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稳定鞋底的鞋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3347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带有稳定鞋底的鞋类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8年10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6/159,600的部分继续申请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美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鞋类,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鞋类制品的稳定鞋底,在诸如步行、慢跑和奔跑的冲击运动期间,该鞋底提供稳定性并均匀地支撑使用者的脚,同时减小在使用者的脚上的冲击力并增强向前的推进。

奔跑对于人的脚和身体特别困难。例如,在奔跑期间每只脚撞击地面的冲击相当于您体重的三到五倍或者更多。在每次后跟撞击期间,在脚的后跟区域中存在特别大的冲击力。人的脚在他们的鞋内的不充分缓冲和支撑以及未对准减少对该冲击的吸收,由此将更多的来自这样的冲击力的震动和应力传递到使用者的身体,并且不必要地使膝、髋和下背部受应力。在人奔跑时,震动和应力在每次脚与地面撞击时反复,这可能造成应力伤害、疼痛以及人的关节上的过度磨损。

此外,奔跑运动是一系列承重阶段和悬空阶段,其中迈步(stride)是接触阶段和推力阶段的组合。在地面接触阶段期间,存在奔跑者身体的前进的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当奔跑者的腿弯曲以吸收来自奔跑者的脚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的震动时,能量被存储在肌肉中。在向前推力阶段期间,奔跑者的身体通过在最短的时间量内向地面施加可能的最大的力而加速。该力由腿部肌肉和当腿部放松时存储的能量的释放产生。以这种方式,地面接触阶段和悬空阶段使在与地面接触时的减速最小化并使奔跑者的向前推力最大化。

当脚和脚踝被适当地支撑、对准并充分地稳定在地面上时,人的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并吸收大的冲击力。而且,生物力学效率提高以帮助减小冲击力,同时在推进期间形成正确地传递动力的有效杠杆。

因此,期望提供在诸如步行、慢跑和奔跑的冲击运动期间均匀地支撑、对准和平衡人的脚的鞋类,以帮助减小来自冲击力的在人的脚和身体上的应力,同时增强人的身体的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鞋类制品具有鞋底和鞋帮,其在不同类型的表面上提供增强的平衡,并且在步行、慢跑和奔跑期间为使用者的脚提供平衡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鞋类制品并且其包括具有底表面和一定长度的鞋帮以及固定到鞋帮的底表面且包括中底和外底的鞋底,其中外底包括从鞋帮沿着鞋帮的周边从鞋帮的内侧面向外延伸至外侧面的周边稳定构件,周边稳定构件具有各自至少为鞋帮的长度的20%的宽度和长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鞋类制品并且其包括具有底表面和一定长度的鞋帮以及固定到鞋帮的底表面且包括中底和外底的鞋底,其中外底包括前稳定构件和后稳定构件,前稳定构件从鞋帮的前端向外延伸并且后稳定构件从鞋帮的后端向外延伸,后稳定构件具有至少为鞋帮的长度的20%的宽度以及至少为鞋帮的长度的20%的长度。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鞋类制品并且其包括具有底表面和一定长度的鞋帮以及固定到鞋帮的底表面且包括中底和外底的鞋底,该外底包括侧向稳定构件,该侧向稳定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凸耳,第一凸耳从鞋帮的内侧面延伸并且第二凸耳从鞋帮的外侧面延伸,第一和第二凸耳各自具有至少为鞋帮的长度的5%的长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鞋类制品并且其包括鞋帮以及固定到鞋帮且包括中底和外底的鞋底,其中该鞋底具有带有前接触表面区域的前部和带有后接触表面区域的后部,其中后接触表面区域大于前接触表面区域。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鞋类制品并且其包括鞋帮和固定到鞋帮且包括从鞋帮向外延伸的稳定构件的鞋底。稳定构件包括将稳定构件分隔成内侧平衡构件和外侧平衡构件的凹槽,并且其中内侧平衡构件和外侧平衡构件彼此独立地运动以在不同地形上提供平衡和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鞋类制品,其包括:鞋帮;以及鞋底,其被固定到所述鞋帮并且包括从所述鞋帮向外延伸的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包括将所述稳定构件分隔成内侧平衡构件和外侧平衡构件的凹槽,其中,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彼此独立地运动以在不同地形上提供平衡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从所述鞋底的周边在所述鞋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地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稳定构件具有不同的硬度值。

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鞋帮直接相邻。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各自包括内表面,其中所述内表面从所述鞋帮向外弯曲。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各自包括组合以形成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其中所述内表面是平坦的。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各自包括构造成接收细长板的狭槽。

优选地,每个所述细长板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硬度值。

优选地,所述狭槽中的每一个从所述稳定构件延伸至所述鞋底的前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细长板包括抓握构件,所述抓握构件被构造成从所述狭槽中的相应一个插入和移除每个所述细长板。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中的一个包括构造成接收细长板的狭槽。

优选地,每个所述细长板包括抓握构件,所述抓握构件被构造成从所述狭槽中的相应一个插入和移除每个所述细长板。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相对于所述鞋底的纵向轴线不对称。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分地穿过所述鞋底延伸。

优选地,所述鞋类制品还包括在所述凹槽中并且在所述内侧平衡构件与所述外侧平衡构件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平台。

优选地,所述鞋底的底部包括延伸至所述凹槽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鞋类制品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分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定位在所述鞋帮和所述鞋底之间,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定位在所述鞋底的上表面上方的指定距离处,从而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鞋底之间形成间隔。

优选地,所述鞋底包括凹入区域,所述凹入区域彼此分隔开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支撑板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鞋类制品,其包括:鞋帮;以及鞋底,其被固定到所述鞋帮并且包括从所述鞋帮向外延伸的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将所述稳定构件分隔成内侧平衡构件和外侧平衡构件的分隔部,其中所述分隔部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彼此独立地运动以在不同地形上提供平衡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分隔部包括穿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鞋类制品,其包括:鞋帮;以及鞋底,其被固定到所述鞋帮并且包括从所述鞋帮向外延伸的稳定构件,所述稳定构件包括将所述稳定构件分隔成内侧平衡构件和外侧平衡构件的凹槽,其中,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彼此独立地运动以在不同地形上提供平衡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稳定构件具有不同的硬度值。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各自包括内表面,其中所述内表面从所述鞋帮向外弯曲。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各自包括组合以形成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其中所述内表面是平坦的。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中的一个包括构造成接收细长板的狭槽。

