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793阅读:1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鞋材的制备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热衷於各种体育运动,高性能的运动鞋也就成为紧俏产品。作为继橡胶、pvc、sbs之後的第四代鞋底材料,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更优良的弹性、耐磨性、抗撕裂性和弯曲性,是各种要求极高的专用鞋如足球鞋、冰刀鞋、登山鞋等的鞋底首选材料之一。

目前用于运动鞋鞋底生产的材料主要有pvc、pu、eva和tpu,其中的tpu由於性能突出和具有环保概念,开始崭露头角。pvc的价格低廉,但是温度低时变硬易折裂,温度高时又易变软,且有医学研究证明pvc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二恶英,先进国家的大型运动用品厂商如nike等已逐步用tpu等材料替代pvc;pu材料重量轻、耐热性好、抗磨损性好、寿命长、价格也较低,但专案的投资成本高(机器、模具和原材料),成品难以重新再利用;eva的柔韧性、弹性良好,耐化学品和着色性能优异,技术相对比较成熟,eva发泡材料已经很广泛地应用于鞋材领域,但是eva耐磨性比较差,容易被划花或磨损,且其防水透湿性比较差,影响鞋子的品质与寿命。而tpu具有耐磨性强、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高、耐气候性良好等优点,虽然在硬度、重量和价格方面存在不足,但综合来看,tpu的应用市场更为广泛。

本申请人于2016年03月29号提交了一份关于“覆膜爆米花聚氨酯鞋材及其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610185476.6),该方案通过在原有的pu基层上覆设一层tpu防护底膜,不仅使鞋底具有高透湿性、手感好,耐水洗等tpu具有的各种优秀物理特性,拓展了pu鞋底的生产应用,同时通过在pu基层上的掺设tpu爆米花发泡颗粒,二者分子特性接近,在发泡过程中可以得到极佳的分子间结合力,使tpu防护底膜层与pu基层完美地发泡粘合。但是,做为中高档鞋子的中底鞋材,一般都是采用eva发泡材料,eva发泡体不仅具有柔韧性、弹性良好等优异的物理特征,而且其耐化学品和着色性能优异,是中高档鞋底的极佳中底选材,而tpu材料层与eva发泡体材料层二者分子特性并不接近,不能够得到很好地结合,使鞋底不能同时拥有tpu材料与eva材料的优异特性,所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研究出一种新的生产制备工艺,使这两种鞋材可以结合在一起,共同应用在同一双鞋底上,使该鞋底拥有两者各有的优良物理及化学特性,提高鞋子的品质与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新的鞋材及生产该鞋材的工艺,它不仅可以使tpu材质的防护薄膜层完美地覆膜应用在eva发泡体材质的二次md中底上,使该鞋底不仅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能和良好的弹力性能,而且同时具有tpu材质的光滑、防水、透湿、时尚等优良品质,极大地丰富了鞋底产品,提高了鞋材的档次与品质,并且延长鞋材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包括半成品发泡体和tpu防护薄膜,所述tpu防护薄膜覆盖于所述半成品发泡体的外表面,且该tpu防护薄膜与该半成品发泡体相贴合的一面涂设有一热熔胶水层,所述半成品发泡体与tpu防护薄膜通过热压合、冷却后一体成型,同时热压合使所述热熔胶水层熔化并形成热熔粘合层。

更进一步,所述半成品发泡体包括上顶面以及由该上顶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下底面,所述tpu防护薄膜覆盖于所述半成品发泡体的下底面上。

更进一步,所述tpu防护薄膜的厚度为0.15-0.3mm。

更进一步,所述tpu防护薄膜为透明的tpu防护薄膜。

更进一步,所述半成品发泡体为eva发泡体。

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先选取鞋材的模具,按照鞋材模具的大小冲裁出相应尺寸的tpu防护薄膜;

步骤二:使用热熔涂胶设备,将步骤一得到的tpu防护薄膜的上表面涂设一层热熔胶水层;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tpu防护薄膜铺设于鞋材模具的下模模腔内,并使用鞋材模具的中框压板将该tpu防护薄膜边缘紧压在该鞋材模具的下模上;

步骤四:该tpu防护薄膜紧压后,通过一提供高温热量的照射管对该tpu防护薄膜进行照射,使该tpu防护薄膜软化;

步骤五:通过抽气装置对下模模腔进行抽真空,使所述软化后的tpu防护薄膜完全贴附于该下模模腔内;

步骤六:选取与鞋材模具相应型号的eva发泡体,将该eva发泡体放入到该贴附有tpu防护薄膜的下模模腔内,合上鞋材模具的上模,并进行固定锁紧;

步骤七:将所述鞋材模具送入油压机进行加温、冷却及定型;

