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及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611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及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及装有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的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属于烟叶调制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叶密集烤房自2008年在我国大规模建设以来,全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密集烤房数十万座,已经成为烟叶调制烘烤的主要设施,尤其是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以国烟办综〔2009〕418号文“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烤房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和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的通知”颁布施行以来,烟叶密集烤房按照规范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收到各方的广泛欢迎。

密集烤房采用强制通风,按照热风的运行方向可划分为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两种,因多种原因实际建成使用的烤房多数存在烤房的装烟室(长×宽×高净空:8000mm×2800×3500/3800mm)热风分风不均问题,导致装烟室室内出现前后左右热风风速差异大,直接导致平面温差大,在实际烟叶烘烤过程中出现不同位置的烟叶失水、变黄速度/程度不一致,烟叶定色、干燥速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烘烤损失增加、能耗增加,加大了烟农的经济损失,也降到了密集烤房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和包括有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的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该装置安装在烤房热风口风道处,通过调节该装置的分风板和/或风压翻板,能够有效克服分风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包括框体、分风板和风压翻板,所述框体由立柱、底板和顶板固定连接成一长方体/正方体,所述分风板位于框体内部,所述风压翻板位于框体的沿着热风垂直向下流动方向的前上方;所述立柱位于框体的四个垂直边角且垂直固定于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底板和顶板沿铅锤方向对称设置分风板定位通孔;所述分风板沿转轴的两端焊接分风板螺帽,分风板螺杆通过所述分风板定位通孔与对应所述分风板螺帽连接定位且纵向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

所述分风板沿所述分风板螺杆左右调节角度,紧固所述分风板与顶板之间的分风板螺杆来定位分风板角度;所述分风板螺杆在装配时均不紧固,保证所述分风板可沿该螺杆水平转动,所述风压翻板包括防止退调节铰链,所述风压翻板的一边通过所述防止退调节铰链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折边处。

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还包括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位于框体的沿着热风水平流动方向的进风处;所述底板和顶板对称设置均风板定位通孔;所述均分板上下两端焊接均风板螺帽,在对应均风板螺帽的均风板定位通孔用均风板螺杆连接定位,所述均风板设置二片以上且纵向均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与热风水平进风方向平行;所述均风板为三角梯形,其斜边朝向热风水平流动方向的进风处前上方。

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中的分风板设置二片以上,通过分别左右调节并保持每片的分风板角度实现分风。

本发明装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安装在烟叶密集烤房,构成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其中包括有密集烤房热风口风道和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置于所述的密集烤房热风口风道内部,构成可调节分风的密集烤房。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该装置的分风板,能够有效克服烤房装烟室左右分风不均的问题;通过调节该装置的风压翻板,能够有效克服烤房装烟室前后分风不均的问题;本发明的所包含的均风板,能够有效梳理进风,帮助优化分风的效果。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和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的设计理念是在烤房现有的设施基础上不改变现有的烤房结构,因此有利于实际生产中大规模推广。本发明一种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能够优化分风,减小烤房温差,降低烘烤损失和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均风板部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框体部分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分风板部位与风压翻板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分风装置安装在烟叶密集烤房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分风调节方案及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立柱;3—顶板;4—均风板,40—均风板螺帽,41—均风板螺杆,42—均风板定位通孔;5—分风板,50—分风板螺帽,51—分风板螺帽底座,52—分风板定位通孔;6—风压翻板,60—风压翻板防止退调节铰链;7—装烟室;8—回风口风道;9—循环风机;10—循环风机检修室;11—冷风进风门;12—供热室;13—热风口风道;100—框体;200—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8-1—处理1,8-2—处理2,8-3—处理3,8-4—处理4,8-5—处理5,8-6—处理6,1.1~1.3、2.1~2.3、3.1~3.3、4.1~4.3:12个风速测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图6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图6的说明是针对气流上升式烤房的。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框体100、分风板5和风压翻板6,所述框体100由立柱2、底板1和顶板3固定连接成一长方体/正方体,所述分风板5位于框体100内部,所述风压翻板6位于框体100的沿着热风垂直向下流动方向的前上方;所述立柱2位于框体100的四个垂直边角且垂直固定于底板1和顶板3之间;所述底板1和顶板3沿铅锤方向对称设置分风板定位通孔52;所述分风板5沿转轴的两端焊接分风板螺帽50,分风板螺杆51通过所述分风板定位通孔52与对应所述分风板螺帽50连接定位且纵向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和顶板3之间。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分风板5沿所述分风板螺杆51左右调节角度,紧固所述分风板5与顶板3之间的分风板螺杆51来定位分风板5角度;所述分风板螺杆51在装配时均不紧固,保证所述分风板5可沿该螺杆51水平转动,所述风压翻板6包括防止退调节铰链60,所述风压翻板6的一边通过所述防止退调节铰链60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3折边处。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还包括均风板4,所述均风板4位于框体100的沿着热风水平流动方向的进风处;所述底板1和顶板3对称设置均风板定位通孔42;所述均分板4上下两端焊接均风板螺帽40,在对应均风板螺帽40的均风板定位通孔42用均风板螺杆41连接定位,所述均风板4设置二片以上且纵向均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与顶板3之间、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与热风水平进风方向平行;所述均风板4为三角梯形,其斜边朝向热风水平流动方向的进风处前上方。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该装置中的分风板5设置二片以上,通过分别左右调节并保持每片的分风板5角度实现分风。

本发明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安装到烟叶密集烤房热风口风道13内部,构成可调节分风的密集烤房,所述分风装置的风压翻板6位于供热室内,所述分风装置的均风板4位于供热室一侧,所述分风装置的分风板5位于装烟室一侧。

