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柚子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65482发布日期:2022-04-09 02:1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柚子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柚子茶制作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柚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柚子含有丰富的天然枸橼酸和各种无机盐类,不仅有助肝、胃,肺等机能,而且还有清热去火,止咳化痰的功效。因此操作人员将柚子做成柚子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香气使柚子茶成为消费者喜爱的饮品。
3.目前的柚子茶一般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作:先将柚子去皮,并取柚子表皮切碎,再将去皮的柚子切开,取出柚子肉,将柚子皮、柚子肉放入锅内混合均匀,然后向锅内加入蜂蜜,开中火加热锅,边加热边搅拌,直至出汁,转小火即热10分钟左右即可制得成品柚子茶。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工艺制得的柚子茶在味道方面及营养价值方面仍有待于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进一步使柚子茶成为味道香醇的高营养茶,本技术提供一种柚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柚子茶的制作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柚子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柚子清洗;s2,果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2-1,柚子开盖,将柚子切口,形成顶盖和底座;s2-2,将顶盖和底座中的果肉取出,保留柚子皮,形成顶盖壳和底座壳,将取出的果肉破碎,然后与中药材及茶叶混匀常温放置后装入底座壳中;s2-3,将顶盖壳盖在底座壳的开口处,绑扎后得封装柚子;s3,将s2中得到的封装柚子进行以下处理:s3-1,初次发酵,得第一初品;s3-2,将s3-1中得到的第一初品进行隔水蒸,得第二初品;s3-3,将s3-2中得到的第二初品进行低温烘干,得第三初品;s3-4,将s3-3中得到的第三初品进行初次晾晒,得第一中品;s3-5,将s3-4中得到的第一中品进行高温烘干,得第二中品;s3-6,将s3-5中得到的第二中品进行再次晾晒,得终品;s4,将所述s3中得到的终品进行再次发酵,得成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采用合适的中药材,并与合适量的茶叶及柚子果肉颗粒混匀后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茶叶和中药材充分吸收果肉中的果汁,茶叶、中药材和柚子中的营养成分充分融合,提高柚子茶的滋补效果。
8.将混匀后的柚子果肉、中药材及茶叶置于底座壳中,封盖后用绳子将顶盖壳及底座壳绑扎牢固,使顶盖壳和底座壳不易分离,此时,整个柚子皮可作为柚子茶制作过程中的盛放容器,方便操作,而且更重要的是,柚子皮富含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且味道浓郁,在柚子茶制作过程中加入柚子皮,可使茶叶高效提取柚子皮中的有效成分,使柚子茶在味道醇美的基础上更具有滋补身体的效果,而且还减少了柚子皮的浪费。
9.先通过将封装柚子进行初次发酵,有助于初步使中药材、茶叶及果肉中的细胞壁初步破坏,其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散发和混合,然后通过对封装柚子进行隔水蒸,不易对柚子皮造成直接破坏,隔水蒸的方式可使整个封装柚子能够缓慢受热且整个过程中均能受热均匀,在水温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低时,可发生轻度氧化,中药材中的黄酮等成分及柚子皮中的柚皮苷等致苦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促进了茶叶香气的形成;当温度较高时,高温可以蒸发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减少茶叶本身的苦涩,促进了柚子内的茶叶、中药材及柚子果肉中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并充分融合的过程,且在此过程中,柚子皮中的芳香物质也可使制得的柚子茶更加醇厚,从而改善柚子茶的口感,易于推广。
10.通过将整个封装柚子进行多次烘干和晾晒,可使每批茶干湿度均匀,也使中药材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脱离形成游离态,烘干可以快速除去柚子茶中的水分,起到缩小体积,固定外形及保持干度以防霉变的作用;而晾晒可进一步使柚子茶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柚子茶特有的甜香。通过烘干与晾晒交替进行的方式,能够有效去除茶叶的青涩之感和中药材中的药剂味,使柚子茶营养丰富,且茶香味十足。
11.最后将终品进行再次发酵,在此过程中,茶叶不易发苦,整个柚子茶减少青涩气味并产生浓郁的香气,使柚子茶在色、香、味方面均具有优良的品质,柚子茶在后期泡制的过程中能够味甘且清香。
12.可选的,所述s3-1中初次发酵的温度为30-38℃,湿度为45-60%,发酵时间为5-6天。
13.可选的,所述s3-2在100
