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制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0128发布日期:2020-09-11 21:3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制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制粒设备。



背景技术:

饲料制粒设备是以玉米、豆粕、秸秆、草、稻壳等的粉碎物直接压制颗粒的饲料加工机械,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型水产养殖,粮食饲料加工厂,制粒机包括观察口,上游设备产生的粉料通过进入到制粒机中,在进料过程中,制粒机的观察口位置处会出现粉尘外溢的现象,造成整个厂区中飘飞着粉尘,厂区工作环境差。

同时制粒机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大量蒸汽产生,大量的蒸汽通过观察口向外溢出。蒸汽混合着粉尘凝结在制粒机的表面,造成制粒现场的环境差,卫生条件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制粒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饲料制粒设备的观察口处粉尘和蒸汽外溢现象严重,造成制粒机表面结垢问题严重,制粒现场卫生条件不达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饲料制粒设备,包括冷却装置和制粒装置,所述制粒装置具有制粒腔室和与所述制粒腔室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具有观察口;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中设置有负压产生装置;

所述饲料制粒设备还包括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包括除尘罩和除尘管,所述除尘罩设置于所述观察口的上方,所述除尘罩的开口朝向所述观察口,所述除尘罩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除尘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除尘罩连通,所述除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料通道呈长形且沿竖向延伸,在竖向上,所述除尘罩的边缘高于所述进料通道的观察口。

可选地,所述除尘罩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观察口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除尘罩和所述除尘管为分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包括风机。

可选地,所述风机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风量;

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所述粉尘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进料口处的粉尘量;

所述粉尘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粉尘传感器检测到的粉尘量调节所述风机的风量。

可选地,所述除尘管包括直管和弯折管,所述直管与折弯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饲料制粒设备还包括下料溜槽,所述进料通道通过所述下料溜槽与所述制粒腔室连通,所述下料溜槽上设置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处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取样口。

可选地,所述门体与所述下料溜槽铰接,所述门体能够相对所述下料溜槽翻转,所述门体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冷却装置连通的除尘结构,利用冷却装置产生的负压,收集制粒过程中从观察口和取样口溢出的粉尘,解决了饲料制粒设备生产过程中,粉尘过多的问题,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饲料制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冷却装置;11.冷却通道;12.负压产生装置;

2.制粒装置;21.进料通道;22.制粒腔室;23.观察口;

3.除尘结构;31.除尘罩;32.除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饲料制粒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饲料制粒设备是以玉米、豆粕、秸秆、草、稻壳等的粉碎物直接压制颗粒的饲料加工机械,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型水产养殖,粮食饲料加工厂。

如图1所示,一种饲料制粒设备,包括冷却装置1和制粒装置2,制粒装置2具有制粒腔室22和与制粒腔室22连通的进料通道21,进料通道21具有观察口23。

可选地,饲料制备原料经进料通道21进入制粒腔室22后,在制粒腔室22内完成制粒的工艺步骤,并将颗粒状饲料经出料口送出,通过设置在进料通道21上的观察口23,可以对进料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可选地,观察口23上设置有观察口23盖,在需要时,将观察口23盖打开,对进料通道21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在不需要时,可以将观察口23盖关闭。在观察口23盖打开时,进料通道21内的粉尘和碎屑,会由观察口23处溢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饲料制粒设备在工作工程中,由于机械运动产生热量,为了避免饲料制粒设备温度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设置冷却装置1对饲料制粒设备进行冷却,可选地,冷却装置1为风冷冷却装置1,通过向饲料制粒设备送风,加快饲料制粒设备附近空气的流动,实现饲料制粒设备的降温。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用于对制粒腔室22进行冷却,防止制粒腔室22内的温度过高,影响饲料的纸粒过程,可选地,冷却装置1为风冷冷却装置1,通过向制粒腔室22送风,加快制粒腔室22附近空气的流动,实现制粒腔室22的降温。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1包括冷却通道11,冷却通道11中设置有负压产生装置12,可选地,负压产生装置12设置在冷却通道11的一端,通过向远冷却通道11的外部排出空气,使冷却通道11中形成负压,排出的空气加快空气流动,起到降低设备温度的作用。

饲料制粒设备还包括除尘结构3,除尘结构3包括除尘罩31和除尘管32,除尘罩31设置于进料口的上方,除尘罩31的开口朝向进料口,除尘罩31上设置有开口,除尘管32的第一端通过开口与除尘罩31连通,除尘管32的第二端与冷却通道11连通。

