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7751发布日期:2020-10-28 11:4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链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各式各样的防盗拉链头把手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虽然背包的安全性因此得到提升,但部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缺陷。

在防盗拉拉链头把手领域,大部分把手不具有声音提示功能,仅靠上锁或设置密码提供防盗功能,这样增加了每次开关的使用成本,不便于反复多次开关。而目前正在使用的具有声音提示的拉链头不能实现纯机械结构,需要自行对拉链头更换电池,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不便于长期使用。此外,以上两种提示技术只有在拉来拿被他人强行打开时才能起到预防和报警作用,在使用者因疏忽而未关上拉链时不能起到提示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通过声音提示背包拉链为关闭以避免包内财物受到损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包括a把手和b把手,分别装在同条拉链上的两个拉链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a把手包括a壳体、上弦拉绳、a磁吸装置、振铃装置、发条储能驱动装置和擒纵装置,a磁吸装置安设于a壳体前部,振铃装置、发条储能驱动装置和擒纵装置均安设于a壳体后部,上弦拉绳一端与发条储能装置相连,另一端从a壳体后端开口伸出与拉链头相连,发条储能驱动装置和擒纵装置均与振铃装置相联,驱动振铃装置振动发声,控制振铃时长,所述b把手包括b壳体、b磁吸装置和拉绳,b磁吸装置安设于b壳体前部,拉绳一端系固于b壳体后端,另一端与另一个拉链头相连,a磁吸装置与b磁吸装置之间磁吸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a磁吸装置和b磁吸装置均为金属磁体,分别悬挂于所述a壳体及b壳体前部,前端分别通过a壳体及b壳体前部的开口伸出。

按上述方案,所述振铃装置包括振铃齿轮轴、振铃块和弹簧,所述振铃齿轮轴的轴端向下固定于所述a壳体内壁上,振铃齿轮轴的齿轮盘上沿周面一定区域均匀间隔设有轮齿,所述振铃块一端通过转轴固定于a壳体内壁上,另一端为撞击部,与a壳体侧壁相对应,所述弹簧竖直设置,两端分别与a壳体及振铃块撞击部相连,振铃块中部设有啮合齿,与所述轮齿配置啮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发条储能驱动装置为发条盒,所述发条盒与所述振铃齿轮轴同轴套设,所述上弦拉绳缠绕发条盒的周面一圈。

按上述方案,所述擒纵装置包括擒纵轮、擒纵叉和游丝摆轮,所述擒纵轮与所述振铃齿轮轴同轴设置,位于振铃齿轮轴的齿轮盘及发条盒之间。

按上述方案,所述轮齿一侧为齿廓面,另一侧为斜面,轮齿齿厚从上往下递减。

按上述方案,所述轮齿位于振铃齿轮轴的齿轮盘周面六分之一的区域。

按上述方案,所述a壳体为金属材质,所述b壳体的前部为金属材质,后部位软胶材质。

按上述方案,所述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通过设置发条盒配合中心齿轮进行合理蓄能及释放动力,带动振铃装置撞击壳体发声,从而实现了纯机械结构,无电子设别,毋需更换电池产生额外消耗,使用更为便捷环保;2、利用擒纵装置在自由震荡的条件下周期稳定的的特性,从而实现了打铃声音提示的延迟;3、通过悬挂设置的金属磁体,在人带动包行走运动中持续撞击壳体发声,延长提醒铃声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把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b把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b把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把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把手的内部结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铃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具有机械打铃提示功能的防盗拉链头把手,包括a把手和b把手,分别装在同条拉链上的两个拉链头上,a把手包括a壳体1、上弦拉绳2、a磁吸装置3、振铃装置、发条储能驱动装置和擒纵装置,a磁吸装置安设于a壳体前部,振铃装置、发条储能驱动装置和擒纵装置均安设于a壳体后部,上弦拉绳一端与发条储能装置相连,另一端从a壳体后端开口伸出与拉链头相连,发条储能驱动装置和擒纵装置均与振铃装置相联,驱动振铃装置振动发声,控制振铃时长,b把手包括b壳体4、b磁吸装置5和拉绳6,b磁吸装置安设于b壳体前部,拉绳一端系固于b壳体后端,另一端与另一个拉链头相连,a磁吸装置与b磁吸装置之间磁吸相连。

振铃装置包括振铃齿轮轴7、振铃块8和弹簧,振铃齿轮轴的轴端向下固定于a壳体内壁上,振铃齿轮轴的齿轮盘上沿周面一定区域均匀间隔设有轮齿9,振铃块一端通过转轴10固定于a壳体内壁上,另一端为撞击部11,与a壳体侧壁相对应,弹簧竖直设置,两端分别与a壳体及振铃块撞击部相连,振铃块中部设有啮合齿12,与轮齿配置啮合。

轮齿一侧为齿廓面13,另一侧为斜面14,轮齿齿厚从上往下递减,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轮齿位于振铃齿轮轴的齿轮盘周面六分之一的区域。

振铃齿轮轴位于初始位时,啮合齿与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第一个轮齿的斜面相对应接触。

发条储能驱动装置为发条盒15,发条盒与振铃齿轮轴同轴套设,上弦拉绳缠绕发条盒的周面一圈。拉动上弦拉绳使得发条盒上紧发条储能。

擒纵装置包括擒纵轮16、擒纵叉17和游丝摆轮18,擒纵轮与振铃齿轮轴同轴设置,位于振铃齿轮轴的齿轮盘及发条盒之间。发条盒转动可同步带动振铃齿轮轴及擒纵轮旋转。

a磁吸装置和b磁吸装置均为金属磁体,分别悬挂于a壳体及b壳体前部,前端分别通过a壳体及b壳体前部的开口伸出。a壳体为金属材质,b壳体的前部为金属材质,后部位软胶材质。

工作流程:当使用装置时,将a、b把手分别通过上弦拉绳及拉绳挂在有两个拉链头的拉链上,拉动两个把手,由于手产生的拉力,其中a把手中的上弦拉绳外拉使得发条盒上紧发条,同时振铃齿轮轴在发条盒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一周,啮合齿与轮齿斜面接触并发生挤压,振铃块受到向下压力,在弹簧作用下发生上下弹性振动,而不会撞击a壳体侧壁发声,同时b把手中的拉绳只进行弹力伸缩;随后a把手的发条释放动力,上弦拉绳被抽出的固定绳长缓慢复原,在复原过程中,由擒纵装置控制发条速度,振铃齿轮轴与发条盒顺时针同向旋转,当中心齿轮顺时针旋转至最后60°区域时,轮齿齿廓面与啮合齿接触啮合,带动振铃块水平左右振动敲打a壳体侧壁,此时,当拉链关上时,即a、b把手通过金属磁体吸在一起,b把手的b壳体的软胶部分会抵消a把手中振铃块撞击a壳体侧壁发生的振动,此时不发出声音;当拉链却未关上上时,即a、b把手的金属磁体没有吸在一起,一定时长后,a把手中振铃块撞击a壳体侧壁发声,持续数秒钟,提示使用者拉好拉链;当使用者处于行走等运动状态时,若拉链未关上,a、b把手中的金属磁体未吸附在一起,则悬挂设置的金属磁体会不断碰撞金属材质的壳体发声,且不受时间限制,持续提醒直至拉链关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