优选地,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相对于所述鞋底的纵向轴线不对称。

优选地,所述凹槽部分地穿过所述鞋底延伸。

优选地,所述鞋类制品还包括在所述凹槽中并且在所述内侧平衡构件与所述外侧平衡构件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平台。

优选地,所述稳定构件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将所述稳定构件分隔成所述内侧平衡构件和所述外侧平衡构件的分隔部,其中所述分隔部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分隔部包括穿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鞋类的一个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2是图1的鞋类的左侧视图。

图3是图1的鞋类的俯视图,其中鞋舌和鞋带被移除。

图4是图1的鞋类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鞋类的后视图。

图6是图1的鞋类的外底的一个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7是图6的外底的仰视图。

图8是图6的外底的左侧视图。

图9是图6的外底的俯视图。

图10是图6的外底的正视图。

图11是图6的外底的后视图。

图12是图6的外底的右侧视图,其包括附接至外底的鞋舌和角撑部部件,其中鞋舌和角撑部部件的左侧视图是其镜像。

图13a是图12中所示的鞋舌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b是图13a中所示的鞋舌的不同材料层的分解俯视图。

图14是图12的外底的右侧视图,其包括附接至外底的后领,其中后领的左侧视图是其镜像。

图15a是图14中所示的后领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5b是图15a的后领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5的外底的右侧视图,其包括附接至外底的鞋面,其中鞋面的左侧视图是其镜像。

图17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18是图17的鞋类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鞋类在大体上指示的方向上大致上沿着线b-b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8中所示的鞋类在大体上指示的方向上大致上沿着线c-c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8中所示的鞋类在大体上指示的方向上大致上沿着线d-d的剖视图。

图22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前稳定构件。

图23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后稳定构件。

图24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后稳定构件。

图25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侧向稳定构件。

图26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周边后稳定构件。

图27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前稳定构件和后稳定构件。

图28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前稳定构件和侧向稳定构件。

图29是图27中的鞋类在大体上指示的方向上大致上沿着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30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前稳定构件、侧向稳定构件和后稳定构件。

图31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侧向稳定构件,该侧向稳定构件具有从鞋底的后部向外延伸的相对的凸耳。

图32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具有带有不同接触表面区域的前部和后部。

图33是本鞋类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包括通过周边支撑构件连接到鞋底的周边稳定构件。

图34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35是图34的鞋类的右侧视图。

图36是图34的鞋类的仰视图。

图37是图34的鞋类的俯视图,其中鞋舌和鞋带被移除。

图38是图34的鞋类的后视图。

图39是图34的鞋类的鞋底的一个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40是图39的鞋底的左侧视图。

图41是图39的鞋底的俯视图。

图42是图39的鞋底的正视图。

图43是图39的鞋底的后视图。

图44是图39的鞋底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稳定构件包括沿着鞋的长度延伸的狭槽。

图45是图44的鞋底的后视图。

图46是图39的鞋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稳定构件包括在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内延伸的狭槽。

图47是插入图44中所示的狭槽中的板的实施例。

图48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9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0是图49中所示的鞋类的后视图。

图51是图49的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其中分隔部包括穿孔。

图52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鞋底包括局部凹槽。

图53是图52中所示的鞋类的后视图。

图54是图52中所示的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其中平台位于鞋底中的凹槽中的中间位置处。

图55a是本鞋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其中鞋底包括在形成底部凹槽的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之间的材料,其中该材料在厚度上朝向鞋帮逐渐增加。

图55b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其中鞋底包括通向鞋底中的凹槽的细长通道。

图56是本鞋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包括在鞋帮与鞋底之间形成间隔的支撑板。

图57是图56中所示的鞋类的俯视图。

图58是图56中所示的鞋类的分解侧视图。

图59是图56的鞋类的鞋底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鞋底包括用于接收支撑板的凹入区域。

图60是图56和图58中所示的支撑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鞋类包括平衡鞋底,其附接至鞋帮以形成鞋类制品,该鞋类制品在步行、慢跑和奔跑期间稳定并缓冲使用者的脚,同时增强推进。更特别地,本鞋类制品包括这样的鞋底:其具有在鞋类制品的后端处从鞋帮向外延伸的稳定部以及位于地面上方一定高度处的延伸的脚趾部,该鞋底提供在不同地表面上运动期间对于使用者的脚增强的稳定性和推进。

现在参考图1至图16,总体上用20表示的本鞋类或鞋制品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中底24和外底26的鞋底22以及附接至鞋底的鞋帮28。中底24从鞋20的后跟部30延伸至前脚部32并且在鞋20的后跟部30处具有地面34上方的第一高度以及在鞋的前部或脚趾部36处具有地面34上方的第二高度。如图1中所示,中底24从鞋20的后跟部30朝向中脚部38向下弯曲,并且然后从中脚部38向上弯曲至脚趾部36。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底24具有在鞋的后跟部30处的第一厚度t1、在中脚部38处的第二厚度t2以及在前脚部32处的第三厚度t3,其中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和第三厚度。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中底的第一厚度t1为3.5至4.5cm,第二厚度t2为4.0cm至6.0cm,并且第三厚度t3为3.0cm至5.0cm。应当理解,从鞋的后跟到前脚,中底的厚度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基于鞋的期望缓冲,中底24也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或厚度的组合。该构造在鞋20的中脚部和前脚部中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缓冲,以在行走、慢跑或奔跑期间当鞋的前脚部38反复接触地面34时帮助吸收冲击力。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中底24由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制成。应当理解,中底24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

