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44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和家庭用品领域鞋类中的大底鞋,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达到全面的使用伸展性结构的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其是利用各个部位设计为不同的软硬度结构,而使其在使用上更具有功效性,进而可达到改善现有习用鞋底结构不安全性缺陷的功效,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当前市面上的工作鞋或安全鞋的鞋底结构中,其大部份都是设置成非常厚的结构,更有些工作鞋将铁头设置在其前端,因此其鞋底不仅会很厚,而且也很硬,藉此来达到更具有耐磨的功效。上述的现有的鞋底结构,虽可提供使用者一耐磨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现有的鞋底结构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请参阅


图1所示,是现有习用大底鞋的结构示意图,此种现有鞋底结构的弊端不仅不符合人体工学,而且会使得使用者穿在脚上感受到极大的不舒服,更存在有会造成脚部的伤害等相当大的困扰。因为其鞋底(10)是采用一体成型的厚底结构,而当人们在行走时,其脚板是支撑人体整个重量的主要部位,且人体脚部在走动时,脚尖部位(11)必须踮着地面而脚跟部位(12)会随着走路而上抬,因此该鞋底的延伸性便显得相当重要,但是现有习用的鞋底其硬质的结构则实难以让脚板伸展,如此将造成使用者在行走时非常不舒服,且容易造成脚板的拉伤。
更何况,由于一般工作鞋或安全鞋的鞋底是由相当硬质的材料制成,所以其延展性或伸展性相当差,当使用者行走时脚掌常会弯曲以便施力,若整个鞋底为硬质的话,则脚掌施力将增大,如此同样会造成使用者在行走时更加疲劳,显然其不具有使用的实用性。
再者,一般现有的运动鞋或爬山鞋大部份也都是如此结构,充其量顶多是厚度不同而已,如同前述论点,如果鞋底是同样硬度的话,相信其在实用性上也是相当欠缺,更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一般地面并非全是平坦的地面,可能是呈现出凹凸不平状,因此更需要对此类鞋底做特别的改良。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鞋底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鞋底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能够改进目前现有常规的鞋底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鞋底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使其将鞋底部位与第一前、后止块的硬度设置为不同,及前、后容置块体与第二前、后止块的硬度不同,而使整体大底鞋更具有弹性及延展性,利用各个部位设计为不同的软硬度结构,相对于现有习用的单一弹性或是单一硬度的鞋底结构,在使用上可以更为舒适,而具有适于实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大底鞋,使其在鞋底的侧边及鞋底的中间部形成适当的弹性延展性结构,藉由鞋底不同软硬度的结构而使各种鞋子都能达到使用安全及穿着舒适的功效,不仅可以适用于各式场地,而且更能具有安全性的保障,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大底鞋产品的需求,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更加具有实用性,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大底鞋,主要包括一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并设有鞋底部位及使用部位,其主要是在鞋底本体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后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数个第一前止块、第一后止块,可以供止滑或爬山时的止挡作用;且再在该鞋底本体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后端的中间部位再分别设有前容置块体、后容置块体,并在该前容置块体、后容置块体内穿设出数个第二前止块、第二后止块,并设计为鞋底部位与第一前止块、第一后止块为不同的硬度,且再使前容置块体、后容置块体与第二前止块、第二后止块的硬度设置为不同的硬度,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结构的大底鞋整体结构。藉由上述结构,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能够达到全方位的伸展,并可达到安全舒适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其中所述的鞋底部位设置为软质部位,而第一前止块、第一后止块为硬质部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大底鞋结构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实用新型利用鞋底部位及第一前、后止块的硬度不同及前、后容置块体与第二前、后止块的硬度不同,而使其整体的大底鞋更具有弹性及延展性,相对于现有习用的单一弹性或是单一硬度的鞋底结构来说,可以提高相当的实用性,而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因为其仅是在鞋底的各个部位做些微的结构改变,所以结构简易,制造成本也相对减少,符合成本效益,且与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及使用实用性相比较更是物超所值,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
3、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鞋底的侧边及鞋底的中间部达到适当的弹性延展性,如此不仅可以使其适用于各式场地外,而且更能具有安全性的保障,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大底鞋产品的需求,从而在使用上更为适于实用。
4、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确实可以达到实用上的功效,不仅使用方便,不需烦杂的手续,而且结构成形的加工更是简便,符合成本效益,而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
5、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在结构设计、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设计,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见有类似的产品,而确实具有新颖性。
