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具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437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鞋具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一种鞋具有关,尤指一种设于鞋垫内的鞋具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鞋子已成为现代人外出时不可或缺的穿著之一。且不论是一般搭配穿着或配合户外活动所穿的皮鞋、球鞋等,也有视如雨天所穿着的雨鞋等,故鞋子除了作为保护人体足部的重要性已不可言语外,更重要地可视穿着上的需求而提供相对应的功能,实足成为一种重要工具。

而在部分寒带等天冷地区的人们,除了穿着上较为保暖外,往往也会通过鞋子提供外出时足部的保暖等措施;例如雪靴除了便于在雪地上行走外,其内部也以如绒毛等材质作为保暖措施,以适应当地的气侯与环境温度。然而,此种保暖措施并无法视穿着者的需求来决定是否增设,尤其当气温忽然回暖时,足部过于保暖将造成穿着上的不适。因此,一种可视需求而添加于鞋子内的加热鞋垫也油然而生。

以往的加热鞋垫主要是利用电池内的电能通过一加热片后,由该加热片上所设计的加热线圈回路而转化为热能,以通过该薄膜电路接触于人体足部(脚掌)下来提供加热或恒温。现有的加热鞋垫在电池与加热片的连接方式上,多采用电线(wire)、或由加热片直接延伸。而设计上若采用电线连接,易因电线线径铆接接点的关系,造成穿着者的足部有异物感,且不易使鞋垫薄型化及达到鞋垫防水等需求;但若以加热片直接延伸连接,虽可使鞋垫薄型化,但加热片与电池的控制盒在连接的焊点上经过长期使用后,加热片与控制盒之间的焊接点容易断裂始终是存在的重要问题。

详言之,一般加热鞋垫都是将加热片及控制盒放置在鞋垫内。但因为加热片是被拉直平贴,故当穿着者穿着鞋子行走时,鞋垫会被弯折,因而使得加热片也同时受到弯折,且弯折后的加热片在物理长度与拉平时是有些不同,所以弯折时至少会产生拉伸应力及变形力,并施加于加热片及加热片在控制盒的焊点上,因而容易造成前述的断裂等问题的发生。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 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鞋具控温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防止加热片与控制盒在焊点上容易断裂或脱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具控温装置,包括一温控盒、一加热片、以及一压合片;其中,温控盒设有一连接槽,且温控盒于连接槽至少一侧处外设有一凹缘,而加热片具有一加热部、以及一由加热部延伸的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一连接端,且连接端固设于连接槽内,压合片则与凹缘层叠固定并覆盖于连接端上。

进一步地,该温控盒的凹缘构成一ㄇ字型。

进一步地,该温控盒的凹缘包含一正向凹缘、以及二侧向凹缘,并包围于该连接槽外缘。

进一步地,该温控盒的连接槽内设有多个焊点,而该加热片的连接端上则设有多个焊脚,所述焊脚与所述焊点作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该多个焊点邻接于该正向凹缘与该二侧向凹缘的三者之间处,且该延伸段于近该连接端的部位衔接至该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该加热片由一薄膜电路所构成。

进一步地,该压合片为一金属薄片。

进一步地,该压合片与该凹缘间涂布黏着剂加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黏着剂涂布至该加热片的连接端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黏着剂胶为AB胶或热固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鞋垫,该控温装置设于该鞋垫内。

进一步地,该鞋垫包含一第一鞋垫本体与一第二鞋垫本体,该控温装置被夹置于该第一鞋垫本体与该第二鞋垫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该第一鞋垫本体上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控温装置设于该容置空间 内,且该容置空间配合该控温盒与该加热片而具有一第一空间与一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对应并配合该控温盒,所述第二空间则对应并配合该加热片。

采用本发明的鞋具控温装置,通过压合片防止加热片与控温盒间发生断裂或脱落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设于鞋垫内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设于鞋垫内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鞋具上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控温装置1

