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卷烟滤棒是卷烟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主流烟气进行截留过滤,起到减害降焦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烟气特征进行修饰和丰富,起到改善卷烟抽吸品质突出产品个性特征的作用。随着行业内减害降焦的不断深入,相关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卷烟产品中,在减害降焦的同时也带来了卷烟产品香气丰富性下降的问题。因此,各种加香形式和产香物质逐渐在行业内兴起并应用到各种卷烟产品中,但是,由于各种卷烟产品风格特征的差异,
每种系列的卷烟产品都对物质香型、特征有独特的要求,搭配得当才能起到丰富烟香的作用。同时,卷烟产品还对产香物质香气的持久性、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卷烟产品品质稳定。茶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药理作用,原料中含有丰富的、特征的香气成分,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因此,已有较多研究者结合卷烟材料探讨了茶原料在卷烟产品中的应用性能。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等单位研究了绿茶提取物对卷烟遗传毒性的影响,认为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和绿茶抗氧化成分提取物能抑制香烟烟雾冷凝物诱导的TA98回复突变,部分抑制V79细胞染色体畸变(韩学良,程书钧,李铭新.绿茶提取物对卷烟遗传毒性的影响[J],遗传与疾病,1989年第2期);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认为茉莉花茶提取物能丰富卷烟香气,改善刺激性、协调性、杂气及余味等指标,能降低焦油、一氧化碳、烟碱、苯酚、苯并[a]芘和巴豆醛等化学指标(黄天辉,黄泰松,邹克兴等.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23期)。以上研究表明,茶原料及其衍生物在卷烟材料中的应用具有很实际的价值。专利技术中,CN 1686014公开了一种将茶粉碎成粉末(20-200目)直接应用于卷烟滤嘴中的技术,起到协调烟气、丰富香气、减轻刺激、改善抽吸品质的作用;CN201898881U公开了将茶末(大于100目)添加到丝束中制备复合滤棒的技术,达到降低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目的。然而,针对茶原料,以上技术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茶原料的香气成分,虽然原料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分均为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低分子醛、酮、醇类物质,稳定性差,容易损失;而另一部分则为沸点较高具有特征香气的物质,如橙花叔醇类、吲哚类、a-法昵烯类、芳樟醇类、香叶醇类、吡嗪类和吡咯类物质,以及其它酯类化合物,不容易释放出来。这给茶原料应用于卷烟材料中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上技术中直接以粉末形式添加到滤棒中,粒径较大时,比表面积小,茶香成分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和透发;粒径较小时,则存在持香性能差、加工粉尘多、添加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同时粒径太小时,存在着进入口腔的潜在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得颗粒持香性能好,比表面积大,与烟气充分接触并逐渐洗脱颗粒表面茶香,颗粒内部茶香逐渐得到释放,起到丰富卷烟香气的作用;同时,颗粒后加工性能好,添加量易控制,不存在以粉尘形式进入口腔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颗粒由97%-99.5%份的茶粉末和O. 5%_3%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组成。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为纤维素醚类、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类或聚丙烯系合成高分子类。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取白茶、黑茶、黄茶、红茶、绿茶、青茶、以及它们的废弃物茶末、茶梗中的一种或几种,于55°C以下粉碎,经筛分得到120-200目的细粉;在所得细粉中添加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再经造粒机以20目网造粒,筛分得到20-60目颗粒;将所得颗粒在10-55°C下烘干或风干至水分6%-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充分利用茶原料的优势,结合茶资源的特点开发新的卷烟辅料,达到丰富卷烟香气,保证产品稳定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①茶细粉再造颗粒,较之原料颗粒,结构更疏松,粒径较大时茶香物质容易持续稳定释放,起到长期稳定增香的作用;②茶细粉再造颗粒,比表面积大,颗粒表面与烟气更充分接触,烟气充分洗脱颗粒表面茶香,使茶香易于进入烟气,起到增香作用;③以该低温再造工艺所得颗粒,较低沸点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香气成分丧失少,作为滤棒颗粒添加后,通过烟气温度洗脱,起到增香作用。同时,在以上基础上,再造颗粒后续加工简便,添加量易于控制,滤棒质量稳定,消除了潜在风险。
无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内容,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I取青茶中的铁观音茶在55°C以下粉碎,用筛网筛分,选取120-160目细粉,称量,取1%量的大豆蛋白胶,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加入更多的水搅拌均匀得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20-40目颗粒,以25°C条件下风干至水分8%。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_+15mm,添加量l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丰富、舒适、饱满,抽吸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对不同存储期(存储期分别为O (新开样),I个月,3个月,6个月)的卷烟进行评吸,批次之间的卷烟差别很小,表明卷烟质量稳定。