6、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结构确比现有的鞋底更具技术进步性,且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功能亦远非现有的大底鞋所可比拟,较现有的大底鞋更具有技术上的进步,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而确实具有创造性。
7、本案申请人是实际生产制造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研发者,发展此类产品已有十数年的经验,对于现有的大底鞋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相当了解,而本实用新型即是根据上述缺陷研究开发而创设的,其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而且较现有的大底鞋确实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且较现有习知产品更具有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优良功效,而确实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将鞋底部位与第一前、后止块的硬度设置为不同,及前、后容置块体与第二前、后止块的硬度不同,而使整体大底鞋更具有弹性及延展性,利用各个部位设计为不同的软硬度结构,相对于现有习用的单一弹性或是单一硬度的鞋底结构,在使用上可以更为舒适,而具有适于实用的功效;其在鞋底的侧边及鞋底的中间部形成适当的弹性延展性结构,藉由鞋底不同软硬度的结构而使各种鞋子都能达到使用安全及穿着舒适的功效,不仅可以适用于各式场地,而且更能具有安全性的保障,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大底鞋产品的需求,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更加具有实用性,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其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较现有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易,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习用大底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底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使用时的实施例示意图。
10-鞋底 11--脚尖部位 12--脚跟部位20-鞋底本体 21--鞋底部位 22--使用部位31-第一前止块 32-第一后止块 41-前容置块体42-后容置块体 43-第二前止块 44-第二后止块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其主要包括一鞋底本体(20),该鞋底本体(20)设有鞋底部位(21)及使用部位(22),并在该鞋底本体(20)的使用部位(22)的前端或后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数个第一前止块(31)、第一后止块(32),该第一前止块(31)、第一后止块(32)是为可以提供止滑功能或爬山时的止挡作用;且再在该鞋底本体(20)的使用部位(22)的前端或后端的中间部位再分别设有前容置块体(41)、后容置块体(42),并在该前容置块体(41)、后容置块体(42)内穿设出数个第二前止块(43)、第二后止块(44),并设计为使鞋底部位(21)及第一前止块(31)、第一后止块(32)的硬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鞋底部位(21)设置为软质部位,而该第一前止块(31)、第一后止块(32)则设置为硬质部位为例进行说明,且再使前容置块体(41)、后容置块体(42)与第二前止块(43)、第二后止块(44)的硬度设为不同,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大底鞋的整体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碰到各式凹凹凸凸的路面或是山路时,其藉由不同的软硬部位而会使鞋底的使用部位(22)更具有伸展的结构特征及效果;而第一前止块(31)、第一后止块(32)除了具有止滑及止挡的效果外,更因为其与鞋底部位(21)为硬度不同的硬软部位,因此可以使得鞋底部位(21)具有更高的延展性,而可方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或走路时的上抬脚跟动作,而且又因为其前容置块体(41)、后容置块体(42)与第二前止块(43)、第二后止块(44)的硬度不同,而会使得鞋底中间部位受到地面石头或是凹凸部位时更具有延展的功效,如此而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特别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大底鞋,主要包括一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并设有鞋底部位及使用部位,其特征在于其在鞋底本体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后端的侧边分别设有数个第一前止块、第一后止块;且再在该鞋底本体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后端的中间部位再分别设有前容置块体、后容置块体,并在该前容置块体、后容置块体内穿设出数个第二前止块、第二后止块,并设计为鞋底部位与第一前止块、第一后止块为不同的硬度,且再使前容置块体、后容置块体与第二前止块、第二后止块的硬度设为不同的硬度,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结构的大底鞋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部位设置为软质部位,而第一前止块、第一后止块为硬质部位。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结构的大底鞋,包括一鞋底本体,鞋底本体设有鞋底部位及使用部位,在鞋底本体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后端的侧边设有数个第一前、后止块;且在鞋底本体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后端的中间部设有前、后容置块体,在容置块体内穿设出数个第二前、后止块,并使鞋底部位与第一前、后止块的硬度不同,再使前、后容置块体与第二前、后止块硬度不同,藉由鞋底不同软硬度结构使鞋子能达到使用安全及穿着舒适的功效,可适用于各式场地,且更具有安全性保障,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A43B13/00GK2484775SQ012189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4日
发明者凯文恩那拉 申请人:凯文恩那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