±
2℃的水温下隔水蒸0.5-1.5h。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温度过高时,发酵太快,多酚类化合物易被氧化成不溶性的产物,叶底乌暗、香味低淡;若温度过低,则酶促作用弱,发酵慢且困难,时间长、品质差。另外,保持发酵叶表面湿润,增加发酵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使茶叶不易萎凋,若水分蒸发过少,胶状态的酶蛋白易发生凝固,丧失催化能力,且由于叶层内外水分蒸发速度的不一致,易造成发酵不均匀。当水分损失过多,由于水是含氧的,故又会影响到对氧的吸收,使制得的柚子茶质量较差。
15.可选的,所述s3-3中第二初品在50-65℃的温度下烘干20-30h,所述s3-4中第三初品在自然光下自然冷却8-15h。
16.可选的,所述s3-5中第一中品在80-11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4-8h,所述s3-5中第二中品的再次晾晒方式是自然冷却3-5h。
17.可选的,所述s4中,终品的再次发酵处理条件为:常温常压条件下避光放置25-30天。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装柚子依次经较低温烘干、自然光晾晒、较高温烘干,阴干后进行常温避光处理,再通过再次发酵,可使各类植物中渗出成分发生固化,并促
进植物中的非酶促反应,增加柚子茶中芳香性成分,提高柚子茶的清香性和柔和性。烘干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使柚子果肉、中药材及茶叶中的化学物质充分发挥作用,使柚子果肉、中药材及茶叶中的化学物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形成高营养物质且茶香四溢的柚子茶。每次烘干后的封装柚子进行晾晒,有助于充分激活柚子果肉、中药材及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活性,使茶叶的品质更佳。
19.再次发酵过程对各种植物起到降解作用,提高了有效成分渗出率,促进柚子茶中芳香成分形成,并且可提高柚子茶的香味和口感柔和性,进而使柚子茶的色泽和香气等均优良。
20.可选的,所述s3-3和所述s3-4按顺序反复进行3-5次;s3-5和s3-6按顺序反复进行2-4次。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阶段的烘干与晾晒步骤经多次进行,有助于通过缩短每次操作的时间来进行多次相同操作,使柚子茶中的各成分在每一阶段的处理过程中反应适中,且在不同处理过程的调换过程中,有助于使柚子茶中各原料能够充分干燥,各成分相得益彰,进而使柚子茶的整体性能表现良好。
22.可选的,所述s2-2中的中药材包括陈皮、佛手、桑叶、桔梗和甘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茶叶本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辅之以陈皮、佛手、桑叶、桔梗或者甘草,可以增加原有的茶香味和性能,降低了茶的苦涩味,利用陈皮、佛手、桑叶、桔梗和甘草中的滋养功效,并与柚子的清热利湿、醒脾健胃性能叠加,可使柚子茶成为具有特色的有益健康的大众饮品,且该饮品可具有降血脂、养胃及止咳润肺的效果。
24.可选的,所述s2-2中,果肉800-1000份,中药材30-170份,柚子皮30-35份,茶叶1000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后续实验验证,当柚子果肉、中药材、柚子皮及茶叶处于合适配比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各原料不易相互遮盖,有助于使各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融合,进而使制得的柚子茶具有优良性能。
26.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柚子果肉、中药材、柚子皮及茶叶复配,并依次通过初次发酵、隔水蒸、不同条件的烘干与晾晒以及再次发酵过程,柚子茶中的各成分在每一阶段的处理过程中反应适中,各原料中的致苦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且各原料中有效成分相互配合作用,使制得的柚子茶味道甘醇且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本技术柚子茶的制作方法适合批量化生产柚子茶。
2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柚子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柚子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柚子茶最大限度保留了柚子皮肉的特性,使其医药功效得到很好利用,并将柚子果肉、中药材及茶叶中的各种成分科学合理配伍,去除了柚子皮本身具有的苦涩味道,滋味鲜爽,不含添加剂,绿色健康,且随着存放时间增加,味道愈加醇厚,非常适合长期食用。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封装柚子进行隔水蒸,不易对柚子皮造成直接破坏,且隔水蒸的方式可使整个封装柚子能够缓慢受热且整个过程中均能受热均匀,使柚子茶中各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混合,且使各原料中的致苦成分含量降低,促进整个柚子茶在色、香、味方面综合性能的
