拨落滚8。中心杆上铰接有传动齿条7,中心杆与传动齿条7的铰接点处安装有第二扭簧,传动齿条7与传动齿轮9啮合。挂晾杆上开有通孔,拨落滚8位于通孔中,拨落滚8的直径大于拨落滚8中心到挂晾杆外侧表面的距离,即拨落滚8的外周超过挂面杆的外侧表面,使拨落滚8能与面条接触。拨落滚8穿过晾挂板与面条接触。

中心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齿轮,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与第二同步齿轮啮合,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为各参数相同的齿轮。转轴与中心杆通过同步相向转动的同步转动机构连接,转轴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电机、干燥器4、晾挂筒5、引风筒6均固定在机架上。晾挂筒5套设于挂晾架外周,引风筒6套设于扇叶12外周,引风筒6与晾挂筒5连通。干燥器4套设于晾挂架2的外周。

工作时,启动面条挤出机3和旋转电机,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转轴开始旋转,转轴带动第一同步齿轮旋转,第一同步齿轮带动第二同步齿轮旋转,第二同步齿轮转动时带动中心杆转动,从而使晾挂架2旋转。面条挤出机3挤出的面条落到晾挂架2上,从而缠绕在晾挂架2上。启动推架气缸1使晾挂架2移动,从而持续将面条均匀的缠绕在晾挂架2周侧的晾挂板上,并与拨落滚8接触。

转轴转动时带动各切刀11转动,晾挂架2转动时带动各晾挂板转动。切刀11作用于晾挂板的砧板部,切断晾挂板上的面条。切刀11作用于晾挂板时,使晾挂板摆向外侧。当切刀11随转轴的转动离开砧板部时,晾挂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摆回内侧。晾挂板摆动时带动传动齿轮9移动,因为传动齿条7与中心杆的铰接处安装有第二扭簧,使传动齿条7一直与传动齿轮9啮合。因此传动齿轮9在与传动齿条7发生相对移动时产生转动。因为转动齿轮通过顺时针锁死的单向轴承与拨落滚8转动连接,当晾挂板摆回内侧时,传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才能带动拨落滚8顺时针转动。拨落滚8转动时将晾挂板上的面条拨落,便于收集。

转动转动时,带动扇叶12转动,扇叶12转动时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引风管进入晾挂筒5中,配合干燥器4对面条进行干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