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防风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37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的防风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伞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使用者可 在现有伞具自行加装防风补强结构,降低伞面外翻或伞骨弯 折的发生率。
背景技术
遮风挡雨的伞具如图1所示,是在伞柄1的伞头3连接 有多根活动式伞骨2,这些伞骨2外围捆绑有一面伞面4,推 动此伞柄1的滑套5让各伞骨2伸展开来,可以撑开伞面4 拱起扩张至既定范围。
受到风力6吹袭的伞面4致生浮力,使用者必须握紧伞 柄1下拉伞具,才不会被风吹走。这样的伞具, 一旦遇到强 风,即使不被吹走,也会因为伞面4不敌风力6致生翻面效 应,如此一来,伞骨2会随着伞面4外翻而弯折,严重时, 伞骨2甚至会有折断无法修复的缺点。
为解决此弊端,同业研创如图2所示防风器7,包括一钢 圈8和多个支撑杆9,各支撑杆9以两个为一组轴接为转动状 态,每组支撑杆9 一端与伞骨相连,另一端活动连接在钢圈8 的圆周面。随着伞具的推开,套在伞柄的钢圈8会连动各支 撑杆9伸展到与伞柄垂直的使用状态,虽然可以防止伞面被 风吹翻,但是钢圈8结合在伞柄的技术门坎高,不容使用者
自行安装。
鉴于此,申请人研发出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可以有 效解决前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可在制 造地将此防风补强结构直接安装于伞具后出售,或由使用者
购买此防风补强结构自行加装(DIY)于既有伞具上,只要将 穿组补强线的束件缚在伞具滑套上,然后连接补强线与对应 的伞骨,再把此补强线中段的松紧件与伞骨相连,即可降低 伞面外翻或伞骨弯折的发生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研发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 包括 一束件,束在伞柄滑移运动的滑套上;
多根补强线,各补强线一端联结于束件,另端与伞具多 数伞骨之一的末端相连;以及
至少一松紧件,该松紧件具有弹性而定位在伞骨上,用 以吊着该补强线的中段。
简单的说,该束件穿过每根补强线的环型端,然后束紧 在伞具的滑套上,该补强线另端穿过圈状松紧件再定位在伞
骨的末端,由勾扣件让松紧件连结于伞骨孔洞里,用以吊起 补强线的中段部位。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 构,该防风补强结构包括下列元件
一束件,固定于雨伞的滑套上;多根补强线,各补强线一
端分别是一环型端,另一端各自固定于伞骨的末端,每一环型 端套于该束件上;多数弹性松紧件,每一松紧件各自具有一供 补强线穿过的穿孔;以及等同松紧件数目的勾扣件,各勾扣件
分别与对应的松紧件结合在一起,钩扣定位于伞骨衔接处的孔 洞。该环型端是以一固定端子将补强线圈绕的末端定型而成。 该松紧件选自环型松紧带、圈形弹性体或弹性线材圈绕成环状 之一予以实施。该勾扣件选自别针、金属扣具或其它用于勾挂 的扣具之 一予以实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
构,该防风补强结构包括下列元件
朿件,束紧于伞柄滑移运动的滑套上多根补强线,
i亥补强线一端为套于束件的环型端,另端为定位于伞骨的
系结端;多数松紧件,该松紧件具有弹性而定位在伞骨上,
用以吊着该补强线的中段;以及等同补强线数目的固定器,
被补强线穿过而定位在与系结端相邻的位置该固定器是一
矩形体,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孔和至少一切口 ,该切□是
从固定器边缘朝着孔方向延伸的细长缝隙该固定器是由一
线材中段连续弯折有一缺口 ,该线材自缺□延伸较短的段
