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5169发布日期:2020-12-29 12:4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烘焙,往往是制茶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艺,其目的是蒸发茶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

烘焙温度高低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当温度升高时,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出来,而后香气伴随着水分蒸发出来,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50度以上,因此烘焙的温度应在150度以下,通常以不超过110度为宜。通常较粗老的茶叶需较高的烘焙温度以藉焦糖产物掩盖粗老铁观音茶叶的粗菁味;细嫩铁观音茶叶则温度不可太高,而延长时间以使茶汤滋味转甘醇而香味又能适当发扬为原则。

现有的烘焙设备和方法大多不能够实现流水化加工,往往都是一波一波的加工,因此加工过程较为繁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封闭,且筒体的底端敞开,所述筒体的外部对称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的底端延伸到筒体下方,且支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远离支脚的一端固定连接筒体的外壁,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且筒体内腔同轴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部同轴套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径与筒体内径一致,且螺旋叶片的内径等于中心轴的外径,所述螺旋叶片的外缘固定连接筒体内壁,所述筒体的底端内腔壁上固定连接有暖气管,所述暖气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底端连通筒体内腔顶端,且筒体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暖气管连接有热空气供应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热空气供应装置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腔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加热管连通暖气管,且加热管上安装有气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管远离暖气管的一端设置有余热利用机构;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内存储有水,且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上均安装有水泵,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水槽的底端和第二水槽的顶端,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水槽的底端和第一水槽的顶端;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之间设置排液装置,且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连通排液装置,所述第一导热管远离排液装置的一端连通出气管,且第一导热管曲折的经过第一水槽,所述第二导热管远离排液装置的一端连通加热管远离暖气管的一端,且第二导热管曲折的经过第二水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液装置包括存水槽,所述存水槽的上方设置有存气筒,所述存气筒的顶部封闭底部敞开,且存气筒的底端插入存水槽内,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连通存气筒,且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连通存气筒处均位于存水槽上方,所述存气筒上安装有真空破坏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出料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叶片表面抛光处理,且螺旋叶片上均匀开设有通孔。

一种茶叶烘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茶叶输送通道;随后持续地向茶叶输送通道供给热空气,使热空气的流向与茶叶输送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如下步骤:收集茶叶输送通道的输入端流出的空气,随后利用导热管道使这些空气流经低温区域,使热空气中水蒸气液化降低空气湿度;随后将液体与空气分离,接着将空气加热输送到茶叶输送通道的输出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两个介质存放区,并在两个介质存放区之间建立介质流通循环,以其中一个介质存放区作为低温区域,另一个介质存放区作为介质散热区域,使完成与液体分离的空气通过导热管道流经介质散热区域,然后再将空气加热输送到茶叶输送通道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及方法能够实现茶叶烘焙的流水化加工,有助于简化茶叶烘焙的加工操作。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了余热,将烘燥后的空气进行利用,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烘焙设备筒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空气供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包括筒体1,其所述筒体1的顶部封闭,且筒体1的底端敞开,所述筒体1的外部对称设置有多个支脚2,所述支脚2的底端延伸到筒体1下方,且支脚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绳索3,所述绳索3远离支脚2的一端固定连接筒体1的外壁,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4,且筒体1内腔同轴设置有中心轴5,所述中心轴5的外部同轴套接有螺旋叶片6,所述螺旋叶片6的外径与筒体1内径一致,且螺旋叶片6的内径等于中心轴5的外径,所述螺旋叶片6的外缘固定连接筒体1内壁,所述筒体1的底端内腔壁上固定连接有暖气管7,所述暖气管7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71,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料斗8,所述料斗8的底端连通筒体1内腔顶端,且筒体1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暖气管7连接有热空气供应装置。工作时,振动电机4产生振动使茶叶在螺旋叶片6滑动下落,暖气管7释放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加热干燥茶叶。

所述热空气供应装置包括加热管10,所述加热管10内腔安装有电热丝101,所述加热管10连通暖气管7,且加热管10上安装有气泵11。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茶叶烘焙设备及方法能够实现茶叶烘焙的流水化加工,有助于简化茶叶烘焙的加工操作。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了余热,将烘燥后的空气进行利用,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所述加热管10远离暖气管7的一端设置有余热利用机构;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第一水槽12和第二水槽13,所述第一水槽12和第二水槽13内存储有水,且第一水槽12和第二水槽13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14和第二循环管15,所述第一循环管14和第二循环管15上均安装有水泵16,所述第一循环管1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水槽12的底端和第二水槽13的顶端,所述第二循环管15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水槽13的底端和第一水槽12的顶端;

所述余热利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热管17和第二导热管18,所述第一导热管17和第二导热管18之间设置排液装置19,且第一导热管17和第二导热管18均连通排液装置19,所述第一导热管17远离排液装置19的一端连通出气管9,且第一导热管17曲折的经过第一水槽12,所述第二导热管18远离排液装置19的一端连通加热管10远离暖气管7的一端,且第二导热管18曲折的经过第二水槽13。

所述排液装置19包括存水槽191,所述存水槽191的上方设置有存气筒192,所述存气筒192的顶部封闭底部敞开,且存气筒192的底端插入存水槽191内,所述第一导热管17和第二导热管18均连通存气筒192,且第一导热管17和第二导热管18连通存气筒192处均位于存水槽191上方,所述存气筒192上安装有真空破坏阀193。

余热利用机构能够利用热空气,将热空气过第一水槽12,能够使热空气降低湿度,而且能够将第一水槽12中水加热,第一水槽12与第二循环管15中水循环,能够保证第一水槽12中水温处于较低的水平,进入到加热管10的空气,先经过第二导热管18,能够同水温将空气加热,然后再加热,能够节约能源。

所述筒体1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出料斗8。缩小筒体1底端出口,能够减少热量散失。所述螺旋叶片6表面抛光处理,且螺旋叶片6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保证茶叶在螺旋叶片6移动顺畅,通孔使热空气能够更多的经过茶叶,保证干燥质量。

一种茶叶烘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茶叶输送通道;随后持续地向茶叶输送通道供给热空气,使热空气的流向与茶叶输送方向相反。

还包括如下步骤:收集茶叶输送通道的输入端流出的空气,随后利用导热管道使这些空气流经低温区域,使热空气中水蒸气液化降低空气湿度;随后将液体与空气分离,接着将空气加热输送到茶叶输送通道的输出端。

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两个介质存放区,并在两个介质存放区之间建立介质流通循环,以其中一个介质存放区作为低温区域,另一个介质存放区作为介质散热区域,使完成与液体分离的空气通过导热管道流经介质散热区域,然后再将空气加热输送到茶叶输送通道的输出端。

流水化茶叶烘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利用余热,能降低能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