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921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培养容器,属于食用菌培养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
【背景技术】
[0002]酱油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在培养瓶阶段,往往会有水份产生,如果使用现有的培养容器操作,当水份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遮盖曲料的底部,而且现有的培养容器底部密封且没有排水结构,如此便不利于靠近培养容器底部的曲料吸收氧气,影响菌种培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其具有可让菌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水份及时排出的结构,为酱油菌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菌种培养环境。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包括:
[0006]外瓶;
[0007]位于外瓶内部的内瓶,内瓶的底壁设置有若干通孔,内瓶的顶部设置有内瓶口,内瓶的侧壁与外瓶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的底部与通孔连通;
[0008]位于内瓶顶部和外瓶顶部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空隙连通的排水
□ O
[0009]优选地,内瓶的侧壁的一侧贴靠于外瓶的侧壁内表面。
[0010]优选地,外瓶与内瓶均呈圆锥状结构。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在内瓶底壁设置通孔,让培养菌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水份不在内瓶底壁积聚,为酱油菌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另夕卜,外瓶顶部设置了排水口,方便积水的清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A-A处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B-B处的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1、外瓶;2、内瓶;20、底壁;21、排水口 ;22、内瓶口 ;23、空隙;24、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的描述:
[0019]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其包括外瓶1、内瓶2。内瓶2位于外瓶I的内部,内瓶2的的底壁2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内瓶2的顶部设置有内瓶口 22,内瓶2的侧壁与外瓶I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23,空隙23的顶部与外瓶I顶端具有的排水口 21连通,空隙23的底部与通孔连通,实际上,空隙23是作为倒出积水的通道。外瓶I的顶部设置有一密封件24,密封件24可以是与该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一独立设置的零件。密封件24位于内瓶2顶部与外瓶顶部I之间,前述的排水口 21就设置在密封件24上并且与空隙23的顶部连通。具体地,外瓶I顶部除内瓶口 22和排水口 21外其余区域均被密封件24密封。通过前述的方案,菌种新陈代谢所释放的水份就不会积累在内瓶2的底壁20,贴近内瓶2底壁20的曲料也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在需要倒掉积水的时候,使用者只要倾倒该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积水就可以流过空隙23然后从排水口 21排出。
[0020]为了避免倾倒积水时积水回流到内瓶2中,内瓶2的侧壁的一侧贴靠于外瓶I的侧壁内表面。如此,空隙23分布在与内瓶2贴靠于外瓶I方向上的另一侧,此时,排水口 21就设置于外瓶I顶部远离内瓶2且靠近外瓶I瓶壁的位置,如此,使用者倾倒积水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将积水从接近排水口 21的空隙23侧面流过,可以避免积水回流到内瓶2中。
[0021]如图3、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外瓶I的侧壁与内瓶2的侧壁不接触,形成一位于内瓶2侧壁与外瓶I侧壁之间的环状空隙23。
[0022]为了增大该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的瓶内菌种培养区域,外瓶I与内瓶2均呈圆锥状结构。具体为外瓶I的底部大于外瓶I的顶部,内瓶2的底壁20大于内瓶2的顶部。
[0023]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瓶; 位于外瓶内部的内瓶,内瓶的底壁设置有若干通孔,内瓶的顶部设置有内瓶口,内瓶的侧壁与外瓶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的底部与通孔连通; 位于内瓶顶部和外瓶顶部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空隙连通的排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内瓶的侧壁的一侧贴靠于外瓶的侧壁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外瓶与内瓶均呈圆锥状结构。
【专利摘要】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包括:外瓶;位于外瓶内部的内瓶,内瓶的底壁设置有若干通孔,内瓶的顶部设置有内瓶口,内瓶的侧壁与外瓶的侧壁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的底部与通孔连通;位于内瓶顶部和外瓶顶部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空隙连通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酱油菌种培养瓶在内瓶底壁设置通孔,让培养菌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水份不在内瓶底壁积聚,为菌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另外,在外瓶设置排水口有利于积水的清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A23L1-238
【公开号】CN204599233
【申请号】CN201520191074
【发明人】王红涛, 张静, 冯翠, 彭天天, 杨明泉, 贾爱娟, 胡锋, 符姜燕, 梁亮, 李娜
【申请人】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