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帮机滑座位置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209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前帮机滑座位置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制作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前帮机滑座位置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鞋业中,通常将作业的生产方式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大主要内容,其次则为鞋形的造型创意。而在制鞋业中,鞋子的前帮机结构藉由业界中的前帮机问世而得以为一省时、且具有效率性的机具。

前帮机上具有一用于对鞋材进行定位的滑座,在工作过程中,滑座通常由驱动缸组带动而前后来回活动,从而实现对鞋材的定位和松开;为了使前帮机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鞋带,驱动缸组和滑座均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位置的调整,现有技术中,驱动缸组和滑座位置的调整均采用手动完成,其调整效率低,耗费人力,并且调整精度不高,不利于制鞋的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帮机滑座位置调整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人工手动调整滑座和驱动缸组的方式存在效率低、耗费人力并且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前帮机滑座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有固定座、滑座、驱动缸组、调整螺杆、调整螺帽以及驱动机构;该滑座和驱动缸组均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于固定座上,滑座与驱动缸组的前端固定连接,驱动缸组带动滑座前后来回活动;该调整螺杆与驱动缸组的后端固定连接并向后延伸;该调整螺帽套设于调整螺杆上并与调整螺杆螺合连接,调整螺帽定位在固定座上来回转动;该驱动机构固定于固定座上,驱动机构带动调整螺帽来回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马达、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该马达固定于固定座上,该第一链轮固定于马达的输出轴上,该第二链轮固定于调整螺帽上并与调整螺帽同轴设置,该链条连接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马达为减速马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运转的感应电阻尺,感应电阻尺前后延伸,其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缸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缸组上固定有活动板,该活动板上固定有传动块,该感应电阻尺的拉杆向前伸出并通过螺丝与传动块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具有半圆孔,该调整螺帽具有环形卡槽,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卡入环形卡槽中将调整螺帽定位在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导槽,导槽前后延伸,滑座的两侧均嵌于对应的导槽中沿对应的导槽前后来回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缸组为油压缸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缸组的前端向前伸出有螺杆部,该滑座通过螺帽件可前后调整位置地安装于螺杆部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驱动机构带动调整螺帽转动,使得调整螺杆轴向来回移动,从而使得驱动缸组前后移动,滑座随驱动缸组前后移动而实现位置的自动调整,如此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手动调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调整效率,减少人力耗费,并且有效提高了调整精度,为制鞋的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固定座 11、上固定板

12、下固定板 101、导槽

102、半圆孔 20、滑座

30、驱动缸组 31、螺杆部

32、螺帽件 40、调整螺杆

50、调整螺帽 51、环形卡槽

60、驱动机构 61、马达

62、第一链轮 63、第二链轮

70、感应电阻尺 71、拉杆

81、活动板 82、传动块

83、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固定座10、滑座20、驱动缸组30、调整螺杆40、调整螺帽50以及驱动机构60。

该滑座20和驱动缸组30均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0上,滑座20与驱动缸组30的前端固定连接,驱动缸组30带动滑座20前后来回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导槽101,导槽101前后延伸,滑座20的两侧均嵌于对应的导槽101中沿对应的导槽101前后来回活动,所述驱动缸组30为油压缸组,并且,所述驱动缸组30的前端向前伸出有螺杆部31,该滑座20通过螺帽件32可前后调整位置地安装于螺杆部31上。

该调整螺杆40与驱动缸组30的后端固定连接并向后延伸,该调整螺帽50套设于调整螺杆40上并与调整螺杆40螺合连接,调整螺帽40定位在固定座10上来回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上具有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该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均具有半圆孔102,该调整螺帽50具有环形卡槽51,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均卡入环形卡槽51中将调整螺帽50定位在固定座10上。

该驱动机构60固定于固定座10上,驱动机构60带动调整螺帽50来回转动。具体而言,所述驱动机构60包括有马达61、第一链轮62、第二链轮63和链条(图中未示),该马达61固定于固定座10上,该第一链轮62固定于马达61的输出轴上,该第二链轮63固定于调整螺帽50上并与调整螺帽50同轴设置,该链条连接于第一链轮62和第二链轮63之间,并且,所述马达61为减速马达,动力更好。

以及,进一步包括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60运转的感应电阻尺70,感应电阻尺70前后延伸,其一端与固定座10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缸组30连接。具体而言,所述驱动缸组30上固定有活动板81,该活动板81上固定有传动块82,该感应电阻尺70的拉杆71向前伸出并通过螺丝83与传动块82连接。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驱动缸组30、驱动机构60和感应电阻尺70均连接前帮机的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的触摸屏上设定调整位置后,该驱动机构60工作,由马达61带动第一链轮62转动,该第一链轮62转动并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63转动,该第二链轮63转动而带动调整螺帽50,调整螺帽50可正转也可以逆转,调整螺帽50转动时带动调整螺杆40轴向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使得驱动缸组30向前或向后移动,该滑座20随驱动缸组30向前或向后移动,驱动缸组30在移动的过程中,感应电阻尺70的活动端伸出或缩回,使得感应电阻尺70的电压值发生变化,利用感应电阻尺70的不同电压值的变化,控制马达61的精准停止位置,马达61停止时,滑座20可在精确的位置停止,配合电脑程式控制,可在电脑画面上设定滑座20的精确停止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驱动机构带动调整螺帽转动,使得调整螺杆轴向来回移动,从而使得驱动缸组前后移动,滑座随驱动缸组前后移动而实现位置的自动调整,如此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手动调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调整效率,减少人力耗费,并且有效提高了调整精度,为制鞋的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