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及手套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294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手套及手套套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套及手套套装。



背景技术:

常用的工作手套分有支撑手套和无支撑手套两种。在手部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并且对手的灵活性要求不高的工作,一般用有支撑手套。而在医疗、制药、食品、实验室等对手的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一般用无支撑手套。无支撑手套由一层薄的高分子膜制成,一般都是一次性手套。无支撑手套可以防止手和外面的物体直接接触,并且由于只是一层薄膜,可以不妨碍手的灵活性。

然而,所有无支撑手套都有一个显著的缺点:不透气,不透湿。即使里面有滑石粉、淀粉等防滑、吸湿粉末,问题依然严重。在戴上这类手套一段时间后,手部就能感觉到明显的闷热,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液体的汗水在手套中积累,极大的影响手的舒适。很多工作不能中途换手套,如手术,而即使是可以换手套的工作,频繁更换也会增加不必要得浪费,包括经济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此外,手在出汗后会产生穿脱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支撑手套不吸湿,舒适度低,不方便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套,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的材质为高分子膜材料;手套本体包括手腕部、手背部、手指部以及手心部;手腕部的内表面和/或手背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吸湿层。

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的材质为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纺织。

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的材质为水凝胶或者高分子吸水树脂。

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的材质为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成型;或者水凝胶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与手套本体粘合。

进一步地,手套还包括多个弹性支条;多个弹性支条沿手套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弹性支条的一端位于手腕部,另一端向靠近手指部延伸,弹性支条的相对的两侧面中的一者与手套本体的内表面连接,另一者与第一吸湿层连接;手套本体的内表面、第一吸湿层以及多个弹性支条形成多个空气通道,每个空气通道靠近手腕部的一端用于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地,手套还包括第一弹性储气囊和第二弹性储气囊;第一弹性储气囊和第二弹性储气囊沿手套本体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内表面和第一吸湿层之间;

第一弹性储气囊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用于与大气连通,第一出气口与手套本体的内部连通,第一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单向阀,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一出气单向阀;

第二弹性储气囊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用于与大气连通,第二进气口与手套本体的内部连通,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进气单向阀,第二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出气单向阀。

进一步地,手指部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吸湿层,和/或手心部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吸湿层。

进一步地,第二吸湿层的厚度小于第一吸湿层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套套装,包括两个本发明提供的手套,两个手套中的一个用于佩戴在左手,另一个用于佩戴在右手。

在人们佩戴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过程中,当使用者的手出汗,手套本体内潮湿时,第一吸湿层可对手套本体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使手套本体内保持干燥,从而延长手套的使用时间,避免手部潮湿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工作,避免手套内的潮湿环境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伤害,还可避免频繁更换手套而造成的浪费或者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另外,在手套本体的与手背、手腕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吸湿层,则可避免第一吸湿层对使用者的手指或者手心造成影响,从而使手部能够保持灵活性。应用于医疗的手套,手部灵活性尤为重要,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不仅能够保证吸湿性还能够保证手部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套套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套本体;2-第一吸湿层;3-弹性支条;4-空气通道;11-手腕部;12-手背部;13-手指部;14-手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的材质为高分子膜材料;手套本体1包括手腕部11、手背部12、手指部13以及手心部14;手腕部11的内表面和/或手背部1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吸湿层2。

需要说明的是,手腕部11是指手套本体1的与人体的手腕相对应的位置,手背部12是指手套本体1的与的手背相对应的位置,手指部13是指手套本体1的与人体的手指相对应的位置,手心部14是指手套本体1的与人体的手心相对应的位置。

其中,高分子膜材料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乳胶、丁腈橡胶、丁基合成橡胶或者氯丁橡胶等。手套本体1由高分子薄膜材料制成,防止手和外面的物体直接接触的同时,不妨碍手的灵活性。

第一吸湿层2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麻、菠萝纤维、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等。

较佳地是,采用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纺织,上述几种材质轻便、舒适,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佩戴体验。

本实施例中,在手套本体1的与手背对应的位置或者与手腕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吸湿层2,较佳地是两个部位均设置第一吸湿层2。

在人们佩戴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过程中,当使用者的手出汗,手套本体1内潮湿时,第一吸湿层2可对手套本体1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使手套本体1内保持干燥,从而延长手套的使用时间,避免手部潮湿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工作,避免手套内的潮湿环境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伤害,还可避免频繁更换手套引起的浪费和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另外,在手套本体1的与手背、手腕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吸湿层2,则可避免第一吸湿层2对使用者的手指或者手心造成影响,从而使手部能够保持灵活性。应用于医疗的手套,手部灵活性尤为重要,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不仅能够保证吸湿性还能够保证手部的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2的材质为水凝胶或者高分子吸水树脂。

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湿层2的材质还可以为干燥的水凝胶或者高分子吸水树脂或者。水凝胶性质柔软,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能吸收大量的水。高分子吸水树脂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并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采用水凝胶或者高分子吸水树脂能够提高第一吸湿层2的吸湿能力,进一步保持使用者手部的干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2的材质为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成型;或者水凝胶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成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湿层2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中的一种复合而成的材质,还可以是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几种混合复合而成的材质。

