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红螯螯虾虾苗免疫力的复合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9216745发布日期:2022-03-12 11:3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红螯螯虾虾苗免疫力的复合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1.本发明属于淡水养殖虾苗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红螯螯虾虾苗免疫力的复合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红螯螯虾是一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苗,它具有生产速度快、出肉率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在世界各地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红螯螯虾养殖业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研究和发展,红螯螯虾苗种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已经建立。但虾苗人工苗种繁育一直是高利润、高风险行业。其原因是,目前规模化的全人工苗种繁育仍存在一定风险,培育过程中常出现严重的“掉苗”现象,导致育苗场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红螯螯虾全人工繁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更好地解决。
3.红螯螯虾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诱因出现应激反应,如水环境温差、盐度变化、氨氮超标、水体溶氧不足、水体微生态变化等。轻度应激会对虾苗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严重的可导致其机体免疫力下降,处理不及就会导致虾苗出现大面积死亡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减少或者消除应激因素对虾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红螯螯虾人工育苗产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4.但现行的提高红螯螯虾苗种免疫力和成活率的主要技术途径相对较少,主要有两种,即通过向水体中泼洒抗应激药物和使用抗生素等抗菌消毒药物。而本复合免疫制剂副作用较小并且可以有效避免病原产生的耐药性,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免疫制剂。由于目前红螯螯虾虾苗饲养缺少专门的成熟人工饲料,都是使用其他虾蟹类通用饲料,很难有效针对性地提高虾苗的免疫力和成活率。也没有通过红螯螯虾专用免疫制剂投喂方式增强虾苗免疫力,进而提高苗种质量的报道,这严重影响了红螯螯虾人工苗种生产的高产和稳产,成为一个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红螯螯虾虾苗免疫力的复合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在虾苗培育期间通过科学投喂,促进虾苗养殖环境改善、营养吸收和免疫因子积累,进而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人工苗种生产的高产性和稳定性,该产品具有纯天然、易制备、低残留、低成本、低耐药的特点,能有效提高红螯螯虾虾苗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7.一种提高红螯螯虾虾苗免疫力的复合制剂,其组分按照质量配比为:β-葡聚糖28-32份,低聚木糖3-5份,精氨酸18-22份,氯化钙40-50份,硫酸镁15-20份,硫酸锌5-7份,维生素c 40-45份,维生素b
1 4-6份,维生素e16-22份,维生素d 8-10份,卵磷脂8-10份,螺旋藻粉4-5份,em菌360-400份,蒸馏水600-640份。
8.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制剂组分按照质量配比为:β-葡聚糖30份,低聚木糖4份,精氨
酸20份,氯化钙40份,硫酸镁18份,硫酸锌5份,维生素c 40份,维生素b
1 5份,维生素e 20份,维生素d 10份,卵磷脂10份,螺旋藻粉5份,em菌400份,蒸馏水600份。
9.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制剂组分按照质量配比为:β-葡聚糖28份,低聚木糖5份,精氨酸18份,氯化钙40份,硫酸镁20份,硫酸锌6份,维生素c 40份,维生素b
1 5份,维生素e 20份,维生素d 8份,卵磷脂10份,螺旋藻粉5份,em菌400份,蒸馏水600份。
10.上述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除em菌和蒸馏水外的各组分,混匀后溶解于上述蒸馏水中,各组分完全溶解后,用100筛绢过滤保存于玻璃容器,称为溶液a。
11.进一步的,上述各组分纯度都要求95%以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溶液a与em菌按照6:4比例混合,使用时现配现用。
1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制剂还可以按照5~10g/kg的比例拌入基础饲料进行投喂。
