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26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是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数据精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就是使得采集到的环境样品符合计划要求的、真实的,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只有将现场采样环节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才能在源头上切实保障最终监测结果的质量。

现有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样品多采用手提式样品箱保存,由于样品箱的形状多以箱式为主,搬运过程中较为不方便,且在路面不平坦或需要爬高作业时携带十分不方便。常规样品箱对环境采样样品的保存效果较差,所测得样品的数据不能较为真实发反映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在提高样品箱的便携性的同时,还要做到对于环境采样样品的真实完整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背带便捷省力并可有效对采样的环境样品进行真实完整保护的具有保温功能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和两根双肩背带,两根双肩背带间隔设置在背包主体的后侧,每根双肩背带上均设有多个独立口袋,两根双肩背带的内侧设有松紧腰带,所述背包主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夹层,所述夹层的正反面设有多排独立的收口袋;所述背包主体的内部四周设有分体式隔水口袋,所述隔水口袋的上下左右端通过粘带与背包主体内侧面相连,所述背包主体的顶部设有翻盖,所述翻盖上设有放置文件夹的文件夹袋,所述背包主体的前侧位于翻盖下部凸出设有独立小包,所述背包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放置针筒的侧边针筒袋,所述背包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把手,所述背包主体的包身采用防雨布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层正面设有2-4排独立的收口袋,每排并排设有2-6个收口袋,所述收口袋的袋口设有弹性松紧带,所述收口袋用于放置吸收液瓶,收口袋的尺寸可参考固定源吸收液瓶的尺寸进行设计,收口袋的直径为6-8cm,深度为19-22cm,以只将吸收液瓶的进出气口外露为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考虑到针筒采样前后的长度变化,所述侧边针筒袋的深度应达到采样完气体后针筒长度的3/4。所述侧边针筒袋的深度为24-26cm,直径为6-8cm,侧边针筒袋的袋口无弹性松紧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考虑到用户在现场环境采样过程中可能需要攀爬直爬梯防护栏,因此根据常规的直爬梯防护栏直径,将所述背包主体的长度设计为40-50cm,宽度(不含左右侧面的侧边针筒袋)设计为25-35cm,由于防护栏的尺寸有限,并且在攀爬直爬梯时人体背部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背包主体的上下厚度需要分开设计,尤其是背包主体的上部厚度应该较薄,从而有利于样品背包与人体紧密贴合,将所述背包主体的上部(顶部)厚度设计为5-10cm,考虑到样品背包的整体承重能力,将所述背包主体的下部(底部)厚度设计为20-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层内部设有海绵缓冲垫,所述海绵缓冲垫的外部包裹一层防水布,所述背包主体的内里采用隔热布缝制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设置在所述双肩背带上的独立口袋分为放置碳管的碳管袋、放置硅胶管的硅胶管袋、放置铜管的铜管袋和放置杂物的杂物袋,所述碳管袋、硅胶管袋、铜管袋和杂物袋的袋口设有弹性松紧带,所述碳管袋、硅胶管袋、铜管袋和杂物袋的口径为5-9cm,所述碳管袋、硅胶管袋、铜管袋和杂物袋的深度为13-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根松紧腰带在两根双肩背带上的安装位置相对立,两根松紧腰带上各挂设有一个放置零碎物品的零碎品袋,所述零碎品袋的口径为4-7cm,所述零碎品袋的深度为13-17cm。为了使用户走路或攀爬时,样品背包与人体保持紧密贴近,防止背包晃动而影响用户平衡性,所述松紧腰带的前端部设有背包插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及维护方便,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且背带便捷省力,可有效避免现有采样样品箱所存在的不易携带、搬运不便且采样品保存效果差等缺陷;由于人体背部是承受力较大且稳定性较好的部分,另外现场采样过程中较少用到人体背部,因此将本样品背包采用背包式结构设计,可有效解放现场人员的双手,尤其在爬高作业时,相较于传统的样品箱,本样品背包无论对于样品的携带,还是对于采样人员的自身安全都有巨大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现场采样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可有效对采样的环境样品进行保护,保证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样品背包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样品背包后侧(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样品背包内部夹层正面或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样品背包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包主体,2-双肩背带,3-翻盖,4-搭扣,5-独立小包,6-拉链,7-文件夹袋,8-把手,9-侧边针筒袋,11-滑动调节带,12-辅助带,13-调节锁扣,14-松紧腰带,15-背包插扣,16-硅胶管袋,17-铜管袋,18-杂物袋,19-碳管袋,20-零碎品袋,21-零碎品袋,22-夹层,23-收口袋,24-弹性松紧带,25-防雨布,26-内里,27-粘带,28-分体式隔水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4,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环境监测样品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和两根双肩背带2,两根双肩背带2间隔设置在背包主体1的后侧,每根双肩背带2上均设有多个独立口袋,两根双肩背带2的内侧设有松紧腰带14,所述背包主体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夹层22,所述夹层22的正反面设有多排独立的收口袋23;所述背包主体1的内部四周设有分体式隔水口袋28,所述隔水口袋的上下左右端通过粘带27与背包主体1内侧面相连,所述分体式隔水口袋28将背包主体1内部的夹层22包围住,用于对容纳腔中的环境采样品进行保鲜储存,确保环境采样品的真实性。所述背包主体1的顶部设有翻盖3,所述翻盖3通过其上设置的搭扣4与背包主体1的前侧相连接,所述翻盖3上设有放置文件夹的文件夹袋7,所述背包主体1的前侧位于翻盖3下部凸出设有独立小包5,所述独立小包5的顶部设有拉链6,所述背包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放置针筒的侧边针筒袋9,所述背包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把手8,便于系扣索类的物品。所述背包主体1的包身采用防雨布25制成,可有效提高整包的抗雨水特性,确保样品的真实性。