如图1至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鞋底22具有前脚部40,该前脚部40具有9.0cm的长度并且弯曲到地面34上方至少2.0cm的高度处的点。前脚部40的延伸的长度和增加的高度都被设计成增加鞋20的前脚部32与地面34之间的接触时间并加长使用者的步态周期,即,在步行、慢跑或奔跑期间,当使用者的脚最初接触地面时与当同一只脚再次接触地面时之间的时间段。增加接触时间和加长步态周期的组合使使用者能够在地面上更平稳地运动,增加使用者的脚在地面上的推进力,并且还有助于延迟步行、慢跑或奔跑期间的疲劳。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中底24被附接至外底26的顶表面42,并且从鞋20的后跟部30延伸至脚趾部36。如图1至图3、5、6和8所示,外底26包括稳定部44,该稳定部44从中底24以相对于中底的指定角度θ和距离向外延伸。如图17所示,角度θ是从中底的后端延伸的竖直线(例如e4)与后稳定构件的顶表面处的线之间的角度。为了增强在不同的下面的表面上的稳定性和平衡,稳定部42围绕后跟部30的外周或周边从鞋20的内侧面46延伸至外侧面48。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部44形成至少50度并且更优选地至少75度的角度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中底24的底表面50,角度θ为65至80度,并且更优选为75-80度,并且从中底向外延伸至少4.0cm,并且优选地从鞋帮的后端延伸至少5.0cm。通过提供在后跟部30附近具有较宽的基部的稳定部44,本鞋20能够在不同的表面(包括在小道上和在市区中常见的不平坦表面)上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由此,该构造帮助使用者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表面上更平稳且均匀地行走、慢跑或奔跑。在该实施例中,稳定部44由eva和泡沫材料的组合制成以在使用期间为使用者的脚既提供稳定性又提供缓冲。应当理解,稳定部44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

现在参考图12至图15b,鞋帮28被附接至中底24的顶表面52并且由多个不同的部件构成。如图12所示,鞋舌54和一体的角撑部(gusset)56被附接至中底24。特别地,角撑部56包括相反的侧向构件58,其中,通过缝合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方法,侧向构件中的一个被附接至中底24的内侧面,并且另一个侧向构件被附接至中底24的外侧面。角撑部56还包括向前延伸的顶部构件60,该顶部构件60与侧向构件58一体形成并且在使用者的脚的靠近鞋头(toecap)62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延伸。优选地,角撑部56由柔性织物材料制成,但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

图13a和图13b中所示的鞋舌54具有带有连接部分66和舌状构件68的本体6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鞋舌54优选地由与角撑部56相似的材料制成,但是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图3和图13a中所示,连接部分66通过缝合、粘合剂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方法被附接至角撑部56。舌状构件68从鞋20的角撑部56朝向后跟部30延伸,并且舌状构件68的每一侧包括翼片70,该翼片70围绕使用者的脚的相反两侧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舌状构件68的端部处的拉动构件72提供抓握区域,使得使用者可以抓握舌状构件以调节鞋舌54和鞋20相对于使用者的脚的贴合性和位置。

图13b示出相组合以形成鞋舌54的不同材料层。第一层或基层74由第一材料制成,该第一材料优选地是可拉伸且透气的材料。第二层76通过缝合或粘合剂被附接至第一层并且由透气材料制成。第三层78被附接至第二层76并且由覆盖第二层并促进空气通过鞋舌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流动的薄材料制成。第四层80具有附接至第三层78的中央开口82,使得第二层和第三层的组合在鞋子的顶侧上暴露。第一层74、第二层76、第三层78和第四层80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

参考图14,后领84通过缝合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方法被附接至中底24的后部86。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后领84包括外衬里88、至少附接在外衬里的外周边缘处的内衬里90以及位于内衬里与外衬里之间的泡沫材料92。泡沫材料92是聚氨酯泡沫并且位于与使用者的脚相邻的预定区域中以提供缓冲和舒适性。后领84具有延伸至鞋舌54的相反两侧(如图15所示)并且与鞋舌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向上延伸的臂9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内衬里90和外衬里88由可拉伸和透气材料制成,但是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

参考图16,具有大体上u形的鞋面96包括沿着鞋20的内侧面46延伸的第一侧98和沿着鞋20的外侧面48延伸的第二侧100。鞋面96还包括脚趾部98,该脚趾部连接第一侧98和第二侧100并且在使用者的脚的前脚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延伸。鞋面96由耐用材料制成,其中鞋面的第一侧98和第二侧100各自包括一系列突片102。突片102中的一些形成环104并且突片中的一些包括孔106。如图1和图2所示,鞋带108以交叉的样式穿过与鞋面96的第一侧98和第二侧100上的突片102相关联的环104和孔106以调节鞋20在使用者的脚上的贴合性。应当理解,鞋面96的第一侧98和第二侧100可以包括形成环的突片、包括孔的突片或形成环的突片与带有孔的突片的组合。

如图3所示,鞋帮28被构造成在后跟部30处具有较宽(即,在鞋帮的相对侧之间的宽度)的喉部区域108,以允许由使用者的后跟在鞋上的均匀压力分布以及向使用者的脚提供更多的舒适性。此外,鞋帮28被构造成在后跟部30中沿着使用者的脚延伸较高以增强鞋20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为了增强鞋20在使用者的脚上的定位,条带110被附接至鞋的后跟部30并且围绕后跟部从鞋的内侧面46延伸至外侧面48。如图1所示,条带110的至少一部分远离后跟部30延伸一定距离以在鞋20的后跟部处形成环。因此,条带110可以被使用者抓握以调节鞋20在使用者的脚上的位置或帮助将鞋20拉到使用者的脚上。条带110的一部分包括反射材料以帮助使鞋20以及由此使用者在弱光状况下可见。条带110优选地由织物织带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外底26的底表面112包括从底表面延伸的多个踏面构件114。踏面构件114由橡胶材料制成并且帮助鞋20接合并抓握下面的表面。应当理解,踏面构件11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尺寸和形状,并且可以是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尺寸和形状的任何组合。