14.上述复合制剂的使用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所述复合制剂在使用前,将溶液a与em菌按照6:4的比例混匀。根据工作计划,于红螯螯虾产前2天开始投喂复合制剂,一直到虾苗孵出20天内持续使用,每天虾苗倒池后,以添加剂形式将复合制剂均匀泼洒于培育虾苗的水体中,使所述复合制剂在水体中的终浓度为3-4ppm,投洒复合制剂不影响虾苗的饲料投喂及其他所有管理工作。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6.1、本发明复合制剂配方作为添加剂包含有免疫增强剂、虾苗营养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配比合理,符合虾苗的营养和免疫因子积累需求。而且,还配合使用em菌进行水体水质改良,显著优化虾苗育肥环境。从机体自身及养殖环境两方面入手,对虾苗活力和免疫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17.2、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制剂作为添加剂使用,同时还可以和饲料拌服,不影响虾苗培育过程中的其他任何生产程序。
18.3、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不需特殊设施、设备,可在虾苗人工苗种培育过程中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充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
21.本实施例以所述优选复合制剂投喂红鳌螯虾虾苗,所述复合制剂组分按照质量配比为:β-葡聚糖30份,低聚木糖4份,精氨酸20份,氯化钙40份,硫酸镁18份,硫酸锌5份,维生素c 40份,维生素b
1 5份,维生素e 20份,维生素d 5份,卵磷脂10份,螺旋藻粉10份,em菌400份,蒸馏水600份。
22.进一步,所述复合制剂的配制方法如下:电子天平称量β-葡聚糖、低聚木糖,精氨酸,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d,卵磷脂和螺旋藻粉,其比例为30:4:20:40:18:5:40:5:20:10:10:5。混匀后,按照质量比加入蒸馏水600份,充分溶解后用100目筛绢过滤掉杂质,储存于玻璃器皿中(溶液a)。
23.进一步,根据育苗工作计划,于红螯螯虾产前2天开始在水体投洒复合制剂,一直到虾苗孵出20天内持续投喂复合制剂(投喂实验组)。
24.进一步,所述复合制剂为上述溶液a与em菌以6:4比例混合液。
25.进一步,所述投喂操作在虾苗每日清池换水之后,投喂剂量为4ppm。
26.根据上述方案,从红螯螯虾连续投喂20天后,统计分析对照组(未添加上述复合制剂组)和投喂实验组虾苗的生长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三种免疫相关酶活力,以肌肉生长抑制素,蜕皮激素受体和胰蛋白酶三种蜕壳生长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最终统计成活率。结果表明,试验结束后投喂组在投喂10天和20天虾苗的体长分别为1.26
±
0.21cm和1.81
±
0.28cm,体重分别为31.76
±
2.97mg和79.92
±
2.30mg;对照组体长分别为0.97
±
0.30cm和1.52
±
0.35cm,体重分别为26.57
±
0.36mg和66.67
±
3.04mg(表1),分别提高11.64%/15.01%和14.64%/17.01%,投喂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酶活力测定结果见表2,投喂组10天和20天后三种酶活力都显著提升,投喂10天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1.17倍、1.62倍和2.52倍,投喂20天后分别是2.03倍、1.34倍和3.59倍。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测定结果见表3,投喂组10天后肌肉生长抑制素,蜕皮激素受体和胰蛋白酶三种蜕壳生长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54倍、13.40倍和12.12倍,投喂组20天后分别是4.19倍、7.41倍和8.98倍。投喂组和对照组20天后虾苗成活率分别为50.3
±
11.6%和62.8
±
12.3%(详见表4),提高约12.5%。
27.综上,复合制剂投喂组虾苗表现出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生长速度,同时免疫相关酶活力也显著提高、蜕壳生长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提高,投喂组在成活率上也具有明显优势。这表明利用本复合制剂能有效提高红螯螯虾虾苗的生长速度、免疫力和成活率。
28.表1投喂组和对照组虾苗体长、体重对比
[0029][0030]
表2投喂组和对照组虾苗免疫相关酶活力对比
[0031]
单位:(u/mgprot)
[0032][0033]
表3投喂组和对照组虾苗三种蜕壳生长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对比
[0034][0035]
表4投喂组和对照组虾苗的成活率对比
[0036]
ꢀꢀꢀꢀꢀꢀꢀꢀꢀꢀꢀꢀꢀꢀꢀꢀꢀꢀꢀꢀꢀꢀꢀꢀꢀꢀꢀꢀꢀꢀꢀꢀꢀꢀꢀꢀꢀꢀꢀꢀꢀꢀꢀꢀꢀꢀꢀꢀꢀꢀꢀꢀꢀ
单位:(%)
[003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