另外,所述双肩背带2的底部缝制有滑动调节带11,所述滑动调节带11通过收纳固定件与双肩背带22相连,并在背包主体1的后侧底部设有辅助带12,所述辅助带12上固定有调节锁扣13,所述滑动调节带11贯穿于调节锁扣13中,所述滑动调节带11可在调节锁扣13中上下移动以调节双肩背带2的长度,一方面使得样品背包适合不同高度的人穿戴,比较高的人可以将双肩背带2调节到最高的位置提高舒适度,比较矮的人可以将双肩背带2高度调低,使得背包不至于吊太低;另一方面也使得双肩背带2上的独立口袋位于用户胸前人手可方便触及的位置,便于取放物件。这种设计方式,结构简单、稳定,用户只需将滑动调节带11上下移动便可灵活调整样品背包“高度”,实施方便,设计巧妙。

实施例2:如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层22正面设有2-4排独立的收口袋23,每排并排设有2-6个收口袋23,所述收口袋23的袋口设有弹性松紧带24,所述收口袋23用于放置吸收液瓶,收口袋23的尺寸可参考固定源吸收液瓶的尺寸进行设计,收口袋23的直径为6-8cm,深度为19-22cm,以只将吸收液瓶的进出气口外露为宜。在本实施例中,夹层22正反面各设有3排独立的收口袋23,每排并排设有4个收口袋23。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如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考虑到针筒采样前后的长度变化,所述侧边针筒袋9的深度应达到采样完气体后针筒长度的3/4。优选地,所述侧边针筒袋9的深度为24-26cm,直径为6-8cm,侧边针筒袋9的袋口无弹性松紧带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边针筒袋9的深度为25cm,直径为7cm。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实施例4:如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考虑到用户在现场环境采样过程中可能需要攀爬直爬梯防护栏,因此根据常规的直爬梯防护栏直径,将所述背包主体1的长度设计为40-50cm,宽度(不含左右侧面的侧边针筒袋9)设计为25-35cm,由于防护栏的尺寸有限,并且在攀爬直爬梯时人体背部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背包主体1的上下厚度需要分开设计,尤其是背包主体1的上部厚度应该较薄,从而有利于样品背包与人体紧密贴合,将所述背包主体1的上部(顶部)厚度设计为5-10cm,考虑到样品背包的整体承重能力,将所述背包主体1的下部(底部)厚度设计为20-30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包主体1的长度为45cm,宽度为30cm,所述背包主体1的顶部厚度设计为7cm,所述背包主体1的底部厚度设计为25cm。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实施例5:如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层22内部设有海绵缓冲垫,可对样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在走路途中,样品发生颠簸倾泻,所述海绵缓冲垫的外部包裹一层防水布,便于后期对采样背包的维护与清洗,可有效确保采样背包的使用清洁度以及使用寿命。所述背包主体1的内里26采用隔热布缝制而成,从而可对放置在容纳腔收口袋23中的采样品实现隔热及隔冷保护,确保采样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

实施例6:如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设置在所述双肩背带2上的独立口袋分为放置碳管的碳管袋19、放置硅胶管的硅胶管袋16、放置铜管的铜管袋17和放置杂物的杂物袋18,所述碳管袋19、硅胶管袋16、铜管袋17和杂物袋18的袋口设有弹性松紧带24,所述碳管袋19、硅胶管袋16、铜管袋17和杂物袋18的口径为5-9cm,所述碳管袋19、硅胶管袋16、铜管袋17和杂物袋18的深度为13-30cm。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管袋19的尺寸为20cm*25cm,所述硅胶管袋16、铜管袋17和杂物袋18的口径为7cm,所述硅胶管袋16、铜管袋17和杂物袋18的深度为15cm。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5完全相同。

实施例7:如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根松紧腰带14在两根双肩背带2上的安装位置相对立,两根松紧腰带14上各挂设有一个放置零碎物品的零碎品袋20和21,所述零碎品袋20和21的口径为4-7cm,所述零碎品袋20和21的深度为13-17cm。本实施例中,所述零碎品袋20和21的口径为5cm,所述零碎品袋20和21的深度为15cm。为了使用户走路或攀爬时,样品背包与人体保持紧密贴近,防止背包晃动而影响用户平衡性,所述松紧腰带14的前端部设有背包插扣15用于将两个松紧腰带14进行固定连接,通过松紧腰带14可将两根双肩背带2以及背包主体1更好地与用户身体贴合,从而增加采样背包的穿戴稳固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样背包的穿戴舒适性。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6完全相同。

本样品背包的内部通过夹层22+收口袋23、独立容纳腔+海绵缓冲垫和防水布的方式对背包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并考虑到常规样品收集器的大小,将每个采样点所需要的样品数目进行正反面分割处理,大大方便了采样人员对样品的分类与整理,同时在背包主体1的内里26采用隔热布缝制,并在内里26四周设有放置冰袋或自发热包的分体式隔水口袋28,所述隔水口袋的上下左右端通过粘带27与背包主体1内里26相连,可有效保证需要保温处理的特殊样品进行保质保量存储。整个样品背包的内外部存储结构布置具有通用性,可保证样品背包对各种现场环境采样场合的泛用性,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