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白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36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9] 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初烘步骤和足烘步骤,初烘步骤位于足烘步骤之前。
[0030] 所述初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将自动链板式烘干机 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I. 6 cm,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80°C时,将茶叶送上自动链板式 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内,使茶叶均匀受热,经过20min,烘至茶叶含水量 22%时下机,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0031] 所述足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 风口温度控制在58°C,将茶叶送上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烘干机内,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 厚度控制器调至2. 5 cm,烘焙时间25 min,烘至茶叶含水量8%,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 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0032] 所述揉捻步骤采用揉茶机揉捻,转速30r/min,揉捻5 min,无压空揉,投叶量为装 至揉筒3/4,使其芽叶初步成条。
[0033] 所述采摘步骤的具体要求为: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2叶的福鼎大白茶新鲜茶 叶,要求多毫、肥壮芽叶;不采雨水、露水、病虫害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无机械损伤; 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紧压,防太阳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0034] 实施例3 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包括采摘步骤、萎凋步骤、揉捻步骤和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所 述萎凋步骤为为加温萎凋步骤,具体为:将鲜茶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进行萎凋,厚度 I. 2cm,萎凋温度控制在32°C,萎凋时间为5小时,萎凋至叶形皱缩,叶质柔软,折梗不断,稍 显淡淡的清香,水分含量为68%。
[0035] 还包括远红外提香步骤,该步骤位于烘干步骤之后,具体为:使用远红外茶叶提香 机提香,温度控制在75°C,时间8 min,水分控制在4. 8%,下机后将茶叶摊放在摊凉架上鼓 风冷却至室温。
[0036] 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初烘步骤和足烘步骤,初烘步骤位于足烘步骤之前。
[0037] 所述初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将自动链板式烘干机 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I. 4cm,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82°C时,将茶叶送上自动链板式 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内,使茶叶均匀受热,经过20min,烘至茶叶含水量 22%时下机,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0038] 所述足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 风口温度控制在58°C,将茶叶送上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烘干机内,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 厚度控制器调至2. 2cm,烘焙时间23 min,烘至茶叶含水量7. 5%,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 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0039] 所述揉捻步骤采用揉茶机揉捻,转速28r/min,揉捻5 min,无压空揉,投叶量为装 至揉筒3/4,使其芽叶初步成条。
[0040] 所述采摘步骤的具体要求为: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2叶的福鼎大白茶新鲜茶 叶,要求多毫、肥壮芽叶;不采雨水、露水、病虫害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无机械损伤; 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紧压,防太阳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0041] 实施例4 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包括采摘步骤、萎凋步骤、揉捻步骤和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所 述萎凋步骤为为加温萎凋步骤,具体为:将鲜茶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进行萎凋,厚度 I. 3cm,萎凋温度控制在33°C,萎凋时间为5小时,萎凋至叶形皱缩,叶质柔软,折梗不断,稍 显淡淡的清香,水分含量为69%。
[0042] 还包括远红外提香步骤,该步骤位于烘干步骤之后,具体为:使用远红外茶叶提香 机提香,温度控制在77°C,时间7 min,水分控制在4. 8%,下机后将茶叶摊放在摊凉架上鼓 风冷却至室温。
[0043] 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初烘步骤和足烘步骤,初烘步骤位于足烘步骤之前。
[0044] 所述初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将自动链板式烘干机 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I. 7cm,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84°C时,将茶叶送上自动链板式 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内,使茶叶均匀受热,经过21 min,烘至茶叶含水 量23%时下机,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0045] 所述足烘步骤采用低温慢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 风口温度控制在59°C,将茶叶送上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烘干机内,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 厚度控制器调至2. 4cm,烘焙时间24min,烘至茶叶含水量7. 5%,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 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0046] 所述揉捻步骤采用揉茶机揉捻,转速28r/min,揉捻5 min,无压空揉,投叶量为装 至揉筒3/4,使其芽叶初步成条。
[0047] 所述采摘步骤的具体要求为: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2叶的福鼎大白茶新鲜茶 叶,要求多毫、肥壮芽叶;不采雨水、露水、病虫害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无机械损伤; 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装,不紧压,防太阳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0048] 下面将本专利工艺生产出来的白茶与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白茶的产品感官、理化 和主要香气成分比较,以此说明本发明的优势。
[0049] 专利工艺产品与传统工艺产品感官指标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包括采摘步骤、萎凋步骤、揉捻步骤和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萎凋步骤为加温萎凋步骤,具体为:将鲜茶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进行萎凋,厚度1~ I. 5cm,萎凋温度控制在30°C~36°C,萎凋时间为4~6小时,萎凋至叶形皱缩,叶质柔软, 折梗不断,稍显淡淡的清香,水分含量为65~7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红外提香步骤,该 步骤位于烘干步骤之后,具体为:使用远红外茶叶提香机提香,温度控制在70~80°C,时间 7~9min,水分控制在4. 5~5. 0%,下机后将茶叶摊放在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步骤包括初 烘步骤和足烘步骤,初烘步骤位于足烘步骤之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烘步骤采用低温慢 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将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 2~I. 8cm, 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75~85°C时,将茶叶送上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自 动链板式烘干机内,使茶叶均匀受热,经过18~22min,烘至茶叶含水量20~25%时下机, 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至室温。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足烘步骤采用低温慢 烘方式,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55~65°C,将茶叶 送上烘干机,茶叶自动导入烘干机内,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2. 0~2. 5 cm,烘焙时间20~25min,烘至茶叶含水量7~8%,下烘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 鼓风冷却至室温。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步骤采用揉茶机 揉捻,转速26r/min~30r/min,揉捻4~6min,无压空揉,投叶量为装至揉筒3/4,使其芽 叶初步成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步骤的具体要求 为: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2叶的福鼎大白茶新鲜茶叶,要求多毫、肥壮芽叶;不采雨水、 露水、病虫害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无机械损伤;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中,用竹器盛 装,不紧压,防太阳晒,避免机械损伤和发热红变。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制备工艺,包括采摘步骤、萎凋步骤、揉捻步骤和烘干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步骤为加温萎凋步骤,具体为:将鲜茶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进行萎凋,厚度1~1.5cm,萎凋温度控制在30℃~36℃,萎凋时间为4~6小时,萎凋至叶形皱缩,叶质柔软,折梗不断,稍显淡淡的清香,水分含量为65~70%。本发明外形茶条紧结,色泽银白,白毫披露,汤色黄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厚鲜醇,叶底匀嫩明亮。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4757149
【申请号】CN201510135528
【发明人】刘碧清, 吴光伦
【申请人】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