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文档序号:61592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叶烘烤方法,第一步烟叶低温调湿变黄过程,此阶段结束后能使烟叶变黄。第二步稳温排湿烤熟过程,此阶段结束后能使烟筋变黄。第三步通风脱水干叶过程,目的是使烟叶干燥,第四步控温、控湿干筋过程,将烟筋用余热烘干,并且将烟叶闷红上色。上述介绍的烤熟、烤香烟叶烘烤工艺,内容简单明了,科学实用,对降低云南烟叶淀粉、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香吃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烟叶烘烤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烟叶烘烤是一个与物理变化相伴随的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其中物理变化是指烟叶内的水分不断地汽化排出组织,使烟叶逐渐干燥;生理生化变化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变化,而且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新鲜烟叶组织细胞在呼吸酶类、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等的作用下,使烟叶内含物质分解、转化和消耗的全过程。烘烤原理就是要研究这个过程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人为调控措施,使烟叶的各种变化向着最有利于工业可用性的方向发展,即达到烤熟、烤黄、烤香。目前的烟叶烘烤方法是常用的三段式烘烤,即烘烤过程为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和干筋阶段。但是传统的烘烤过程对降低烟叶中的淀粉、总糖等的含量改善不明显,不能有效提闻烟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烟叶烘烤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烟叶烘烤过程不能有效降低烟叶中淀粉、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的问题。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烟叶低温调湿变黄过程:将烟叶放置于烤烟室内,烤烟室内排气窗打开1/4?1/5,进风洞打开0.5?1.0cm,干球升温IV /h,使干球温度达到32?33°C、湿球温度达到30?31 °C、相对湿度达到80 %?85 %时,此时干球升温1°C /2h,使干球温度达到35?37°C、湿球温度达到33?34°C、相对湿度达到79%?85%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持续烘烤48?60小时,使烟叶变黄;第二步稳温排湿烤熟过程: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5?1/4,干球升温1°C /2h,使干球温度达到42?440C、湿球温度达到35?36°C、相对湿度控制在67%以下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24?36小时,使烟筋变黄;第三步通风脱水干叶过程: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3/4以上,干球升温1°C /h,使干球温度达到51?53°C、湿球温度达到37?38°C、相对湿度达到37%?35%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24?36小时,使烟叶干燥;第四步控温、控湿干筋过程:干球升温1°C /h,并且在干球温度小于62°C时,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2,当干球温度大于等于62°C时,排气窗开1/2?1/3,进风洞开1/3?1/4,当干球温度达到66?68°C、湿球温度达到39?40°C、相对湿度达到15%?14%时保持在此条件下24?48小时后停火,关闭进风洞,排气窗开1/3,烤烟室内剩余湿气把烟叶闷红,完成整个烤烟过程。第一步中烟叶变黄的程度为下部烟叶变黄程度80 %?85 %;中部烟叶变黄90 %?95 %;上部烟叶变黄程度95%?100%。第二步中相对湿度控制在59%?56%。第三步中烟叶干燥的程度为顶台烟叶叶片干燥2/3以上,仅叶基部和主脉附近的叶肉还绵软;底台烟叶完全干燥。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云南烟叶淀粉、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改善烟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0006]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首先进行烟叶的调湿变黄过程,点火前,将烤烟室内所有排气窗打开1/4?1/5,所有进风洞微开,通常开口打开0.5?1.0cm0烧火后,以干球平均TC /h即每小时I摄氏度的升温速度,将底台干球温度升到32?33°C,湿球温度达到30?31 °C,相对湿度80%?85%。从32?33°C开始,以平均1°C /2h的升温速度,将底台干球温度升到35?37°C,湿球温度达到33?34°C,相对湿度79%?85%。稳定在这一温湿度条件下,使烤房底台烟叶达到青筋黄片。这一阶段,要保持烟叶细胞的生命活力,增强酶的活性,延长时间,促进烟叶内含物质分解转化,使烟叶变为黄色。烤到底台:下部烟叶基本变黄,变黄程度80%?85% ;中部烟叶变黄90%?95% ;上部烟叶接近全黄,变黄程度95%?100%。这一时期,一般需要48?60小时,要注意烟叶变黄程度达不到要求时,不要提前转火。
