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式鞋面及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121阅读:3283来源:国知局
一片式鞋面及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片式鞋面以及鞋,属鞋材领域。



背景技术:

运动鞋因穿着舒适而广受欢迎,运动鞋的结构一般包括:鞋前帮、鞋后帮、鞋腰、鞋面、鞋舌、鞋中底及鞋大底等。传统的运动鞋面一般由几部分组成的,分别为鞋前帮、鞋后帮及鞋腰,三者间不是一体成型的,而是通过缝纫方式连接、或通过上胶连接,此种设计,在制造鞋面时,就需要针对各个不同的部位进行开模,增加制造的成本,并且各个部位还需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连接在一起,此种结构制成工序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工且效率低、成本高。

在申请公布号CN 102920111 A,名称为“一片式鞋面的制造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一片式鞋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一片式鞋面的样品的多个参数;

(2)根据多个所述参数进行备料并将多种材料装载于梭织机;

(3)将多个所述参数输入所述梭织机;

(4)启动所述梭织机以制造出包括有多个所述一片式鞋面的产品单元;

(5)将所述产品单元进行镭射裁切以得到所述一片式鞋面。

该方法虽然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梭织的鞋面还难以满足运动鞋的各种参数要求。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运动鞋穿着舒适性、能够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片式鞋面。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出一种穿着舒适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片式鞋面,包括鞋面本体,鞋面本体上设有鞋口部,鞋面本体具有鞋前帮部、鞋后帮部以及设置在鞋前帮部与鞋后帮部之间的鞋腰部,鞋面本体包括至少一块鞋片材和用以将鞋片材连接成与人体脚部配合的立体鞋面体的第一连接件,鞋前帮部和鞋后帮部构成鞋面部,至少一块鞋片材对应鞋面部和/或鞋后帮部模压成三维构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本体至少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层以及外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为布料层,所述中层为泡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口部的前方设有鞋舌口,所述鞋面本体于鞋舌口两侧设有鞋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片材为一块,所述鞋片材由所述鞋前帮部、所述鞋后帮部以及所述鞋腰部三者一体模压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缝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胶黏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鞋面本体设置所述鞋口部的位置为上,相对的位置为下,所述鞋面本体的下端设有围口,还包括与该围口配合的鞋垫体,鞋垫体与所述鞋片材一体模压成型,且鞋垫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鞋面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缝线或者胶黏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至少一块鞋片材对应鞋面部和/或鞋后 帮部模压形成三维构造,在鞋片材围成鞋面本体后,鞋片材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的脚部,提高舒适性,同时采用模压方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通过对一块鞋片材进行模压,在一块鞋片材上形成鞋前帮部、鞋后帮部、鞋腰部以及鞋口部,鞋片材模压后形成三维构造,在鞋片材围成鞋面本体后,鞋片材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的脚部,提高舒适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鞋前帮部、鞋后帮部、鞋腰部缝接处带来的不舒适和缝接带来的劳动率低的问题,因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拼合后);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图;

图中:

10-鞋面本体 11-鞋前帮部

12-鞋后帮部 13-鞋腰部

14-鞋口部 15-鞋舌口

16-鞋眼 17-第一断开部

18-第二断开部 19-围口

20-鞋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片式鞋面,包括鞋面本体10,鞋面本体10上设有鞋口部14,鞋面本体10具有鞋前帮部11、鞋后帮部12以及设置在鞋前帮部11与鞋后帮部12之间的鞋腰部13,鞋面本体10包括鞋片材和用以将鞋片材连接成与人体脚部配合的立体鞋面体的第一连接件(图中未示出),鞋片材由鞋前帮部11、鞋后帮部12以及鞋腰部13三者一体模压成型,鞋片材模压成型后具有三维构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本体10至少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层以及外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为布料层,所述中层为泡棉层。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运动鞋或者休闲鞋的功能性需求,相应的选择鞋面本体10的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口部14的前方设有鞋舌口15,所述鞋面本体10于鞋舌口15两侧设有鞋眼16。鞋口部14和鞋舌口15相互连通,在鞋口部14和鞋舌口15的周沿形成有包边,其增强鞋口部14和鞋舌口15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鞋片材模压后,鞋片材上形成第一断开部17和第二断开部18,将鞋片材围成鞋面本体10时将第一断开部17和第二断开部18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件为第一缝线或者胶黏剂,在实施例中,第一断开部17和第二断开部18设置在鞋腰部13处,为了保证鞋面本体10的美观,在第一断开部17和第二断开部18连接处通过热压或者贴设有装饰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鞋面本体10设置所述鞋口部14的位置为上,相对的位置为下,所述鞋面本体10的下端设有围口19,还包括与该围口19配合的鞋垫体20,鞋垫体20与所述鞋片材一体模压成型,且鞋垫体20通过第二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所述鞋面本体10上。

参照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鞋片材为两块,鞋垫体20、鞋前帮部11以及鞋腰部13三者由一块鞋面材料模压成一块鞋片材,鞋后帮部12由一块鞋面材料模压成一块鞋片材,两块鞋片材通过缝接或者粘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与人体脚背相适应的立体鞋面。采用这种结构的鞋面,能够减小模压模具的成本,同时保证鞋面的加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缝线或者胶黏剂。

一片式鞋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材,选取一块合适大小的鞋面材料,鞋面材料至少包括复合在一起三层柔性材料;

B、模压,将步骤A中的鞋面材料模压成具有三维构造的鞋片材,该鞋片材具有鞋前帮部11、鞋后帮部12、鞋腰部13以及鞋口部14;鞋片材模压后,鞋片材上形成第一断开部17和第二断开部18,第一断开部17和第二断开部18延伸至鞋口部14处;

C、修剪,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鞋片材的多余部分修剪掉;

D、拼合,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鞋片材拼合围成与人体脚部匹配的鞋面本体10,将第一断开部17与第二断开部18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的鞋面本体10。

作为进一步改进,一片式鞋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材,选取一块合适大小的鞋面材料,鞋面材料至少包括复合在一起三层柔性材料;

B、模压,将步骤A中的鞋面材料模压成具有三维构造的鞋片材,该鞋片材具有鞋前帮部11、鞋后帮部12、鞋腰部13、鞋口部14以及鞋垫体20;

C、修剪,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鞋片材的多余部分修剪掉;

D、拼合,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鞋片材的鞋前帮部11、鞋后帮部12、鞋腰部13以及鞋口部14拼合围成与人体脚部匹配的鞋面本体10;

F、以鞋面本体10设置所述鞋口部14的位置为上,相对的位置为下,鞋面本体10的下端设有围口19,将鞋垫体20固定在步骤D处理后的鞋面本体10的围口19上。

采用本方法,在鞋片材的模压过程中,直接在鞋片材模压出鞋垫体20,之后将鞋垫体20固定在鞋面本体10上,将鞋面本体10连接至鞋底上形成运动鞋,该运动鞋整体缝接部位较少,能够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同时由于鞋垫体20直接固定在鞋面本体10上,能够避免鞋垫体10滑动,保证穿着 的舒适性,鞋垫体20固定在鞋面本体10更加快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