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1217发布日期:2019-09-21 00:33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袜鞋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袜鞋是一种兼具舒适度及穿脱便利的鞋类款式,不仅深受户外运动者喜 爱,更是婴幼儿时常穿着的鞋款,然而目前已知市面上的鞋袜设计,多半是 使袜子一体地连接于鞋底,虽然穿着上舒适且稳固,但使用者长时间穿着后, 袜鞋的布面部分吸附了人体的汗水及外界的污染,却不易换洗,造成了卫生 上的问题;虽然市面上亦有使用魔术贴连接袜子与鞋底部分的袜鞋构造,使 得袜子与鞋底可拆开清洗,然而,这些构造往往有固定度的问题,当使用者 想从事活动度较高的运动时,难免缺乏稳定度及支撑度,甚至对脚踝造成负 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先前技术中所提及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替换袜子鞋底结 构,包括一第一底层,此第一底层包括一接合层与一第一侧面,此第一侧面 设有数个穿设机构以及数个接合机构;一第二底层,围设于第一底层外,第 二底层设有数个孔洞;以及一袜体,可拆地设置于第一底层上;其中每个数 个穿设机构对应穿过每个数个孔洞,且至少一绳体依序穿过每个数个穿设机 构并固定袜体。

以上对本发明的简述,目的在于对本发明的数种面向和技术特征作一基 本说明。发明简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详细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别列举本发 明的关键性或重要组件,也不是用来界定本发明的范围,仅为以简明的方式 呈现本发明的数种概念而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100 第二底层

101 孔洞

102 接收机构

200 第一底层

201 穿设机构

202 接合机构

203 第一侧面

204 接合层

205 魔术贴母面

400 绳体

401 绳结

500 袜体

501 魔术贴公面

502 固定面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 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 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 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 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同时参照图1、图4及图5,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 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由图1中可见,本实施例包括一第一底层200,第一 底层200包括一接合层204与一第一侧面203,第一侧面203设有数个穿设机 构201以及数个接合机构202;一第二底层100,围设于第一底层200外,第 二底层100设有数个孔洞101;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 结构图,由图4中可见,本实施例更包括一袜体500,可拆地设置于第一底层 200上;其中每个穿设机构201对应穿过每个孔洞101;最后请参照图5,图 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由图5中可见, 至少一绳体400依序穿过每个穿设机构201并固定袜体500。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结 构图,由图2中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层100设有数个孔洞101,且第二底 层100更包括数个接收机构102。接着请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 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结构图。由图3中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一底层200 包括一接合层204与一第一侧面203,第一侧面203设有数个穿设机构201以 及数个接合机构202;当第二底层100围设于第一底层200外时,第二底层 100的数个接收机构102与第一底层200的数个接合机构202接合。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穿设机构201为第一侧面203上的一凸出结 构,并具有一穿绳孔,具体地,穿设机构201可为扣环、钮扣、锁扣的结构, 或是这些结构经由组合变形所得出的结构,当穿设机构201为钮扣或锁扣的 样态时,其上更额外设有一穿绳孔,以供绳体400穿过。穿设机构201的材 料可选自金属、塑料、或其他复合材料,亦可一体地设置于第一底层200的 第一侧面203上,不以此说明为限。第二底层100上所设置的数个孔洞101, 是供穿设机构201穿设所用,借由此机构设计,第一底层200与第二底层100 得以结合并进一步用绳体400穿过与固定于袜体500上。穿设机构201与孔 洞101为一一对应的组合,因此当第一底层200与第二底层100结合时,每 个穿设机构201与每个孔洞101可以一一结合。

在某些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第二底层100可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聚胺酯(Polyurethane,PU)、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NBR)、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皮革或其组合所制成。 本发明的第一底层200可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胺酯(Polyurethane,PU)、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皮革或其组合所制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接收机构102各包括两沟槽,每个接合 机构202各为一卡榫,此卡榫包括两凸出部,其中每个凸出部穿设每个沟槽。 借由本发明中榫接的方式,第一底层200可与第二底层100相互接合固定而 不易分离。本实施例中卡榫的结构为ㄇ字型结构,但任何具备榫接功能的结 构均为本发明接收机构102及接合机构202可借以实施的方式,不以本说明 为限。此外,于某些实施例中,数个接合机构202可为不同结构的卡榫,数 个接收机构102可为不同结构的样态,只要每组相应匹配的接合机构202与 接收机构102具有相应的结构,并可结合且固定第一底层200与第二底层100 即达本发明所要求的功能性。

请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结构图。由图 中可见,本实施例中,接合层204更包括一魔术贴母面205,设置于第一底层 200的上表面,此接合层204可借由缝制或是黏合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底层200 上。此外,袜体500更包括一魔术贴公面501,设置于袜体500底部,此魔术 贴公面501黏贴魔术贴母面205。本实施例中,魔术贴公面501是永久性地设 置于袜体500底部,当使用者穿着本实施例中设有魔术贴公面501的袜体500 并踩踏上第一底层200的接合层204表面时,魔术贴公面501将立即勾住并 附着于接合层204的魔术贴母面205上,使得袜体500与第一底层200得以 固定,不会滑动,增加穿着的固定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魔术贴公面501是透过一固定面502黏着于袜体500 底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此固定面502是借由缝合、胶合或其组合,黏着 于袜体500的底部。较佳的,固定面可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其组合所制 成的布料,或为不织布、贴布或其他服贴性高的布面材料的组合所制成。

当使用者想穿着本发明的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袜鞋时,需先穿着底部 设有魔术贴公面501的袜体500,并踩踏上由第一底层200与第二底层100组 合而成的鞋底结构,此时第一底层200上的接合层204黏着并固定袜体500, 最后使用者只需要简便地绑好穿设于穿设机构201间的绳体400,便完成了袜 鞋的穿著。其中,由第一底层200与第二底层100组合而成的鞋底结构是预 先透过数个接合机构202与数个接收机构102接合所结合,更进一步地,更 透过数个穿设机构201一一穿过数个孔洞101后,并依序穿以绳体400后结 合。

本发明的其一实施例中,绳体400借由一绳结401固定袜体500。本发明 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穿设机构201上设置一有绳扣,此绳扣供绳体400 穿过并进行固定。于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接合层204中更包括有数个银离子、 活性炭或其组合,借以吸附湿气及细菌,以达到抗菌防霉的效果。

当使用者穿着本发明的可替换袜子鞋底结构的袜鞋时,不仅只需要简单 穿着袜体500并踩上鞋底后,固定绳体400便完成袜鞋的穿着,更可轻松地 换洗袜体500,不会造成坊间的袜鞋容易产生的卫生问题。此外,借由鞋底中 第一底层200与第二底层100的接合设计,以及搭配绳体400的整体结构, 提供了穿着上所需求的稳定度,大大提升了袜鞋的功能性,用户将可进行活 动度较高的运动,并且对双脚的负担相对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 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 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