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0958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牛是草食动物,饲料利用率高、转化率也居家畜之首,成本低、回报率高,因其食草不与人类争粮,而且安全卫生指标相对较高,近乎于天然绿色食品。养牛业是个古老长远稳定的产业。肉牛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养殖的前景广阔。
[0003]白杨树皮有机质含量高,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微量元素等。将白杨树皮添加到饲料的制备中来,不仅节约了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还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很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本发明的的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采用白杨树皮等天然绿色的健康原料制成,制得的饲料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具有祛风、行瘀、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清热等功能,提高肉牛的食欲,促进肉牛的健康生长,提高牛肉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肉牛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柏60-70、花生柏40-50、次粉20-30、花生14-20、鸡蛋10-15、白芝麻12-16、榛子仁14-19、白果8-13、海白菜20-25、啤酒糟40-50、味噌3-4、黄油6-9、鱿鱼内脏粉15-20、辣椒茎12-17、豌豆七根4_5、柚核4_5、白杨树皮20-30、知母1-2、半枝莲1-2、百两金2-3、酵母菌3_4、诱食剂3_4、水适量;
所述诱食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香蕉30-40、角叉菜20-25、沙枣胶5-10、鸡蛋清10-15、木槿花10-15、南瓜须14-19、糯米泔30-40、豆腐15-20、铁包金1-2、枣树皮6-7、赤石脂3_4、水蓑衣1_2、冬葵叶4_5、地黄2_3、橘核5_6、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角叉菜放入糯米泔中放置10-13小时,再与豆腐混合后文火加热至水份耗干,烘干后研磨成粉,得混合粉;将沙枣胶烘干后研磨成粉,再与鸡蛋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香蕉烘干研磨成粉,再与木槿花、南瓜须混合均匀后蒸熟,捣成泥状,得混合泥;将冬葵叶、铁包金、枣树皮、赤石脂、水蓑衣、地黄、橘核加入适量水中文火煎煮1-2小时,滤掉沉渣,再与上述所得的混合粉、混合物料、混合泥以及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即可。
[0006]所述肉牛饲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I)将辣椒茎、豌豆七根、柚核、白杨树皮放入适量水中浸泡3-4天,研磨成浆,再与啤酒糟、次粉混合均匀,边加热边搅拌5-1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与酵母菌混合均匀,密封发酵10-15天,烘干,造粒,得发酵颗粒,备用; (2)将白芝麻、榛子仁、白果、花生烘干后研磨成粉,文火炒香,得炒香粉;
(3)将海白菜研磨成浆,加入鸡蛋、味噌、黄油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熟,再与步骤2的炒香粉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得混合颗粒,备用;
(4)将豆柏、花生柏烘干后研磨成粉,得混合粉;
(5)将知母、半枝莲、百两金加入适量水中文火煎煮1-2小时,滤掉沉渣,与步骤4的混合粉、鱿鱼内脏粉以及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再与步骤I的发酵颗粒、步骤3的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即可。
[0007]诱食剂中铁包金为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味苦、微湿,性平,归心、肺经,具有消肿解毒、止血镇痛,祛风除湿等功效。水蓑衣为爵床科水蓑衣属植物,味甘、微苦,有健胃消食、清热消肿之效。冬葵叶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嫩苗或叶,味甘,性寒,入肺,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滑肠通便的作用。
[0008]原料中百两金为紫金牛科植物矮茎朱砂根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平,具有清咽利喉、散瘀消肿的作用。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采用豆柏、花生柏、次粉作为主原料,添加的助剂增加饲料中营养成份,提高采食量与牛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牛肉的口感。制得的饲料显著改善肉牛的生长性能,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
具体实施方案
