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04513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速食类食品及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即食米粉包装简易且卫生,可直接食用,另外也方便保存且时间长、携带食用非常方便,因而市场需求度大。但现有市场上即食米粉的加工原料单一,所含的营养元素少,营养不全面,长期食用影响身体健康,因而需要增加即食米粉的原料,从多种类原料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另外食用即食米粉时间长,容易上火,因而需要原料内能有清火去火的原材料。
[0003]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竹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包括黄酮、酚酮、蒽醌、内酯、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大米220-230、鲜竹叶9-10、石膏1.6-2.2、绿豆14-15、奶片6_7、绿茶粉5-5.6、大麦茶汁7-9、银条菜8-9、黄花菜9-10、薏苡仁5-7、玉米芯4_5、菠萝莓10-11、土豆泥7_8、蔗糖4-5、石榴叶1.2-2、向日葵1-1.7、金樱子1.5_2、生地1-1.3、营养添加剂12-14和水适量;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沙棘果粉12-13、红葡萄酒3-3.5、干荷花3-4、鱼籽5_6、三文鱼片4_5、蛋黄果7_9、贡菜6-7、香蕉泥6-7、苦瓜根1.4-2、赶黄草1-1.3、马耳草0.9_1、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将苦瓜根、赶黄草、马耳草混在一起,加入6-7倍的水水提2-3次,过滤取中药提取液,将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提取粉;
(2)将三文鱼片在盐水中用大火煮,煮沸后捞出三文鱼片并将其冲洗,而后将三文鱼片与鱼籽、红葡萄酒混合放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隔水蒸煮,蒸熟后取出鱼籽和三文鱼片,将它们与干荷花一起冷冻干燥,最后粉碎成粉末;
(3)将贡菜、蛋黄果剁碎后一起研磨成浆,取浆料,将浆料与香蕉泥、沙棘果粉一起搅拌混匀,而后进行高温烘培,烘焙完成后磨成粉状,再将得到的粉与步骤I及步骤2的粉料搅拌混合在一起。
[0006]所述的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榴叶、向日葵、金樱子、生地混在一起,用5-6倍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水提液,而后将中药水提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粉;
(2)将玉米芯加3-4倍水用大火煮半小时,而后加入蔗糖,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1.5-2小时,过滤去掉玉米芯,取其提取液;
(3)先用6-7倍的水煎煮石膏20-25分钟,而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与大米、薏苡仁、绿豆及鲜竹叶、大麦茶汁一起加水煮,同时加入步骤2的提取液一起煮,直至煮成干饭后待用,同时将干饭内的鲜竹叶取出;
(4)将银条菜、黄花菜在沸水内煮,煮熟后捞出它们且剁碎,而后将剁碎的银条菜、黄花菜与奶片、土豆泥及菠萝莓一起搅碎,再搅碎过程中拌入营养添加剂和绿茶粉,最后搅成糊状;
(5)将步骤3、步骤4所得的物料在高温烘箱内进行烘干操作,烘干后将它们磨成粉且与步骤I的中药粉一起混合,混匀后再进行袋装。
[0007]向日葵,性味甘、平,无毒。具有平肝祛风,清湿热的功效。向日葵一身是药,其种子、花盘、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入药。花盘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之功。茎叶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根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花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0008]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即食米粉所采用的加工原料种类多,其中含有多种清火原料,有鲜竹叶、绿豆、绿茶粉,还有多个降火清火的中草药,有石榴叶、向日葵等,使得本发明的即食米粉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另外本发明原料多,使得富含的营养丰富,食用时能从中获得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大米220-230、鲜竹叶9-10、石膏1.6-2.2、绿豆14-15、奶片6_7、绿茶粉5-5.6、大麦茶汁7-9、银条菜8-9、黄花菜9-10、薏苡仁5-7、玉米芯4_5、菠萝莓10-11、土豆泥7_8、蔗糖
4-5、石榴叶1.2-2、向日葵1-1.7、金樱子1.5_2、生地1-1.3、营养添加剂12-14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沙棘果粉12-13、红葡萄酒3-3.5、干荷花3-4、鱼籽5_6、三文鱼片4_5、蛋黄果7_9、贡菜6-7、香蕉泥6-7、苦瓜根1.4-2、赶黄草1-1.3、马耳草0.9_1、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将苦瓜根、赶黄草、马耳草混在一起,加入6-7倍的水水提2-3次,过滤取中药提取液,将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提取粉;
