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扣面的新型皮带头扣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62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可更换扣面的新型皮带头扣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头,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扣面的皮带头的扣体。



背景技术:

皮带头亦称为皮带扣头,皮带头就是皮带前端的一个五金配件,用来装饰和固定整个皮带。现有皮带头的扣体一般会配备一个扣面,当扣面坏掉或者使用者不喜欢这个扣面时,需重新更换个皮带头。

查中国专利文献CN 204861518 U一种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包括U 型本体,U 型本体包括一个主面板以及两个分别垂直设置在主面板两端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限位板,且至少有一个限位板上设有通孔;通孔所在的限位板面向主面板的一侧具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具有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具有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螺纹;所述U 型本体上具有用于与扣面相配合的滑轨机构。使得扣体、扣面能够可拆卸的配合,当扣体或扣面损坏时,只需更换损坏的部分,不需要更换整个皮带扣。但是通孔和螺纹柱需设置在皮带扣的限位板上,两侧板的距离为皮带本身的宽度再加上给螺纹柱预留的宽度,导致皮带扣宽度较大,相应的整个皮带扣用料较大,成本较高;而且皮带在扣体本体内容易摆动、不稳定,如果稳定则需要设置多组通孔和螺纹柱(至少两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皮带头扣体宽度与皮带基本一致、用料较省的可更换扣面的新型皮带头扣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可更换扣面的新型皮带头扣体,包括具有皮带穿置工位的扣体本体,所述扣体本体包括主面板以及设置在主面板两端的侧板侧板位于主面板的上下两端;主面板上开设有开口部分,所述扣体本体上具有用于与扣面滑动配合的配合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本体还包括供紧固件通过与扣面紧固配合或定位配合的通孔,通孔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通孔位于皮带穿置工位的前侧,通孔位于扣面安装位的后侧。

所述通孔具有轴向延伸部。

所述通孔设置在主面板上。

所述扣体本体还包括支架板,所述通孔设置在支架板上,支架板设置在主面板或侧板上。

扣体的皮带出口处还设有尾座,尾座与扣体的主面板之间供皮带尾端置入安装,尾座上设有安装孔。

通孔设置在尾座上。

所述通孔具有内螺纹。

扣体的皮带出口处还设有尾座,尾座与扣体的主面板之间供皮带尾端置入安装,尾座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板与尾座连接。

所述开口部分呈镂空开口或呈U型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孔设置在皮带穿置工位的前侧,扣体本体宽度与皮带宽度将基本一致,扣体本体用料较少;即使设置一个通孔与紧固件配合,皮带在扣体本体内也很稳定,不会出现摆动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开口部分为镂空开口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通孔设置在主面板上。

图2为与图1的扣体本体相配合使用的皮带头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口部分为镂空开口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通孔设置在支架板上。

图4为与图3的扣体本体相配合使用的皮带头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口部分为U型开口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通孔设置在主面板上。

图6为与图5的扣体本体相配合使用的皮带头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开口部分为U型开口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通孔设置在尾座上。

图8为与图7的扣体本体相配合使用的皮带头扣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方式中可更换扣面的新型皮带头扣体,包括扣体本体,扣体本体具有皮带穿置工位,皮带将从皮带穿置工位穿入皮带头的扣体本体内。皮带头扣体与皮带头扣面搭配形成皮带头,皮带头扣面(简称扣面)可以进行更换。

扣体本体包括主面板1以及设置在主面板两端的侧板2(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侧板位于主面板的上下两端,扣体本体还具有至少一个限位板,限位板用于安装磁铁或扭簧,扣体本体上具有用于与扣面滑动配合的配合部位,如滑轨机构或直接用主面板与扣面进行滑动配合插设在一起。主面板1上开设有开口部分23,用料更省。开口部分呈镂空开口或呈U型开口(即一侧敞开)。

扣体本体还包括通孔3,通孔3供紧固件通过,通孔3至少设置一个,通孔3位于皮带穿置位的前侧,皮带的尾部连接在扣体本体上,皮带的另外部分能够活动穿置在扣体本体。通孔3位于扣面安装位的后侧,通孔3与紧固件配合,紧固件穿过通孔后与扣面进行紧固配合或定位配合,紧固件配合通孔和扣面,使扣面与扣体本体相对固定,防止扣面滑动,固定的时候,紧固件顶住扣面或者紧固件与扣面上的螺纹定位槽孔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通孔3位于皮带穿置工位的前侧,扣面安装工位的后侧,不影响扣体本体的厚度,扣体本体宽度与皮带宽度基本一致,扣体本体用料较少;设置一个通孔与紧固件配合的情况下,皮带在扣体本体内也能稳定,不会出现皮带摆动的情况。

通孔3与紧固件螺纹配合,紧固件具有外螺纹,通孔具有内螺纹。通孔3还可以具有轴向延伸部,通孔的内螺纹设置在轴向延伸部上,如在通孔上设置带内螺纹的螺柱作为轴向延伸部,螺柱朝向扣面。

参见图1,通孔3可以直接设置在主面板1上。

参见图2,通孔3可以设置在支架板4上,支架板4设置在扣体本体的主面板1或侧板2上。通孔3通过支架板4来设置在扣面本体上。

参见图3,还可以在扣体背侧的限位板9(靠皮带出口处)上设置延伸部10,延伸部朝向皮带出口,延伸部将位于皮带和人体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皮带受人体压力,而与扣体的其他部分相互挤压,造成皮带产生压痕或损坏,延伸部10可以延伸出主面板。参见图3,扣体的皮带出口处还设有尾座11,尾座用于皮带固定安装,尾座上设有安装孔13,尾座11与扣体的主面板1之间供皮带尾端置入安装,然后通过安装孔13上设置紧固件(如螺丝)将皮带进行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皮带安装方式。尾座11还连有斜板12,斜板向主面板1倾斜,斜板用于导向皮带,使皮带从入口处伸入,顺畅地从尾座的背面伸出。参见图3,通孔可以设置在尾座上。当然可以在尾座和主面板上均设置通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