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燕皮馄饨生产用绞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87190发布日期:2021-03-17 00:34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燕皮馄饨生产用绞肉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速冻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燕皮馄饨生产用绞肉方法。



背景技术:

速冻食品是将经工业生产加工成品的饺子、馄饨、肉丸等食品进行冷冻后出售的一类食品。对于肉类速冻食品,是将肉泥作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少量的辅料进行混合进行加工。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含量以及满足不同人群的食用口感,各种各样的速冻食品应运而生。

如专利申请201310396385.3公开的一种螺旋藻海鲜肉丸,以马鲛鱼、鱿鱼、肥猪肉、螺旋藻粉、槐花粉、食盐、蛋清、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料处理、打浆、成型、蒸煮、冷却、包装、杀菌、风干、速冻、贮存得到螺旋藻海鲜肉丸。又如专利申请201110298037.3公开的一种人参苗饺子及其制备方法,将在绞肉机中绞过的猪肉中加入调味料搅拌成泥状;将清洗的人参苗切成6~8mm的段,加入香油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了香油的人参苗加入搅拌成泥状的猪肉中混合均匀成馅料,包制成饺子。再如专利申请201610106031.4公开的水果馄饨的制作方法,将猪肉洗净绞肉机上制备成泥状备用;制作水果馄饨:将制备好的原料放在容器中一起搅拌充分,加入好调味料,后包制在馄饨皮中,得到水果馄饨。

从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肉类速冻食品的加工可知,肉泥作为上述的速冻食品的生产加工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如何获得是工业生产的关键步骤。

目前,肉泥的获得是通过绞肉机绞动肉块(或者肉块与其他辅料混合绞动)实现的。现有技术的绞肉机主要包括转轴、刀具、绞肉仓,通过转轴转动带动刀具转动,从而将投入至绞肉仓中原料进行绞碎成泥。由于肉类原料绞碎成泥后,存在一定的粘度,会附着在绞肉仓内壁以及刀具上,在绞碎成泥后,还要进行清洗步骤。

对于家用的小型绞肉机如产品名称为chigo/志高zg-j210的绞肉机或如货号为sd-6418-1的绞肉机在绞肉后,通过将产品的主要部件进行拆卸,将绞肉仓(绞肉碗)后的肉泥直接倒出后,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即可。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工业加工大批量生产的绞肉机而言,这种拆卸分离进行下料、清洗的方式显然不适用。

专利申请201620326701.9公开的一种绞肉机,通过在绞肉仓中设置喷头,通过喷头将清水喷射至绞肉仓中,进行绞肉仓、刀具的清洗,防止绞肉机中残留的物料变质,影响下次使用。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喷头的固定安装位置是在绞肉仓的上端,单一喷头喷射的范围受限,对于仓体空间较大的绞肉仓而言,很难对绞肉仓的下段进行清洗;如要实现绞肉仓内周壁的清洗,则需要设置多组喷头,且自上而下设置,如此喷头会干涉至绞肉的实际绞动区域内,容易影响绞肉的正常;、采用喷头喷射的方式,在其喷射范围以及喷射靶作用力双重制约的因素下,很难对绞肉仓内壁粘附的物料进行有效的清洗。

专利申请201621297331.7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绞肉机,通过在搅拌轴的一端设置有清理海绵,当需要清理时,可以通过夹具对清理海绵进行安装,利用搅拌轴的转动带动清理海绵旋转,对搅拌仓的内壁进行清理。该技术方案利用海绵与搅拌仓的内壁之间的柔性接触作用力进行物料的剥离,相比采用喷射清水进行清洗的方式,在作用范围上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绞肉机的清洗多发生在绞肉结束后,采用这种方式,需要进行二次安装,操作麻烦,且由于搅拌轴的端部与搅拌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小,实际操作时,会导致海绵安装不方便;此外,由于海绵本身是柔性材料,当搅拌仓的内壁上粘附的物料较多且粘度较大时,会导致剥离不完全,需要进行海绵的中途清洗或者二次更换后,再进行重复操作,且这种方式更多是进行物料的剥离,并达不到对内壁进行很好清洗的效果,另外,对于搅拌轴上的粘附的物料起不到清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一种能快速、高效进行绞肉机的清理而满足避免肉泥加工串味、提高食品安全性以及生产加工效率的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燕皮馄饨生产用绞肉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包括壳体、绞肉装置、高度调节装置、清洁件;所述壳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洁仓、绞肉仓、尾仓;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清洁口,所述清洁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上方,所述清洁口、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均与所述清洁仓连通;

