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保健护膝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
背景技术:
护膝指的是一种用于保护人们膝盖的布料,在膝盖患病人群以及体育运动中,护膝的使用时非常广泛的。膝盖既是一个人在行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而且膝盖受伤后极其疼痛且恢复较慢,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下雨阴天就隐隐作痛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护膝进行保暖,减少疼痛。
除了运动员外,护膝使用最多的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膝关节容易患风湿病,经常忍受风湿的疼痛,可是普通的护膝保暖的功能虽好,但并不能很好的减少疼痛,没有保健和治疗风湿的作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提升保暖止痛作业,活血通络,辅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包括:外部弹力套和内部保健套,所述外部弹力套设置在内部保健套的外部,所述外部弹力套是由弹力面料制成的圆筒弹性套,所述弹力面料为涤纶弹力丝与托玛琳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内部保健套是由保健面料制成的圆筒形套,所述保健面料为聚氯乙烯纤维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混纺制成,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纤维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聚氯乙烯纤维56~62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38~44份,所述弹力面料中涤纶弹力丝与托玛琳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涤纶弹力丝76~82份、托玛琳纤维18~2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弹力套和内部保健套之间采用针线相连。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纤维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聚氯乙烯纤维56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4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纤维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聚氯乙烯纤维62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38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力面料中涤纶弹力丝与托玛琳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涤纶弹力丝76份、托玛琳纤维2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力面料中涤纶弹力丝与托玛琳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涤纶弹力丝82份、托玛琳纤维1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内部保健套具有保暖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作用,而外部弹力套的弹性好,使得护膝穿戴舒适,而且发出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脉络,有利于风湿性关节炎的缓解和治疗,适合老年人和运动员佩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部弹力套,2、内部保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包括:外部弹力套1和内部保健套2,所述外部弹力套1设置在内部保健套2的外部,所述外部弹力套1是由弹力面料制成的圆筒弹性套,所述弹力面料为涤纶弹力丝与托玛琳纤维混纺制成,托玛琳纤维含有多种人类必须的矿物质,而且发出远红外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脉络,所述内部保健套2是由保健面料制成的圆筒形套,所述保健面料为聚氯乙烯纤维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混纺制成。
本发明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穿戴方便,所述外部弹力套1和内部保健套2之间采用针线相连,结构牢固,耐用性好,而且弹性大,适应不同的人群,穿戴十分方便和舒适。
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纤维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聚氯乙烯纤维56~62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38~44份,所述弹力面料中涤纶弹力丝与托玛琳纤维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涤纶弹力丝76~82份、托玛琳纤维18~24份。
聚氯乙烯纤维保温性强,织成的内衣裤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伤痛,无副作用,对皮肤无不良刺激。
实施例1:
按照重量,取聚氯乙烯纤维58份和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42份,纺织制成保健面料,然后裁剪拼接成圆筒形套;
按照重量,取涤纶弹力丝80份和托玛琳纤维20份,纺织制成弹力面料,然后裁剪拼接成圆筒弹性套;
把圆筒弹性套设置在圆筒形套的外部,采用针线相连进行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弹力保健面料复合护膝,弹性好,适用范围广泛,与普通的护膝相比,保护性好,有效治疗并减少风湿性关节炎带来的疼痛,适合运动员和中老年人等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病的人群,保健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