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827107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苦槠豆腐是我国南方的一道食品,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采用黄豆加工而成的豆腐,而是因其呈凝胶状或者说是琼脂状,又是采用苦槠树上的槠子作为加工原料,因而被称作为苦槠豆腐。具体的,苦槠豆腐的加工流程为:先将苦槠树上的类似于毛栗子的槠子晒裂,去除毛壳取出槠籽,然后将槠籽经过浸泡、磨浆、过滤、加热、冷却凝固及切块处理,即得苦槠豆腐,制作好的苦槠豆腐散发了天然的香气,但是,原生态加工的苦槠豆腐会略有涩味,且色泽发黑,因此大大限制了苦槠豆腐的广泛食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爽口、营养保健的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5]a)按照3:0.5-1.5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8_12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
[0006]b)将糊状物置于高压蒸汽中熏蒸3_5min,取出冷却,即得槠子绿茶豆腐。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向槠籽粉中添加一定量的绿茶粉作为原料进行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制作,这样制得的槠子绿茶豆腐具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味,制得的菜肴吃起来更加清热爽口,且色泽淡绿,营养保健,因此广受人们的喜爱。
[000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中的槠籽粉是采用以下加工步骤制得:
[0009]SI)收集成熟的槠子,晒裂,去除毛壳和包衣,得槠籽;
[0010]S2)将槠籽置于水中浸泡1-2天后磨成糊状,再加8-12倍质量的水稀释,向稀释物中加入质量添加量分别为1_3%、0.5-1.5%的烧碱和活性炭,搅拌、静置,得沉淀物;
[0011]S3)加水搅拌漂洗沉淀物,用孔径为40-60nm的滤布过滤沉淀物,得滤粉,将滤粉烘干,即得槠籽粉。
[0012]在稀释物中加入烧碱,这样是为了降低槠子绿茶豆腐的酸涩味,另外,因槠籽粉自身颜色较深,因此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则是起到脱色作用,从而避免制成的槠子绿茶豆腐呈猪肝色,这样后序在于绿茶粉进行混合加工槠子绿茶豆腐时,可以有效突显绿茶粉所产生的淡绿色,从而增加美食者的食欲。
[0013]更为具体的方案为,所述步骤a是按照3:1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所述步骤b是将糊状物置于130-140°C、
4.0MPa-12.0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中熏蒸3_5min ;所述步骤S2是向稀释物中加入质量添加量分别为2%、I %的烧碱和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24h,得沉淀物。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绿茶粉至少过800目筛,这样可以保证槠子绿茶豆腐细腻滑嫩、完整,防止原料过于粗糙而影响槠子绿茶豆腐的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实施例1-4对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实施例1:槠籽粉的加工
[0017]I)收集成熟的槠子,晒裂,去除毛壳和包衣,得槠籽;
[0018]2)将槠籽置于水中浸泡2天后磨成糊状,再加10倍质量的水稀释,向稀释物中加入质量添加量分别为2%、1%的烧碱和活性炭,搅拌、静置,得沉淀物;
[0019]3)加水搅拌漂洗沉淀物,用孔径为40-60nm的滤布过滤沉淀物,得滤粉,将滤粉烘干,即得槠籽粉。
[0020]实施例2: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
[0021]I)按照3:1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所述的槠籽粉由实施例1制得,所述的绿茶粉过800目筛;
[0022]2)将糊状物置于130°C、8.0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中熏蒸4min,取出冷却,即得槠子绿茶豆腐。
[0023]实施例3: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
[0024]I)按照3:1.5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2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所述的槠籽粉由实施例1制得,所述的绿茶粉过800目筛;
[0025]2)将糊状物置于140°C、4.0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中熏蒸3min,取出冷却,即得槠子绿茶豆腐。
[0026]实施例4: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
[0027]I)按照3:0.5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8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所述的槠籽粉由实施例1制得,所述的绿茶粉过800目筛;
[0028]2)将糊状物置于135°C、12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中熏蒸5min,取出冷却,即得槠子绿茶豆腐。
【主权项】
1.一种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a)按照3:0.5-1.5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8-12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 b)将糊状物置于高压蒸汽中熏蒸3-5min,取出冷却,即得槠子绿茶豆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槠籽粉是采用以下加工步骤制得: 51)收集成熟的槠子,晒裂,去除毛壳和包衣,得槠籽; 52)将槠籽置于水中浸泡1-2天后磨成糊状,再加8-12倍质量的水稀释,向稀释物中加入质量添加量分别为1-3%、0.5-1.5%的烧碱和活性炭,搅拌、静置,得沉淀物; 53)加水搅拌漂洗沉淀物,用孔径为40-60nm的滤布过滤沉淀物,得滤粉,将滤粉烘干,即得槠籽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是按照3:1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是向稀释物中加入质量添加量分别为2%、1%的烧碱和活性炭,充分搅拌,静置24h,得沉淀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将糊状物置于130-140°C、4.0MPa-12.0MPa的高温高压蒸汽中熏蒸3_5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粉至少过800目筛。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a)按照3:0.5-1.5的质量比称取槠籽粉和绿茶粉,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8-12倍质量的水调制成糊状物;b)将糊状物置于高压蒸汽中熏蒸3-5min,取出冷却,即得槠子绿茶豆腐。本发明向槠籽粉中添加一定量的绿茶粉作为原料进行槠子绿茶豆腐的加工制作,这样制得的槠子绿茶豆腐具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味,同时,本发明所采用的槠籽粉经过了脱酸、脱涩和脱色处理,这样制得的菜肴吃起来更加清热爽口,且色泽淡绿,营养保健,因此广受人们的喜爱。
【IPC分类】A23C20-02
【公开号】CN104585350
【申请号】CN201510021050
【发明人】吴卫国, 方春华, 谢伶刚
【申请人】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