所述绞肉装置包括转动轴、刀片、底座、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连接导轨;所述转动轴的中段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导轨水平贯穿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相向运动至相互对合致使所述底座、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拼合成整体结构,且所述整体结构的侧周面能与所述绞肉仓的内周壁接触;在所述转动轴的上段上设置有所述刀片,在所述转动轴的下段上设置有所述清洁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运动用以带动所述转动轴升降运动;当所述转动轴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分别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相对时,所述刀片限位在所述清洁仓中、所述清洁件能伸入至所述绞肉仓中且所述清洁件的清洁端能与所述绞肉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相互背向移动能分别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露出;当所述转动轴向下运动至所述刀片限位在所述绞肉仓中,所述清洁件限位在所述尾仓中。

优选地,所述绞肉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搅拌棱,多个搅拌棱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整体结构的边缘开设有搅拌棱数量相同的且自上而下贯穿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搅拌棱的外围能相对对应的搅拌棱上下滑动;相互对应的的搅拌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吻合

优选地,在所述清洁仓上设有限位棱,所述限位棱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上方;所述限位棱的数量与所述搅拌棱的数量相同,所述限位棱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对应的搅拌棱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三者吻合;当所述转动轴向上运动至所述整体结构的开口与所述限位棱相对时,所述整体结构的侧周面与所述清洁仓内周壁接触。

优选地,清洁口包括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在所述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上分别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在所述清洁仓的内壁开设有竖直导向的滑动开口槽,所述滑动开口槽对称位于对应的清洁口的两侧且与对应的清洁口连通;在所述滑动开口槽滑动配合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与对应的阀门的侧面连接;还包括清洁仓连杆、清洁仓转动杆,所述清洁仓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滑块铰接、所述清洁仓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清洁仓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清洁仓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开口槽转动配合,弹性件被装配致使对应的阀门闭合在对应的清洁口上;在所述整体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接触杆,当所述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相互背向移动时,所述接触杆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的底部接触,带动所述清洁仓转动杆向上转动致使对应的阀门向上滑动至所述的对应清洁口开口。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下段开设有上下导向的移动槽,所述清洁件包括第一清洁连接杆、第二清洁连接杆、清洁移动块、清洁块安装杆、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与所述移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清洁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下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清洁连接杆的另一端斜向下与所述第二清洁连接杆的中段铰接,所述第二清洁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清洁移动块铰接、所述第二清洁连接杆的一端斜向上与所述清洁块安装杆的一侧连接,所述清洁块安装杆呈竖直状,其另一侧与所述清洁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槽中转动连接有清洁齿轮,所述清洁齿轮与所述第一清洁连接杆同轴联动;在所述转动轴中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槽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延伸至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并在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形成开口;所述导向槽中滑动配合有清洁齿条,所述清洁齿条与所述清洁齿轮啮合。

优选地,在所述整体结构的边缘的中段开设手指槽;或者所述整体结构的边缘呈台阶结构,其位置在下的一段的外径小于位置在上的一段的外径;在位置在上的一段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下的手指槽。

优选地,所述刀片设置在套筒上,套筒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且与转动轴滑动配合,还包括复位弹簧、按压套,所述按压套与所述转动轴螺纹配合,向下拧动所述按压套能带动套筒向下移动至所述复位弹簧拉伸形变。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导杆、丝杆、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转动轴的上段转动配合,所述导杆、丝杆均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导杆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使用上述的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对燕皮馄饨生产用肉泥进行绞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节转动轴的高度直至整体结构位于绞肉仓的底部或者接近绞肉仓的底部;

步骤二、将肉放入至绞肉仓中,启动转动轴,进行绞肉;

步骤三、绞肉完成后,停止转动轴转动,将绞肉仓中的肉泥排出;

步骤四、调节转动轴的高度直至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分别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相对;转动轴上升的同时,整体结构将粘附在绞肉仓的内壁上的肉泥刮出;

步骤五、背向移动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直至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分别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中露出,移出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中残留的肉;

步骤六、向清洁口喷入清水或者清洁液,对刀片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流体通过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之间的间隙从尾仓流出;

