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隐藏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83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可隐藏的拉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可隐藏的拉链,其具有以提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相互啮合的链牙。



背景技术:

使用拉链装置固定两片织物、带或者诸如服装、包或其他物品的其他柔性材料。拉链包括多个链牙,这些链牙定位在拉链带上以开闭拉链,从而拉头与这些链牙结合。当拉头沿拉链带移动时,拉链带的相对的链牙列啮合在一起以闭合拉链。当拉头沿相反方向移动时,拉头使相对的链牙列分开以打开拉链。对于意图隐藏拉链和/或意图提供密封的应用,拉链带可构造成使得拉链带的一层或多层布置在相对的链牙列之间。

在某些情形下,可能期望改变链牙的几何形状以提高使用期间以及与拉链带一起操作期间的稳定性和强度并提高链牙制造过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专利中使用的术语“发明”、“此发明”、“该发明”及“本发明”意图在广义上指该专利的所有主题及所附权利要求。包含这些术语的声明应理解为不限制这里所述的主题或者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或范围。本专利涵盖的本发明的型式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非本发明内容。本发明内容是本发明的各种方面的高度概述并介绍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构思。本发明内容不意图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图孤立地用于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应当参照本专利的整个说明书的适当部分、任一或全部附图以及每个权利要求来理解。

根据某些实例,一种拉链包括:第一拉链链牙列;第二拉链链牙列;第一拉链带,该第一拉链带在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固定在一起;以及第二拉链带,该第二拉链带在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中的拉链链牙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中的拉链链牙啮合;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及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中的各拉链链牙均包括基部、头部、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头部之间延伸的颈部、顶表面、相向表面及一个或多个肩部;所述第一拉链带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相向表面及所述顶表面;所述第二拉链带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相向表面及所述顶表面;并且所述头部的最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拉链带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第一竖直距离大于所述基部的最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拉链带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第二竖直距离。

根据某些实例,一种拉链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拉链链牙列;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延伸的第二拉链链牙列;第一拉链带,该第一拉链带的第一端布置在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的各拉链链牙的通孔中;以及第二拉链带,该第二拉链带的第一端布置在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的各拉链链牙的通孔中;其中: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及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构造成彼此啮合;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及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中的各拉链链牙均包括基部、头部、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头部之间延伸的颈部、顶表面、相向表面及一个或多个肩部;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及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相向表面与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相向表面相互面对;所述第一拉链带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相向表面及所述顶表面;所述第二拉链带构造成覆盖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相向表面及所述顶表面;当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和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彼此啮合时所述第一拉链带和所述第二拉链带在所述第一拉链链牙列和所述第二拉链链牙列之间被压在一起;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头部的最下表面包含在第一平面内,该第一平面是从包含所述基部的最下表面的第二平面偏移的面;并且各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头部的最前表面包含在第三平面内,该第三平面是从包含所述基部的所述相向表面的第四平面偏移的面,其中所述相向表面是所述基部的最前表面。

根据某些实例,一种拉链的拉链链牙,包括:基部;头部,该头部定位在所述基部的下方并在所述基部的前方;以及颈部,所述颈部在所述基部与所述头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头部的最下表面包含在第一平面内,该第一平面是从包含所述基部的最下表面的第二平面偏移的面;并且所述头部的最前表面包含在第三平面内,该第三平面是从包含所述基部的最前表面的第四平面偏移的面。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a是根据某些方面的拉链的俯视立体图;

图1b是图1a的拉链的仰视立体图;

图2a是图1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仰视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拉链链牙的俯视立体图;

图3a是图1a的拉链的局部立体图;

图3b是沿着图1b的线3b-3b剖取的图1a的拉链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4a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俯视图;

图4b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仰视图;

图5a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后端视图;

图5b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前端视图;

图5c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侧视图;

图6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侧视图;

图7a是图1a的拉链的端视图;

图7b是图1a的拉链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图2a的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侧视图,该链牙与图1a的拉链带接合。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根据法定要求详尽说明本发明型式的主题,但是该说明并非必然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以以其它方式实施,可包括不同元件或步骤,并且可以与任何现存技术或未来技术关联使用。该说明不应解释为在各种步骤或元件之中暗含任何特定顺序或布置,除非明确说明了各个步骤的顺序或元件布置。

图1a至图8示出拉链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即使在各个附图中使用了不同的附图标记,与任何附图相关地示出或描述的任何特征可被包括、组合、替代或省除以提供附加实施例。