在端末处弯折有一横条,自该缺口延伸较长的一段线材连续 弯折并在端末具有一次横条,该横条与次横条配合长段的线 材框围成多数出入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是此防风补强结构加装于伞具上, 即可降低伞面外翻或伞骨弯折的发生率。采用的切口会挤压 线头与补强线取得定位的效果,如此一来使得系结端不会松动地脱离伞骨末端。采用固定器由一线材中段连续弯折有一 缺口的技术方案,该缺口愈深入愈狭窄而形成内窄外宽的机 能形状,应用于防风补强结构增进了使用的快速和便利。


图1是已知伞具受强风吹袭致使伞面外翻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中国实用新型第02269932.5号专利案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风补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零件分 解示意图。
图4是图3防风补强结构完成组装的概略图。 图5是伞具在滑套组装图3束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5a是延续图5在滑套完成束件组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a的俯视平面图。
图7是串联于束件的补强线穿过松紧件的前置作业示意图。
图7a是局部放大图7有关补强线穿过松紧件的平面图。 图8是穿过松紧件的补强线完成伞骨末端定位作业的平 面示意图。
图8a是局部放大图8有关补强线与伞骨末端的平面图。
图9是撑开伞具让松紧件连结伞骨的平面示意图。
图9a是图9松紧件连结的勾扣件被解开进入伞骨孔洞的
示意图。
图9b是图9a勾扣件完成伞骨孔洞钩挂动作的示意图。
图9c是松紧件连结勾扣件另一实施例完成伞骨孔洞钩挂
动作的示意图。
图9d是松紧件连结勾扣件又一实施例完成伞骨孔洞钩挂
动作的示意图。
图10是组装防风补强结构的伞具收折伞骨的动作示意
末端 伞柄
图11是关于固定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防风补强结构应用图11固定器与伞骨相连的动 作示意图。
图13是图11固定器滑动在补强线的动作示意图。 图14是关于另一固定器配合补强线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O伞具 11 12伞骨 13 14孔洞 15 16伞面
20防风补强结构 30束件 40 41固定端子 42 43系结端
50松紧件 51穿孔
60勾扣件
70固定器 71孔
72切口
补强线 环型端80固定器
82缺口 84出入孔
81线材 83横条 85次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及技术,兹举下 列实施例配合图式说明于后。
图3~图IO显示防风补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可在制造地 将此防风补强结构直接安装于伞具后出售,或由使用者购买 此防风补强结构自行加装于既有伞具上。
请参阅图3、图4, 一防风补强结构20包括一束件30、 至少一补强线40及等同补强线数量的松紧件50。其中,该束 件30选自一次性束带或可拆式束带之一,所谓一次性束带是 指束紧状态不可拆除的束带,所谓可拆式束带是指多次束紧 或拆卸的束带。
本实施例的补强线40可以是塑性材料、织造材料或金属 材料之一制作的线材。各补强线40的长度,是根据伞具撑开 状态的伞骨到伞柄或滑套的距离来决定。由于伞具已制定国 际规格,所以补强线40得以制作出适用于.大、小伞具的制式 长度。
该补强线40—端是一环型端42,另一端是一系结端43, 该系结端43是以丝线编造方式系成活结状为佳。该环型端42 除了将补强线40 —端的线头预先圈绕,利用一固定端子41 定型此圈绕线头成为环型端42的作法外,还可以在该补强线40 —端连结环状物充当环型端42使用。
前述松紧件50具有一穿孔51,是选自环型松紧带、圈形 弹性体或弹性线材圈绕成环状之一来实施为佳。该松紧件50 可以直接定位于伞具上,或者是与一勾扣件60相结合,该勾 扣件60选自别针、金属扣具或其它用于勾挂的扣具之一予以 实施。