步骤七、启动转动轴,清洁件的清洁端旋转运动对绞肉仓的内壁进行清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分仓的结构满足绞肉、清洗在空间范围内相对独立,使得绞肉、清洗互不干涉,且实现了将刀片的清洗、第一活动盘与第二活动盘的清洗、绞肉仓的清洗进行分开相互独立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清洗效率。即在绞肉时,刀片限位在绞肉仓中,而清洁件以及其他清洗装置如喷射清水或者清洁液的喷头等并不与绞肉仓干涉,充分满足绞肉仓的绞肉功能,保证绞肉过程的充分进行;而在清洗阶段,利用整体结构的上升运动与绞肉仓的内壁之间的作用力将绞肉仓的内壁上的残留物料(肉泥)进行刮出,达到了在整体结构的上升运动的同时进行绞肉仓的内壁的初步清理,当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分别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相对时,将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以及刀片的清洗点位限位在清洁仓中进行,实现了对绞肉仓的内壁上的残留物料进行刮出后再进行清洗的工艺顺序实现;而在刀片离开绞肉仓后,之前隐藏在尾仓的清洁件伸入至绞肉仓中,再利用转动轴的转动,对绞肉仓的内壁上的油渍等进行清洗,达到二次清洁的效果,极大保证绞肉仓清洁的干净程度以及提高了装置的集成紧凑性。

作为本发明核心的技术特征之一,底座、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拼合成整体结构摒弃了现有技术固定底盘的方式,利用高度调节装置带动整体结构升降运动,以及采用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水平活动式拼合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的竖直运动以及水平分合运动,利用其竖直运动实现刮料的效果,利用其水平分离运动进行刮料后的下料以及为冲洗阶段产生的流体下料提供空间间隙,如此,保证对绞肉仓的内壁上的残留物料进行刮出后再进行清洗的工艺实现。

由于本发明的刀片、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的清洁限位在清洁仓中,而清洁仓本身不进行绞料作用,其内壁不存在绞肉仓的内壁存在的固有粘料的技术问题,通过清洁口向刀片喷射清水或者清洁液,即可实现刀片的冲洗,无需考虑内壁喷射的问题,保证冲洗的针对性。采用本发明空间结构的壳体,实现了清洁仓、绞肉仓、尾仓自上而下分布,如此,在实际操作时,即能方便下料又为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的兜料、平移下料的功能实现提供保证。

进一步,在绞肉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磁性块图中未画出),第一活动盘的底部、第二活动盘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磁性块(图中未画出),当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拼合成整体结构,且整体结构的底部能与绞肉仓的内壁磁性吸合,保证转动轴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转动。当然,本发明也可以利用整体结构的边缘与绞肉仓的内壁、清洁仓的内壁之前的摩擦接触来保证转动轴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转动。

进一步,由于本发明在绞肉仓的内壁上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搅拌棱,且多个搅拌棱呈环形分布,在绞肉时,利用搅拌棱配合刀片的绞肉作用,进一步保证绞肉的均匀性。由于搅拌棱的引入,势必使得绞肉仓的内壁存在粗糙度,因此,本发明将整体结构的边缘开设有与搅拌棱数量相同的且自上而下贯穿的开口,开口位于搅拌棱的外围能相对对应的搅拌棱上下滑动,且通过对应的搅拌棱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吻合,保证整体结构的侧周面在绞肉仓中始终能与绞肉仓的内周壁紧密接触,整体结构与绞肉仓能形成底部、四周闭合的腔体结构。

进一步,由于本发明在清洁仓上设有限位棱,限位棱位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上方,且限位棱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对应的搅拌棱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三者吻合。当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相互背向移动分别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露出进行残留的物料移出后,重新将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对合致使底座、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拼合成整体结构,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将整体结构再次向上提升至整体结构的开口与限位棱相对时,此时,整体结构的侧周面与清洁仓内周壁紧密接触,即此时,整体结构与清洁仓形成底部、四周闭合的腔体结构,可以通过将清洁仓中灌入清水或者清洁液,进行刀具、整体结构进行浸泡,进一步提高刀具、整体结构的清洁性。当然,此时,也可以转动转动轴,实现刀具在清洁仓中转动清洗与清洁件在绞肉仓中清洗同步。同时,本发明利用开口与限位棱、搅拌棱配合,也能保证转动轴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转动。

进一步,本发明实现了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开闭与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离合的联动,即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分离露出对应的缺口时,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开口,当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拼合后,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关闭。且本发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之间的联动属于间断联动,即联动仅发生在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竖直运动至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相对且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水平运动至接触杆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的底部接触时,并不影响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其他阶段的运动,保证了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在做其他阶段的升降运动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的独立性,确保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在其他时段的闭合。进而满足当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背向运动伸出第一缺口、第二缺口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开启,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露出对应的缺口,可以通过水管或者喷头向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喷入清水或者清洁液进行清洁仓内部的清洗,从而行使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的功能;而在其他时段,由于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处于闭合的状态,从而,当整体结构进一步向上移动至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的上方后,整体结构的侧周面与清洁仓内周壁形成接触,即此时,整体结构与清洁仓形成底部、四周闭合的腔体结构,且由于此时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是闭合的,清洁仓中装入的清水或者清洁液的量不受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所在高度的液位的影响。