图1a和图1b示出了包括多个拉链链牙101和拉链带201的拉链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如所示,固定至第一拉链带201的第一拉链链牙101列构造成与固定至第二拉链带201的第二拉链链牙101列啮合,使得拉链链牙101从顶侧不可见(参见图1a,其中拉链带201透视示出)。这两拉链链牙101列沿纵向方向排列。拉链链牙101构造成使得每个拉链链牙101与相对列的至少一个拉链链牙101啮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拉链链牙101布置在列的端部之间,则该给定拉链链牙101与相对列的两个拉链链牙101啮合。

诸如这里描述的这些拉链常常受到通过拉链带201施加的外力。例如,ft(图7a中所示)表示倾向于使其中一个拉链链牙101枢转或旋转的力。为了平衡力ft,第一列的拉链链牙101将一个或多个力经过颈部104传递至头部103,在头部103处,一个或多个力fs施加在该头部103与来自第二拉链链牙列的与该头部103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拉链链牙101的肩部105之间。这里描述的拉链链牙101具有颈部104,颈部104构造成提高通过颈部104传递力以抵消来自拉链带的力(例如ft)的能力。如以下更加详细描述的,颈部104构造成使得拉链链牙101的头部103朝向拉链链牙101的前部401和/或朝向拉链链牙101的底部404。颈部104构造成具有增大的截面积。

在图2a至图2b及图4a至图6中孤立地示出了拉链链牙101的一个示例。拉链链牙101包括基部102、头部103、颈部104、顶表面110、相向表面120以及一个或多个肩部105。如图4a至图5b中所示,拉链链牙101包括前部401、后部402、顶部403以及底部404。所述一个或多个肩部105包括基部102的最下表面b,如图6所示。第一列和第二列的拉链链牙101布置成使得第一列的拉链链牙101的相向表面120和第二列的拉链链牙101的相向表面120彼此相对。

拉链链牙101也可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突起106(参见图2a)以及构造成与同列的相邻拉链链牙101的互补突起106配合的凹部107(参见图2b)。在图1a中透过拉链带201(在图1a中拉链带201透视示出)可看到对应突起106及凹部107之间的交界。突起106和凹部107相对于相向表面120而布置在拉链链牙101的相反侧。如图5c中所示,相向表面120是基部102的最前表面。

如图2a中所示,头部103包括第一突起103a和第二突起103b,所述第一突起103a和第二突起103b构造成接触相对列的对应拉链链牙101的头部103的突起。第一突起103a和第二突起103b沿着与第一拉链链牙101列及第二拉链链牙101列平行的纵向方向向相反方向延伸。而且,头部103接触来自相对列的拉链链牙的两个对应肩部105(参见图1b)。具体地说,第一突起103a可包括上表面103a-1(参见图2b及图4a),该上表面103a-1构造成接触来自第二列的第一拉链链牙的第一肩部105,并且第二突起103b可包括上表面103b-1(参见图4a),该上表面103b-1构造成接触来自第二列的第二拉链链牙的第二肩部105。

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拉链带201包括可插入拉链链牙101的通孔108中的芯绳202。例如,如图6所示,通孔108可包括增大部109,该增大部109近似对应于芯绳202的形状并且尺寸设定成接纳芯绳202。通孔108可近似平行于纵向方向地贯穿拉链链牙101而延伸。在一些实例中,增大部109和芯绳202二者可以是近似柱状的,但这并非必要。芯绳202可用作锚固件以将拉链带201固定就位,使得拉链带202可在包绕拉链链牙101时被拉紧,从而使拉链带201的一部分压靠于拉链链牙101的相向表面120并且一部分覆盖拉链链牙101的顶表面110,如图3a和3b中所示。当拉链链牙101与相对列的拉链链牙啮合时,拉链带201构造成包绕并覆盖拉链链牙101的相向表面120及顶表面110,使得拉链链牙101被隐藏。换言之,当拉链链牙101啮合/锁定时,从拉链带201的顶侧看到的仅有部件是拉链带201和任何密封层(例如,下述的203和/或204)。当第一拉链链牙101列及第二拉链链牙101列相互啮合时,第一及第二拉链带201在第一拉链链牙101列与第二拉链链牙101列之间被压在一起。

返回去参照图2a和图2b,拉链链牙101的头部103布置在基部102的下方(朝向底部404)并且在基部102前方(朝向前部40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c所示,由于颈部104的构造,头部103(包括两个突起103a及103b)既(i)朝向底部404布置在基部102下方又(ii)朝向前部401布置在基部102前方。这样,头部103在两个平面即水平面和竖直面中偏离基部102。更具体地说,头部103的大部分布置在基部102(即肩部105)的最下表面b的下方,并且头部103的大部分布置在基部102的相向表面120的前方。如图2b中所示,头部103的最后部可与相向表面120大体对齐。如图2a、2b及图6所示,头部103的最下表面a被包含在从包含基部102的最下表面b的平面朝拉链链牙101的底部404偏移的平面内。头部103的最前表面f被包含在从包含基部102的相向表面120的平面朝拉链链牙101的前部401偏移的平面内,其中相向表面120是基部102的最前表面。在一些实例中,基部102近似盒状,使得在从多个侧面观察时其为大致矩形。