[0007]达到烟叶变黄的条件后开始稳温排湿烤熟过程;烟叶后熟期的中心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促成淀粉、总糖、蛋白质的分解转化,形成较多的香气原始物质。具体措施是:稳定温度,降低湿度,在保证烟叶黄色性质稳定的同时,积极促成烟叶内部一系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转化。掌握的原则是:稳温排湿,温度不宜高,湿度不宜大,“烧成中火”。技术关键是“黄色临界值67%的应用”。方法是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5?1/4。干球温度由35?370C,以平均IV /2h的升温速度,缓慢升到42?44°C,湿球温度达到35?36°C,相对湿度控制在67 %以下,优选在56 %?59 %之间。稳定这种干湿球温度,烤到顶台烟叶变黄凋萎,底台烟叶小打筒为止。这时,全炉烟叶的烟筋已经变黄,底台叶片干燥1/2?1/3。这一时期,一般需要24?36小时,要注意湿度的严格控制,“无水不变黄,无水不坏烟”。烟叶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能获得理想的品质。空气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67%以下。
[0008]此时进行通风脱水干叶的过程,干叶期的中心任务是:将烟叶变黄期、后熟期,所积累的以葡萄糖、果糖和氨基酸为代表的小分子物质复合、固定,合成烟叶香气物质。具体措施是:加大通风排湿,用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湿度,脱去烟叶水分,把烟叶变黄期、后熟期,获得的品质因素固定下来。掌握的原则是“保持一定的升温速度,并做到稳温、恒定、持久,不掉温,不猛升温,延长时间,加快脱水,烤干支脉和叶肉”。烧火“要大而稳”。技术关键是“先排湿,后升温”。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3/4?全开。以干球平均1°C/h的升温速度,由42?44°C,升到51?53°C,湿球温度调整在37?38°C,相对湿度控制在35%?37%之间。稳定干湿球温度,烤到顶台烟叶大打筒,即叶片干燥2/3以上,仅叶基部和主脉附近的叶肉还绵软;底台烟叶完全干燥。这一时期,一般需要24?36小时。需要注意温度的平稳和通风脱水迅速,克服热挂灰、冷挂灰和黑糟烟的出现。
[0009]最后进行控温、控湿干筋的过程,干筋期的中心任务是:排尽主脉水分,实现全炉烟叶干燥。具体措施是:用至高温度和至低湿度,加速主脉水分的排除。烟叶主脉在干叶期已经干燥了 2/3?3/4,残留的水分不多,只是表皮厚,组织紧密,水分蒸发较慢,但不需要大量的通风排湿;同时,烟叶叶片已经干燥,烤房内部烟竿之间空隙变大;如果继续开大排气窗、进风洞,必然会造成热量的损失和燃料的浪费。因此,必须关小排气窗、进风洞,减少热量损失,缩短烘烤时间,节约能源。掌握的原则是“烧火由大变中而均匀,烧成中火,慢升温、稳温,排尽湿气,烤干主脉”。技术关键是“温度不宜高,湿度不宜大”。此时干球每小时升温1°C,直接上升到66?68°C,湿球温度也随之上升至39?40°C,相对湿度15%?14%,稳定干湿球温度,烤到顶台90%以上的烟叶主脉干燥时,停火,利用余热把未干的主脉即烟筋烤干。通风排湿要求:干球温度62°C以前,排气窗仍全开,进风洞开1/2,改烧中火;干球温度65?68°C时,排气窗开1/2?1/3,进风洞开1/3?1/4,保持中火烘烤。停火时,关闭进风洞,排气窗开1/3,避免完全关闭,剩余湿气会把烟的颜色闷红。这一时期,一般需要24?48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干球温度不得超过68°C,湿球温度不得超过40°C,克服烤红烟;烧火不能猛降温,克服阴筋、阴片。如遇刮风下雨,引起烤房内温度不均匀或主脉干湿差异大时,可通过调整进风洞和排气窗,进行解决。方法是:烤房哪里温度低,主脉不干,就将哪里的进风洞关闭、排气窗打开,将其他方位的进风洞打开,排气窗关闭。这样,使低层或上层高温区的热空气流向低温区,把未干烟叶烤干。
[0010]烟叶烘烤是一个与物理变化相伴随的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其中物理变化是指烟叶内的水分不断地汽化排出组织,使烟叶逐渐干燥;生理生化变化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变化,而且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新鲜烟叶组织细胞在呼吸酶类、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等的作用下,使烟叶内含物质分解、转化和消耗的全过程。烘烤原理就是要研究这个过程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人为调控措施,使烟叶的各种变化向着最有利于工业可用性的方向发展,即达到烤熟、烤黄、烤香。