进一步,当清洁件限位在尾仓中,不需要进行清洁时,本发明通过第一清洁连接杆向下转动,清洁移动块向下运动,致使第二清洁连接杆中与清洁块安装杆的一端水平向靠近转动轴的位置方向平移,实现清洁块的收拢。当清洁件伸入至绞肉仓中需要对绞肉仓进行清洁时,本发明通过第一清洁连接杆向上转动,清洁移动块向上运动,致使第二清洁连接杆中与清洁块安装杆连接的一端水平向远离转动轴的位置方向平移,实现清洁块的展开直至清洁块与绞肉仓的内侧壁接触为止。如此,本发明可以根据清洁件的实际使用,灵活调整清洁块的状态,实现其收拢或者展开,避免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如将清洁块安装杆通过焊接杆直接焊接在转动轴上,而导致清洁块在非使用状态下,始终伸展而占据尾仓的空间位置,使得尾仓需要较大的内径尺寸;本发明的可收拢或者展开的清洁块设置,在伸入至绞肉仓中未进行清洁时,能收拢在靠近转轴的位置,具体可以隐藏在底座的下方,减少上方喷射后的流体污染其中的几率。

进一步,刀片设置在套筒上,套筒套设在转动轴的外侧且与转动轴滑动配合,还包括复位弹簧、按压套,按压套与转动轴螺纹配合,向下拧动按压套能带动套筒向下移动至复位弹簧拉伸形变。复位弹簧的两端具体可以分别与套筒、转动轴连接。如此,当需要将绞肉仓中绞碎的肉泥排出时,可以先向上拧动按压套,致使套筒在复位弹簧复位的作用力下向上预先移出绞肉仓,方便工作人员安全地将绞肉仓中绞碎的肉泥通过出料口手动移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的在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在伸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绞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的清洁口在开启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活动盘、第二活动盘在分离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与绞肉仓的内壁磁性吸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与清洁仓的内壁磁性吸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活动盘与对应的阀门联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活动盘伸出第一缺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图5b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图5a部分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第一活动盘与第一缺口相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包括壳体12、绞肉装置13、高度调节装置14、清洁件15。壳体1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洁仓121、绞肉仓122、尾仓123。在壳体12上开设有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清洁口1213,清洁口1213位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上方,清洁口1213、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均与清洁仓121连通。

如图3-6所示,绞肉装置13包括转动轴131、刀片132、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连接导轨136。转动轴131的中段与底座133转动配合,连接导轨136水平贯穿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别位于底座133的两侧且与连接导轨136滑动配合,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向运动至相互对合致使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拼合成整体结构,且整体结构的侧周面能与绞肉仓122的内周壁接触。在转动轴131的上段上设置有刀片132,在转动轴131的下段上设置有清洁件15。

高度调节装置14用以带动转动轴131升降运动。当转动轴131向上运动至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别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相对时,刀片132限位在清洁仓121中、清洁件15伸入至绞肉仓122中且清洁件15的清洁端能与绞肉仓122的内壁接触,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背向移动能分别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露出。当转动轴131向下运动至刀片132限位在绞肉仓122中,清洁件15限位在尾仓123中。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速冻食品加工用绞肉机进行肉块的绞肉时,设定初始状态下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首先启动高度调节装置14,进行转动轴131的高度调节,直至整体结构位于绞肉仓122的底部或者接近绞肉仓122的底部的位置为止,此时,整体结构的侧周面能与绞肉仓122的内周壁紧密接触。将需要绞碎的物料如肉块或肉块与其他辅料一起放入至绞肉仓122中,具体可以在绞肉仓122的上端开设进料口(图中未画出),通过进料口将物料喂入至绞肉仓122中,优选地,在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门,通过进料阀门进行进料口的开闭。物料堆积在整体结构上。然后,启动绞肉装置13的电机,绞肉装置13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131连接,绞肉装置13的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与动轴131转动,带动刀片132转动,对物料进行绞碎。绞动完成后,关闭绞肉装置13,将绞肉仓122中的肉泥排出。可以在绞肉仓122的内壁的下端开设出料口,出料口的高度略高于整体结构的高度或者出料口的下表面与整体结构的上表面齐平,方便对用于儿童的肉泥或者流平性较强的肉泥通过该出料口流出。或者,将出料口开设在整体结构上,形成上下贯通的通孔结构。还可以在出料口处设置提料泵,通过提料泵将绞肉仓122中的肉泥排出。绞肉仓122中的肉泥排出后,通过再次启动高度调节装置14,带动转动轴131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别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相对,此时,清洁件15伸入至在绞肉仓122的内部空腔中。转动轴131上升的同时,由于整体结构的侧周面始终与绞肉仓122的内周壁接触,将绞肉仓122内周壁上粘附的物料进行剥离,刮入至整体结构上。平移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远离背向移动分别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露出,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中残留的肉泥从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中露出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区域中移出,同时可以对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的表面进行清洗擦拭,并通过清洁口1213向刀片132喷射清水或者清洁液,进行刀片132冲洗,清洗后的液体通过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之间的间隙从尾仓123流出。工人人员也可以通过将手通过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伸入至清洁仓121,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中未露出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区域进行擦拭,当然也可以通过清洁口1213对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中未露出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区域进行冲洗以及擦拭,启动绞肉装置13,转动轴131转动带动清洁件15绕着转动轴131的轴线转动,清洁件15的清洁端旋转运动对绞肉仓122的内壁进行擦拭,进行绞肉仓122的内壁的清洗,完成绞肉机的一次完整绞肉工作。