现在参考图17至图31,在本鞋198的以下实施例中,鞋底200包括由从鞋帮202的总体轮廓向外延伸(即延伸至前部、延伸至后部或侧向地延伸)的稳定构件实现的三个结构轴线,其中稳定构件彼此独立地并且根据不同的组合来执行。根据以下段落中讨论的不同实施例,稳定构件可以由与鞋底200相同的材料、与鞋底200不同的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模制在合成材料中的插入物或合适材料的任意组合组成,并且可以部分地在鞋底之上或在整个鞋底200之上延伸。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中底208包括外周边沿204,该外周边沿204由向上延伸的壁206组成,该壁206在中底的顶部上形成接收并围绕鞋帮202的底部的凹入部或托架(cradle)。换句话说,鞋底200的顶部包括由在顶部处开口的中空轮廓组成的中底208,该中空轮廓旨在接收鞋帮202,中底208包括外周边沿204。应当理解,鞋198可以配备有胶合或可移除的内底或鞋垫。如各图中所示,鞋底200大致上在鞋帮202的整个底表面下方延伸并且沿着鞋帮的至少一部分向上延伸,其中,鞋底200的厚度典型地在后跟处比在脚趾处大。以这种方式,周边壁206向鞋帮202的各侧提供支撑以帮助在不平坦的地形上步行、慢跑或奔跑时支撑和平衡使用者的脚。在一个实施例中,鞋帮202的长度(lu)大致上对应于鞋的尺寸,即,妇女的尺寸7,男子的尺寸9.5等。注意,常规的鞋底延伸至前部超出鞋帮轮廓大约2.0至25毫米的长度,即鞋帮202的长度(lu)的大约0.8%至6%,并且大体上覆盖鞋帮的前鞋帮端部,即鞋头,以便保护使用者的脚趾。相对于鞋帮的该长度范围对于运动鞋不是惯常的,而是更适合于步行或安全鞋,其不适合于奔跑,并且特别不适合于长距离奔跑或速跑,特别是因为它们具有大体上大致平面的、厚且刚性的、具有55至65之间的肖氏d硬度的外底。

参考图17至图21,在一个实施例中,鞋198a包括鞋底200,鞋底200包括相对于鞋帮202的总体轮廓从鞋底200的前部纵向地向外延伸的前稳定构件210。前稳定构件210在使用者正在行走、慢跑或奔跑时在迈步结束处提供推进效应。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长度(l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7%至60%,并且优选为长度(lu)的9%至60%。还可以想到,前稳定构件210可以为长度(lu)的9%至40%、长度(lu)的9%至25%或长度(lu)的20%至25%。

在该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长度(l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9%至11%。可替代地,根据图29和图30中示出的实施例,前稳定构件210的长度(l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5%至25%。在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长度(l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5%至60%。注意,前稳定构件210的长度(l2)对应于鞋帮202的相对于后跟的远端与前稳定构件210的远端之间的长度。鞋底200的轮廓通过前稳定构件210延伸至前部。如图所示,鞋底200的前部轮廓向上弯曲,并且由此在厚度上常规地从跖骨区域到鞋帮202的前端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沿着鞋(图18)的大致上整个长度(l)在厚度点(e3,e3a,e3b)处具有均匀或大致上均匀的厚度。可替代地,前稳定构件220的厚度点或厚度(e3,e3a,e3b)可以相对于后跟从鞋底200的近端到远端减小,或者可以是不同的厚度(e3,e3a,e3b)。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平均厚度(e3)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至30%,即前稳定构件210的基部处的厚度(e3a)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至30%,并且大致上在前稳定构件210的远端处的厚度(e3b)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至30%。注意,前稳定构件210的基部处的厚度(e3a)对应于鞋底200的在鞋帮202相对于后跟的远端处的厚度,而大致上在前稳定构件210的远端处的厚度(e3b)对应于前稳定构件210在相对于前稳定构件210的远端的鞋帮202长度(lu)的大约4%处的厚度。在该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平均厚度(e3)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至25%,并且更优选为长度(lu)的3%至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大致上远端处的厚度(e3b)与前稳定构件210的基部处的厚度(e3a)之间的比率为0.25至2,更优选为0.5至2。应当理解,可以根据鞋底200的厚度、鞋底200的构成材料(多种构成材料)和鞋底200的长度来调变前稳定构件210的厚度(e3)。从前稳定构件210的底部到顶部测量的前稳定构件210的相对较大的厚度(e3)使得有可能在迈步结束时在前稳定构件210的压缩期间存储能量,并在承重腿的发动阶段期间以弹簧效应释放所存储的能量。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鞋帮202的最宽部分的宽度(l2)定位在跖骨区域处,并且朝向鞋帮202的远端(即,脚趾处)减小。如图所示,前稳定构件210源自鞋帮202的前部的最宽部分处并且向远端、纵向向外延伸。换句话说,形成鞋底200的向外延伸部的前稳定构件210从鞋帮202的前部的最宽区延伸至前部,即在鞋帮202的前端的远端方向上延伸。另外,前稳定构件210的远端的曲率小于或等于鞋帮202的远端的曲率。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曲率朝向鞋的中间部分(pm)定向,其中前稳定构件210的内侧部分(pm)的体积大于前稳定构件210的外侧部分(pl)的体积。注意,前稳定构件210的曲率通过增加前稳定构件210的内侧部分(pm)中的体积增强推进效应,这促进地面接触和使用者的迈步的重新发动。

