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333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妈咪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妈咪包。



背景技术:

妈咪携带婴儿外出游玩成为每个新妈妈的必须经历,由于婴儿的特殊需要妈妈携带许多婴儿用品,例如奶瓶、纸巾、卫生用品、钱包等等,现有妈咪包要么是手提包、要么是肩背包,而妈妈为了出游省力往往需要推婴儿车出行,又出现的车挂包,但是妈妈在一个人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婴儿进行换尿布,由于妈妈带的东西较多,所以对于一个人换尿布造成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妈妈一个人方便换尿布的妈咪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妈咪包,包括包体,在包体上安装有手提带,所述包体内设置有主口袋,在所述主口袋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根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能翻转至包体的外侧,在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一连接构件,还包括一独立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上设置有一带环能与连接构件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状态为,母亲背着包体,将连接放置到包体的外侧,并通过连接构件来实现与收纳袋的相互连接,收纳袋就呈现在包体的外部,在需要换尿布的情况下,将护垫取出,将婴儿放在护垫上就可以进行换尿布,在换完尿布之后,可以直接将尿过的尿布放置到收纳袋当中,由于收纳袋为外置,所以母亲可以一只手就能实现将尿布塞到收纳袋当中,操作更加简便、人性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带为两条并设置在主口袋的侧部靠近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连接带设置在主口袋的侧部,不会影响到主口袋中的其他口袋的放置,并且当连接带翻转至外部的状态下,就可以在包体的靠近两侧处均连接有收纳袋,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确定将收纳袋放置在包体的哪个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构件为间隔设置在连接带上的子啪钮和母啪钮,绕卷所述连接带使子啪钮和母啪钮相互扣合以形成一封闭的环形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隔设置有子啪钮和母啪钮,可以将末端伸入到带环的中央,然后通过绕卷后并将子啪钮和母啪钮相互扣合,实现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段,来起到连接带与带环的相互扣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构件为间隔设置在连接带上的子粘扣和母粘扣,绕卷所述连接带使子粘扣和母粘扣相互扣合以形成一封闭的环形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隔设置有子粘扣和母粘扣,可以将末端伸入到带环的中央,然后通过绕卷后并将子粘扣和母粘扣相互扣合,实现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段,来起到连接带与带环的相互扣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其中一根连接带的末端设置有子啪钮,在所述另一根连接带的末端设置有母啪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其中一根连接带的末端设置有子粘扣,在所述另一根连接带的末端设置有母粘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连接带设置于包体的主口袋的两侧,在起到了能连接收纳袋的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两根连接带的末端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一根提手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主口袋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内袋体,所述内袋体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条带,所述定位条带的末端能与内袋体外侧开口处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内袋体,可以在内部放置母婴用品,在上方设置的定位条带,可以通过定位条带与内袋体的开口处相固定,进而实现了能初步将开口实现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包体的外侧设置有储物袋,在包体的侧部处设置有侧储物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侧设置有储物袋,并且在侧部也设置有侧储物袋,可以在外侧的储物袋和侧储物袋中放置母婴用品,可以更加方便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妈咪包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妈咪包的定位条带与收纳袋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妈咪包的两条连接带配合形成提手带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妈咪包的定位条带与收纳袋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1、包体;11、手提带;12、主口袋;13、内袋体;131、定位条带;2、储物袋;21、侧储物袋;3、收纳袋;31、带环;4、连接带;41、连接构件;41a、子啪钮;41b、母啪钮;41c、子粘扣;41d、母粘扣;42、环形段;43、提手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一种妈咪包,包括包体1,在包体1上安装有手提带11,包体1内设置有主口袋12,在主口袋12的内部两侧靠近开口上沿处设置有两条连接带4,连接带4为柔性连接带4,其长度达到能翻转至包体1的外侧,在连接带4上的末端处设置有一连接构件41。在主口袋12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内袋体13,内袋体13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条带131,定位条带131的末端能与内袋体13外侧开口处相固定。内袋体13可以在内部放置母婴用品,在上方设置的定位条带131,可以定位条带131与内袋体13的开口处通过子母扣的形式相固定,进而实现了能初步将开口实现闭合。包体1的外侧设置有储物袋2,在包体1的侧部处设置有侧储物袋21。在外侧设置有储物袋2,并且在侧部也设置有侧储物袋21,可以在外侧的储物袋2和侧储物袋21中放置母婴用品,可以更加方便的取出。

请参照附图2,还包括一独立的收纳袋3,收纳袋3上设置有一带环31能与连接构件41相配合。具体的,连接构件41为间隔设置在连接带4上的子啪钮41a和母啪钮41b,绕卷连接带4使子啪钮41a和母啪钮41b相互扣合以形成一封闭的环形段42。

间隔设置有子啪钮41a和母啪钮41b,可以将末端伸入到带环31的中央,然后绕卷后并将子啪钮41a和母啪钮41b相互扣合,实现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段42,来起到连接带4与带环31的相互扣合。

请参照附图3,其中一根连接带4的末端设置有子啪钮41a,在另一根连接带4的末端设置有母啪钮41b。两根连接带4设置于包体1的主口袋12的两侧,在起到了能连接收纳袋3的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两根连接带4的末端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一根提手带43。

使用状态为,母亲背着包体1,将连接放置到包体1的外侧,并连接构件41来实现与收纳袋3的相互连接,收纳袋3就呈现在包体1的外部,在需要换尿布的情况下,将护垫取出,将婴儿放在护垫上就可以进行换尿布,在换完尿布之后,可以直接将尿过的尿布放置到收纳袋3当中,由于收纳袋3为外置,所以母亲可以一只手就能实现将尿布塞到收纳袋3当中,操作更加简便、人性化。

设置有连接带4设置在主口袋12的侧部,不会影响到主口袋12中的其他口袋的放置,并且当连接带4翻转至外部的状态下,就可以在包体1的靠近两侧处均连接有收纳袋3,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确定将收纳袋3放置在包体1的哪个侧部。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4,与实施例1的包体1形状设置相同,并且使用状态类似,区别在于连接构件41的不同,连接构件41为间隔设置在连接带4上的子粘扣41c和母粘扣41d,绕卷连接带4使子粘扣41c和母粘扣41d相互扣合以形成一封闭的环形段42。间隔设置有子粘扣41c和母粘扣41d,可以将末端伸入到带环31的中央,然后绕卷后并将子粘扣41c和母粘扣41d相互扣合,实现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段42,来起到连接带4与带环31的相互扣合。

其中一根连接带4的末端设置有子粘扣41c,在另一根连接带4的末端设置有母粘扣41d。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