[0011]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12]实施例1:第一步,烤烟室排气窗打开1/4,进风洞打开0.5cm,干球升温1°C /h,使干球温度逐渐达到32°C、湿球温度达到30°C、相对湿度达到80 %,此时干球升温IV /2h,使干球温度达到35°C、湿球温度达到33°C、相对湿度达到85%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持续烘烤48小时;第二步: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5,干球升温l°C/2h,使干球温度达到42°C、湿球温度达到35°C、相对湿度达到59%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24小时;第三步: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3/4,干球升温1°C /h,使干球温度达到51°C、湿球温度达到37°C、相对湿度达到37%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24小时;第四步:干球升温TC /h,并且在干球温度为60°C时,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2,当干球温度为62°C时,排气窗开1/2,进风洞开1/3,当干球温度达到66°C、湿球温度达到39°C、相对湿度达到15%时保持在此条件下24小时后停火,关闭进风洞,排气窗开1/3。
[0013]实施例2:第一步烤烟室内排气窗打开2/9,进风洞打开0.7cm,干球升温1°C /h,使干球温度达到33°C、湿球温度达到31°C、相对湿度达到83%时,此时干球升温1°C /2h,使干球温度达到36°C、湿球温度达到34°C、相对湿度达到80%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持续烘烤50小时;第二步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2/9,干球升温1°C /2h,使干球温度达到43°C、湿球温度达到36°C、相对湿度达到57%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30小时;第三步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2,干球升温1°C /h,使干球温度达到52°C、湿球温度达到38°C、相对湿度达到36%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30小时;第四步干球升温1°C /h,并且在干球温度为60°C时,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2,当干球温度等于66°C时,排气窗开2/5,进风洞开2/7,当干球温度达到67°C、湿球温度达到40°C、相对湿度达到14%时保持在此条件下32小时后停火,关闭进风洞,排气窗开1/3。
【权利要求】
1.一种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烟叶低温调湿变黄过程:将烟叶放置于烤烟室内,烤烟室内排气窗打开1/4?1/5,进风洞打开0.5?1.0cm,干球升温1°C /h,使干球温度达到32?33°C、湿球温度达到30?31 °C、相对湿度达到80%?85%时,此时干球升温1°C /2h,使干球温度达到35?37 0C、湿球温度达到33?34°C、相对湿度达到79 %?85 %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持续烘烤48?60小时,使烟叶变黄; 第二步稳温排湿烤熟过程: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5?1/4,干球升温1°C /2h,使干球温度达到42?44°C、湿球温度达到35?36°C、相对湿度控制在67%以下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24?36小时,使烟筋变黄; 第三步通风脱水干叶过程: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3/4以上,干球升温I °C /h,使干球温度达到51?53 °C、湿球温度达到37?38 °C、相对湿度达到35%?37%并保持在此条件对烟叶进行烘烤24?36小时,使烟叶干燥; 第四步控温、控湿干筋过程:干球升温1°C /h,并且在干球温度小于62°C时,排气窗全开,进风洞开1/2,当干球温度大于等于62°C时,排气窗开1/2?1/3,进风洞开1/3?1/4,当干球温度达到66?68°C、湿球温度达到39?40°C、相对湿度达到14%?15%时保持在此条件下24?48小时后停火,关闭进风洞,排气窗开1/3,烤烟室内剩余湿气把烟叶闷红,完成整个烤烟过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烟叶变黄的程度为下部烟叶变黄程度80 %?85 %;中部烟叶变黄90 %?95 %;上部烟叶变黄程度95 %?10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相对湿度控制在 56%?59%。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烟叶干燥的程度为顶台烟叶叶片干燥2/3以上,仅叶基部和主脉附近的叶肉还绵软;底台烟叶完全干燥。
【文档编号】A24B3/04GK103653226SQ20131073803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永泉, 叶凤芬, 周智武, 黄晓东 申请人:云南一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