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2095发布日期:2020-05-29 12:0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劳保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安装无脚手架时,因无脚手架上往往附着有残留水泥混凝土,虽然增大了无脚手架表面的摩擦力,但是势必会对劳保手套的外表面造成损伤,会降低劳保手套的韧性,降低劳保手套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更加耐磨禁用的劳保手套会牺牲手套的弹性采用一些硬性材料以获得更好的手套韧性,此种手套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很大的延长,但是在劳作过程中,因手套不能与手掌贴合导致手套滑落的事例屡见不鲜,在劳作中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且材质不透气,很容易使得手套内部滋生细菌,非常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套易滑落舒适度差,不透气手心易出汗,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靠近手套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尼龙层,所述尼龙层远离耐磨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靠近手套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远离缓冲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远离抑菌层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手套本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尼龙层、缓冲层、抑菌层、和吸汗层各层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或各层一体设置,且以上各层的尺寸相匹配,且吸汗层的尺寸大于手套本体尺寸五毫米至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耐磨层靠近指尖处设置有防滑扣,所述尼龙层为聚酰胺纤维,所述缓冲层为高回弹泡沫,所述抑菌层为芦荟纤维,所述吸汗层为麻材质。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高回弹泡沫为聚氨酯材质,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在两毫米到三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尼龙层、缓冲层、抑菌层和吸汗层整体的总厚度在两毫米到四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材质为弹性棉,即98%的纯棉与2%橡筋混合而成,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腕处、指尖处和虎口处与吸汗层的与其对应处采用缝纫机缝合的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手套采用了各种材料组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手套的整体性能优于各材料单独使用时的性能,使得手套更加耐磨,但不会损失手套本身应具有的柔韧性,也能使得手套戴在手上时,使手掌感到紧凑,更加舒适。

2.由于在各层之间采用的是环氧树脂胶粘接的方式,此胶为弹性胶,既不会影响各层材料特性的发挥,又能使得各层之间更好的粘合,有利于使各层发挥材料特性,增加了手套的使用寿命。

3.由于在手套本体和吸汗层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使得手套适用于各年龄段和各种尺寸的手,增加了手套的适用范围,能够降低手套工厂为应对各种尺寸所带来的手套生产成本。

4.由于在手套耐磨层靠近指尖处设置了防滑扣,可以增加手套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物品从手套脱手,造成物品损坏或是坠落伤害其他工作人员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套本体与吸汗层缝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套本体外层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套手指与各层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套本体;2、耐磨层;21、防滑扣;3、尼龙层;4、缓冲层;5、抑菌层;6、吸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使防护手套在获得更高韧性的同时又能够使得手套更加的柔软,能够与手掌更好的贴合,特提出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无脚手架电梯施工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2,所述耐磨层2靠近指尖处设置有防滑扣21,由于在手套本体1外部的耐磨层2靠近指尖处设置了防滑扣21,可以增加手套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物品从手套脱手,造成物品损坏或是坠落伤害其他工作人员的情况发生,所述耐磨层2靠近手套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尼龙层3,所述尼龙层3远离耐磨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所述缓冲层4的高回弹泡沫为聚氨酯材质,所述缓冲层4的厚度在两毫米到三毫米之间,所述缓冲层4靠近手套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抑菌层5,所述抑菌层5远离缓冲层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汗层6,所述吸汗层6远离抑菌层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手套本体1的外侧,所述耐磨层2、尼龙层3、缓冲层4、抑菌层5、和吸汗层6各层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或各层一体设置,由于各层之间采用的是环氧树脂胶粘接的方式,此胶为弹性胶,既不会影响各层材料特性的发挥,又能使得各层之间更好的粘合,有利于使各层发挥材料特性,增加了手套的使用寿命,由于将手套采用了各种材料组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手套的整体性能优于各材料单独使用时的性能,使得手套更加耐磨,但不会损失手套本身应具有的柔韧性,也能使得手套戴在手上时,使手掌感到紧凑,更加舒适,且以上各层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耐磨层2、尼龙层3、缓冲层4、抑菌层5和吸汗层6整体的总厚度在两毫米到四毫米之间,手套各层对外部环境的应对是这样的:耐磨层2是直接接触外界的,且耐磨层2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与物品之间的贴合性,能够将一些设备牢牢抓在手中避免滑落,尼龙层3能够使得耐磨层2和缓冲层4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凑,当外部是凸起的不规则的尖锐的物体,此时缓冲层4会被挤压,利用缓冲层4的形变,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不至于让手掌受到太强烈的痛觉,抑菌层5为芦荟纤维,能够在手套内部潮湿不见阳光的情况下抑制细菌的滋生,防止手套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异味或者造成手掌不舒适的情况发生,当手掌出汗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由于98%都是纯棉,因此拥有优良的吸汗效果,吸汗层6为麻材质是将手套本体1所吸收的汗液进行转移,防止与手掌直接接触的手套本体1过于潮湿,影响手套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层3、缓冲层4均采用绞编工艺编织而成,抑菌层5采用平纹编织工艺编织而成,所述手套本体1的材质为弹性棉,即98%的纯棉与2%橡筋混合而成使用平纹编织工艺编织而成,所述手套本体1的手腕处、指尖处和虎口处与吸汗层6的与其对应处采用缝纫机缝合的方式连接,且吸汗层6的尺寸大于手套本体1尺寸五毫米至一厘米,由于在手套本体1和吸汗层6之间留有空隙,可以使得手套适用于各年龄段和各种尺寸的手,增加了手套的适用范围,能够降低手套工厂为应对各种尺寸所带来的手套生产成本,当手掌尺寸大且带上手套时,手套本体1会被撑大,且手套各层都为柔韧性材质拥有一定弹性形变的能力,此时手掌不会有紧促感,反而因为弹性材料的弹性形变使得手套与手掌贴合,手掌会有更加舒适的感觉,当手掌尺寸比较小时,带上手套,由于手套在制作室就在手套本体1与吸汗层6之间留有五毫米至一厘米的距离,所以并不会影响手套的实用性,只要手掌能够与手套本体1贴合就能正常使用手套,并获得更加佳的舒适感。

具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