[0010]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豆柏65、花生柏45、次粉25、花生17、鸡蛋13、白芝麻14、榛子仁16、白果11、海白菜23、啤酒糟45、味噌3、黄油7、鱿鱼内脏粉18、辣椒茎15、豌豆七根4、柚核5、白杨树皮25、知母1、半枝莲2、百两金2、酵母菌3、诱食剂3、水适量;所述诱食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香蕉35、角叉菜24、沙枣胶8、鸡蛋清13、木槿花13、南瓜须17、糯米泔36、豆腐18、铁包金1、枣树皮6、赤石脂3、水蓑衣1、冬葵叶4、地黄2、橘核5、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角叉菜放入糯米泔中放置11小时,再与豆腐混合后文火加热至水份耗干,烘干后研磨成粉,得混合粉;将沙枣胶烘干后研磨成粉,再与鸡蛋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香蕉烘干研磨成粉,再与木槿花、南瓜须混合均匀后蒸熟,捣成泥状,得混合泥;将冬葵叶、铁包金、枣树皮、赤石脂、水蓑衣、地黄、橘核加入适量水中文火煎煮I小时,滤掉沉渣,再与上述所得的混合粉、混合物料、混合泥以及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即可。
[0011]肉牛饲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辣椒茎、豌豆七根、柚核、白杨树皮放入适量水中浸泡3天,研磨成浆,再与啤酒糟、次粉混合均匀,边加热边搅拌7分钟,冷却至室温,再与酵母菌混合均匀,密封发酵13天,烘干,造粒,得发酵颗粒,备用;
(2)将白芝麻、榛子仁、白果、花生烘干后研磨成粉,文火炒香,得炒香粉;
(3)将海白菜研磨成浆,加入鸡蛋、味噌、黄油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熟,再与步骤2的炒香粉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得混合颗粒,备用;
(4)将豆柏、花生柏烘干后研磨成粉,得混合粉; (5)将知母、半枝莲、百两金加入适量水中文火煎煮1.5小时,滤掉沉渣,与步骤4的混合粉、鱿鱼内脏粉以及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再与步骤I的发酵颗粒、步骤3的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即可。
[001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实施人将200头肉牛按照日龄、体重、健康状况、性别比例相同的原则将肉牛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喂本发明的肉牛饲料,对照组喂传统肉牛饲料,试验期为3个月,试验结果为:采食量提高16%、生病率降低14%、牛肉蛋白质含量提高19%、具有很好的养殖效益。
【主权项】
1.一种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柏60-70、花生柏40-50、次粉20-30、花生14-20、鸡蛋10-15、白芝麻12-16、榛子仁14-19、白果8-13、海白菜20-25、啤酒糟40-50、味噌3-4、黄油6-9、鱿鱼内脏粉15-20、辣椒茎12-17、豌豆七根4-5、柚核4-5、白杨树皮20-30、知母1_2、半枝莲1_2、百两金2_3、酵母菌3_4、诱食剂3-4、水适量; 所述诱食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香蕉30-40、角叉菜20-25、沙枣胶5-10、鸡蛋清10-15、木槿花10-15、南瓜须14-19、糯米泔30-40、豆腐15-20、铁包金1-2、枣树皮6-7、赤石脂3_4、水蓑衣1_2、冬葵叶4_5、地黄2_3、橘核5_6、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角叉菜放入糯米泔中放置10-13小时,再与豆腐混合后文火加热至水份耗干,烘干后研磨成粉,得混合粉;将沙枣胶烘干后研磨成粉,再与鸡蛋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香蕉烘干研磨成粉,再与木槿花、南瓜须混合均匀后蒸熟,捣成泥状,得混合泥;将冬葵叶、铁包金、枣树皮、赤石脂、水蓑衣、地黄、橘核加入适量水中文火煎煮1-2小时,滤掉沉渣,再与上述所得的混合粉、混合物料、混合泥以及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辣椒茎、豌豆七根、柚核、白杨树皮放入适量水中浸泡3-4天,研磨成浆,再与啤酒糟、次粉混合均匀,边加热边搅拌5-1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与酵母菌混合均匀,密封发酵10-15天,烘干,造粒,得发酵颗粒,备用; (2)将白芝麻、榛子仁、白果、花生烘干后研磨成粉,文火炒香,得炒香粉; (3)将海白菜研磨成浆,加入鸡蛋、味噌、黄油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熟,再与步骤2的炒香粉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得混合颗粒,备用; (4)将豆柏、花生柏烘干后研磨成粉,得混合粉; (5)将知母、半枝莲、百两金加入适量水中文火煎煮1-2小时,滤掉沉渣,与步骤4的混合粉、鱿鱼内脏粉以及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均匀,烘干,造粒,再与步骤I的发酵颗粒、步骤3的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粕60-70、花生粕40-50、次粉20-30、花生14-20、鸡蛋10-15、白芝麻12-16、榛子仁14-19、白果8-13、海白菜20-25、啤酒糟40-50、味噌3-4、黄油6-9、鱿鱼内脏粉15-20、辣椒茎12-17、豌豆七根4-5、柚核4-5、白杨树皮20-30、知母1-2、半枝莲1-2、百两金2-3、酵母菌3-4、诱食剂3-4、水适量;本发明的含白杨树皮清热肉牛饲料,采用豆粕、花生粕、次粉作为主原料,添加的助剂增加饲料中营养成份,提高采食量与牛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牛肉的口感。制得的饲料显著改善肉牛的生长性能,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
【IPC分类】A23K1-00, A23K1-14, A23K1-10, A23K1-06, A23K1-16, A23K1-18
【公开号】CN104522387
【申请号】CN201410800678
【发明人】陈添天
【申请人】陈添天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