饲料制粒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会对作业环境形成污染,同时粉尘大量积累后,也会对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可选地,饲料制粒设备的除尘结构3包括除尘罩31和除尘管32,由于粉尘较轻,从观察口23溢出后,随着空气流动会大量飘向空中,可选地,除尘罩31设置于观察口23上方,且除尘罩31的开口朝向观察口23,当粉尘从观察口23溢出后,能够马上被设置于观察口23上方的除尘装置所回收,以实现增加粉尘收集量的目的。

除尘罩31上设置有开口,除尘管32的第一端通过开口与除尘罩31连通,除尘管32的第二端与冷却通道11连通,粉尘经除尘罩31上的开口进入除尘管32,并在冷却通道11中负压作用下,持续的由除尘罩31的开口进入除尘管32,完成粉尘的收集工作。

进一步地,进料通道21呈长形且沿竖向延伸,在竖向上,除尘罩31的边缘高于进料通道21的观察口23,由于粉尘较轻,从观察口23溢出后,随着空气流动会大量飘向空中,除尘罩31的边缘高于进料通道21的观察口23,以实现更好地粉尘收集效果。

进一步地,除尘罩31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观察口23的尺寸,例如,除尘罩31的横截面的面积为观察口23面积的3倍,通过增大除尘罩31的横截面面积,实现更好地粉尘收集效果。

进一步地,除尘罩31和除尘管32为分体结构,可选地,除尘罩31与除尘管32通过螺纹形成可拆卸连接,实现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效果;

可选地,除尘罩31与除尘管32通过连接件形成可拆卸连接。可选地,连接件包括延长管道,弯折管道等,通过连接件对除尘罩31和除尘管32进行连接,实现灵活的安装尺寸,能够根据现场的设备安装情况,具体的进行安装和布置,实现更好地粉尘回收效果,降低安装成本。

进一步地,负压产生装置12包括风机,可选地,风机安装在冷却通道11的一端,当风机运行时,向冷却通道11外排出空气,对制粒装置2进行降温,同时,由于冷却通道11内的空气被排出,使冷却通道11内形成负压,进而通过与冷却通道11连通的除尘结构3实现粉尘收集。冷却装置1的风机对设备进行冷却的同时,利用风机产生的负压进行粉尘收集,无需再对除尘工作投入额外的能源,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风机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机的风量;观察口23处设置有粉尘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料口处的粉尘量;粉尘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粉尘传感器检测到的粉尘量调节风机的风量。

饲料制粒设备在工作工程中,当加工的饲料种类不同时,使用的原料不同,产生的灰尘情况也不相同,有的原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粉尘,有的原料则会产生较少粉尘,当产生粉尘较少时,风机的风量过大,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形成噪声污染,影响作业工人的健康,因此,可选地,在观察口23处设置粉尘传感器,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的粉尘量,或者粉尘类型,调节风量,实现节约能源,降低风机噪声的目的。

可选地,控制器内存有预设的控制参数,当饲料制粒设备加工的饲料种类不同时,控制器调用不同的控制参数对风机风量进行控制,比如,饲料的原料粉尘质量较重,则相应的调大风机风量,以实现更好地粉尘收集效果;当饲料的原料粉尘质量较轻,则相应的调小风机风量,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工作噪声。

进一步地,除尘管32包括直管和弯折管,直管与折弯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可选地,除尘管32包括多段直管和弯折管,根据饲料制粒设备具体的安装环境进行焊接安装,实现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地,进料通道21内部设置有振动产生装置,振动产生装置每经过预定时长进行振动,用于清除进料通道21内部积累的粉尘,延迟设备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饲料制粒设备还包括下料溜槽,进料通道21通过下料溜槽与制粒腔室22连通,下料溜槽上设置有取样口,取样口处设置有门体,门体用于封闭或开启取样口。

取样口与观察口23类似,也会存在粉尘溢出问题,可选地,取样口设置于除尘罩31的下方,取样口中溢出的粉尘溢出后,在风机的负压吸力下,从除尘罩31的开口进入冷却管道,完成取样口处的粉尘收集,实现饲料制粒设备更好的整体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门体与下料溜槽铰接,门体能够相对下料溜槽翻转并对取样口进行封闭,门体上设置有把手,便于翻转本体,打开或封闭取样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冷却装置连通的除尘结构,利用冷却装置产生的负压,收集制粒过程中从观察口和取样口溢出的粉尘,解决了饲料制粒设备生产过程中,粉尘过多的问题,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