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561发布日期:2019-09-12 09:0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清洗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水循环清洗的目的是用大流量的水尽可能冲洗掉海带中的灰尘、泥沙、脱落的藻类及腐蚀物等疏松的污垢,同时检查系统的泄漏情况。冲洗水的流速以大于 0.15m/s为宜,冲洗合格后排尽系统内的冲洗水。干海带其表面有白色粉末状随着,海带所含的碘和甘露醇尤其是甘露醇呈白色粉末状附在海带表面,没有任何白色粉末的海带质量较差。其次,观察海带以叶宽厚、色浓绿或紫中微黄、无枯黄叶者为上品,另外,海带经加工捆绑后应选择无泥沙杂质,整洁干净无霉变,且手感不粘为佳。所以,海带在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清洗,现有技术的海带表面杂质清洗主要采用浸泡方式进行搅动清理,或者是用刷子人工刷洗,一方面不容易清洗顽固黏性污物,不利于去除海带表面和缝隙内夹杂的细菌和寄生虫,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清洗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1)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包括底部壳体、顶部壳体、传送组件、电机驱动组件和循环水箱,所述底部壳体的顶部设有所述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部壳体的内部底面,所述底部壳体的上方设有所述顶部壳体,所述顶部壳体的顶面设有所述循环水箱,所述顶部壳体的内部设有清洗滚筒,所述清洗滚筒包括驱动主轴杆、滚筒本体和条形清洗漏水孔,所述驱动主轴杆通过三角皮带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滚筒本体与所述驱动主轴杆为固定连接,从而在所述驱动主轴杆和所述滚筒本体之间的区域形成容水腔,所述条形清洗漏水孔以圆形阵列方式设在所述滚筒本体的环形壁面,所述循环水箱的左侧壁面设有Z型弯管,所述Z型弯管上设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Z型弯管的另一端设有检修管,所述检修管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控制器,所述检修管的通过直管与所述顶部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部壳体的内部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上连通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循环水箱的侧面上方,并且所述循环管上设有第二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的上方右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右侧设有垂直向下的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管的管径等于所述Z型弯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本体的环形壁面上设有12个以圆形阵列方式设置的所述条形清洗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待清洗的海带投入至传送组件上,然后通过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联合循环水箱循环供水,由于滚筒本体与所述驱动主轴杆为固定连接,从而在所述驱动主轴杆和所述滚筒本体之间的区域形成容水腔,并且条形清洗漏水孔以圆形阵列方式设在所述滚筒本体的环形壁面,既能够实现转动式甩水,又能够及时排掉清理水,而且不容易直接接触到海带,防止海带表面的破损。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联合循环水箱循环供水,而驱动主轴杆和所述滚筒本体之间的区域形成容水腔,并且条形清洗漏水孔以圆形阵列方式设在所述滚筒本体的环形壁面,既能够实现转动式甩水,又能够及时排掉清理水,而且不容易直接接触到海带,防止海带表面的破损,工作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海带表面杂质清洗主要采用浸泡方式进行搅动清理,或者是用刷子人工刷洗,一方面不容易清洗顽固黏性污物,不利于去除海带表面和缝隙内夹杂的细菌和寄生虫,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清洗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循环海带清洗装置,包括底部壳体1、顶部壳体2、传送组件3、电机驱动组件4和循环水箱5,所述底部壳体1的顶部设有所述传送组件3,所述传送组件3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电机驱动组件4位于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部底面,所述底部壳体1的上方设有所述顶部壳体2,所述顶部壳体2的顶面设有所述循环水箱5,所述顶部壳体2的内部设有清洗滚筒8,所述清洗滚筒8包括驱动主轴杆81、滚筒本体82和条形清洗漏水孔83,所述驱动主轴杆81通过三角皮带与所述电机驱动组件4相连接,所述滚筒本体82与所述驱动主轴杆81为固定连接,从而在所述驱动主轴杆81和所述滚筒本体82之间的区域形成容水腔,所述条形清洗漏水孔83以圆形阵列方式设在所述滚筒本体82的环形壁面,所述循环水箱5的左侧壁面设有Z型弯管51,所述Z型弯管51上设有第一循环水泵52,所述Z型弯管51的另一端设有检修管 53,所述检修管53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控制器54,所述检修管53的通过直管55与所述顶部壳体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部设有蓄水槽6,所述蓄水槽6上连通循环管61,所述循环管61的另一端接入所述循环水箱5的侧面上方,并且所述循环管61上设有第二循环水泵6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3的上方右侧设有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的底部右侧设有垂直向下的出料口71,所述检修管53的管径等于所述Z型弯管51 的管径,所述滚筒本体82的环形壁面上设有12个以圆形阵列方式设置的所述条形清洗漏水孔83。首先将待清洗的海带投入至传送组件3上,然后通过第一循环水泵52和第二循环水泵62联合循环水箱5循环供水,由于滚筒本体82与所述驱动主轴杆81为固定连接,从而在所述驱动主轴杆81和所述滚筒本体82之间的区域形成容水腔,并且条形清洗漏水孔83以圆形阵列方式设在所述滚筒本体82的环形壁面,既能够实现转动式甩水,又能够及时排掉清理水,而且不容易直接接触到海带,防止海带表面的破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