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枸杞叶及鲜枸杞的鲜枸杞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2792发布日期:2020-12-01 10:4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可分离枸杞叶及鲜枸杞的鲜枸杞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枸杞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枸杞叶及鲜枸杞的鲜枸杞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鲜枸杞在干燥之前需要进行清洗脱蜡处理,目前使用的清洗脱蜡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清洗脱蜡完成后的鲜枸杞当中会掺杂较多的枸杞叶及枸杞梗,由于清洗后鲜枸杞表面附着较多水分,非常湿润,混入的枸杞叶及枸杞梗就会粘贴在鲜枸杞果的表面,工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将这些粘贴在鲜枸杞果表面的枸杞叶及枸杞梗拣选出来,不仅花费时间,而且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分离枸杞叶及鲜枸杞的鲜枸杞清洗装置。

一种可分离枸杞叶及鲜枸杞的鲜枸杞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脱蜡装置、叶梗分离装置,叶梗分离装置设置在清洗脱蜡装置出口端的下方,叶梗分离装置包括水槽,水槽设置在清洗脱蜡装置出口端的下方,水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水槽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部腔体用于盛放从清洗脱蜡装置输送过来的鲜枸杞及添加到水槽内的水,下部腔体用于储存回流到水槽内的水,水槽的两侧设置有回水槽,回水槽靠近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与水槽内部连通,回水槽远离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为分离槽,分离槽的入口端与回水槽的出口端连通,分离槽的底部与水槽的内部连通,分离槽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滑槽,分离槽的上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分离部件,用于将水流夹带的枸杞叶及枸杞梗分离,分离部件的两侧卡入到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上下滑动,所述回水槽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入口端与水槽的下部腔体连通,水泵的出口端位于水槽上部腔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隔板远离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呈直角梯形的缓冲台,缓冲台斜边的一端朝向清洗脱蜡装置,缓冲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长方形通孔,长方形通孔与水槽下部腔体连通,在长方形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鲜枸杞接收槽,长方形通孔的内壁四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鲜枸杞接收槽的定位台。

优选的,所述鲜枸杞接收槽包括支撑框体及固定在支撑框体上的滤网兜,支撑框体的下部表面卡在定位台上,将鲜枸杞接收槽支撑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回水槽定位底部是倾斜设置的,即回水槽靠近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高于回水槽远离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以方便水槽上部腔体回流进入到回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回水槽靠近分离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隔网。

优选的,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上部分离网、下部分离网,上部分离网设置在下部分离网上方,且上部分离网与下部分离网之间留有间距,上部分离网与下部分离网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及尺寸与滑槽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且连接杆卡如到滑槽内,并能够沿滑槽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水槽上还设置有用于刮鲜枸杞的刮料件,刮料件包括刮板及握杆,刮板上开设有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分离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杂物落入的盖板。

优选的,所述清洗脱蜡装置包括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上方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喷洒箱、碱水喷洒箱,碱水喷洒箱位于输送网带靠近水槽的一端,清水喷洒箱位于输送网带远离水槽的一端,输送网带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接收槽、碱水接收槽,清水接收槽位于清水喷洒箱的下方,碱水接收槽位于碱水喷洒箱的下方,清水接收槽、碱水接收槽的出口端均可拆卸的安装有过滤槽,在清水接收槽、碱水接收槽的正下方分别固定设置有清水槽、碱水槽,清水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水循环泵,清水循环泵的入口端与清水槽的内部连通,清水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清水喷洒箱的入口端连通,碱水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碱水循环泵,碱水循环泵的入口端与碱水槽的内部连通,碱水循环泵的出口端与碱水喷洒箱的入口端连通,输送网带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风机,风机的入口端与外界大气连通,风机的出口端正对输送网带的上部,以对输送网带上的鲜枸杞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水槽,可以接收经过清洗脱蜡后的鲜枸杞,通过水泵将水槽的上部腔体注入水,在鲜枸杞落入水槽后,枸杞叶及枸杞梗则漂浮在水面上,而鲜枸杞果则沉入水下,漂浮在水面上的枸杞叶及枸杞梗则随着水流溢流到设置的回水槽内,并流入到分离槽,通过设置在分离槽内的分离部件将枸杞叶及枸杞梗分离,而水则回流到水槽的下部腔体,利用设置的水泵再次将回流的水输送至水槽的上部腔体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将枸杞叶及枸杞梗从鲜枸杞果中分离,工人只需要将分离后的鲜枸杞果从水槽的上部腔体内捞出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梗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清洗脱蜡装置、输送网带11、清水喷洒箱12、碱水喷洒箱13、清水接收槽14、碱水接收槽15、过滤槽16、清水槽17、碱水槽18、风机19、叶梗分离装置、水槽21、隔板211、缓冲台212、定位台213、长方形通孔214、回水槽22、隔网221、分离槽23、滑槽231、盖板232、分离部件24、上部分离网241、下部分离网242、连接杆243、鲜枸杞接收槽25、支撑框体、滤网兜、刮料件26、刮板261、漏水孔2611、握杆262、水泵0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分离枸杞叶及鲜枸杞的鲜枸杞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脱蜡装置、叶梗分离装置,叶梗分离装置设置在清洗脱蜡装置出口端的下方,叶梗分离装置包括水槽21,水槽21设置在清洗脱蜡装置出口端的下方,水槽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211,隔板211将水槽21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部腔体用于盛放从清洗脱蜡装置输送过来的鲜枸杞及添加到水槽21内的水,下部腔体用于储存回流到水槽21内的水,水槽21的两侧设置有回水槽22,回水槽22靠近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与水槽21内部连通,回水槽22远离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为分离槽23,分离槽23的入口端与回水槽22的出口端连通,分离槽23的底部与水槽21的内部连通,分离槽23的两侧表面上开设有滑槽231,分离槽23的上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分离部件24,用于将水流夹带的枸杞叶及枸杞梗分离,分离部件24的两侧卡入到滑槽231内,并能够沿滑槽231上下滑动,所述回水槽22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水泵03,水泵03的入口端与水槽21的下部腔体连通,水泵03的出口端位于水槽21上部腔体的上方。