实施例2取绿茶在55°C以下粉碎后,用筛网筛分,选取160-200目细粉,称量,取I. 5%量的甲基纤维素,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以加入更多水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筛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40-60目颗粒,以30°C条件下烘干纸水分10%。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mm+15mm,添加量1.2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丰富、舒适、饱满,润感得到明显改善。实施例3取红茶在55°C以下粉碎后,用筛网筛分,选取160-200目细粉,称量,取1%量的羟乙基纤维素,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以加入更多水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筛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40-60目颗粒,以45°C条件下烘干纸水分10%。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mm+15mm,添加量O. 8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丰富、舒适、饱满,抽吸品质得到改善。实施例4取白茶在55°C以下粉碎后,用筛网筛分,选取160-200目细粉,称量,取2%量的海藻酸钠,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以加入更多水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筛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40-60目颗粒,以10°C条件下风干至水分12%。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mm+15mm,添加量O. 8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丰富、舒适、饱满,抽吸品质得到改善。实施例5取绿茶茶梗和茶末,在55°C以下粉碎后,用筛网筛分,选取120-160目细粉,称量,取O. 8%量的瓜耳胶,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以加入更多水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筛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40-60目颗粒,以45°C条件下烘干至水分12%。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mm+15mm,添加量I. 2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较为丰富、略舒适。实施例6取黄茶茶梗和茶末,在55°C以下粉碎后,用筛网筛分,选取160-200目细粉,称量,取O. 8%量的瓜耳胶,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以加入更多水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筛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40-60目颗粒,以50°C条件下烘干至水分10%。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mm+15mm,添加量I. 2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较为丰富、略舒适。实施例7取黑茶茶梗和茶末,在55°C以下粉碎后,用筛网筛分,选取160-200目细粉,称量,取O. 8%量的瓜耳胶,配成适量水溶液,加入茶细粉中,搅匀,视情况可以加入更多水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通过造粒机造粒,经过20目筛网的颗粒进行筛分得到40-60目颗粒,以35°C条件下烘干至水分10%。采用该颗粒制备二元复合滤棒,长度120mm,复合比15mm+15mm,添加量I. 2mg/mm料棒。将复合滤棒用于福建某牌号卷烟,料棒位于烟丝端。所得卷烟与醋纤滤棒卷烟进行对比评吸,结果表明采用茶颗粒复合滤棒的卷烟香气较为丰富、略舒适。·
权利要求
1.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颗粒由97%-99. 5%份的茶粉末和O.5%-3%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的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为纤维素醚类、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类或聚丙烯系合成高分子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醚类包括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类包括海藻酸钠、瓜耳胶、阿拉伯树胶或大豆蛋白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系合成高分子类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取白茶、黑茶、黄茶、红茶、绿茶、青茶、以及它们的废弃物茶末、茶梗中的一种或几种,于55°C以下粉碎,经筛分得到120-200目的细粉;在所得细粉中添加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再经造粒机以20目网造粒,筛分得到20-60目颗粒;将所得颗粒在10-55°C下烘干或风干至水分6%-14%。
全文摘要
一种滤棒增香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取白茶、黑茶、黄茶、红茶、绿茶、青茶、以及它们的废弃物茶末、茶梗中的一种或几种,于55℃以下粉碎,经筛分得到120-200目的细粉;在所得细粉中添加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体,再经造粒机以20目网造粒,筛分得到20-60目颗粒;将所得颗粒在10-55℃下烘干或风干至水分6%-14%。所述的茶颗粒由97%-99.5%份的茶粉末和0.5%-3%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组成。亲水性高分子粘合剂为纤维素醚类、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类或聚丙烯系合成高分子类。所得颗粒持香性能好,比表面积大,与烟气充分接触并逐渐洗脱颗粒表面茶香,颗粒内部茶香逐渐得到释放,起到丰富卷烟香气的作用;同时,颗粒后加工性能好,添加量易控制,不存在以粉尘形式进入口腔的风险。
文档编号A24D3/14GK102783712SQ2012102800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何雪峰, 刘润昌, 刘雯, 徐建荣, 李桂珍, 温光和, 郑琳 申请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