提升,使柚子茶成为味道香醇的高营养茶;2、通过将整个封装柚子进行多次烘干和晾晒,既有助于使每批茶干湿度均匀,又有助于高效去除茶叶的青涩之感和中药材中的药剂味,柚子茶营养丰富,且茶香味十足;3、通过不同阶段的烘干与晾晒步骤经多次进行,有助于通过缩短每次操作的时间来进行多次相同操作,使柚子茶中的各成分在每一阶段的处理过程中反应适中,进而使柚子茶中各有益成分相得益彰;4、本技术中的柚子茶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有助于批量制作。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且本技术中的初次发酵过程和再次发酵过程均是利用其自身菌发酵。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可来源于普通市售。
31.本品选用广东、福建等地出产的品质上好的西柚,茶叶选用乌龙茶。
32.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得到的柚子茶成品可以是将封装柚子皮壳内的以柚子果肉、茶叶及中药材为主的柚子茶取出作为成品;也可以是直接将柚子皮直接作为包装进行封装,整体作为成品。且s4中得到的柚子茶成品整个大小大约是生柚的二分之一,重量在300-700克之间,呈深茶褐色,外表坚硬,自然褶皱,开口处由棉绳缝合,蝴蝶状活结,造型时尚美观。
33.柚子茶成品使用时,只需拉开棉绳的活结,打开顶盖壳后,一米开外即可闻到柚子茶的清香,茶叶色泽浅亮,茶叶条细碎密实。
34.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中制得的柚子茶均无霉变、无劣变、无异物。
35.实施例实施例1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s1,柚子清洗:西柚消毒后,将西柚外表洗净并晾干;s2,果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2-1,柚子开盖,将西柚顶端五分之一处切口,形成顶盖和底座,顶盖保持圆形;s2-2,将顶盖和底座中的柚子肉挖出仅保留柚子皮,形成顶盖壳和底座壳,挖出的果肉中清理掉籽和果皮后破碎成颗粒状,将颗粒状的果肉与中药材及茶叶混和均匀后常温放置24小时,然后装入底座壳中;其中,柚子果肉1000g、茶叶采用1000g乌龙茶、柚子皮30g、陈皮30g;s2-3,将顶盖壳盖在底座壳的开口处,形成完整的装有茶叶的柚子壳,用棉绳在柚子壳的外表面绑扎,绑扎后顶盖壳与底座壳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得到封装柚子;s3,将步骤s3中得到的封装柚子进行以下处理:s3-1,在温度为30℃,湿度为60%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初次发酵,发酵时间为5天,得第一初品;s3-2,将s3-1中得到的第一初品在100
±
2℃的水温下隔水蒸1.5h,得第二初品;s3-3,将s3-2中得到的第二初品在50℃的温度下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时间为30h,
得第三初品;s3-4,将s3-3中得到的第三初品通过采用在自然光下自然冷却8h的方式进行初次晾晒,得第一中品;s3-3和s3-4按顺序反复进行5次;s3-5,将s3-4中得到的第一中品在8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烘干,烘干时间为8h,得第二中品;s3-6,将s3-5中得到的第二中品通过自然冷却3h的方式进行再次晾晒,得终品;s3-5和s3-6按顺序反复进行4次;s4,将所述s3中得到的终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避光放置30天以进行再次发酵,之后得成品乌龙柚子茶。
36.实施例2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s1,柚子清洗:西柚消毒后,将西柚外表洗净并晾干;s2,果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2-1,柚子开盖,将西柚顶端五分之一处切口,形成顶盖和底座,顶盖保持圆形;s2-2,将顶盖和底座中的柚子肉挖出仅保留柚子皮,形成顶盖壳和底座壳,挖出的果肉中清理掉籽和果皮后破碎成颗粒状,将颗粒状的果肉与中药材及茶叶混和均匀后常温放置22小时,然后装入底座壳中;其中,柚子果肉1000g、茶叶采用1000g乌龙茶、柚子皮30g、陈皮30g、桑叶100g、佛手20g、桔梗20g;s2-3,将顶盖壳盖在底座壳的开口处,形成完整的装有茶叶的柚子壳,用棉绳在柚子壳的外表面绑扎,绑扎后顶盖壳与底座壳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得到封装柚子;s3,将步骤s3中得到的封装柚子进行以下处理:s3-1,在温度为38℃,湿度为45%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初次发酵,发酵时间为6天,得第一初品;s3-2,将s3-1中得到的第一初品在100
±
2℃的水温下隔水蒸0.5h,得第二初品;s3-3,将s3-2中得到的第二初品在6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时间为20h,得第三初品;s3-4,将s3-3中得到的第三初品通过采用在自然光下自然冷却15h的方式进行初次晾晒,得第一中品;s3-3和s3-4按顺序反复进行3次;s3-5,将s3-4中得到的第一中品在11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烘干,烘干时间为4h,得第二中品;s3-6,将s3-5中得到的第二中品通过自然冷却5h的方式进行再次晾晒,得终品;s3-5和s3-6按顺序反复进行2次;s4,将所述s3中得到的终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避光放置25天以进行再次发酵,之后得成品佛手柚子乌龙茶。
37.实施例3制备方法如下:
