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及其营养学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1925发布日期:2020-05-29 13:0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及其营养学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纳米氧化锌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及其营养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褐篮子鱼,俗称泥猛、傻子鱼等,属鲈形目、篮子鱼科、蓝子鱼属,食性杂,生活盐度范围较广。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地区分布广泛,属于热带鱼种。该鱼种是我国南部沿海居民日常食用的鱼种之一,沿海捕捞作业中也十分常见。

篮子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在市场上价格偏高且稳定。此外,由于其群体活动,并且会啃食藻类或网箱附着物等习性,许多渔民会选择篮子鱼与其他鱼种混养,以提高水体质量。随着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沿海,渔民开始进行该鱼种的人工养殖。目前,篮子鱼的幼苗几乎全部来自于自然海域的捕捞,人工育苗难度极大,存活率低,有待突破。另外,长途的运输和移动,环境水温和溶氧量的变化都会造成篮子鱼的批量死亡。由于精养存活率低,专门且有效的篮子鱼饲料缺乏等原因,导致目前篮子鱼无法实现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锌是一种动物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动物的骨骼形成、食物消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金属锌有助于满足动物对于锌的需求,并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常见的锌添加剂有硫酸锌、氧化锌等。但是添加剂利用率、易从饲料中流出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级别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愈发增加。而纳米氧化锌在陶瓷工业、纺织工业、国防军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抗氧化性强、安全稳定等特性。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养殖中,纳米氧化锌是一种理想的锌添加剂原料。

由于鱼类养殖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比例较大,提高鱼类生长效率等问题仍需不断解决,因此寻找合适高效的饲料添加剂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对篮子鱼生长指标,体内锌金属含量以及营养学生物标记物的测定,可以从更多方面对营养学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及其营养学检测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所述篮子鱼饲料的组分如下:蛋白质28-30%、淀粉15-16%、葡萄糖3.9-4.0%、葡萄糖胺4-5%、纤维素5%、鱼油5%、矿物盐3.5-3.6%、复合维生素1%、胆碱2%。

优选地,所述矿物盐为纳米氧化锌。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为颗粒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如上所述的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的营养学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锌添加剂含量和类型不同的多组饲料;

利用制备的饲料喂养篮子鱼,其中,根据饲料组分的不同将篮子鱼分为不同的养殖组;

收集篮子鱼不同部位的样品;

利用elisa方法对收集的样品进行营养学生物标记物的检测。

优选地,根据锌添加剂类型和含量,分为5个饲料组别:不含锌、低浓度纳米氧化锌、低浓度硫酸锌、高浓度纳米氧化锌、高浓度硫酸锌。

优选地,利用elisa方法对收集的样品进行营养学生物标记物的检测的所述步骤包括:

利用液氮快速冷冻收集的样品并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状;

将粉末状的样品溶于pbs溶液后稀释;

利用不同的elisa孔板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检测抗体以及不同的底物,在37℃下孵育后,用酶标仪在450nm处读取od值;

利用od直接计算不同生物标记物的浓度。

本发明提高的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及其营养学检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选择纳米材料代替传统的普通化学无机盐材料作为添加剂,提高了锌元素在鱼体内的吸收效率,并且降低了在投喂过程中添加剂的流失效率;纳米材料的环境友好度高于传统的化学材料;纳米材料的添加可作用于不同的鱼类器官和组织,增强生长发育;此外,本发明还建立了基于这个配方对添加剂效果进行检测的系统方法;此方法中,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鱼,不同的养殖环境,对添加剂的含量作出调整,检测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对检测部位和生物标记物做出选择,以适应不同的情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利用icp-ms测定的各实验组鱼体不同器官组织内,金属锌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2所示为利用elisa方法测定的各实验组鱼体营养学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曲线图,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alp:骨碱性磷酸酶;fas:脂肪酸合成酶;hsp70:热激蛋白70;gh:生长激素;ldh;乳酸脱氢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将纳米氧化锌作为饲料添加剂,并与硫酸锌作为添加剂相比较,设立不同的浓度梯度,用几种不同的饲料分别喂养同一生长时期的几组篮子鱼,在不同周结束时期以及总的6周后分别取鱼体样本进行体重体长测量、鱼体内不同器官的锌含量检测、与锌累积及锌代谢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含量检测等实验。

