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可替换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1888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的可替换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是指行李箱的可替换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行李箱包括有一个箱子,在箱子的下端配置有轮子,箱子的后侧面则配置有一伸缩拉杆。箱子内部具有一个储存空间,以供储放个人用品。使用者可以抓着伸缩拉杆以拖行行李箱。

上述的行李箱的主要是供民众出国使用。在机场中,我们时常看到民众在行李箱转盘旁等候自己的行李箱被运出。由于每一个行李箱的外型都十分相似,民众只能以行李箱的颜色、大小、有无特殊的配件等,来判断是否是自己的行李箱。即使是如此,还是经常会发生错拿行李箱的情形。

中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1188950揭露一种可替换面板的行李箱,包含有:一箱体以及至少一替换面板,将该替换面板利用可拆离的方式固定于该箱体上。使用方式如同一般行李箱,但其外观可任意变换。如此即可产生具有个人特色的行李箱,在行李箱转盘上也可轻易的被认出。

然而,前述实用新型中,替换面板与箱体之间仅是用简单的卡榫来进行结合,这是十分不牢靠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的可替换面板结构,具有简单、牢固的替换面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李箱的可替换面板结构,包括:一个箱体以及一个替换面板;

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结合机构,包括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替换面板的扣件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锁件;所述扣件具有一个结合栓,所述锁件具有一个活动锁;所述活动锁在一个锁扣位置以及一个解锁位置间移动;在所述锁扣位置时,所述锁件锁扣住所述结合栓;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结合栓可与所述锁件分开。

所述箱体设有一个凹槽,供装设所述替换面板。

所述扣件更有一个顶座与一个底座,所述顶座的底侧具有一柱子,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替换面板的内侧,使所述柱子穿过所述替换面板上的一个穿孔;所述底座具有一个凸垣,所述凸垣中具有一个孔;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替换面板的内侧,使所述凸垣穿过所述替换面板的穿孔,且所述顶座的柱子穿过所述凸垣的孔;所述结合栓在所述替换面板的内侧并固定于所述顶座的柱子。

所述替换面板上具有一个凹窝,供装设所述顶座。

所述锁件更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并具有一个第一通孔与一个第二通孔,对准于所述替换面板的穿孔;所述活动锁设置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结合栓的外端具有一个头部;所述活动锁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大孔以及一个小孔,其中所述大孔大于所述结合栓的头部,所述小孔小于所述结合栓的头部;所述活动锁在所述锁扣位置时,所述小孔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大孔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锁件更包括两个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一端抵靠于壳体,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活动锁,使所述活动锁保持在所述锁扣位置或是所述解锁位置。

所述壳体具有两个凹口;所述活动锁具有一个锁段以及两个位于所述锁段两侧的操作段;所述锁段位于两凹口之间,所述操作段则位于所述凹口中,使所述操作段位于所述壳体外侧。

所述壳体上具有一个连接柱,固定于所述箱体。

所述壳体具有一个第一壳件以及一个第二壳件相互结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壳件具有所述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移动所述活动锁可锁扣与分离所述结合栓,以达稳固的结合替换面板,与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更换所述替换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扣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件在锁扣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件在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箱体;12:替换面板;14:第一箱壳;16:第二箱壳;18:轮子;20:伸缩拉杆;22:凹槽;24:扣件;26:锁件;28:顶座;30:底座;32:结合栓;34:凹窝;36:穿孔;38:柱子;40:凸垣;42:孔;44:螺丝;46:头部;48:壳体;50:活动锁;52:弹簧;54:第一壳件;56:第二壳件;58:第一通孔;60:连接柱;62:第二通孔;64:凹口;66:锁段;68:操作段;70:大孔;72: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箱体10、一个替换面板12,以及复数个结合机构。

所述的箱体10具有一个第一箱壳14以及一个第二箱壳16,二者一端结合,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箱壳14、16的底端设有轮子18。所述第二箱壳16上设有一个伸缩拉杆20。所述第一箱壳14的前侧设有一个凹槽22,供装设所述替换面板12。所述替换面板12可以以不同的材料制作,或是具有特定的颜色或图案与文字。所述结合机构包括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替换面板12的扣件24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箱壳14内侧面的锁件26。

所述扣件24具有一个顶座28、一个底座30,以及一个结合栓32。所述替换面板12的外侧面上具有凹窝34,凹窝34的底面具有一个穿孔36。所述顶座28的底侧具有一柱子38。所述顶座28装设于所述凹窝34中,且使所述柱子38穿过所述穿孔36。所述底座30具有一个凸垣40,凸垣40中具有一个孔42。所述底座30设置于所述替换面板12的内侧,使所述凸垣40穿过所述替换面板12的穿孔36,且所述顶座28的柱子38穿过所述凸垣40的孔42。所述顶座28与底座30利用两个螺丝44固定于所述替换面板12。所述结合栓32在所述替换面板12的内侧并固定于所述顶座28的柱子38。所述结合栓32的外端具有一个圆盘状的头部46。

所述锁件26具有一个壳体48、一个活动锁50以及两个弹簧52。所述壳体48具有一个第一壳件54以及一个第二壳件56相互结合在一起,所述活动锁50以及所述弹簧52设置于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壳件54、56之间。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壳件54、56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58、一个第二通孔62。所述第一壳件54具有两个连接柱60,利用螺丝44将所述壳体48固定于所述第一箱壳14的内侧,并使所述壳体48的第一通孔58、第二通孔62与所述第一箱体14上的穿孔36对准。所述第二壳件56具有两个凹口64。所述活动锁50具有一个锁段66以及两个位于所述锁段66两侧的操作段68。所述锁段66上具有相互连通的一个大孔70以及一个小孔72,其中所述大孔70大于所述结合栓32的头部46,所述小孔72小于所述结合栓32的头部46。所述锁段66位于两凹口64之间,所述操作段68则位于所述凹口64中,使所述操作段68位于所述壳体48外侧,让使用者可以握住所述操作段68而移动所述活动锁50于一个锁扣位置间(图5)以及一个解锁位置(图6)。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大孔70对准所述第一通孔58与所述第二通孔62;在所述锁扣位置时,所述小孔72对准所述第一通孔58与所述第二通孔62。所述弹簧52设置于所述壳体48中,一端抵靠于壳体48,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活动锁50,使所述活动锁50保持在所述锁扣位置或是所述解锁位置。

当所述活动锁50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如图6所示,用户可将所述替换面板12的结合栓32插入所述第一箱体14的穿孔36,使所述头部4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8、所述活动锁50的大孔70与所述第二通孔62,此时所述替换面板12位于所述凹槽22中,贴靠在所述箱体10上。接着移动所述活动锁50移动至所述锁扣位置,如图5所示,使所述小孔72移动至所述结合栓32处。由于所述小孔72小于所述结合栓32的头部46,将使所述替换面板12无法脱离所述箱体10。如再次将所述活动锁50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则可取下所述替换面板12,更换新的替换面板(图未示)。

本实用新型利用移动所述活动锁50使所述替换面板12可稳固的与所述箱体10结合或是自由分离,让使用者可自行更换面板。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所述的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