本发明通过分仓的结构满足绞肉、清洗在空间范围内相对独立,使得绞肉、清洗互不干涉,且实现了将刀片132的清洗、第一活动盘134与第二活动盘135的清洗、绞肉仓122的清洗进行分开相互独立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清洗效率。即在绞肉时,刀片132限位在绞肉仓122中,而清洁件15以及其他清洗装置如喷射清水或者清洁液的喷头等并不与绞肉仓122干涉,充分满足绞肉仓122的绞肉功能,保证绞肉过程的充分进行;而在清洗阶段,利用整体结构的上升运动与绞肉仓122的内壁之间的作用力将绞肉仓122的内壁上的残留物料(肉泥)进行刮出,达到了在整体结构的上升运动的同时进行绞肉仓122的内壁的初步清理,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别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相对时,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以及刀片132的清洗点位限位在清洁仓121中进行,实现了对绞肉仓122的内壁上的残留物料进行刮出后再进行清洗的工艺顺序实现;而在刀片132离开绞肉仓122后,之前隐藏在尾仓123的清洁件15伸入至绞肉仓122中,再利用转动轴131的转动,对绞肉仓122的内壁上的油渍等进行清洗,达到二次清洁的效果,极大保证绞肉仓122清洁的干净程度以及提高了装置的集成紧凑性。作为本发明核心的技术特征之一,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摒弃了现有技术固定底盘的方式,利用高度调节装置14带动整体结构升降运动,以及采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水平活动式拼合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的竖直运动以及水平分合运动,利用其竖直运动实现刮料的效果,利用其水平分离运动进行刮料后的下料以及为冲洗阶段产生的流体下料提供空间间隙,如此,保证对绞肉仓122的内壁上的残留物料进行刮出后再进行清洗的工艺实现。由于本发明的刀片132、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的清洁限位在清洁仓121中,而清洁仓121本身不进行绞料作用,其内壁不存在绞肉仓122的内壁存在的固有粘料的技术问题,通过清洁口1213向刀片132喷射清水或者清洁液,即可实现刀片132的冲洗,无需考虑内壁喷射的问题,保证冲洗的针对性。采用本发明空间结构的壳体12,实现了清洁仓121、绞肉仓122、尾仓123自上而下分布,如此,在实际操作时,即能方便下料又为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的兜料、平移下料的功能实现提供保证。

如图7所示,优选地,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拼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块1341、第二磁块1351,当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时,第一磁块1341、第二磁块1351相互吸合。

进一步,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拼合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榫头、卯眼,当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时,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榫卯配合。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在绞肉仓12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磁性块图中未画出),第一活动盘134的底部、第二活动盘13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磁性块(图中未画出),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且整体结构的底部能与绞肉仓122的内壁磁性吸合,保证转动轴131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133转动。当然,本发明也可以利用整体结构的边缘与绞肉仓的内壁、清洁仓的内壁之前的摩擦接触来保证转动轴131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133转动。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绞肉仓122的内壁上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搅拌棱1221,多个搅拌棱1221呈环形分布。如图4-6所示,在整体结构的边缘开设有搅拌棱1221数量相同且自上而下贯穿的开口(图中未标出),开口位于搅拌棱1221的外围能相对对应的搅拌棱1221上下滑动。相互对应的搅拌棱1221、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吻合。