温控盒2

连接槽20

焊点200

凹缘21

正向凹缘210

侧向凹缘211

压合片22

加热片3

加热部30

延伸段31

连接端32

焊脚320

鞋垫4

第一鞋垫本体40

容置空间400

第一空间401

第二空间402

第二鞋垫本体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及设于鞋垫内的立体组合图。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具控温装置,该控温装置1用以设于一鞋具(如图5所示)的鞋垫4内,以相对于人体脚掌下而提供足部适度的温度作为保暖。该控温装置1包括一温控盒2、一加热片3、以及一压合片22;其中:

该温控盒2内主要设有如温度控制的电路板及其所需的电池等电子组件(图略),并用以与上述加热片3作电性连接,以供给加热片3所需的电力,以及控制加热片3进行加热或恒温等控制。该温控盒2上系设有一连接槽20,且连接槽20内设有多个焊点200,以作为该温控盒2内的电子组件与其外部的加热片3的焊接位置。

该加热片3可由一薄膜电路所构成,并具有一加热部30、以及一由该加热部30延伸而出的延伸段31,且于延伸段31末端设有一连接端32,连接端32上设有多个焊脚320;其中,加热部30上设计有加热线圈回路,所述加热线圈回路通过延伸段31而与连接端32的焊脚320作电性相通。如此,即可供连接端32设于上述连接槽20内,进而令连接端32的焊脚320与连接槽20的焊点200作焊接固定,从而可通过温控盒2提供加热片3所需的电力、以及控制加热片3进行加热或恒温等控制,达到供人体足部适度的温度作为保暖的功能。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主要在温控盒2的连接槽20外至少一侧处设有一凹缘21,并通过上述压合片22层叠于该凹缘21上后加以固定,进而使压合片22能覆盖于加热片3的连接端32上,以保护上述焊脚320与焊点200间的连接关系、并提供焊接位置的可靠性。更详细地,该凹缘21可包含一邻接连接端32且相对于 延伸段31的正向凹缘210、以及二侧向凹缘211,并包围于连接槽20外缘而构成一ㄇ字型,其中的正向凹缘210可提供加热片3的延伸段32承受正向拉应力、而二侧向凹缘211则可提供左、右侧向的剪应力以防止被剥离,且焊点200可邻接于该正向凹缘210与二侧向凹缘211的三者之间处,以进一步提供延伸段31于近连接端32的部位衔接至该连接槽20内,以增加被该压合片22压制的位置与面积,达到更良好的可靠性及其保护效果。

更进一步地,该压合片22以硬质材质构成为佳,例如为一金属薄片;同时在考虑薄型化的情况下,该压合片22的厚度以0.2mm的金属薄片构成时仍可达到上述良好的效果。再者,为增加压合片22与温控盒2间的结合强度,也可进一步于该压合片22与凹缘21间涂布黏着剂加以固定,所述黏着剂胶可为AB胶或低温热固胶等能提供钢性胶质的黏着剂,并可进一步将所述黏着剂涂布在加热片3的连接端32或焊脚320周围,以将压合片22一并黏贴压合,从而强化焊接位置的结构,以抵抗鞋垫弯折所造成的应力、及进一步提供连接部位的防水效果。

再者,该控温装置1也可设于一鞋垫4内,该鞋垫4可包含一第一鞋垫本体40与一第二鞋垫本体41,且于第一鞋垫本体40上设有一容置空间400,以供上述控温装置设于容置空间400内,并由第二鞋垫本体41覆盖而将控温装置设置在鞋垫4内,意即该控温装置被夹置于第一鞋垫本体40与第二鞋垫本体41之间。更详细地,该容置空间400配合控温装置的控温盒2与加热片3而具有一第一空间401与一第二空间402,所述第一空间401对应并配合控温盒2,而所述第二空间402则对应并配合加热片3。

是以,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发明鞋具控温装置。

因此,通过本发明鞋具控温装置,由于压合片22可同时对加热片3及凹缘21周边施以加压,因此有绝佳的固定强度、以及再增设有黏着剂时可提供防水能力,同时加热片3在此层叠结构下只能将鞋垫4弯折时的应力、应变传递到控温盒2的外部结构,无法动摇到控温盒2内部的焊接位置(即焊脚320与焊点200),故可以轻易地保持焊接位置绝佳的可靠性,防止加热片3与控温盒2在焊接位置上容易断裂或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