本发明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装烟室7的待加热气体经热风回风口风道8被循环风机9抽吸至热风经循环风机检修室10,此时若冷风进风门11开启的话还会有外部的冷风进入循环风机检修室10,该循环风机检修室10内的气体经循环风机9吹送到供热室12,经供热设备加热后自上而下先吹送至风压翻板6,再往下接触地面翻转方向水平进入均风板4,经均风板4梳理风向后沿着水平往进入分风板5,经分风板5分风后进入装烟室7;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风压翻板6通过调整开启角度可以到达调整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的过风面积的作用。例如,风压翻板6往热风垂直向下流动方向的下后方翻转一定角度,即关闭一定角度,从热风流动方向看,分风装置的通风面积就减小了,此时,分风装置出风处的风压将加大,风速将增大,可以起到加大装烟室后部风量的作用。

本发明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结构如图1-图4所示,底板1和顶板3对称设置均风板定位通孔42;所述均分板4上下两端焊接均风板螺帽40,在对应均风板螺帽40的均风板定位通孔42用均风板螺杆41连接定位,所述均风板4设置二片以上且纵向均垂直固定安装于底板1与顶板3之间、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与热风水平进风方向平行;所述均风板4为三角梯形,其斜边朝向热风流动方向的进风处前上方。所述框体100由立柱2、底板1和顶板3固定连接成一长方体/正方体,所述立柱2位于框体100的四个垂直边角且垂直固定于底板1和顶板3之间。均风板5可起到梳理进风的作用,使得进入每片分风板4的两边的风量均匀化。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底板1和顶板3沿铅锤方向对称设置分风板定位通孔52;所述分风板5沿转轴的两端焊接分风板螺帽50,分风板螺杆51通过分风板定位通孔52与对应分风板螺帽50连接定位且纵向垂直固定于底板1和顶板3之间,所述分风板螺杆51在装配时均不紧固,保证分风板5可轻松左右转动,所述分风板5沿分风板螺杆51左右调节角度,紧固所述分风板5与顶板3之间的分风板螺杆51来定位分风板5角度,起到左右分风的作用。

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中的分风板5设置2片以上,通过分别调节并保持每片的分风板5角度实现分风,此处定义分风板角度可调节范围为-30°-30°,-30°代表最大程度向左侧分风,30°代表最大程度向右侧分风,0°代表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地平行吹送。以分风板设置8片为例,可分为三组,依次的第1-3片为第一组,第4-5片为第二组,第6-8片为第三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相关理论,按照以下角度调节处理1~6进行cfd数值模拟,处理1~6对应的物理模型如图所示,速度输入为均匀分布。

处理1:第一组保持0°,第二组保持0°,第三组保持0°,如图8的8-1。

处理2:第一组调节为-30°,第二组保持0°,第三组调节为-30°,如图8的8-2。

处理3:第一组调节为30°,第二组保持0°,第三组调节为30°,如图8的8-3。

处理4:第一组调节为-30°,第二组保持0°,第三组调节为30°,如图8的8-4。

处理5:第一组调节为30°,第二组保持0°,第三组调节为-30°,如图8的8-5。

处理6:第一组调节为15°,第二组保持0°,第三组调节为-15°,如图8的8-6。

如图8所示,在距烤房底部100mm处均匀布置1.1~1.3、2.1~2.3、3.1~3.3、4.1~4.3共12个测点,测点风速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当分风板不调节时,热风均匀进入装烟室内,从前至后风速逐渐减小,前后同一位置的左右风速差别不大;当左侧分风板和右侧分风板同时向左调节时,2.3测点、3.3测点、4.3测点风速均比前后同一位置的测点风速大,且差距逐渐增大,说明此调节方式可实现烤房速度分布向左侧偏移;当左侧分风板和右侧分风板向右调节时,3.1测点、4.1测点风速均比前后同一位置的测点风速大,且差距逐渐增大,说明此调节方式可实现烤房速度分布向右侧偏移;当左侧分风板向左调节且右侧分风板向右调节时,烤房后部测点风速明显减小,烤房内的热风分散至左右两侧;当左侧分风板向右调节且右侧分风板向左调节时,1.2测点、2.2测点、3.2测点、4.2测点风速明显增大,烤房内的热风向中部汇集并吹向烤房后部;但热风汇集强度随调节角度的大小变化。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通过调节分风板,可实现不同效果的分风。

表1不同分风板调节处理的距烤房底部100mm处的测点风速(m/s)

如图1-图4所示,所述风压翻板6包括防止退调节铰链60,所述风压翻板6的一边通过防止退调节铰链60固定连接于顶板3折边处,所述风压翻板6可以通过防止退调节铰链60调节开启角度,起到前后分风的作用。

将上述分风装置安装于烤房热风风道处,构成一种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在密集烤房热风口风道13处安装上述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如图5、图6所示,所述分风装置的风压翻板6位于供热室12内,所述分风装置的均风板4位于朝向供热室12一侧,所述分风装置的分风板5位于朝向装烟室7一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风板5的调节可根据农户使用烤房总结出的分风缺陷,在装烟之前分风装置分风板5适当调节位置,如装烟室左边温度偏低,可适当调节分风板5均向左边偏;若装烟室右边温度偏低,可适当调节分风板5均向右边偏;若装烟室后部(定义为远离热风口风道的装烟室部分)温度偏低,可减小风压翻板的开启角度,增大风压风速,提高后部的风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框体100、分风板5、风压翻板6和均风板4的外尺寸分别为:835×300×360(长×宽×高,mm)、338×225(高×宽,mm)、835×217(长×宽,mm)、450×340×563(深×高×斜边,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分风装置的整体外尺寸为:835×680×365(长×宽×高,mm),其中的分风板5共设置8片,可依次将第1-3片作为第一组、第4-5片作为第二组、第6-8片作为第三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