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件及可附挂式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8977发布日期:2019-08-31 01:0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联结件及可附挂式袋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联结件以及应用此联结件的可附挂式袋体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透过多种方式将袋体连接至可穿戴对象的联结件以及应用此联结件的可附挂式袋体。



背景技术:

可穿戴对象例如背包或腰包等,可让使用者随身携带多种物品。然而,背包或腰包具有一定的容量,用户仅能透过背负更多的背包或腰包等可穿戴物件在身上来携带更多物品,而背负多个互相独立的背包或腰包对使用者而言也会造成其不便。此外,背包的大小对某些物品来说空间过大,当这些物品放置于背包中时,反而让使用者难以寻找到这些物品。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将较小型的手提包附挂于背包的技术。于先前技术中,背包等较大型的可穿戴对象的表面上可设置套环,此外,较小型的手提包上也可设置套环。透过吊挂带同时穿过背包及手提包或腰包上的套环,可将手提包或腰包等小型袋体附挂于背包之上,除了可提供更多的容纳空间以容纳物品之外,较小型的物品也可置于手提包中而便于寻找。如此,使用者身上只须穿戴一个可穿戴对象,即可扩充所携带的物品总量,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前述的小型袋体与大型可穿戴对象之间的连接透过套环以及吊挂带来完成,然而,此种连接关必须同时于小型袋体与大型可穿戴物件上设置套环。然而,对于彼此具有不同种类的连接结构的小型袋体与大型可穿戴对象而言,两者并不能互相连接,进而限制了其用途。

举例来说,若使用者购买了具有同种类的连接结构的手提包及背包,可将手提包连接至背包上以方便携带。然而,当使用者购买另一个背包而其具有与手提包不同种类的连接结构时,手提包无法连接至此新背包上,而需另外购买具有同种类的连接结构的手提包来连接新背包,将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多种附挂形式的可附挂式袋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结件,可将袋体透过不同连接方式连接至可穿戴对象,使袋体成为具有多种附挂形式的可附挂式袋体,以解决先前技术问题。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结件包含容置构件以及覆盖构件,分别设置于袋体的背面上。容置构件具有第一外表面并形成容置空间,且第一外表面上形成第一接合结构。覆盖构件可覆盖于容置构件的第一外表面,其具有第二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内表面上形成与第一接合结构相对应的第二接合结构,第二外表面上形成可接合至可穿戴对象上的第三接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附挂形式的可附挂式袋体,以解决先前技术问题。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附挂式袋体包含袋体以及联结件,其中袋体具有正面及背面且联结件设置于背面。联结件包含容置构件以及覆盖构件,分别设置于袋体的背面上。容置构件具有第一外表面并形成容置空间,且第一外表面上形成第一接合结构。覆盖构件可覆盖于容置构件的第一外表面,其具有第二位表面以及内表面,内表面上形成与第一接合结构相对应的第二接合结构,第二外表面上形成第三接合结构,可连接至一可穿戴对象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结件可将可附挂式袋体透过不同附挂形式附挂于可穿戴对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可附挂式袋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可附挂式袋体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可附挂式袋体连接于可穿戴对象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可附挂式袋体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可附挂式袋体连接于可穿戴对象的示意图。

图中:

1可附挂式袋体

10袋体 12联结件

100背面 120容置构件

122覆盖构件 1200第一外表面

1202容置空间 1204第一接合结构

1220第二外表面 1222内表面

1224第二接合结构 1226第三接合结构

2、4可穿戴物件

3吊挂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请一并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可附挂式袋体1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可附挂式袋体1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附挂式袋体1包含了袋体10以及联结件12。于实务中,袋体10可为手提包或腰包等小型袋体,其具有开口以及容置部,用以放置物品于其容置部中。袋体10具有互相相对的正面及背面100,袋体10的正面可设置连通容置部的拉链或开口,或者也可设置可附挂式袋体1的装饰或标记等,而联结件12则设置于可附挂式袋体1的背面100上。联结件12可提供可附挂式袋体1多种附挂方式,以将可附挂式袋体1附挂于一可穿戴式物件上。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联结件12进一步包含容置构件120及覆盖构件122,两者均位于袋体10的背面100上。容置构件120具有第一外表面1200且形成容置空间1202,而覆盖构件122可覆盖于容置构件120的第一外表面1200上。于实务中,联结件12的材质可以与袋体10相同或近似材质制成,其具有可挠性,换言之,覆盖构件122可由使用者自行控制是否覆盖于容置构件120的第一外表面1200上。此外,容置空间1202的大小足以使覆盖构件122容纳于其中。覆盖构件122具有互相相对的第二外表面1220以及内表面1222,其中,内表面1222于覆盖构件122覆盖于容置构件120时与容置构件120的第一外表面1200互相接触。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构件120的第一外表面1200上形成第一接合结构1204,并且覆盖构件122的内表面1222上形成与第一接合结构1204互相对应的第二接合结构1224,因此,当覆盖构件122覆盖于容置构件120的第一外表面1200时,覆盖构件122的内表面1222上的第二接合结构1224可与第一外表面1200的第一接合结构1204互相接合,进而使容置构件120与覆盖构件122互相连接。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结构1204以及第二接合结构1224分别为魔鬼毡的公毡或母毡,故可互相连接,但于实务中,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接合结构1204以及第二接合结构1224中何者为公毡何者为母毡并不加以限制,换言之,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为公毡而第二接合结构1224可为母毡,或者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为母毡而第二接合结构1224为可公毡。此外,第一接合结构1204以及第二接合结构1224也不限定为魔鬼毡,任何可互相连接的形式都可采用作为第一接合结构以及第二接合结构,举例来说,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为钮扣的公扣或母扣中的其中一个,而第二接合结构1224则为钮扣的公扣或母扣中的另一个。

此外,覆盖构件122的第二外表面1220上形成第三接合结构1226,其可用来与另一对象的接合结构互相连接,使可附挂式袋体1透过第三接合结构1226与此对象连接。于实务中,所连接的对象可为可穿戴对象,例如背包等。请参照图3,图3为图1的可附挂式袋体1连接于可穿戴对象2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接合结构1226包含了至少一个套环,而套环可被一吊挂带3穿过,并且此吊挂带3也可穿过可穿戴对象2的表面上的套环,藉此,第三接合结构1226可透过吊挂带3连接至可穿戴对象2,使得可附挂式袋体1连接于可穿戴对象2上。同时,第一接合结构1204与第二接合结构1224可互相连接,使可附挂式袋体1连接于可穿戴对象2上时不会随意晃动。此外,第一接合结构1204与第二接合结构1224互相连接时,可将容置空间1202封闭,因此容置空间1202也能作为可附挂式袋体1的额外容置部,用来容置使用者的物品。

如上所述,可附挂式袋体1可于覆盖构件122覆盖并连接容置构件120的样态连接至可穿戴对象2上,此时可附挂式袋体1可利用覆盖构件122的第二外表面1220上的第三接合结构1226连接至可穿戴对象2。然而,可附挂式袋体1也可以其它附挂方式连接至可穿戴对象。请参照图4及图5,图4为图1的可附挂式袋体1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可附挂式袋体1连接于可穿戴对象4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附挂式袋体1的覆盖构件122容纳于容置构件120的容置空间1202中,因此,覆盖构件122的第二外表面1220以及其上的第三接合结构1226同样被收容于容置空间1202中。

如图5所示,当可附挂式袋体1处于图4的使用状态中,容置构件120的第一外表面1200并未与覆盖构件122的内表面1222接触而令第一接合结构1204连接第二接合结构1224,相反地,第一外表面1200的第一接合结构1204暴露于外。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与可穿戴对象4上的对应接合结构连接,进而将可附挂式袋体1连接至可穿戴对象4上。请注意,于实务中单一可穿戴对象上可同时设置与第一接合结构1204及第三接合结构1226对应的复数个接合结构,使可附挂式袋体1透过不同方式附挂于可穿戴对象的不同部位,或者,不同的可穿戴对象可设置不同的接合结构以对应第一接合结构1204或第三接合结构1226,令可附挂式袋体1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可穿戴对象上。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为魔鬼毡的公毡或母毡中的其中一个,因此,上述与其对应的可穿戴对象上的接合结构可为魔鬼毡的公毡或母毡中的另一个,以供第一接合结构1204连接之用。然而,实务中并不限于上述的魔鬼毡连接方式,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为其他的连接结构,而可穿戴对象上的接合结构则可为相对应的连接结构即可。举例来说,第一接合结构1204可为钮扣的公扣或母扣中的其中一个,可穿戴对象上的接合结构则可为钮扣的公扣或母扣中的另一个,藉此可将第一接合结构1204与可穿戴对象4上的接合结构互相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附挂式袋体透过设置于背面的联结件可达到多种附挂方式的功能。详言之,联结件的覆盖构件上的第三接合结构以及容置构件上的第一接合结构,都可提供附挂的功能,故可连接于具有不同种类的接合结构的可穿戴对象上。因此,使用者仅需购买此可附挂式袋体即可对应多种不同的可穿戴对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之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