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豆理气茶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960376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豆理气茶及生产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豆理气茶。
[0002]
【背景技术】: 温中理气,是中医调理脾胃的一种治疗方法。实际上是温补中焦和疏理气机两种治法 的综合。主要针对虚寒性腹痛等症。
[0003] 理气是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气虚与气逆。气虚 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气滞、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 器的功能障碍,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理气方药具行气或降气之功,主要用于肝郁气滞、 脾胃气滞、肺气壅滞、胃气上逆等证。
[0004] "气"在中医里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另外还有"血""津液"气推动血和津 液在人体筋脉通行,气的改变可以使人导致各种疾病,如气滞,治疗需行气,气虚,治疗需补 气等。
[0005] 脾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其实质由红髓和白髓构成,具有造血和血液过 滤功能,也是淋巴细胞迁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分子的重要场 所。脾脏由脾动脉供血,脾动脉是腹腔动脉最大的分支,在接近脾门处分出胃网膜脾脏是 外周免疫器官之一,脾脏有三大功能: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 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 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再次,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 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 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脏还有产 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0006]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除胃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外,还需要胃液(阴)的 濡润滋养,其功能才能正常。《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如怄。"怄者,久渍也,长时间浸泡 之义。饮食入胃,必赖胃液浸渍和腐熟;若胃液不足,怄腐难成,而致消化不良诸症。从胃受 纳腐熟功能失常的临床表现来看,因胃阴虚而致者,亦每每易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更 为突出。因胃属燥土,无水不怄。导致胃阴虚的原因很多,总括起来不外乎外感、内伤两个 方面。外感方面,以暑、热、燥邪为主要。暑热伤人,汗出过多,可劫夺胃阴;温热病邪侵袭, 可直接熏灼胃阴;燥热耗灼,则胃津枯涸。在内伤方面,或因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或因阳明 热盛,灼伤胃津;或因肝郁化火,犯胃伤阴;或因久病、产后、高年之人,阴气大亏;以及误施 汗、吐、下法,损伤胃阴。上述种种原因,劫阴伤液,致令胃阴不复。
[0007]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精神紧张,身心疲惫,加上生活中的应酬,饮食上不的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造成消化功能紊 舌L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既是消化不良,其病在胃,涉 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0008]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行气止痛,补脾益胃,通过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方法, 制作的刀豆理气茶。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的原料制成的,刀豆20-35份、异 型莎草10-30份、川木香10-30份、地血香10-30份、白苏梗10-30份、蓝叶藤10-30份、青 皮10-30份、红茶10-30份。
[0010] 制备本发明刀豆理气茶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刀豆 20-30份、异型莎草10-25份、川木香10-25份、地血香10-25份、白苏梗10-25份、蓝叶藤 10-25份、青皮10-25份、红茶10-25份。
[0011] 制备本发明刀豆理气茶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刀豆 25份、异型莎草15份、川木香15份、地血香15份、白苏梗15份、蓝叶藤15份、青皮15份、 红茶15份。
[0012]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刀豆理气茶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切块、 发酵、初步揉捻、混合、深度揉捻、干燥、灭菌、装袋;其中,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 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刀豆、异型莎草、川木香、地血香、白苏梗、蓝叶藤、青皮、红茶 备用;B、切块、将所选原料除红茶外分别切块,用13-15目筛进行筛选;C、发酵、将所选的红 茶进行发酵,使其湿度在50% -55%之间,D、初步揉捻、发酵后的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手动揉捻 作业,温度控制在100° -110°之间,5分钟后取出,自然冷却;E、混合、将切好的原料刀豆 分成两等份,第一份与异型莎草、川木香、地血香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1,第二份与白苏 梗、蓝叶藤、青皮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2 ;F、深度揉捻、将红茶放入锅中进行深度揉捻, 并同时加入混合物1与混合物2,不断搅动使得红茶、混合物1、混合物2充分混合,按顺时 针方向揉捻10分钟,前5分钟温度为120°,后5分钟温度缓慢下降为100°,使得混合物 的水分含量为5%-10% ;G、干燥、将混合物放入干燥炉中干燥,使得水分低于5%后取出;H、灭 菌、对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紫外线灭菌;I、装袋、将灭菌后的混合原料放入袋泡茶包,每袋 15g,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0. 5克。
[0013] 在药物与配方中:刀豆性温、性平,味甘,归胃、肾经,有温中下气的功效,利肠胃, 止呕吐,益肾补元气,刀豆种子有温中下气、止呃、补肾的功效,用于虚寒呃逆、呕吐、肾虚、 腰痛、胃痛,刀豆果壳有通经活血、止泻的功效,用于腰痛,久痢,闭经,根有散瘀止痛的功 效,用于跌打损伤、腰痛;异型莎草味咸微苦、性凉,归心、肝、肺、膀胱经,有行气、活血、通 淋、利小便的功效,主治热淋、小便不通、跌打损伤、吐血;川木香辛、苦、温,归肝、胃、肠经。 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肝胆疼痛;地血香辛、苦、 性温,归脾、胃、肝经,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 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白苏梗味辛、性温,归肺、脾二经,有顺气消食、止痛的功效,主食 滞不化、脘腹胀痛、感冒;蓝叶藤味辛、苦、性温,归肝、胃二经,祛风除湿、化瘀散结的功效, 主风湿骨痛、肝肿大;青皮苦、辛、温,入肝、胆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红茶兴奋 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增加肾脏的血流 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促成尿量增加。
[0014] 本发明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多例患者的服用与临床验证,不断总结和完善, 配方比较完整,疗效确切。主治胸闷不舒、化瘀散结、食欲不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