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68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多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折伞中棒的收伞锁定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在收伞折叠中棒时将各节管体扣合在一起,通常的做法是在中棒的各节管体内设置弹珠或弹弓以及在各节管体上开设对应的定位孔和锁珠孔,在开、收伞状态下,所述弹珠或弹弓分别卡入对应的定位孔或锁珠孔内从而将管体固定。也有的是在伞把或中棒下部设置弹性扣片,收伞时下巢被弹性扣片固定于收伞位置。但上述结构都存在一些弊端,要么卡扣力很小不牢靠,要么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都需要在管体上开孔,这样会破坏中棒的强度。

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多折伞中棒,在中棒的内管固设一支向上延伸的扣合条,在上巢内腔设置两条弹性的横向卡条,在中棒折叠状态下,该扣合条顶部被两横向卡条扣合固定,从而可将各节管体固定于中棒折叠状态。但这种结构需要另外在上巢组装弹性横向卡条,部件较多,组装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组装更方便的多折伞中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折伞中棒,至少包括一节外管和一节内管两节管体,所述外管顶部与伞上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内固设有一根向上延伸的扣合条。

所述伞上巢从其侧壁朝内腔向上延伸有弹性扣片,该弹性扣片与伞上巢一体成型;所述扣合条顶部在朝向该弹性扣片的方位设有卡钩;在中棒折叠状态下,所述扣合条的顶部卡钩向上越过所述弹性扣片并被扣合固定于与该弹性扣片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一节或一节以上管体。

所述外管套接于伞上巢侧壁外,其余各节管体的顶部固设有顶塞,所述顶塞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扣合条穿过的竖向通孔。

所述扣合条底部固定在所述内管的顶塞上。

所述弹性扣片设有左右两个,所述扣合条顶部的卡钩对应设有左右两个。

所述扣合条的顶部与所述弹性扣片位置对应处设有向下向外倾斜的导滑面。

所述弹性扣片的顶面为一水平面,所述卡钩的底部设有向上向外倾斜的导滑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内管内腔固设的扣合条与上巢内的弹性扣片扣合,使得在中棒折叠状态下各节管体能够牢固地扣合在一起,该弹性扣片一体成型于上巢,因而所需的部件更少,结构更简单,组装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中棒在中棒折叠状态下的竖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中棒在中棒折叠状态下其上巢与各管体顶塞的外观图;

图3为所述上巢与各管体顶塞的分解图;

图4为所述弹性扣片与扣合条卡扣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可应用于两折或两折以上的多折伞,至少包括一节外管11和一节内管12两节管体,其中,外管11顶部与伞上巢2固定连接,内管12则与伞把连接。如图1所示,以四折伞中棒为例,本实用新型的中棒包括四节管体:外管11、第一中管13、第二中管14和内管12,以上四节管体从外至内依次滑动套接。

为了方便描述,以下对各部件方位的描述都是基于中棒处于垂直状态下的。

所述外管11固定套接在伞上巢2的侧壁外。所述第一中管13、第二中管14和内管12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顶塞61、62和63,该些顶塞61、62和63上垂直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竖向通孔611、621和63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内管12内固设有一根向上延伸的扣合条3,该扣合条3的顶部设有卡钩31,下部设有一凸台34,该凸台34的侧壁形状和大小与内管12内壁的形状和大小正好相配,可用胶粘或打钉等方式将该凸台34固定于顶塞63的下方,扣合条3较细的上部则从顶塞63的竖向通孔631穿过并向上伸出。当然,还可采用顶塞63与扣合条3一体成型的方式来固定。在中棒折叠状态下,所述扣合条3由下至上依次从顶塞63、62和61的竖向通孔631、621和611中穿过并向上伸出一部分。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伞上巢2从其侧壁朝内腔向上延伸有弹性扣片5,该弹性扣片5与伞上巢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扣片5的位置与扣合条3的卡钩31对应,在无外力状态下,弹性扣片5与卡钩31的垂直投影有部分重叠。如图1或图4所示,在中棒折叠状态下,所述扣合条3的顶部卡钩31推开并向上越过所述弹性扣片5,该弹性扣片5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位并与扣合条3卡钩31下方的侧壁紧密相抵,扣合条3即可被扣合固定,从而即可将中棒的各节管体牢固地扣合在一起。要伸展中棒时,只需用力一拉即可使扣合条3向下脱离所述弹性扣片5,各节管体得以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中棒的结构更加简单,无须另外准备单独的卡扣部件,组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只是显示了一个弹性扣片5、一个卡钩31的实施例。实际上,还可以在伞上巢2上设置左右两个弹性扣片5,所述扣合条3上的卡钩31也相应地设置有左右两个,中棒折叠状态下,扣合条3被扣合固定于左右两侧的弹性扣片5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扣合条3的顶部与所述弹性扣片5位置对应处设有向下向外倾斜的导滑面32,所述卡钩31的底部设有向上向外倾斜的导滑面33,所述弹性扣片5的顶面为一水平面。这种结构使得折叠中棒时扣合条3能更顺利地向上越过弹性扣片5,而在开伞伸展中棒时扣合条3能顺利地脱离弹性扣片5的卡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