前述此防风补强结构20可根据下列流程组装在伞具来使

a. 请参阅图5,准备一支现成的伞具10,将拉直的束件 30放在邻近滑套的位置;等同伞骨12数量的补强线40,将 各自的环型端42逐一套入该束件30上;
b. 该伞具10在伞柄15上的滑套11已推至既定位置, 如图5a、图6所示,串联各补强线40的束件30,被勒紧束 缚在滑套11的适当位置。
c. 参阅图7、图7a,各补强线40异于滑套11 一端的线 头,分别穿过松紧件50的穿孔51;此时,该松紧件50结合 的勾扣件60,是把钩挂用途的针体压制在未弹出的状态。
d. 如图8、图8a所示,各补强线40穿过松紧件50 — 端的线头,是在撑开状伞具10的伞骨12末端13成为系结端 43,该补强线40数量与伞骨12相等为佳。
e. 参阅图9a,让该勾扣件60用于钩挂的针体弹出,将 此针体穿过伞骨12衔接处的孔洞14;如图9b所示,再度把 勾扣件60的针体压制在未弹出状态。这样一来,各松紧件50 借助本身伸縮性回复力,会如同图9般分别吊起补强线40的 中段部位。
图9c显示勾扣件60另一实施例。由一扣件61及一头部 63组成勾扣件60中,该扣件61结合头部63宛如链条一般, 该扣件61通体为一金属线材巻绕而成,钩挂于伞骨12衔接 处的孔洞14里,该头部63对一松紧件50两端予以限制而形 成一供补强线穿过的穿孔51。
图9d显示勾扣件60又一实施例。由一扣件61、 一连结 环62以及一头部63组成的勾扣件60中,该连结环62结合 扣件61与头部63宛如链条一般,该扣件61通体为一金属线 材巻绕而成,钩挂于伞骨12衔接处的孔洞14里,该头部63 对一松紧件50两端予以限制而形成一供补强线穿过的穿孔 51 。
根据上述步骤完成的防风补强结构20,如图10所示,不 会影响伞具10正常的收折动作。该伞具10如图7、图8、图 9所示的伞面16遭逢强风时,因为伞骨12末端13被补强线 40拉住,使伞面16外翻或伞骨12弯折的发生率大幅降低。
该补强线40的伸缩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至于松紧件50 可以是一环型松紧带,具备可伸缩的弹性,该松紧件50主要 功能是在伞具10收伞时,利用本身回复力来拉住补强线40 不会垂落,避免伞具IO展开或折收动作期间受到影响或干扰。 该松紧件50另一功能是在伞具遇到强风时,由弹性的特质提 供缓冲作用,避免补强线40或伞骨12直接受到强风冲击。
图9显示防风补强结构20,因为构件简易与组装便利特 性,可自行购买安装在现有伞具10,也可以在工厂生产时直
接安装在伞具10再营销贩卖。尤其是可拆式束带作为束件30 使用时,得以拆除重复使用于其它伞具10上,提高使用率增 加效益至最高。
每一伞骨12末端13均被补强线40拉住时,该伞具10 具备绝佳的抗风吹翻的拉力,各补强线40被弹性的松紧件50 吊着,使补强线40拉力强度更为提升,在不影响伞具10正 常功能的前题下,增加伞具10抗风实用性,兼具DIY的简易 方便改装性和多次重复使用的极佳效益性功效。
图10显示防风补强结构20完全不会干扰到伞具的正常 使用,且收开伞的动作亦无防碍,由弹性松紧件50的弹性, 在收伞期间拉住补强线40,并调整补强线40使其紧绷不会下 垂。
图11显示一类似矩形体的固定器70,沿着长度方向依序 设有三孔71及一切口 72,该孔71呈矩形孔洞形状,也可以 是其它几何形状的孔洞,该切口 72则是在固定器70的一边, 顺着长度方向往孔71延伸的细长缝隙,此缝隙愈深入愈狭窄, 让该切口 72形成内窄外宽的机能形状。
前述防风补强结构中,该补强线40异于束件一端的线头, 如图12所示,顺势钻入穿出固定器70的三个孔71,并且露 出一呈环套形状的系结端43。
一般来说,伞面16周边会是绑在伞骨12的末端13,该 系结端43绕编一活结,可以连同伞骨12末端13与伞面16 一并套住。如图13箭头所示,推动固定器70顺着补强线40 一路移动到系结端43,直到使用者认为适当的位置,即可拉
扯该补强线40陷入切口 72中。
该切口 72是内窄外宽,最好是内部宽度小于补强线40 的线径,当系结端43的线头连同补强线40 —起陷入切口 72 时,该切口 72两边会挤压线头与补强线40取得定位的效果, 如此一来,该系结端43就不会松动地脱离伞骨12末端13。
根据上述补强线定位的技术内容,再衍生图14绘制的固 定器80。为了应用于防风补强结构增进使用的快速和便利, 该固定器80是由一线材81中段连续弯折有一缺口 82,该缺 口 82愈深入愈狭窄而形成内窄外宽的机能形状。