所述隔板211远离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呈直角梯形的缓冲台212,缓冲台212斜边的一端朝向清洗脱蜡装置,从而形成一个斜坡,在将鲜枸杞果向斜坡上刮动时,水流会因为地势差异,向较低的地方流动,这样够可以在向外清理鲜枸杞果时能够减少夹带的水分,缓冲台2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长方形通孔214,长方形通孔214与水槽21下部腔体连通,在长方形通孔214的内部安装有鲜枸杞接收槽25,长方形通孔214的内壁四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鲜枸杞接收槽25的定位台213。

所述鲜枸杞接收槽25包括支撑框体及固定在支撑框体上的滤网兜,支撑框体的下部表面卡在定位台213上,将鲜枸杞接收槽25支撑并固定,在将鲜枸杞果刮至滤网兜内后,水会从滤网兜流入到水槽21的下部腔体内,起到沥水的作用,在水沥干后,工人至需要将支撑框体从长方形通孔214内取出即可,然后更换新的放入到长方形通孔214内。

所述回水槽22定位底部是倾斜设置的,即回水槽22靠近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高于回水槽22远离清洗脱蜡装置的一端,以方便水槽21上部腔体回流进入到回水槽22内。

所述回水槽22靠近分离槽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隔网221,可以对回流水中的枸杞叶及枸杞梗做初步分离。

所述分离部件24包括上部分离网241、下部分离网242,上部分离网241设置在下部分离网242上方,且上部分离网241与下部分离网242之间留有间距,上部分离网241与下部分离网242之间通过连接杆243固定,其中上部分离网241用于分离比较大块的枸杞叶,下部分离网242用于分离枸杞梗,通过上下双层的分离,可以将鲜枸杞果中混入的枸杞叶及枸杞梗分离。

所述连接杆243的形状及尺寸与滑槽231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且连接杆243卡如到滑槽231内,并能够沿滑槽231上下滑动。

所述水槽21上还设置有用于刮鲜枸杞的刮料件26,刮料件26包括刮板261及握杆262,刮板261上开设有漏水孔2611,通过拉动握杆262可以使刮板261将水槽21上部腔体内的鲜枸杞果刮向鲜枸杞接收槽25。

所述分离槽2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杂物落入的盖板232。

所述清洗脱蜡装置包括输送网带11,输送网带11的上方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喷洒箱12、碱水喷洒箱13,碱水喷洒箱13位于输送网带11靠近水槽21的一端,清水喷洒箱12位于输送网带11远离水槽21的一端,输送网带11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有清水接收槽14、碱水接收槽15,清水接收槽14位于清水喷洒箱12的下方,碱水接收槽15位于碱水喷洒箱13的下方,清水接收槽14、碱水接收槽15的出口端均可拆卸的安装有过滤槽16,在清水接收槽14、碱水接收槽15的正下方分别固定设置有清水槽17、碱水槽18,清水槽1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水循环泵,清水循环泵的入口端与清水槽17的内部连通,清水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清水喷洒箱12的入口端连通,碱水槽1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碱水循环泵,碱水循环泵的入口端与碱水槽18的内部连通,碱水循环泵的出口端与碱水喷洒箱13的入口端连通,输送网带1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风机19,风机19的入口端与外界大气连通,风机19的出口端正对输送网带11的上部,以对输送网带11上的鲜枸杞进行烘干。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