图6示出了增大部109(构造成固定拉链带201的芯绳202)的中心线c及其相对于拉链链牙101的多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在一些示例中,颈部104构造成使得头部103的最下表面a与中心线c之间的第一竖直距离d1大于基部102(即,肩部105)的最下表面b与中心线c之间的第二竖直距离d2。在一些实例中,头部103的最下表面a与中心线c之间的第一竖直距离d1可以近似为基部102的最下表面b与中心线c之间的第二竖直距离d2的两倍。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竖直距离d1可以在近似2mm至近似4mm之间。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竖直距离d1可以在近似2.5mm至近似3mm之间。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竖直距离d1可以近似为2.7mm。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竖直距离d2可以在近似0.5mm至近似2.5mm之间。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竖直距离d2可以在近似1mm至近似2mm之间。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竖直距离d2可以近似为1.4mm。

颈部104的截面积由颈部104的宽度y及颈部104的长度x限定(参见图5b及图6)。长度x是在颈部104的上部处的表面119与在颈部104的下部处的表面118之间的距离(参见图6中的尺寸x)。由长度x及宽度y限定的颈部104的截面积增大以提供用于在拉链带201与头部103之间传递力的高强度性能,在下一段中将描述其中一个示例。

如以上所述,拉链带201上的水平力的一个示例在图7a中表示成拉链带力ft。图7a中示出了施加至左侧拉链链牙101的一些力。拉链带力ft(当从图7a中所示的端视图中观察时)倾向于致使拉链链牙101沿逆时针方向(绕垂直于图7a的表面的轴线)旋转,并且如果不抵消掉就会破坏拉链链牙101或使其失效。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的颈部104的构造会产生抵消至少部分拉链带力ft的一个或多个肩部力fs。如果拉链链牙101的头部103具有两个突起103a和103b(分别具有上表面103a-1及103b-1),会有两个近似相等的图7a所示的肩部力fs(图7a中示出了相对于突起103b的肩部力fs)。这两个肩部力fs发生在拉链链牙101的各突起(103a,103b)与相对列的拉链链牙的对应肩部(105)之间的交界处。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a所示,拉链带201包括密封层203。在一些示例中,密封层203是树脂层。当拉链链牙啮合/锁定时,第一拉链带的密封层203可压靠于与相对的拉链链牙101列有关的第二拉链带的另一密封层203(参见图3b及图7a)。由压缩在一起的这两个密封层203形成的密封可形成水密和/或气密密封。如图7a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密封层203的高度近似对应于拉链链牙101的相向表面120的高度h,使得密封层203基本覆盖相向表面120。在一些情况下,密封层203高于相向表面120的高度并包绕拉链链牙101以遵循拉链带201的轮廓。

如图7b所示,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密封层204布置在拉链链牙101与第一密封层203之间,以形成包括三个层的重叠区500,即:拉链带201、第一密封层203及第二密封层204。第二密封层204可构造成与第一密封层203重叠,使得第二密封层204覆盖拉链链牙101的相向表面120的部分或全部并包绕拉链链牙101,且与顶表面110交界。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密封层204是树脂层。密封层203、204相对于拉链链牙101的构造可提供增强的密封。所述一个或多个密封层可由挤出、层积、涂覆和/或任何其它适当方法形成。

如图8所示,在示例性制造过程中,滑动芯301邻近拉链带201的位置布置。滑动芯301提供平坦表面以确保用于模制头部103的两个突起103a和103b各自的上表面103a-1和103b-1的平面参考面。

拉链的部件可由以下材料形成,包括但不限于尼龙、聚丙烯、非编织聚丙烯、其它塑性材料、热塑性塑料、金属材料、其它复合材料、棉、羊毛、合成纤维或者其它类似材料。而且,拉链的部件可借助合适的紧固件相互附装,所述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胶或任何合适的粘合剂、粘扣带、超声波焊接、其它机械或化学紧固件。

图中所示或上述的部件的不同布局以及未示出或描述的部件及步骤是可能的。类似的,一些特征和子组合是有用的并且可以不参考其它特征和子组合使用。出于示例性目的而非限制性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实例,并且多种替代性实例对于本专利的阅读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或者在图中示出的情况,可做出各种实例和变更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