在以上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是鞋底200的一体部分并且在鞋帮202的前端的远端方向上保护鞋底200的前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具有向上的弯曲,即从鞋底200的底端指向鞋帮202。在该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的底表面的远端相对于鞋底200的中央的底表面(即,相对于地面)的高度(h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0%至60%,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3%至30%,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3%到20%。应当理解,高度(h2)可以基于前稳定构件210的材料(多种材料)以及鞋的特定用途而修改。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鞋底在鞋帮的最宽部分处(即,在跖骨的基部处)的厚度(e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9.5%至30%,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0%与30%,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0%至25%。注意,厚度(e2)对应于鞋帮202的底端与鞋底200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其中鞋底200的端部与地面接触。在该实施例中,鞋底202在跖骨区域处(即在鞋帮202的最宽部分212处)的厚度(e2)的范围提供在行走、慢跑和奔跑期间在鞋与地面之间的反复滚动接触期间渐进的吸震效应。应当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本鞋可以包括仅具有前稳定构件210的鞋底200,例如图22中所示的鞋198b。在该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210从鞋帮的前部延伸一定距离或长度(l2)。

参考图17至图19、图23、图24、图26、图27、图29和图30,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鞋底200包括后稳定构件214,该后稳定构件214相对于鞋帮202的总体轮廓纵向地延伸至后部。在这些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通过相对于后跟更早和向远端地开启地面接触来扩展滚动地面接触阶段。注意,通过在后跟与地面的每次撞击期间压力路径的流动性,后稳定构件214与常规的鞋相比提供更渐进的冲击。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的长度(l3)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至少20%,并且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9%至60%,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2%与40%,并且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3%与25%。注意,后稳定构件214的长度(l3)对应于鞋帮202的近端(即鞋帮202在后跟处的后端)与后稳定构件214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后稳定构件214沿着后稳定构件214的大致上整个长度具有均匀或大致上均匀的厚度(e4)。还可以想到,后稳定构件214的厚度(e4)从后稳定构件的近端至远端减小。应当注意,后稳定构件214的平均厚度(e4)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7%至40%,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9%至30%,并且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2%至25%。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的厚度(e4)为至少1.0cm。而且,后稳定构件214的厚度(e4)可以根据鞋底的厚度、构成材料(多种构成材料)和长度而修改。

后稳定构件214的相对较大的厚度(e4)帮助在迈步开始时在后稳定构件的压缩期间增强吸震,并且促进从后跟下游的撞击到后跟接触紧接着向前推进的地面接触阶段的启动。而且,将后稳定构件214的较大厚度(e4)与鞋底200的总体轮廓的较大厚度相组合在鞋底处产生纵向剪切应变,这减小由使用者的关节和背部承受的应变。

如图17至图18所示,后稳定构件214的厚度(e4)大于鞋底200在后跟216处的厚度(e2)。注意,厚度(e2)对应于鞋帮202在后跟216处的底端与鞋底200的底表面(即鞋底200的接触地面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的顶部大致上包围后跟的顶部的外周边,这促进在后跟的地面接触期间的吸震。如图2所示,后稳定构件214沿着垂直于鞋底200的底表面的横截面具有凹形形状,其中后稳定构件214的凹形形状提供最佳的应变分布。

参考图2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向上升高,即后稳定构件由沿着与鞋底200的底表面垂直的平面具有凹曲率的舌形轮廓实施。

参考图24,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鞋198d包括带有后稳定构件214的鞋底200,后稳定构件214源自鞋帮202的前部的最宽部分(l2)处,并且向远端纵向地延伸至鞋的后部,后稳定构件214的侧向轮廓遵循鞋帮202的后侧向轮廓,但是更广泛地,向远端延伸超出后跟。在该实施例中,形成鞋底200的后部的延伸部的后稳定构件214从鞋帮202的前部的最宽部分212延伸至后部,即,相对于后跟在远端方向上延伸。

在图23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鞋198c具有这样的鞋底:后稳定构件214源自鞋帮202的面向脚弓的变窄部分218处,并向远端纵向地延伸至鞋的后部,后稳定构件214的侧向轮廓遵循鞋帮202的侧向轮廓,并且向远端延伸超出后跟。在所有这些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相对于鞋帮202的侧向轮廓的侧向厚度的差异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至6%,例如图24中示出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的远端沿着平行于鞋底200的底表面的截面平面的曲率等于或大于鞋帮202在后跟处的近端的曲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的相对于后跟的上述远端曲率等于鞋帮202的该曲率。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的相对于后跟的上述远端曲率大于鞋帮202的该曲率。应当注意,后稳定构件214的相对较大的宽度(l6)允许在迈步的较早撞击时(即相对于后跟远端地)与地面的最佳接触。为此,后稳定构件214的平均宽度(l6)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20%至40%。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214是鞋底200的一体部分并且在鞋帮202的后端的远端方向上保护鞋底200的后部。而且,后稳定构件214的底表面具有向上的曲率,即从鞋底200的底端指向鞋帮202。此外,后稳定构件214的底表面的远端相对于鞋底200的中央的底表面(即,相对于地面)的高度(h2)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0至60%,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3%至60%,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4%至60%,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4%至30%,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5%至20%。

