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尼龙齿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438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双层尼龙齿拉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尼龙齿拉链,尤涉及一种可用在防止破坏及强化啮合能力的双层尼龙齿拉链。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人在休息时段向往出国旅游度假,大多会使用行李箱以携带随身物品。使用者搭乘飞机或船之前须将行李箱进行托运,而托运行李箱的地方往往是没有人驻守管制,让偷窃者有机会可以进行偷窃。偷窃者利用尖锐器具穿刺齿头以撬开齿头间的啮合而打开行李箱,通过撬开齿头的方式不会破坏拉链的结构,导致偷窃者窃取行李箱中的财物后可再将拉链恢复原状,使得使用者拿取行李箱时不会立即发现,导致事后使用者打开行李箱时才发现,已经来不及报警。

目前用在防盗的拉链1如图1至图3所示,该拉链1包含有一对位在上层的第一齿头11,一对位在下层的第二齿头12,以及一对缝设在该对第一齿头11及该对第二齿头12之间的链带13。该拉链1在制作上需将该对第一齿头11完全对准该对第二齿头12才能将该对第一齿头11、该对链带13及该对第二齿头12相互缝合,若该对第二齿头12未对准该对第一齿头11,恐导致缝设的针头破坏该对第二齿头12而必须重新替换另一该对第二齿头12,对此,造成该拉链1在制作时的困难度提高。另,当配合该拉链1的一拉头14在该拉链1上拉动时,由于该对第一齿头11、该对第二齿头12及该对链带13靠近该拉头14的一端是缝合在一起,恐造成该拉头14在拉动时的活动空间较小而让使用者不易拉动该拉头14。

承上,当一尖锐物2往下穿刺该对第一齿头11,该对第一齿头11会抵靠在该对第二齿头12上,若该尖锐物2再继续往下穿刺一定程度时,因为该拉链1仅有单层该对链带13的设置,未有足够的拉力,导致该对第一齿头11及该对第二齿头12容易受该尖锐物2的穿刺而下沉,造成该对第一齿头11 及该对第二齿头12容易下沉而被强行撑开。此外,该对第一齿头11与该对第二齿头12是对准缝合,使得该对第一齿头11之间的啮合位置对应该对第二齿头12之间的啮合位置,造成上下层啮合端之间多个如缝隙的第一穿刺点15与第二穿刺点(图未示出)位置相同,一旦该尖锐物2自其中一该第一穿刺点15往下穿刺时,该尖锐物2容易穿刺过单层该对链带13的阻隔而继续向下穿刺对应的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进而撑开该对第一齿头11的啮合端及该对第二齿头12的啮合端。由于防盗能力不足,一旦该对第一齿头11或该对第二齿头12的啮合被强行撑开,此方式并不会破坏该拉链1的结构,偷窃者窃取财物后可完美地将该拉链1恢复原状,使得使用者拿取行李箱时不会立即发现,导致事后使用者打开行李箱时才发现已来不及了,故现有该拉链1的防盗能力仍然不足。

现有另一种用在防盗的拉链结构3如图4至图7所示,该拉链结构3包含有一对位在上层的上齿头31,一对位在下层的下齿头32,一对连接在该对上齿头31的上链带33,以及一对连接在该对下齿头32的下链带34,该对上链带33远离该对上齿头31的一端与该对下链带34远离该对下齿头32的一端分别以一对线材35缝设使其相互连接,该对上链带33连接该对上齿头31至该对线材35之间的长度大于该对下链带34连接该对下齿头32至该对线材35之间的长度。由于该对上链带33与该对下链带34的长度不同,使得该拉链结构3在工艺时必须准确选用其长度才能使该对上齿头31与该对下齿头32相互对准,若其长度的选用无法让该对上齿头31对准该对下齿头32,虽然可以利用配合该拉链结构3的一拉头结构36校正,让该对上齿头31之间的啮合对准该对下齿头32之间的啮合,但啮合后该对上链带33或该对下链带34的其中一边会突起而影响美观,对此,造成该拉链结构3在工艺上的困难度提高。

