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669发布日期:2019-10-19 02:4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滤棒是指以过滤材料醋纤丝束及聚丙烯丝束等为原料,卷制而成的具有过滤作用,并有一定长度的圆形棒,在本行业中现有设备中滤棒的下料方式基本都是自由下落,存在以下问题:

1、滤棒在下料过程中,如果槽轮转速慢能正确下落,槽轮转速快了就会出现位置偏移;

2、滤棒在下料时,偏前偏后造成每次都有时间差,时间间隔不固定,造成下个工位时间上有累计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与槽轮配合使用,滤棒在槽轮的上部被送入槽轮的两个相邻齿牙之间,并随槽轮的转动输送到槽轮的下部,滤棒下料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下料条和用于防止滤棒随槽轮运动的过程中被抛出的弧形挡板,槽轮的齿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环形的凹槽,每条凹槽与槽轮的齿牙垂直,每个下料条安装在槽轮的下方,且其一端置于一条凹槽内,每个下料条位于凹槽内的一端到槽轮中心的距离小于滤棒中心到槽轮中心的距离。

进一步地,弧形挡板与槽轮同轴安装。

进一步地,弧形挡板的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传动轴,传送轴的中心轴线与槽轮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轴上固定有至少一个齿轮,齿轮与槽轮的最近距离小于滤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槽轮上设置至少一条凹槽,槽轮的正下方设置至少一个下料条,下料条安装在凹槽内,当滤棒在槽轮的作用下运动到下方时,通过下料条的作用,无论槽轮的转速如何,滤棒都能在正确的位置下落,避免了滤棒在下落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

2、通过下料条的作用避免了滤棒在下落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滤棒在下料时,由于没有位移偏差,滤棒能准时的到达下一个工位,就不会出现时间间隔不固定的情况,避免了时间上的累计误差;

3、通过固定与槽轮同轴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的上端设置齿轮,且齿轮与槽轮的最近距离小于滤棒的直径,避免了有两根滤棒同时出现在槽轮中同样两个齿牙之间导致装置卡机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中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

1-下料条,2-滤棒,3-槽轮,4-弧形挡板,5-齿轮,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与槽轮3配合使用,滤棒2在槽轮3的上部被送入槽轮3的两个相邻齿牙之间,并随槽轮3的转动输送到槽轮3的下部,滤棒下料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下料条1和用于防止滤棒2随槽轮3运动的过程中被抛出的弧形挡板4,槽轮3的齿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环形的凹槽6,每条凹槽6与槽轮3的齿牙垂直,每个下料条1安装在槽轮3的下方,且其一端置于一条凹槽6内,每个下料条1位于凹槽6内的一端到槽轮3中心的距离小于滤棒2中心到槽轮3中心的距离。

如图1所示,弧形挡板4与槽轮3同轴安装。

如图1所示,弧形挡板4的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传动轴,传送轴的中心轴线与槽轮3的中心轴线平行,传动轴上固定有至少一个齿轮5,齿轮5与槽轮3 的最近距离小于滤棒2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一种滤棒下料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滤棒2在槽轮3的上部被送入槽轮3的两个相邻齿牙之间,并随槽轮3的转动输送到槽轮3的下部,无论槽轮3的转速如何,通过下料条1的作用都可以是滤棒2在准确的位置下落,弧形挡板4和齿轮5的设置,避免了有两根滤棒2同时出现在槽轮3中同样两个齿牙之间导致装置卡机的情况。

在槽轮3上设置至少一条凹槽6,槽轮3的正下方设置至少一个下料条1,下料条1安装在凹槽6内,当滤棒2在槽轮3的作用下运动到下方时,通过下料条1的作用,无论槽轮3的转速如何,滤棒2都能在正确的位置下落,避免了滤棒2在下落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通过下料条1的作用避免了滤棒2在下落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滤棒2在下料时,由于没有位移偏差,滤棒2能准时的到达下一个工位,就不会出现时间间隔不固定的情况,避免了时间上的累计误差;通过固定与槽轮3同轴的弧形挡板4,弧形挡板4的上端设置齿轮5,且齿轮5与槽轮3的最近距离小于滤棒2的直径,避免了有两根滤棒2同时出现在槽轮3中同样两个齿牙之间导致装置卡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