由于本发明在绞肉仓122的内壁上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搅拌棱1221,且多个搅拌棱1221呈环形分布,在绞肉时,利用搅拌棱1221配合刀片132的绞肉作用,进一步保证绞肉的均匀性。由于搅拌棱1221的引入,势必使得绞肉仓122的内壁存在粗糙度,因此,本发明将整体结构的边缘开设有与搅拌棱1221数量相同的且自上而下贯穿的开口,开口位于搅拌棱1221的外围能相对对应的搅拌棱1221上下滑动,且通过对应的搅拌棱122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吻合,保证整体结构的侧周面在绞肉仓122中始终能与绞肉仓122的内周壁紧密接触,整体结构与绞肉仓122能形成底部、四周闭合的腔体结构。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在清洁仓121上设有限位棱1214,限位棱1214位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上方。限位棱1214的数量与搅拌棱1221的数量相同,限位棱1214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对应的搅拌棱122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三者吻合。当转动轴131向上运动至整体结构的开口与限位棱1214相对时,整体结构的侧周面与清洁仓121内周壁接触。

由于本发明在清洁仓121上设有限位棱1214,限位棱1214位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上方,且限位棱1214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对应的搅拌棱122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三者吻合。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背向移动分别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露出进行残留的物料移出后,重新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对合致使底座133、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通过高度调节装置14将整体结构再次向上提升至整体结构的开口与限位棱1214相对时,此时,整体结构的侧周面与清洁仓121内周壁紧密接触,即此时,整体结构与清洁仓121形成底部、四周闭合的腔体结构,可以通过将清洁仓121中灌入清水或者清洁液,进行刀具、整体结构进行浸泡,进一步提高刀具、整体结构的清洁性。当然,此时,也可以转动转动轴131,实现刀具在清洁仓121中转动清洗与清洁件15在绞肉仓122中清洗同步。同时,本发明利用开口与限位棱、搅拌棱配合,也能保证转动轴131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133转动。

当然本发明的转动轴13也可以与底座133固定连接,使得转动轴13转动的同时带动整体结构同步转动的方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当整体结构的侧周面向上移动超过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高度且与清洁仓121内周壁接触时,清洁件15的清洁端能自上而下贯穿绞肉仓122的内侧壁。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在清洁仓121的内壁设置有第三磁性块,第一活动盘134的顶部、第二活动盘13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四磁性块,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成整体结构,且整体结构的顶部能与清洁仓121内壁磁性吸合,保证转动轴131转动过程不带动底座133转动。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清洁口1213包括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在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上分别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有第一阀门1215、第二阀门1216。在清洁仓121的内壁开设有开口向内的竖直导向的滑动开口槽1217,滑动开口槽1217对称位于对应的清洁口1213的两侧且与对应的清洁口1213连通。在滑动开口槽1217滑动配合有升降滑块12181,升降滑块12181与对应的阀门的侧面连接。还包括清洁仓连杆12182、清洁仓转动杆12183,清洁仓连杆12182的上端与升降滑块12181铰接、清洁仓连杆12182的下端与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一端铰接、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套接在转动杆转轴12186上,转动杆转轴12186与滑动开口槽1217转动配合,弹性件被装配致使对应的阀门闭合在对应的清洁口1213上。具体地,弹性件可以是扭簧或者其他现有技术的弹簧或者弹性装置。扭簧套设在转动杆转轴12186上,其两端分别与转动杆转轴12186、滑动开口槽1217的内壁相连或者分别与清洁仓转动杆12183、滑动开口槽1217的内壁相连。在整体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接触杆1341,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背向移动时,接触杆1341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底部接触,带动清洁仓转动杆12183向上转动致使对应的阀门向上滑动至的对应清洁口1213开口。

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别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相对时,本发明通过背向移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直至第一活动盘134上的接触杆1341、第二活动盘135上的接触杆1341分别与第一阀门1215连接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底部接触、第二阀门1216连接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底部接触,随着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进一步伸出运动,带动对应的接触杆1341向上转动,通过对应的清洁仓连杆12182传动,带动对应的升降滑块12181沿着滑动开口槽1217的导向向上运动,直至第一阀门1215、第二阀门1216开启。