承上,该对上链带33位在该对上齿头31与该对线材35之间的长度较长,使得该对上齿头31抵靠在该对下齿头32上仅有该对下链带34的拉力,当一尖锐件4由该对上齿头31往下穿刺一定程度时,该对上齿头31及该对下齿头32容易下沉而被强行撑开。再者,该对上齿头31是对准该对下齿头32而使该对上齿头31之间的啮合位置对应该对下齿头32之间的啮合位置,导致啮合端之间多个如缝隙的上层穿刺点37与下层穿刺点(图未示出)位置相同,加上该对上齿头31与该对下齿头32之间并未有链带的设置,一旦该尖锐件4自其 中一该上层穿刺点37往下穿刺时,该尖锐件4容易直接穿刺过对应的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进而撑开该对上齿头31的啮合端及该对下齿头32的啮合端。由于防盗能力不足,一旦该对上齿头31或该对下齿头32的啮合被强行撑开,此方式并不会破坏该拉链结构3,偷窃者窃取财物后可完美地将该拉链结构3恢复原状,使得使用者拿取行李箱时不会立即发现,导致事后使用者打开行李箱时才发现已来不及了,对此,现有该拉链结构3的防盗能力仍然不足。

接续,图4所示的该拉链结构3亦能以图8所示的另一种拉链结构3a呈现,将该对上齿头31朝右位移,使该对上齿头31未对齐该对下齿头32,但图8所示的该拉链结构3a亦有着如图4至图7所示工艺困难、美观及容易下沉而防盗能力差等缺失。

因此,如图1至图3所示该拉链1或图4至图7所示该拉链结构3或如图8所示另一该拉链结构3a仍具有制作困难、活动空间小、防盗能力不佳等问题,对此,现有拉链结构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善制作困难、活动空间小、防盗能力不佳等问题的双层尼龙齿拉链。

根据前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层尼龙齿拉链,包含有一第一尼龙齿拉链层及一第二尼龙齿拉链层,其中,该第一尼龙齿拉链层包含有一对第一链带及一对缝设在该对第一链带一端上方的第一尼龙齿,每一该第一尼龙齿具有一供啮接的第一啮合端。该第二尼龙齿拉链层包含有一对第二链带及一对缝设在该对第二链带一端下方且对齐该对第一尼龙齿的第二尼龙齿,每一该第二尼龙齿具有一供啮接的第二啮合端,每一该第二啮合端对齐每一该第一啮合端。该对第二链带与该对第一链带之间具有一对靠近该对第二尼龙齿及该对第一尼龙齿的固定端,该对固定端让该对第二链带连接该对第一链带,该对固定端至分别缝设该对第二尼龙齿及该对第一尼龙齿的该对第二链带及该对第一链带之间未连接。

进一步地,该对固定端以线材车缝。

进一步地,该对第一链带与该对第二链带分别远离该对第一尼龙齿与该对第二尼龙齿的一端至该对固定端以黏胶相连接。

进一步地,该对第一啮合端凸出该对第一链带,该对第二啮合端凸出该对第二链带。

进一步地,该对第一尼龙齿与该对第二尼龙齿交错设置,将每一该第一啮合端错开每一该第二啮合端。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该对第一链带与该对第二链带先分别连接该对第一尼龙齿与该对第二尼龙齿,此后再将该对第一链带与该对第二链带连接,减少制作上的困难。

2.本发明通过将该对固定端至分别缝设该对第二尼龙齿及该对第一尼龙齿的该对第二链带及该对第一链带之间未连接,藉此增加一拉头的活动空间以让该拉头更方便作动。

3.尖锐器具穿刺上层该对第一啮合端之间的多个上层穿刺点时,通过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及该对第二链带阻隔尖锐器具继续往下穿刺该对第二啮合端之间的多个下层穿刺点,进而防止该对第一啮合端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的啮接被撑开,藉此有效防止偷窃者窃取财物。

4.本发明设有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及该对第二链带,且通过该对固定端使该对第二链带连接该对第一链带,藉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当尖锐器具强行往下穿刺该对第一啮合端之间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时,由于该对第一链带及该对第二链带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该对第一链带与该对第二链带不容易因尖锐器具的力量往下沉,使得该对第一啮合端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的啮接不会被尖锐器具强行撑开。