参考图25,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鞋198e包括鞋底200,该鞋底200包括定位在后跟的两侧上的侧向稳定构件220。侧向稳定构件220包括定位在鞋帮202在后跟处的后部的相对侧上并且从所述相对侧向外延伸的两个凸耳222a、222b,即外侧凸耳222a和内侧凸耳222b。在鞋的使用期间,侧向稳定构件220通过使压力路径朝向鞋轮廓的纵向中轴线重新对准而增加在后跟处的撞击期间的侧向稳定性。此外,在脚在地面接触上的不良定位时,侧向稳定构件为反射机构提供足够的延迟时间以反应并从不良定位恢复,这帮助防止对使用者的伤害。而且,侧向稳定构件220帮助在撞击阶段重新对准使用者的脚,这通过改善迈步序列期间运动的规律性来限制疲劳。应当理解,侧向稳定构件可以从鞋的内侧面、外侧面或全部侧面向外延伸。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鞋帮202的在后跟处的一侧上,侧向稳定构件220的侧向宽度(l4)、即凸耳222a、222b的侧向宽度(l4)、即凸耳各自从鞋帮向外延伸的距离至少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5%,并且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5%至20%,并且更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5%至22%。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内侧凸耳222b或内凸耳的宽度(即,凸耳222b从鞋帮延伸的内侧距离)小于外侧凸耳202a或外凸耳的宽度(即,凸耳222a从鞋帮延伸的外侧距离)。应当理解,内侧凸耳222b的宽度可以大于外侧凸耳222a的宽度或者内侧凸耳和外侧凸耳可以具有相同的宽度。此外,在鞋底200的底表面处,从侧向稳定构件220的一个边缘到另一边缘的最大侧向宽度(l5)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50%至60%,并且优选为鞋帮202的长度(lu)的52%与57%。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向稳定构件220在鞋底200的底表面处的最大宽度(l5)等于或大于鞋帮202在跖骨区域处的最大宽度(l2)。此外,侧向稳定构件220在鞋底200的底表面处的最大宽度(l5)与鞋帮202在跖骨区域处的最大宽度(l2)之间的比率为2至3,优选为2.2至2.5,更优选为2.2至2.5。应当理解,该比率也可以为2.25至2,或者在大于或等于2.3以及小于2的范围内。注意,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鞋的该比率至少小于2.0,并且优选为0.6至0.9。如图25所示,侧向稳定构件220的外轮廓源自鞋帮202的前部的最宽部分222处,并且更特别地,源自鞋帮202的中央或中脚区域处,即,优选地至少在脚弓的中央处,以张开的方式延伸直至鞋帮202的后端。还注意到,侧向稳定构件220的最大宽度(l5)定位成大致上面向鞋帮202的后端,并且至少定位在后跟226正上方,以便在后跟的地面接触区提供最大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侧向稳定构件220或鞋底200的形成侧向稳定构件220的部分(即,凸耳222a、222b)比鞋底200的其它部分更柔性。以这种方式,侧向稳定构件220在后跟在地面上的不良定位时通过将任何过分突然的返回效应限制到鞋的正常位置来限制扭矩效应,并且然后恢复到自然位置。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侧向稳定构件220(即,凸耳222a、222b)包括在后跟的任一侧上软化鞋底200的凹陷(即,中空部),例如外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向稳定构件220(即,凸耳222a、222b)由比鞋底200的其余部分更柔性(即具有比鞋底200的其余部分低的肖氏d硬度)的材料制成。应当理解,侧向稳定构件可以具有与鞋底200的其它部分相同或不同的硬度。

在图26中所示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鞋198f包括鞋底200,该鞋底200包括后稳定构件214和侧向稳定构件220,由此围绕鞋的后跟区域形成后周边稳定构件224。在该实施例中,后周边稳定构件224分散开并重新调整迈步,减轻在后跟撞击时的应变集中,由此分散开在使用者的身体上的冲击力。如图18和图26所示,后周边稳定构件224具有类似于圆弧的外形。这样,后周边稳定构件224限制相对于鞋沿着自然迈步的优先地面接触线的定位的漂移和偏差。注意,后周边稳定构件224从而相对于后跟在与上述后稳定构件224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l3)之上以及在与侧向稳定构件220的宽度相对应的宽度(l5)之上向远端延伸。

现在参考图2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鞋198g包括鞋底200,该鞋底200包括前稳定构件210和后稳定构件214,这增强推进阶段并且产生较大的迈步长度或高度。这样,上述组合中后稳定构件214的存在使得可能由于特别是迈步长度的增加而启动落地,并且由此较早地启动地面撞击阶段,这提供使用者的迈步的运动的流动性。该运动的流动性既在一条腿到另一条腿的后跟上游落地的推进阶段期间被提供,又在脚向前滚动到推进阶段的后迈步接合阶段期间被提供。

参考图2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鞋198h包括鞋底200,该鞋底200包括前稳定构件210和侧向稳定构件220。在前面的实施例中,由于前稳定构件210的弹簧效应,发动和悬空阶段的力线漂移的风险增加。由此,在该实施例中,侧向稳定构件220的存在在落地阶段期间重新调整后地面接触并限制失去平衡的风险以及因此限制受伤的风险。

参考图17至图19、图29和图3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鞋198i包括鞋底200,该鞋底200具有前稳定构件210以及由后稳定构件214和侧向稳定构件220形成的后周边稳定构件214,以形成鞋底200的全周边稳定构件226。全周边稳定构件226提供推进阶段与早期落地阶段之间迈步的流动性,反之亦然。此外,全周边稳定构件226还限制沿着优先地面接触线漂移的风险,即,由于增加的推进阶段以及由于也较早的撞击阶段启动阶段而导致的落地阶段的漂移的潜在风险。在该实施例中,鞋底200的材料(多种材料)具有30与35之间的肖氏d硬度,但是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硬度值或硬度值的组合。

参考图3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鞋198j具有带有后稳定构件214和侧向稳定构件228的鞋底200,其中,该侧向稳定构件包括从鞋底的后部向外延伸的突出凸耳228a和228b。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耳228a和228b与外底200一体形成并从外底200向外延伸并且与后稳定构件分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鞋仅包括带有凸耳228a和228b的侧向稳定构件228而不包括后稳定构件214。在每个实施例中,凸耳228a和228b为使用者提供侧向支撑和稳定性,同时减小在使用者的脚上的冲击力。应当理解,在每个实施例中,凸耳228a和228b具有至少为鞋帮的长度(lu)的5%的宽度(即,距鞋帮的侧向距离)。

