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消散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57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电消散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特别是一种静电消散袜。
背景技术
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对人体产生危害,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人们发明了各种防止静电产生的衣物、袜子等;专利号为200520052604. 7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袜,其特征在于,在袜子的袜体上设置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导电体,导电体与一可拖在鞋外并与大地连接的导电链条连接,将静电通过导电体和导电链条传输至大地,以避免人体静电电荷的聚集。其存在的不足是1、由于人体皮肤与袜体上的导电体相接触,造成穿着不舒适;2、外接一根与大地连接的导电链条,不仅使美观大打折扣,而且行走过程中容易踩到导电链条,造成安全隐患;3、制造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穿着舒适且抗静电效果好的静电消散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静电消散袜,其特征在于它由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面料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面料纤维由抗静电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或并丝合股或织造而成,其中抗静电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95%。所述抗静电纤维为金属导电纤维、碳素导电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普通纤维为棉、毛、丝、涤纶和晴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面料纤维编织成纬平针组织结构、提花组织结构、罗纹组织结构或双反面组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编织袜子的面料纤维中加入了抗静电纤维,从而大大改善了面料的静电消散性能;另外,由于抗静电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或并丝合股或织造形成一股纱线(即面料纤维),使得编制过程更加简单。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袜子采用具有静电消散功能的面料纤维编织而成,可以编织成纬平针组织结构、提花组织结构、罗纹组织结构或双反面组织结构,也可以织成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的组合形式。所述面料纤维由抗静电纤维I和普通纤维2混纺或并丝合股或织造而成,其中抗静电纤维I为金属导电纤维、碳素导电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其重量百分比为2%-95%。本例中,抗静电纤维I采用日本钟纺(Kanebo)公司生产的Belltron 9R1导电纤维,利用该公司的优势技术——复合纺丝技术,将导电的碳粉与熔融状的尼龙充分混合后,经特殊的喷丝孔与基体尼龙复合成纤,形成了双组份的导电纤维。其外层为具有高导电性能的超薄皮状导电聚合物,内部则完全是尼龙一 6聚合物。其优点在于1、在尼龙一 6表面包裹了一层导电性良好的超薄聚合物,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提供了优秀的导电能力。2、优秀的静电控制能力20D三孔的结构使9R1比单孔导电纤维具有更大的传导表面,因此静电消散性能更加稳定、持久。3、良好的耐洗涤、抗弯曲、耐磨损性能不同于渗碳纤维,不会因为摩擦、洗涤而导致碳粒子脱落,也不同于金属纤维,不会因为折损、脱落而损伤接触物表面。另外,也可采用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色可染导电长丝,其规格锦纶或涤纶,断裂强度彡2. OcN/dtex,断裂强度不匀率6. 0%,断裂伸长40 — 90%, 断裂伸长不匀率10. 0%,表面电阻率108~9Ω。普通纤维2为棉、毛、丝、涤纶和晴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消散袜,其特征在于它由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面料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面料纤维由抗静电纤维(I)和普通纤维(2 )混纺或并丝合股或织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电消散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纤维(I)为金属导电纤维、碳素导电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静电消散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纤维(2)为棉、毛、丝、涤纶和晴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静电消散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纤维编织成纬平针组织结构、提花组织结构、罗纹组织结构或双反面组织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消散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穿着舒适且抗静电效果好的静电消散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静电消散袜,其特征在于它由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面料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面料纤维由抗静电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或并丝合股或织造而成,其中抗静电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95%。
文档编号A41B11/00GK202610473SQ2012201390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朱勤 申请人:杭州安泰医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