5.本发明更通过该对第一尼龙齿与该对第二尼龙齿交错设置,将每一该第一啮合端错开每一该第二啮合端,进而让每一该上层穿刺点错开每一该下层穿刺点,当尖锐器具穿刺上层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后,尖锐器具会刺到下层的该对第二尼龙齿而不是刺到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藉此更进一步防止该对第一啮合端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的啮接被撑开,更有效防止偷窃者窃取财物。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拉链与拉头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拉链啮合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拉链被强行撑开啮合端的剖视图;

图4:为现有拉链结构啮合的平面图;

图5:为现有拉链结构与拉头结构的平面图;

图6:为现有拉链结构与尖锐件的平面图;

图7:为现有拉链结构被强行撑开啮合端的平面图;

图8:为图4另一态样的平面图;

图9:为本发明双层尼龙齿拉链第一实施例未啮合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双层尼龙齿拉链第二实施例未啮合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啮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双层尼龙齿拉链啮合状态与尖锐器具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尼龙齿与第二尼龙齿交错设置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拉链.1 第一齿头.11

第二齿头.12 链带.13

拉头.14 第一穿刺点.15

尖锐物.2 拉链结构.3、3a

上齿头.31 下齿头.32

上链带.33 下链带.34

线材.35 拉头结构.36

上层穿刺点.37 尖锐件.4

本发明

双层尼龙齿拉链.5 第一尼龙齿拉链层.50

第一链带.501 第一尼龙齿.502

第一啮合端.503 第二尼龙齿拉链层.51

第二链带.511 第二尼龙齿.512

第二啮合端.513 固定端.52

黏胶.520 上层穿刺点.53

尖锐器具.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所附的图示,详加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如何组合、使用,应当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请参考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双层尼龙齿拉链5,该双层尼龙齿拉链5包含有一第一尼龙齿拉链层50及一位在该第一尼龙齿拉链层50下方的第二尼龙齿拉链层51,其中,该第一尼龙齿拉链层50包含有一对第一链带501及一对缝设在该对第一链带501一端上方的第一尼龙齿502,每一该第一尼龙齿502具有一供啮接的第一啮合端503;该第二尼龙齿拉链层51包含有一对第二链带511及一对缝设在该对第二链带511一端下方且对齐该对第一尼龙齿502的第二尼龙齿512,每一该第二尼龙齿512具有一供啮接的第二啮合端513,每一该第二啮合端513对齐每一该第一啮合端503;该对第二链带511与该对第一链带501之间具有一对靠近该对第二尼龙齿512及该对第一尼龙齿502的固定端52,该对固定端52系让该对第二链带511连接该对第一链带501,该对固定端52至分别缝设该对第二尼龙齿512及该对第一尼龙齿502的该对第二链带511及该对第一链带501之间未连接。该对第一啮合端503凸出该对第一链带501,该对第二啮合端513凸出该对第二链带511。其中该对第二链带511连接该对第一链带501的方式可为如下:其一是该对固定端52以线材车缝,如图9所示,其二是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分别远离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二尼龙齿512的一端至该对固定端52以黏胶520相连接,如图10所示,但不以这些实施态样为限。

本发明实际运用在产品的制作上,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系先分别连接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二尼龙齿512,此后再将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相互连接,藉此可减少制作上的困难,有别于现有图1所示结构上下齿头要完全对准才能缝合的制作困难,亦有别于现有图4所示结构左右链带长度相等且上下齿头要完全对准才能缝设的制作困难。再者,本发明通过将该对固定端52至分别缝设该对第二尼龙齿512及该对第一尼龙齿502的该对第二链带511及该对第一链带501之间未连接,藉此能增加一拉头(图未示出)的活动空间让该拉头更方便作动,以改善现有图1所示结构未预留空间而造成拉头不易拉动的缺失。