自该缺口 82分别延伸有二段线材81,短线材81在端末 处弯折有一横条83,该横条83配合长线材81形成一出入孔 84。连续弯曲的长线材81亦在端折弯一次横条85,该次横条 85配合长线材81框围有一出入孔84。
上述各出入孔84些许的部份是彼此重迭,由平行的横条 83与次横条85将所有的出入孔84区分成多数孔洞,对折后 的补强线40逐一穿过这些孔洞,拉出一呈环套形状的系结端 43,即可绕编该系结端43成为一个活结, 一并套住伞骨末端 和伞面,其定位补强线40的原理与手段同于前述固定器,于 此不再赘言。
权利要求1.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风补强结构包括下列元件一束件,束在伞柄滑移运动的滑套上;多根补强线,各补强线一端联结于束件,另端与伞具多数伞骨之一的末端相连;以及至少一松紧件,该松紧件具有弹性而定位在伞骨上,用以吊着该补强线的中段。
2 . —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风补强结 构包括下列元件一束件,固定于雨伞的滑套上;多根补强线,各补强线一端分别是一环型端,另一端各自 固定于伞骨的末端,每一环型端套于该束件上;多数弹性松紧件,每一松紧件各自具有一供补强线穿过的 穿孔;以及等同松紧件数目的勾扣件,各勾扣件分别与对应的松紧件 结合在一起,钩扣定位于伞骨衔接处的孔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环型端是以一固定端子将补强线圈绕的末端定型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松紧件选自环型松紧带、圈形弹性体或弹性线材圈绕 成环状之一予以实施。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勾扣件选自别针、金属扣具或用于勾挂的扣具。
6. —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风补强 结构包括下列元件一束件,束紧于伞柄滑移运动的滑套上;多根补强线,该补强线一端为套于束件的环型端,另端 为一定位于伞骨的系结端;多数松紧件,该松紧件具有弹性而定位在伞骨上,用以 吊着该补强线的中段;以及等同补强线数目的固定器,被补强线穿过而定位在与系 结端相邻的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固定器是一矩形体,沿着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孔和至少 一切口 ,该切口是从固定器边缘朝着孔方向延伸的细长缝隙。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伞的防风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器是由一线材中段连续弯折有一缺口,该线材自缺口 延伸较短的一段在端末处弯折有一横条,自该缺口延伸较长 的一段线材连续弯折并在端末具有一次横条,该横条与次横 条配合长段的线材框围成多数出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伞的防风补强结构,此防风补强结构包括一束件、多根补强线及多数松紧件。此束件逐一穿过每根补强线的环型端,然后束紧在现有伞具的滑套上,连接于束件的补强线另一端,是穿过圈状松紧件再与伞骨的末端固定。至于松紧件则是借助本身弹性的回复力吊起补强线的中段部位,所以,这些松紧件是定位在伞骨上,定位的方式可以在松紧件结合有勾扣件,利用此勾扣件钩住伞骨的孔洞。本实用新型的防风补强结构可自行加装在既有的伞具,遭逢强风时,因为伞骨末端被补强线拉住,使伞面外翻或伞骨弯折的发生率大幅降低。
文档编号A45B25/22GK201192138SQ20082000190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3日
发明者何振隆 申请人:何振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