(2)将三文鱼片在盐水中用大火煮,煮沸后捞出三文鱼片并将其冲洗,而后将三文鱼片与鱼籽、红葡萄酒混合放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隔水蒸煮,蒸熟后取出鱼籽和三文鱼片,将它们与干荷花一起冷冻干燥,最后粉碎成粉末;
(3)将贡菜、蛋黄果剁碎后一起研磨成浆,取浆料,将浆料与香蕉泥、沙棘果粉一起搅拌混匀,而后进行高温烘培,烘焙完成后磨成粉状,再将得到的粉与步骤I及步骤2的粉料搅拌混合在一起。
[0010]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榴叶、向日葵、金樱子、生地混在一起,用5-6倍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水提液,而后将中药水提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粉;
(2)将玉米芯加3-4倍水用大火煮半小时,而后加入蔗糖,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1.5-2小时,过滤去掉玉米芯,取其提取液;
(3)先用6-7倍的水煎煮石膏20-25分钟,而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与大米、薏苡仁、绿豆及鲜竹叶、大麦茶汁一起加水煮,同时加入步骤2的提取液一起煮,直至煮成干饭后待用,同时将干饭内的鲜竹叶取出;
(4)将银条菜、黄花菜在沸水内煮,煮熟后捞出它们且剁碎,而后将剁碎的银条菜、黄花菜与奶片、土豆泥及菠萝莓一起搅碎,再搅碎过程中拌入营养添加剂和绿茶粉,最后搅成糊状;
(5)将步骤3、步骤4所得的物料在高温烘箱内进行烘干操作,烘干后将它们磨成粉且与步骤I的中药粉一起混合,混匀后再进行袋装。
【主权项】
1.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大米220-230、鲜竹叶9-10、石膏1.6-2.2、绿豆14-15、奶片6_7、绿茶粉5-5.6、大麦茶汁7-9、银条菜8-9、黄花菜9-10、薏苡仁5-7、玉米芯4_5、菠萝莓10-11、土豆泥7_8、蔗糖4-5、石榴叶1.2-2、向日葵1-1.7、金樱子1.5_2、生地1-1.3、营养添加剂12-14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沙棘果粉12-13、红葡萄酒3-3.5、干荷花3-4、鱼籽5_6、三文鱼片4_5、蛋黄果7_9、贡菜6-7、香蕉泥6-7、苦瓜根1.4-2、赶黄草1-1.3、马耳草0.9_1、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1)将苦瓜根、赶黄草、马耳草混在一起,加入6-7倍的水水提2-3次,过滤取中药提取液,将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提取粉; (2)将三文鱼片在盐水中用大火煮,煮沸后捞出三文鱼片并将其冲洗,而后将三文鱼片与鱼籽、红葡萄酒混合放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隔水蒸煮,蒸熟后取出鱼籽和三文鱼片,将它们与干荷花一起冷冻干燥,最后粉碎成粉末; (3)将贡菜、蛋黄果剁碎后一起研磨成浆,取浆料,将浆料与香蕉泥、沙棘果粉一起搅拌混匀,而后进行高温烘培,烘焙完成后磨成粉状,再将得到的粉与步骤I及步骤2的粉料搅拌混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榴叶、向日葵、金樱子、生地混在一起,用5-6倍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水提液,而后将中药水提液进行喷雾干燥,取中药粉; (2)将玉米芯加3-4倍水用大火煮半小时,而后加入蔗糖,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1.5-2小时,过滤去掉玉米芯,取其提取液; (3)先用6-7倍的水煎煮石膏20-25分钟,而后过滤取清液,将清液与大米、薏苡仁、绿豆及鲜竹叶、大麦茶汁一起加水煮,同时加入步骤2的提取液一起煮,直至煮成干饭后待用,同时将干饭内的鲜竹叶取出; (4)将银条菜、黄花菜在沸水内煮,煮熟后捞出它们且剁碎,而后将剁碎的银条菜、黄花菜与奶片、土豆泥及菠萝莓一起搅碎,再搅碎过程中拌入营养添加剂和绿茶粉,最后搅成糊状; (5)将步骤3、步骤4所得的物料在高温烘箱内进行烘干操作,烘干后将它们磨成粉且与步骤I的中药粉一起混合,混匀后再进行袋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膏绿豆鲜竹叶清火即食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米220-230、鲜竹叶9-10、石膏1.6-2.2、绿豆14-15、奶片6-7、绿茶粉5-5.6、大麦茶汁7-9、银条菜8-9、黄花菜9-10、薏苡仁5-7、玉米芯4-5、菠萝莓10-11、土豆泥7-8、蔗糖4-5、石榴叶1.2-2、向日葵1-1.7、金樱子1.5-2、生地1-1.3、营养添加剂12-14和水适量。本发明的即食米粉所采用的加工原料种类多,其中含有多种清火原料,有鲜竹叶、绿豆、绿茶粉,还有多个降火清火的中草药,有石榴叶、向日葵等,使得本发明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另外本发明原料多,使得富含的营养丰富,食用时能从中获得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IPC分类】A23L1-10, A23L1-30
【公开号】CN104621449
【申请号】CN201510065815
【发明人】陆开云
【申请人】陆开云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