如此,本发明实现了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开闭与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离合的联动,即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离露出对应的缺口时,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开口,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拼合后,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关闭。且本发明第一阀门1215、第二阀门1216、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之间的联动属于间断联动,即联动仅发生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竖直运动至与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相对且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水平运动至接触杆1341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底部接触时,并不影响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其他阶段的运动,保证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在做其他阶段的升降运动时,第一阀门1215、第二阀门1216的独立性,确保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在其他时段的闭合。进而满足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背向运动伸出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时,第一阀门1215、第二阀门1216开启,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露出对应的缺口,可以通过水管或者喷头向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喷入清水或者清洁液进行清洁仓121内部的清洗,从而行使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的功能;而在其他时段,由于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处于闭合的状态,从而,当整体结构进一步向上移动至第一缺口1211、第二缺口1212的上方后,整体结构的侧周面与清洁仓121内周壁形成接触,即此时,整体结构与清洁仓121形成底部、四周闭合的腔体结构,且由于此时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是闭合的,清洁仓121中装入的清水或者清洁液的量不受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所在高度的液位的影响。

进一步,接触杆1341尽可能位于对应活动盘的中心区域。

实施例5

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清洁口1213包括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在第一清洁口、第二清洁口上分别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有第一阀门1215、第二阀门1216。在清洁仓121的外壁开设有开口向外的竖直导向的滑动开口槽1217,滑动开口槽1217对称位于对应的清洁口1213的两侧且与对应的清洁口1213连通。在滑动开口槽1217滑动配合有升降滑块12181,升降滑块12181与对应的阀门的侧面连接。还包括清洁仓连杆12182、清洁仓转动杆12183,清洁仓连杆12182的上端与升降滑块12181铰接、清洁仓连杆12182的下端与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一端铰接、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套接在转动杆转轴12186上,转动杆转轴12186与滑动开口槽1217转动配合,弹性件12186被装配致使对应的阀门闭合在对应的清洁口1213上。具体地,弹性件可以是扭簧或者其他现有技术的弹簧或者弹性装置。扭簧套设在转动杆转轴12186上,其两端分别与转动杆转轴12186、滑动开口槽1217的内壁相连或者分别与清洁仓转动杆12183、滑动开口槽1217的内壁相连。

当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背向移动时,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分别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底部接触,带动清洁仓转动杆12183向上转动致使对应的阀门向上滑动至的对应清洁口1213开口。如此,本发明利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的边缘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接触,带动清洁仓转动杆12183向上转动的外部转动的方式代替上述实施例通过接触杆1341与对应的清洁仓转动杆12183的底部接触带动清洁仓转动杆12183向上转动的内部转动的方式,无需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上设置接触杆1341。

实施例6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动轴131的下段开设有上下导向的移动槽,清洁件15包括第一清洁连接杆151、第二清洁连接杆152、清洁移动块153、清洁块安装杆154、清洁块155。清洁块155与移动槽滑动配合,第一清洁连接杆151的一端与转动轴131的下段转动配合,第一清洁连接杆151的另一端斜向下与第二清洁连接杆152的中段铰接,第二清洁连接杆152的一端与清洁移动块153铰接、第二清洁连接杆152的一端斜向上与清洁块安装杆154的一侧连接,清洁块安装杆154呈竖直状,其另一侧与清洁块155连接。本发明的清洁块155可以是毛毡或者海绵或者其他现有技术的清洁布。

如图9所示,在尾仓123中开设有与尾仓123连通的安装通口,安装通口上连接有尾仓阀门1231。清洁块155在使用时,可以将尾仓阀门1231开启,将清洁块155用清水或者清洁液浸湿,同时可以将从上方如清洁仓121清洁刀具流下的肉泥进行清理。

进一步,尾仓123的底部或者下端开设有下料口,便于流体流出。

当清洁件15限位在尾仓123中,不需要进行清洁时,本发明通过第一清洁连接杆151向下转动,清洁移动块153向下运动,致使第二清洁连接杆152中与清洁块安装杆154的一端水平向靠近转动轴131的位置方向平移,实现清洁块155的收拢。当清洁件15伸入至绞肉仓122中需要对绞肉仓122进行清洁时,本发明通过第一清洁连接杆151向上转动,清洁移动块153向上运动,致使第二清洁连接杆152中与清洁块安装杆154连接的一端水平向远离转动轴131的位置方向平移,实现清洁块155的展开直至清洁块155与绞肉仓122的内侧壁接触为止。如此,本发明可以根据清洁件15的实际使用,灵活调整清洁块155的状态,实现其收拢或者展开,避免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如将清洁块安装杆154通过焊接杆直接焊接在转动轴131上,而导致清洁块155在非使用状态下,始终伸展而占据尾仓123的空间位置,使得尾仓123需要较大的内径尺寸;本发明的可收拢或者展开的清洁块155设置,在伸入至绞肉仓122中未进行清洁时,能收拢在靠近转轴的位置,具体可以隐藏在底座133的下方,减少上方喷射后的流体污染其中的几率。