s1,柚子清洗:西柚消毒后,将西柚外表洗净并晾干;s2,果肉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2-1,柚子开盖,将西柚顶端五分之一处切口,形成顶盖和底座,顶盖保持圆形;s2-2,将顶盖和底座中的柚子肉挖出仅保留柚子皮,形成顶盖壳和底座壳,挖出的果肉中清理掉籽和果皮后破碎成颗粒状,将颗粒状的果肉与中药材及茶叶混和均匀后常温放置24小时,然后装入底座壳中;其中,柚子果肉1000g、茶叶采用1000g乌龙茶、柚子皮30g、陈皮30g、桑叶100g、甘草25g;s2-3,将顶盖壳盖在底座壳的开口处,形成完整的装有茶叶的柚子壳,用棉绳在柚子壳的外表面绑扎,绑扎后顶盖壳与底座壳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得到封装柚子;s3,将步骤s3中得到的封装柚子进行以下处理:s3-1,在温度为35℃,湿度为50%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初次发酵,发酵时间为5.5天,得第一初品;s3-2,将s3-1中得到的第一初品在100
±
2℃的水温下隔水蒸1h,得第二初品;s3-3,将s3-2中得到的第二初品在60℃的温度下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时间为25h,得第三初品;s3-4,将s3-3中得到的第三初品通过采用在自然光下自然冷却10h的方式进行初次晾晒,得第一中品;s3-3和s3-4按顺序反复进行4次;s3-5,将s3-4中得到的第一中品在10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烘干,烘干时间为6h,得第二中品;s3-6,将s3-5中得到的第二中品通过自然冷却4h的方式进行再次晾晒,得终品;s3-5和s3-6按顺序反复进行3次;s4,将所述s3中得到的终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避光放置28天以进行再次发酵,之后得成品甘草柚子乌龙茶。
38.实施例4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3-3中,第二初品在100℃的温度下烘干15h。
39.实施例5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3-3中,第二初品在40℃的温度下烘干30h。
40.实施例6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3-5中,第一中品在150℃的温度下烘干4h。
41.实施例7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3-5中,第一中品在70℃的温度下烘干30min。
42.实施例8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3-3中,第二初品在110℃的温度下烘干15h;s3-5中,第一中品在120℃的温度下烘干20h。
43.实施例9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2-2中,柚子果肉1000g,乌龙茶为900g,柚子皮40g,陈皮20g。
44.对比例对比例1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取西柚刮下西柚表层的柚子皮,将去皮的柚子切开,取出柚子肉,并将柚子肉撕碎,将山楂去籽切成山楂丁,取1500克柚子皮,6000克柚子肉放入锅内混合均匀,然后向锅内加入2000克蜂蜜,开中火加热锅,边加热边搅拌,直至出汁,转小火,向锅内加入1500克山楂丁和500克蜂蜜,然后边搅拌边向锅内加入40℃的温开水,待水高出锅内混合物3cm停止加水,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转中火加热锅6分钟,然后转小火加热至水干关火。冷却封装。
45.对比例2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2-2中未进行将果肉、中药材及茶叶混匀常温放置的过程,而是直接将果肉、中药材及茶叶放入底座壳中。
46.对比例3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s3-1的初次发酵步骤。
47.对比例4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s3-2隔水蒸的步骤。
48.对比例5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s3-4中的初次晾晒步骤。
49.对比例6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s3-4中的初次晾晒步骤,且s3-6中的再次晾晒步骤中,晾晒了11h。
50.对比例7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s3-6中的再次晾晒步骤。
51.对比例8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s3-4中的初次晾晒步骤和s3-6中的再次晾晒步骤。
52.对比例9
柚子茶的制备方法如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3-3中,第二初品在80℃的温度下烘干1h;s3-5中,第一中品在50℃的温度下烘干1h。
53.性能检测试验性能检测试验一(脱苦率的测定)将实施例1-9及对比例1-9中所需检测样品进行检测,检测样品如下:s2-2中装入底座壳中的原料及s4中得到的柚子茶。
54.茶多酚含量的检测取样后按照gh/t1259-2019《茶多酚制品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法》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检测茶多酚含量,实验数据见表1。
55.黄酮含量的检测。