本发明提供的含添加剂的篮子鱼饲料的饲料组分如下:

蛋白质28-30%、淀粉15-16%、葡萄糖3.9-4.0%、葡萄糖胺4-5%、纤维素5%、鱼油5%、矿物盐3.5-3.6%、复合维生素1%、胆碱2%,其中,所述矿物盐为颗粒状的纳米氧化锌。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上述组分的饲料:

制作预混料:除干鸡蛋白以外的其他成分称取加水混合后再少量多次加入干鸡蛋白,以降低整体粘度。

制备纳米氧化锌:

1.1g二水合醋酸锌溶解于50ml无水乙醇内,加热至沸腾,无水乙醇蒸发至剩余20ml左右;

2.将溶液转移至冰浴,保持磁子搅拌,直至出现沉淀;

3.在5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29g氢氧化锂,超声至全部溶解,放置于冰上备用;

4.将氢氧化锂溶液逐滴匀速地滴入之前的醋酸锌-乙醇溶液,整个过程在磁子搅拌,冰浴条件下进行;

5.将混合溶液放置于冰上以保持反应的持续进行约一小时。

6.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冰箱内过夜,只出现乳白色胶体;

7.将溶液离心,不同转速下可获得不同颗粒大小的纳米氧化锌材料。

制备饲料:

将预混料与添加剂合成颗粒的形式,将无锌的预混料与不同浓度的锌化合物添加剂充分混合搅拌几小时后,放入饲料颗粒机,打碎成直径在1-1.5mm的小颗粒,含水量适中,为缓慢沉水颗粒。

在制得了上述饲料后,通过以下方法来对饲料进行营养学检测:

利用制备的饲料喂养篮子鱼,其中,根据饲料组分的不同将篮子鱼分为不同的养殖组,其中,根据锌添加剂类型和含量,分为5个饲料组别:不含锌,低浓度纳米氧化锌(平均锌浓度250mg/kg),低浓度硫酸锌(平均锌浓度166mg/kg),高浓度纳米氧化锌(平均锌浓度626mg/kg),高浓度硫酸锌(平均锌浓度552mg/kg);

收集篮子鱼不同部位的样品;

利用elisa方法对收集的样品进行营养学生物标记物的检测。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通过以下步骤对篮子鱼进行分组野外养殖:

1.根据饲料组分的不同分为5个不同的养殖组;

2.为了保证篮子鱼的存活率,选择野外网箱放养,网箱大小约为120cm×65cm×40cm,每个网箱放养100尾篮子鱼幼鱼,体长在4-5cm,网箱底部放置圆形托盘,用于收集每天投喂的饲料余料;

3.每日投喂饲料两次,每次饲料量大约占幼鱼体重的2-3%,投喂半小时后收集网箱底部余料;

4.放养开始时,养殖一周时,两周时,四周以及六周结束时,每组分别取20-30条鱼样本用于检测;

5.所有样本鱼进行体重,体长测量;

6.部分样本鱼解剖后分别取脑、内脏团、肌肉和骨头进行锌含量测定;

7.部分样本鱼解剖后分别取肌肉、肠道、肝脏、骨头等进行生长生物标志物的测定。

进一步地,利用elisa方法进行营养学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收集篮子鱼不同部位的样品后,利用液氮快速冷冻并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状,并溶于pbs溶液后,稀释,利用不同的elisa孔板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体以及不同的底物,在37℃下孵育后,用酶标仪在450nm处读取od值;利用od直接计算不同生物标记物的浓度。

进一步地,利用icp-ms进行饲料内锌含量的测定:

1.每组饲料袋内摇匀后在不同的位置取五份后混合称重;

2.加入3ml65%硝酸进行常温下消解12小时;

3.转移至80℃消解炉内进行热消解8-12小时;

4.将消解后的样品进行稀释,上机检测。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