在本鞋类或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半刚性支撑板(例如碳板)被插入中底与外底之间以向使用者的脚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支撑。支撑板是大体上平面的板,其沿着中底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可替代地,该板可以被插入中底中或与中底一体形成。该板可以沿着中底和外底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在后跟区域中延伸,或者沿着鞋的整个长度(l)延伸。另外,该板可以由金属、由树脂包封的金属纤维、塑料或任何合适的材料或者材料的组合制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簧板被插入中底与外底之间。弹簧板是大体上平面的板,其在鞋帮下方延伸并且延伸超出壁206(图18中所示)的后端以在鞋的后跟区域中提供弹性的弹簧效应以帮助吸收在步行、慢跑或奔跑时在后跟撞击期间使用者的后跟上的冲击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簧板延伸超出壁206的前端以在推进期间提供弹簧效应,即,在前脚与地面之间的推阻力。可以想到的是,弹簧板可以沿着鞋的整个长度(l)延伸、从壁206的前端延伸至超出壁206的后端的点、从壁206的后端延伸至超出壁206的前端的点或者延伸超出壁206的前端和后端二者。在该实施例中,弹簧板由弹性金属制成,但是可以用塑料或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

参考图3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鞋198k包括具有底表面和一定长度的鞋帮232以及固定至鞋帮232的底表面且包括中底和外底的鞋底230。如图所示,鞋底230具有带有前接触表面区域的前部234和带有后接触表面区域的后部236,其中前部具有前部长度(fl)并且后部具有后部长度(rl),如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示,前部长度(fl)和后部长度(rl)相对于鞋的总体长度(l)彼此相等。在该实施例中,后接触表面区域(鞋底与地面接触的底部的区域)等于或大于前接触表面区域以在步行、慢跑和奔跑期间向使用者提供稳定性和平衡,并沿着后接触表面区域分散或减小在使用者的后跟上的冲击力,由此在增强推进的同时减小在使用者的身体上的冲击力。应当理解,只要后接触表面区域等于或大于前接触表面区域,前部234的长度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后部236的长度。

参考图33,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鞋198l包括具有中底和外底的鞋底237。周边稳定构件238从鞋底的内侧面240a延伸至外侧面240b,并且通过周边支撑构件242被附接至中底。在该实施例中,周边支撑构件242是从中底向外延伸至周边稳定构件238的网格结构,使得周边稳定构件不直接连接至鞋底237。这在鞋底237与周边稳定构件238之间在周边支撑构件下方提供中空间隔,该中空间隔允许支撑构件242和周边稳定构件238在使用期间弯曲以在不同地形上为使用者提供支撑和平衡,同时减小在使用者的脚上的冲击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周边稳定构件通过周边支撑构件被附接至外底。应当理解,周边稳定构件238和周边支撑构件242可以围绕鞋底237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从鞋底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或围绕鞋底的整个后周边表面延伸(如图33所示)。还应当理解,周边支撑构件242可以是将周边稳定构件附接至鞋底237的网格结构、实心结构或任何合适的结构。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前稳定构件、包括相对凸耳的侧向稳定构件以及后稳定构件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相似地,前稳定构件、侧向稳定构件和后稳定构件可以由具有相同硬度值或不同硬度值的材料制成。例如,前稳定构件、侧向稳定构件和后稳定构件中的一个或更多可以具有相同硬度值或不同硬度值。

参考图34至图47,本鞋类或鞋制品的另一个实施例总体上表示为300,其包括具有中底24和外底26的鞋底,以及附接至该鞋底的鞋帮28。应当理解,该实施例中的鞋部件在以上被描述并且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实施例中,鞋底并且更具体地说鞋底的后稳定构件302包括从中底24延伸并穿过整个外底26的v形凹槽或切口304。v形凹槽304将后稳定构件302分隔成内侧平衡构件306和外侧平衡构件308。在该实施例中,凹槽具有v形,但是可以想到,凹槽可以具有v形、u形或任何合适的形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内侧平衡构件306和外侧平衡构件308的形成v形凹槽304的相应内表面310、312各自是大致上平坦的表面。应当理解,内侧平衡构件306与外侧平衡构件308之间的凹槽30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v形、u形或其它形状。此外,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的内表面310、312可以是平坦的(如图所示)、向外弯曲的、向内弯曲的或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或构造。凹槽304的后端或后边缘314(即,凹槽的最靠近鞋帮28的端部或边缘)可以与鞋帮28直接相邻或与鞋帮相距任何合适的距离。例如,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凹槽304的后边缘314与鞋帮28相距2.0cm。

后稳定构件302中的凹槽304使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能够彼此独立地运动并且在冲击在下面的表面34上时向外弯曲以向使用者的脚提供增强的支撑、平衡和稳定性,并且有助于运动期间(例如在步行、远足、慢跑或奔跑时)的转弯和倾斜。例如,当鞋300冲击鞋的内侧面46上的下面的表面时,内侧平衡构件306远离外侧平衡构件308向外弯曲以在鞋的内侧面上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平衡。相似地,当鞋300冲击鞋的外侧面48上的下面的表面时,外侧平衡构件308远离内侧平衡构件306向外弯曲以在鞋的外侧面上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平衡。鞋300的后跟30与下面的表面之间的中央冲击造成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二者都向外弯曲以在下面的表面上提供更多的稳定性。以这种方式,鞋300在不同地形上提供增强的支撑、悬空和稳定性。凹槽304还减少后稳定构件302的重量并且由此减少鞋300的重量以帮助减少使用者的脚和腿上的应力和疲劳。在该实施例中,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例如,内侧和外侧稳定构件306、308可以由具有不同硬度值的材料制成以在鞋300的内侧面或外侧面上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平衡或更多的吸震。此外,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可以具有不同的硬度以增强运动期间的推进。应当理解,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可以由具有相同硬度、不同硬度或具有不同硬度的各部分的材料制成。

参考图44至图4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后稳定构件302的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包括细长的狭槽316,所述狭槽316从后稳定构件302的端部延伸至鞋底的前部(即,鞋300的前部)。狭槽316每个都被构造成接收具有指定宽度、长度和厚度的细长板318。板318可以是碳板或用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入与内侧平衡构件306相关联的狭槽316中的板318与插入与外侧平衡构件308相关联的狭槽316中的板318不同。就这一点而言,板318可以在大小、形状、长度、厚度、硬度或这些特性的任意组合上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板318在硬度上沿着板的长度变化。例如,板318的不同部分可以具有比板的其它部分大的硬度以在鞋的指定位置处(例如在后跟区域30中或在内侧面46上的足弓中)提供更多的稳定性。而且,板318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例如,板318可以延伸鞋300的长度,如图44所示,或者仅在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内延伸,如图46所示。应当理解,板318可以是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并且也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长度。