步骤八:定型后,将鞋材从鞋材模具内取出,并修剪掉鞋材上多余的tpu防护薄膜边角,即可获得一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

更进一步,所述热熔胶水层为eva热熔胶水层。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该油压机加温的温度为150°c-170°c。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通过在eva发泡材质的二次md中底上覆膜有一tpu材质的薄膜层,不仅使该二次md中底具有eva材质的各种优异物理及化学特性,而且增加了tpu材质的高透湿、高耐压、高防水、高强度及光滑亮丽等优良特性,同时两种材质通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得到完美地粘合连接,生产得到的鞋材品质与档次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时延长了该鞋材的使用寿命。

二:本发明中,tpu防护薄膜的覆膜过程是通过在下模模腔的抽真空吸附和中框板的夹持作用共同实现而进行固定,不仅固定精确度高,不会出现产品折痕及或者收缩等不良现象,而且操作简单,便于脱模,同时,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同一热压合过程中,即完成该鞋材的二次热压合定型,又完成两种材质的热熔覆膜粘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节省人工和时间。

三:本发明通过在工艺上的优化,使tpu薄膜先通过高温照射,让其发生软化,然后再对下膜膜腔进行抽真空处理,这样,可以使tpu薄膜更好地与该下膜膜腔紧密贴合。

四:本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eva发泡的二次md中底的鞋材品质,在行业内拓展和丰富了该品种鞋材的产品,提高了该品种鞋子的质量与品质,使其更加高档优良,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包括半成品发泡体1和tpu防护薄膜2,所述tpu防护薄膜2覆盖于所述半成品发泡体1的外表面,且该tpu防护薄膜2与该半成品发泡体1相贴合的一面涂设有一热熔胶水层,所述半成品发泡体1与tpu防护薄膜2通过热压合、冷却后一体成型,同时热压合使所述热熔胶水层熔化并形成热熔粘合层3。

更进一步,所述半成品发泡体1包括上顶面以及由该上顶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下底面,所述tpu防护薄膜2覆盖于所述半成品发泡体1的下底面上。

更进一步,所述tpu防护薄膜2的厚度为0.15-0.3mm。

更进一步,所述tpu防护薄膜2为透明的tpu防护薄膜。

更进一步,所述半成品发泡体1为eva发泡体。

一种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先选取鞋材的模具,按照鞋材模具的大小冲裁出相应尺寸的tpu防护薄膜2;

步骤二:使用热熔涂胶设备,将步骤一得到的tpu防护薄膜2的上表面涂设一层热熔胶水层;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tpu防护薄膜2铺设于鞋材模具的下模模腔内,并使用鞋材模具的中框压板将该tpu防护薄膜2边缘紧压在该鞋材模具的下模上;

步骤四:该tpu防护薄膜紧压后,通过一提供高温热量的照射管对该tpu防护薄膜进行照射,使该tpu防护薄膜软化;

步骤五:通过抽气装置对下模模腔进行抽真空,使所述tpu防护薄膜2完全贴附于该下模模腔内;

步骤六:选取与鞋材模具相应尺寸的eva发泡体1,将该eva发泡体1放入到该贴附有tpu防护薄膜2的下模模腔内,合上鞋材模具的上模,并进行固定锁紧;

步骤七:将所述鞋材模具送入油压机进行加温、冷却及定型;

步骤八:定型后,将鞋材从鞋材模具内取出,并修剪掉鞋材上多余的tpu防护薄膜2边角,即可获得一覆膜成型的二次md鞋材。

更进一步,所述热熔胶水层为eva热熔胶水层。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该油压机加温的温度为150°c-170°c。

一:本发明通过在eva发泡材质的二次md中底上覆膜有一tpu材质的薄膜层,不仅使该二次md中底具有eva材质的各种优异物理及化学特性,而且增加了tpu材质的高透湿、高耐压、高防水、高强度及光滑亮丽等优良特性,同时两种材质通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得到完美地粘合连接,生产得到的鞋材品质与档次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时延长了该鞋材的使用寿命。

二:本发明中,tpu防护薄膜的覆膜过程是通过在下模模腔的抽真空吸附和中框板的夹持作用共同实现而进行固定,不仅固定精确度高,不会出现产品折痕及或者收缩等不良现象,而且操作简单,便于脱模,同时,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同一热压合过程中,即完成该鞋材的二次热压合定型,又完成两种材质的热熔覆膜粘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节省人工和时间。

三:本发明通过在工艺上的优化,使tpu薄膜先通过高温照射,让其发生软化,然后再对下膜膜腔进行抽真空处理,这样,可以使tpu薄膜更好地与该下膜膜腔紧密贴合。

四:本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eva发泡的二次md中底的鞋材品质,在行业内拓展和丰富了该品种鞋材的产品,提高了该品种鞋子的质量与品质,使其更加高档优良,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