第一吸湿层2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中的一种复合而成的材质,还可以是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合成纤维中的几种混合复合而成的材质。

将吸水凝胶或者高分子吸水树脂与棉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天丝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形成第一吸湿层2,则在提高第一吸湿层2的吸湿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一吸湿层2与手套本体1粘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粘接将第一吸湿层2固定到手套本体1上,可降低成本低,能够适应于现有的手套生产线。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手套还包括多个弹性支条3;多个弹性支条3沿手套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弹性支条3的一端位于手腕部11,另一端向靠近手指部13延伸,弹性支条3的相对的两侧面中的一者与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连接,另一者与第一吸湿层2连接;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第一吸湿层2以及多个弹性支条3形成多个空气通道4,每个空气通道4靠近手腕部11的的一端用于与大气连通。

其中,弹性支条3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硅胶、橡胶或者聚氨酯等具有弹性防水防霉的材质。

本实施例中,多个弹性支条3的一端位于手套本体1的手腕部11,如果手套本体1较短的话,可以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开口处。多个弹性支条3将第一吸湿层2支撑起来,使第一吸湿层2与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之间在自然状态下存在一定间隔,则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第一吸湿层2以及多个弹性支条3形成多个沿手套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空气通道4,空气通道4与大气连通。

当使用者佩戴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时,使用者的手部伸直时,空气通道4内充满气体,当使用者的手指弯曲时,手背对手套本体1的手背部12进行挤压,则弹性支条3压缩,第一吸湿层2贴近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从而将空气通道4内的气体排出;当手部再次伸直时,大气中的空气或者手套本体1内的空气再次进入空气通道4内;在手部运动过程中,空气通道4排出气体和充入气体循环进行,进而可使手套内的潮湿气体排出手套外,手套外部的新鲜干燥空气进入手套内,进一步提高了手套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如图1和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手套还包括第一弹性储气囊和第二弹性储气囊;第一弹性储气囊和第二弹性储气囊沿手套本体1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和第一吸湿层2之间;第一弹性储气囊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用于与大气连通,第一出气口与手套本体1的内部连通,第一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单向阀,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一出气单向阀;第二弹性储气囊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用于与大气连通,第二进气口与手套本体1的内部,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进气单向阀,第二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出气单向阀。

需要说明的是,手套本体1与手接触的一面为内,相反的一面为外,由于手套本体1需要将手完全包裹,则手套本体1的内表面形成用于放置手的内腔。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弹性储气囊上的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手腕部11与大气连通,第一出气口设置在手套本体1内与手套本体1内连通。同样,第二弹性储气囊上的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手腕部11与大气连通,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手套本体1内,与手套本体1内连通。

在第一进气口设置第一进气单向阀,在第一出气口设置第一出气单向阀,则使气体只能由手套本体1外部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弹性储气囊,再由第一弹性储气囊通过第一出气口进入手套本体1内。

在第二进气口设置第二进气单向阀,在第二出气口设置第二出气单向阀,则使气体只能由手套本体1内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弹性储气囊,再由第二弹性储气囊通过第二出气口进入大气。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时,当手指弯曲,手部握起时,手背对手套本体1的手背部12挤压,第一弹性储气囊和第二弹性储气囊均受到挤压,第一弹性储气囊中的气体由第一出气口进入手套本体1内,第二弹性储气囊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口进入大气;当手部伸直时,第一弹性储气囊和第二弹性储气囊均复位,同时手套外部的新鲜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弹性储气罐中,手套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弹性储气罐中;在手部的运动过程中,第一弹性储气罐和第而弹性储气罐的充气、排气均循环进行,使得手套本体1的气体得以流通,从而将潮湿的气体排出手套外,将新鲜的空气充入手套内,进而进一步提高手套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如图1和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手指部13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吸湿层,和/或手心部14的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吸湿层。

本实施例中,在手套本体1的与手指、手心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吸湿层,可提高手套的吸湿性,较佳地,第二吸湿层的厚度较薄,小于第一吸湿层2的厚度,从而减小对手部活动的影响,可应用于对手部活动的灵活性要求不高的工作。

第二吸湿层的材质可采用与第一吸湿层2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不同。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吸汗效果,生产时将手套干燥后,将手套保存在密封的包装袋中,或者和干燥剂一起放在包装中。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套套装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套套装,包括两个本发明提供的手套,两个手套中的一个用于佩戴在左手,另一个用于佩戴在右手。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手套套装,包括两个发明提供的手套,两个手套成对设置,一个用于佩戴在左手,另一个用于佩戴在右手。两个手套上均设置有第一吸湿层2,则可减少手套内的水分,使使用者的手部保持干燥,方便使用。

可以将成对的手套设置成不同规格尺寸,以适应不同手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