在以上实施例中,板318可以在鞋300的制造期间被模制在鞋底中,使得板从鞋底不是可移除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板318从形成在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06、308中的狭槽316可移除,使得使用者可以用不同的板(例如具有较小或较大硬度的板)来替换该板,或者替换破裂的或损坏的板。在该实施例中,板318在板的端部处包括抓握构件320,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将板抓握并从狭槽316拉出,并且还可以容易地将板318插入并推到狭槽316中。在这些实施例中,该板318可以具有如图47中所示的对称形状,或者具有诸如弯曲形状的不对称形状。应当理解,板318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在鞋底中的狭槽316在鞋底内处于不同平面中或以相对于彼此不同的角度定位或者处于不同平面中并且相对于彼此成不同的角度。例如,狭槽316中的一个可以比另一个狭槽316在下面的表面上方距离更大。可替代地,狭槽316中的一个可以相对于鞋帮的底表面成25度的角度,而另一个狭槽可以相对于鞋帮的底表面成60度的角度。以这种方式,板318可以处于鞋底中的不同平面中和/或相对于鞋帮的底表面以不同的角度定位以调节鞋的支撑、平衡、稳定性和推进。应当理解,狭缝316以及由此板318可以在鞋底内处于任何合适的平面处以及成任何合适的角度。

参考图48,示出了本鞋类或鞋制品的另一个实施例,其总体上被指代为附图标记322,并且其包括形成在鞋底的稳定构件326中的凹槽324,该凹槽324将稳定构件分隔成如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内侧平衡构件328和外侧平衡构件330。在该实施例中,内侧平衡构件328和外侧平衡构件330相对于穿过鞋322的中央部延伸的纵向轴线332不对称。更特别地,内侧平衡构件328具有比外侧平衡构件330的长度ll大的长度lm。应当理解,内侧平衡构件328和外侧平衡构件330在长度、宽度、厚度或这些参数的任何组合上可以是对称或不对称的。以这种方式,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可以被调节或调整以增强鞋的平衡、稳定性、支撑、推进或其它期望的特性特征。

现在参考图49至图51,示出了本鞋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鞋334包括具有分隔部338而不是凹槽的稳定构件336,其中分隔部338由与稳定构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分隔部338由比稳定构件336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以形成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40、342。用较软的材料形成分隔部338使分隔部能够弯曲并运动以允许内侧和外侧稳定构件340、342如上所述彼此独立地运动。在图51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鞋345的分隔部344由具有若干孔346的穿孔材料制成,所述孔使分隔部以及由此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48、350能够以与较软的材料相似的方式弯曲和运动。应当理解,分隔部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

参考图52至图54,示出了本鞋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鞋352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凹槽354。例如,图52中的稳定构件356中的凹槽354形成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58、360,其中凹槽354没有完全延伸穿过鞋底。替代地,平台362定位在凹槽的底部处并在内侧和外侧稳定构件之间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平台362的上表面是大致上平坦的。应当理解,平台362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或成角度的,并且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另外,如图54所示,平台362可以被定位在下面的表面上方任何距离或高度处。应当理解,平台362可以处于凹槽354的顶端处使得凹槽从平台362的底表面延伸,穿过鞋底并向下面的表面开口,或者处于凹槽中的任何合适位置处。还应当理解,多个平台可以定位在凹槽354内并在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之间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各平台可以彼此分隔或直接彼此相邻地定位,并且平台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

参考图55a,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示出了鞋355并且其包括由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59和361形成的凹槽357。如所示出的实施例所示,凹槽357定位在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59和361的底端处并且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的形成凹槽的部分在厚度上朝向鞋帮逐渐增加,使得顶端363主要在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之间填充有材料。应当理解,凹槽可以形成在后稳定构件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中,并且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59、361的厚度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厚度。还应当理解,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359、361之间的材料可以是与内侧和外侧平衡构件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

参考图55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示出了鞋364并且其包括形成在鞋底的底部中的细长通道366,该细长通道366从鞋的中脚部延伸至形成在稳定构件370中的凹槽368。在该实施例中,通道366的深度逐渐增加直到到达凹槽368。应当理解,通道可以从鞋的任何部分延伸,包括鞋的前端或前脚部。此外,通道366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宽度和/或深度。

现在参考图56至图6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示出总体上指代为附图标记372的鞋,并且其包括鞋帮374和鞋底376,鞋底376可以由中底和外底构成或仅由外底构成。鞋底376具有平衡部378,该平衡部378从鞋帮374向外延伸并且沿着鞋的内侧部、外侧部和后部380a、380b和380c连续地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弯曲的支撑板382位于鞋帮374与鞋底376之间,如图56和图58所示。更特别地,支撑板382位于图59中所示的凹入区域中,使得支撑板382的后端384处于凹入区域386中,并且支撑板的前端388处于凹入区域390中,其中凹入区域386和390彼此分隔或间隔开。支撑板382中的弯曲使支撑板能够定位在鞋底376上使得支撑板382的后弯曲部392处于鞋底376的上表面394上方一定距离处。以这种方式,在支撑板382与鞋底376之间形成间隔396,使得支撑板能够相对于鞋底376向上和向下弯曲或运动以在运动期间向使用者的脚提供支撑和弹力。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撑板382具有两个弯曲部,即,后弯曲部392和前弯曲部398,但是取决于期望的支撑和弹力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弯曲部。此外,每个弯曲部392、398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弯曲程度。优选地,支撑板382具有大体上细长的、窄矩形形状,但是可以是任何形状。而且,支撑板382由碳纤维和树脂制成,但是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

尽管示出并描述了本鞋类或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广泛方面并且如以下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改变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