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将本发明该双层尼龙齿拉链5结合至行李箱,并通过该拉头的作动让该对第一啮合端503啮接及该对第二啮合端513啮接。该对第一啮合端503啮接时,该对第一啮合端503之间具有多个如缝隙的上层穿刺点53;该对第二啮合端513啮接时,该对第二啮合端513之间具有多个如缝隙的下层穿刺点(图未示出)。由于该对第一尼龙齿502对齐该对第二尼龙齿512,且该对第一啮合端503对齐该对第二啮合端513,使得每一该上层穿刺点53的位置对应每一该下层穿刺点的位置。当偷窃者利用一尖锐器具6穿刺位在上层该对第一啮合端503之间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时,该尖锐器具6会碰触该对第一链带501,就算该尖锐器具6能穿刺该对第一链带501,仍能通过该对第二链带511抵住该尖锐器具6往下穿刺对应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的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对此,通过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的双重阻隔效果有效阻隔该尖锐器具6继续向下穿刺对应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的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进而防止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被撑开,藉此有效防止偷窃者窃取财物,相较于现有图1所示单层带体的结构,本发明更具有防盗能力。

承上,本发明设有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且通过该对固定端52使该对第二链带511连接该对第一链带501。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分别远离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二尼龙齿512的一端至该对固定端52相连接,藉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当该尖锐器具6强行往下穿刺该对第一啮合端503之间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时,由于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不容易因该尖锐器具6的力量往下沉,使得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不会被该尖锐器具6强行撑开,有别于现有图1至图3或图4至图8所示结构拉力不够容易下沉的缺失。

由于本发明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已有足够的防盗能力,但业者可依实际需求再加强该双层尼龙齿拉链5的防盗能力,如图13所示,通过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二尼龙齿512上下交错设置,将每一该第一啮合端503错开每一该第二啮合端513,使得每一该上层穿刺点53错开每一该下层穿刺点,当该尖锐器具6穿刺上层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后,该尖锐器具6会刺到下层的该对第二尼龙齿512而不是刺到对应其中一该上层 穿刺点53的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藉此更进一步防止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被强行撑开,更进一步有效防止偷窃者窃取财物。

请复阅图9至图13所示,由于本发明结构的防盗能力佳,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不容易被该尖锐器具6强行撑开,一旦偷窃者利用强力破坏该对第一啮合端503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啮接的方式,被破坏的位置是无法恢复原状,藉此让使用者可以立即发现而立即报警处理。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该双层尼龙齿拉链5是采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分别远离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二尼龙齿512的一端至该对固定端52相连接,藉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以强化该对第一啮合端503及该对第二啮合端513啮接的能力,因此可将本发明该双层尼龙齿拉链5结构应用在需要拉链的物品,如衣服或裤子或皮包等生活用品。

综上所述,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先分别连接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二尼龙齿512,此后再将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连接,减少制作上的困难。另,本发明通过将该对固定端52至分别缝设该对第二尼龙齿512及该对第一尼龙齿502的该对第二链带511及该对第一链带501之间未连接,藉此增加该拉头的活动空间以让该拉头更方便作动。又,该尖锐器具6穿刺上层该对第一啮合端503之间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时,通过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阻隔该尖锐器具6继续往下穿刺该对第二啮合端513之间的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进而防止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被撑开,藉此有效防止偷窃者窃取财物。再者,本发明设有双层的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且通过该对固定端52使该对第二链带511连接该对第一链带501,藉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当该尖锐器具6强行往下穿刺该对第一啮合端503之间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时,由于该对第一链带501及该对第二链带511具有一定程度的拉力,该对第一链带501与该对第二链带511不容易因该尖锐器具6的力量往下沉,使得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不会被该尖锐器具6强行撑开。此外,本发明更通过该对第一尼龙齿502与该对第 二尼龙齿512交错设置,将每一该第一啮合端503错开每一该第二啮合端513,进而让每一该上层穿刺点53错开每一该下层穿刺点,当该尖锐器具6穿刺上层的其中一该上层穿刺点53后,该尖锐器具6会刺到下层的该对第二尼龙齿512而不是刺到其中一该下层穿刺点,藉此更进一步防止该对第一啮合端503的啮接或该对第二啮合端513的啮接被撑开,更有效防止偷窃者窃取财物。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