进一步,移动槽中转动连接有清洁齿轮156,清洁齿轮156与第一清洁连接杆151同轴联动。具体地,第一清洁连接杆151的一端、清洁齿轮156均套接在第一清洁连接杆转轴157上,第一清洁连接杆转轴157与移动槽转动配合。在转动轴131中开设有与移动槽连通的导向槽,导向槽延伸至转动轴131的上端并在转动轴131的上端形成开口。导向槽中滑动配合有清洁齿条158,清洁齿条158与清洁齿轮156啮合。

本发明通过移动上方的清洁齿条158,带动与其啮合的清洁齿轮156转动,进而达到调整第一清洁连接杆151转向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操控的便捷效果。

如14所示,进一步,在转动轴13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位于第二螺纹孔的上方,当清洁块155的收拢时,清洁齿条158上的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相对,当清洁块155的展开时,清洁齿条158上的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将螺杆159拧入至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或者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中,进行清洁齿条158的紧固。

进一步,在整体结构的边缘的中段开设手指槽1342。或者,如图15所示,整体结构的边缘呈台阶结构,其位置在下的一段的外径小于位置在上的一段的外径。在位置在上的一段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下的手指槽1342。

由于在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上设置手指槽1342,当需要将第一活动盘134、第二活动盘135相互背向向外移动时,将手指勾在手指槽1342中,向外移动各个活动盘即可,通过手指槽1342提供活动作用点位,能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实施例7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转动轴131的上段套接有第一密封盘1311,第一密封盘1311的侧周面能与清洁仓121的内周壁密封接触。当刀具限位在绞肉仓122中,第一密封盘1311密封在绞肉仓122的上端,配合整体结构密封在绞肉仓122的下端,实现绞肉仓122的闭合。优选地,在绞肉仓122的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绞肉仓122连通的透气通口,当当刀具限位在绞肉仓122中时,透气通口的位置位于第一密封盘1311、整体结构之间。

当绞肉仓122的内壁上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搅拌棱1221、清洁仓121上设有限位棱1214时,第一密封盘1311的边缘结构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对应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吻合且第一开口的数量与开口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在第一密封盘1311、整体结构的边缘均设置有一层密封圈。进而,保证第一密封盘1311与绞肉仓122的内壁、清洁仓121的内壁接触时的密封性、以及整体结构与绞肉仓122的内壁、清洁仓121的内壁接触时的密封性。

实施例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高度调节装置14包括导杆141、丝杆142、安装板143,安装板143与转动轴131的上段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导杆141、丝杆142均竖直设置,安装板143与导杆141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且安装板143与丝杆142螺纹配合。

进一步,丝杆142与机架之间通过丝杆轴承转动连接。本发明的其他相互转动配合的两个元件之间与也可以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或者其他现有技术的转动连接方式。

进一步,丝杆轴承优选为阻尼轴承。

进一步,转动轴131的上段、转动轴131的中段分别焊接或者粘合在对应轴承的内圈中,安装板143、底座133分别固定如焊接或者粘合在对应轴承的外圈上。当然转动轴131的上段、转动轴131的中段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的方式与对应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进一步,在导杆141上设置有摩擦层如橡胶套,或者在安装板143中与导杆141配合的通孔中设置有橡胶套,进而加大安装板143滑动摩擦。

本发明可以通过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142连接,通过电机的正反转转动带动丝杆142转动,带动安装板143升降运动,实现转动轴131升降的调节。

进一步,本发明的丝杆142数量为多根,每一根丝杆142上均套接有连接轮144,所有连接轮144之间套设有皮带或者链条。通过转动其中一根丝杆142,即可实现所有丝杆142联动。

进一步,本发明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代替丝杆142,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安装板143连接,通过气缸的活塞杆升降运动,带动安装板143同步升降运动,实现转动轴131升降的调节。

实施例9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刀片132设置在套筒137上,套筒137套设在转动轴131的外侧且与转动轴131滑动配合,还包括复位弹簧138、按压套139,按压套139与转动轴131螺纹配合,向下拧动按压套139能带动套筒137向下移动至复位弹簧138拉伸形变。复位弹簧138优选为拉簧,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的弹簧或者弹性装置。拉簧的两端具体可以分别与套筒137、转动轴131连接。当然,拉簧的两端也可以勾挂在套筒137的拉簧安装孔、转动轴131的拉簧安装孔上。如此,当需要将绞肉仓122中绞碎的肉泥排出时,可以先向上拧动按压套139,致使套筒137在复位弹簧138复位的作用力下向上预先移出绞肉仓122,方便工作人员安全地将绞肉仓122中绞碎的肉泥通过出料口手动移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