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连续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546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卧式连续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为一种粮食用的烘干机,特别是一种卧式连续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国家,年总产粮食约5亿吨。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 -20%,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得不到及时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 %,损失相当大。
[0003]目前国内外的粮食烘干机主要以塔式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为主,此种机型的烘干机由于一次烘干时间很短,一般为3-5s。一次烘干后的物料经绞龙、提升机输送至机顶部的储存室中缓苏、冷却后又流下烘干。烘干的热交换运行原理模式为物料自重下落,热气流逆向对流交换式,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储藏要求的含水率。每批次的降水率只有
0.6-0.9%左右,若原粮的含水率在25%左右,要达到13.5% -14%的仓储含水率要求,一仓的谷物常常需要15-20小时的烘干时间,效率较低且能耗较高。此种机型体积庞大,不能整体移动,不易实现机随物走。
[0004]此外,现有的卧式烘干机主要为卧式单筒型连续烘干机和卧式多层筒状烘干机。其中,卧式单筒型连续烘干机主要用于矿砂、饲料等物的烘干,由于其温度较高,一般在250-300°C,不能用于粮食的烘干。而卧式多层筒状烘干机,由于其大多采用蛇形换热管,以燃油机直接加热供热,加热温度较高,机体受热变形较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连续烘干机,通过对烘干筒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使小麦、稻谷、玉米等颗粒状物料能够被不间断且高效率的烘干,有效地提高干燥率和降水率。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连续烘干机,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卧式烘干筒、套装在烘干筒左右两端的圆盖形支撑架以及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热风机、抽湿机、物料提升机和减速电机,所述烘干筒通过滚动装置坐落在底架上,左右两个支撑架与底架固定连接,减速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烘干筒连接,烘干筒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滚动装置的支撑可在底架上转动;所述热风机和抽湿机与左支撑架连接,在左支撑架的中心位置设有进风口,在左支撑架的底部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上设有筛网,热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口贯通连接,抽湿机的负压抽气口与出气口贯通连接,在左支撑架的下方设有出料口 ;所述物料提升机与右支撑架连接,在右支撑架的中心位置设有入料口,物料提升机的送料口与入料口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的内部间隔设有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三层套筒的轴线均与烘干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套筒位于烘干筒最内层的轴心位置,第一套筒的左端与所述进风口贯通,第一套筒的右端与所述入料口贯通,第一套筒的筒壁上均匀分布有漏料散热孔;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烘干筒的内筒壁上设有螺旋角状盒,相邻两层筒壁上的螺旋角状盒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套筒的左端、第三套筒的右端以及烘干筒的左端分别设有下料口,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第三套筒与烘干筒之间形成一个回折的送料通道,位于回折送料通道末端的烘干筒下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和出气口贯通;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与烘干筒之间通过层间支杆固定支撑,使得三层套筒与烘干筒同步转动。
[0007]进一步,所述烘干筒的右端与右支撑架之间轴向留有间距,右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筛网,筛网的位置与第三套筒的下料口位置相对,物料从第三套筒的下料口落至筛网后被继续推进。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的右端筒内设有与第一套筒同步转动的螺旋推进器,物料由入料口进入螺旋推进器,随螺旋推进器的转动被推进至第一套筒的内部。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的外筒壁上设有螺旋扬料板,该螺旋扬料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上螺旋角状盒的螺旋方向对应。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烘干筒之间相邻的层间间隔为25cm0
[0011 ] 进一步,所述热风机的风源来自于生物燃料、电热、燃煤或燃油热风炉。
[0012]进一步,所述抽湿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气管、负压风机、除尘沙克龙以及排气管,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左支撑架的出气口贯通。
[0013]进一步,所述底架的底部可设置移动轮胎。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待烘干的颗粒状物料和热风逆向送入烘干筒内,由于烘干筒和套筒形成了带有螺旋角状盒的回折送料通道,在烘干筒以及各层套筒的共同转动下,螺旋角状盒使物料成为悬浮状,并同时推进物料和热风沿回折的送料通道移动,在推进的过程中,呈悬浮状的物料能够与热风充分接触,热风通过对流、传导以及辐射的热传递方式对物料中的水汽进行烘干处理,有效地提高对颗粒状物料的干燥率和降水率。本实用新型对物料的烘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物料在被推进走完回折送料通道后,便完成了单次烘干。烘干后的物料若想加强烘干效果,再从入料口中进入烘干筒即可,物料在烘干筒内无需等待。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向的透视示意图;
[0017]图3是物料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流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是热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流动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1、出料口,2、抽湿机,201、抽气管,202、负压风机,203、除尘沙克龙,204、排气管,3、筛网,4、底架,5、烘干筒,501、第一套筒,502、第二套筒,503、第三套筒,504、螺旋角状盒,505、层间支杆,506、螺旋扬料板,6、控制器,7、物料提升机,8、减速电机,9、左支撑架,10、右支撑架,11、进风口,12、螺旋推进器,13、入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在烘干筒内设置一个回折的送料通道,使小麦、稻谷、玉米等颗粒状物料能够在该送料通道中与热风得到充分接触,以此实现提高物料干燥率和降水率的目的。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连续烘干机,包括设置在底架4上的烘干筒5、左支撑架9、右支撑架10、热风机、抽湿机2、物料提升机7和减速电机8。其中,烘干筒5为卧式的,通过滚动装置坐落在底架4上。滚动装置包括套接在烘干筒5外圆周的滚带和设置在底架4上的滚轮。减速电机8则通过传动机构与烘干筒5连接。在减速电机8的驱动下,烘干筒5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滚动装置的支撑能够在底架4上转动。左支撑架9和右支撑架10为圆盖形,分别套装在烘干筒5的左右两端,两个支撑架的底部与底架4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虽套装在烘干筒5的两端,但与烘干筒5均留有间隙,支撑架不随烘干筒5的转动而转动。
[0023]左支撑架9上设有进风口 11和出气口,进风口 11设置在左支撑架9的中心位置,出气口则设置在左支撑架9的底部,并且在出气口上还设有筛网3。热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口 11贯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热风机的风源来自于生物燃料、电热、燃煤或燃油热风炉。如图2所示,抽湿机2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气管201、负压风机202、除尘沙克龙203以及排气管204。其中,抽气管201的负压抽气口则与出气口贯通连接。在左支撑架9的下方还设有出料口 I。
[0024]在右支撑架10的中心位置设有入料口 13。物料提升机7与右支撑架10连接,物料提升机7的送料口与入料口 13贯通连接。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速电机8、热风机、抽湿机2和物料提升机7均与控制器6电信号连接,该控制器6固定在底架4上。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具备可移动形,可在底架4上设置移动轮胎。
[0027]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烘干筒5的内部结构设置。
[0028]如图2所示,烘干筒5内间隔套装有三层套筒,三层套筒的半径依次增大,三层套筒的轴线与烘干筒5的轴线重合。第一套筒501、第二套筒502、第三套筒503和烘干筒5之间相邻的层间距可定为25cm。位于烘干筒5最内层轴心位置的是第一套筒501,依次向外的是第二套筒502和第三套筒503。
[0029]其中,第一套筒501的左端与左支撑架9上的进风口 11贯通,第一套筒501的右端则与右支撑架10上的入料口 13贯通。第一套筒501的筒壁上均匀分布有漏料散热孔。第二套筒502的左端、第三套筒503的右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