56.取样后按照gb/t20574-2006《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比色法》中黄酮的检测方法检测黄酮的含量,实验数据见表1。
57.柚皮苷含量的检测取柚皮苷标准品25mg,加入70%乙醇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mg/ml标准溶液,备用。分别取柚皮苷标准溶液0,0.5,1.0,1.5,2.0,2.5,3.0ml置于ml比色管中,用70%乙醇补充至5ml,加入90%二甘醇溶液5ml,再加4mol/lnaoh溶液0.1ml,摇匀,置于40℃水浴中保温10min,取出后于波长42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58.将实施例1-9及对比例1-9中s2-2中装入底座壳中的原料及s4中得到的柚子茶进行取样,按照标准溶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及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柚皮苷含量。测试数据见表1。
59.脱苦率计算公式如下:脱苦率=[(装入底座壳中原料中茶多酚、黄酮和柚皮苷的总含量-成品柚子茶中茶多酚、黄酮和柚皮苷的总含量)/装入底座壳中原料中茶多酚、黄酮和柚皮苷的总含量]x100%。计算结果见表1。
[0060]
表1.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中脱苦率的数据表
性能检测试验二(感官评价)将实施例1-9及对比例1-9中制得的柚子茶置于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形态,称取试样3g-10g置入带盖评茶杯中,按照茶水质量比1:50加入沸水,浸泡5分钟后,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观察汤色(按照程度由优到次的评价体系为明亮、较亮、尚亮和暗淡),闻嗅香气,邀请54名食品专业学生就制得的柚子茶进行感官评价,评分标准为很苦的分值为5-9分,苦的分值为10-14分,微苦的分值为15-19分,不苦的分值为20-24分,样品的感官评价分数以平均分数计。感官评价结果见表2。
[0061]
表2.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制得的柚子茶的感官评价表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可知:通过上述实施例1-9和对比实施例1-9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范围内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柚子茶具有味道浓郁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0062]
通过比较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可知,虽然本技术中加入了中药材和柚子皮,但是通过恰当的处理方式可以充分去除中药材和柚子皮中的苦涩味道,使整个柚子茶味道醇厚。
[0063]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4-7可知,烘干的温度对柚子茶的脱苦率影响较大,当烘干温度较高时,脱苦率大幅降低,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烘干过程的温度较高,茶多酚的减少量大幅增加,有可能是由于茶多酚的羟基在高温条件下被过度氧化,但是茶多酚的过度氧化又会影响茶叶的味道;烘干温度较低或者较低时,黄酮及柚皮苷的减少量均较低,导致柚子茶的脱苦率降低,味道微苦。
[0064]
分析实施例1和对比例9可知,柚子茶经低温烘干后再经高温烘干是必要的,而且结合实施例8的数据通过分析可知,高温烘干的温度和低温烘干的温度均对柚子茶的脱苦率影响较大,并非只要按照由低温到高温的顺序进行烘干便可得到色香味俱佳的柚子茶,当低温烘干的温度或者高温烘干的温度未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时,均会使柚子茶的脱苦率降低。
[0065]
通过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9可知,各物料的配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柚子茶的脱苦率,这可能是由于柚子茶中的致苦成分含量有所不同,若柚子茶的配方不合适时,会使柚子茶味道微苦。
[0066]
通过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数据可知,当果肉、中草药及茶叶未混合均匀并单独放置一段时间时,各物料之间会相互掩盖,导致一些致苦成分不易消除,进而使制得的柚子茶
较苦。当柚子茶在制备过程中未进行初次发酵(对比例3)和隔水蒸(对比例4)步骤,均影响柚子茶原料内部的相互作用,使柚子茶味道苦。
[0067]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5-8可知,柚子茶制作过程中的初次晾晒步骤和再次晾晒步骤均比较重要,而且晾晒次序也很重要,单纯的延长某一次晾晒效果对于降低柚子茶脱苦率方面影响较小(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6可知)。
[0068]
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对封装柚子进行隔水蒸,然后将整个封装柚子进行多次烘干和晾晒,既有助于使每批茶干湿度均匀,又有助于高效去除茶叶的青涩之感和中药材中的药剂味,柚子茶营养丰富,且茶香味十足。
[0069]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