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3040发布日期:2020-11-25 17:2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头发干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电吹风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也可供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之用,用途十分广泛。

现有的电吹风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风道,风道一端为出风口,另一端为进风口,风道中安装有风机以及发热件,常见的电吹风为了结构紧凑,一般将风机与发热件紧邻设置。

就如现有技术中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110477573a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电吹风,该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分体卡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筒形的通道,外壳位于通道的一端形成轴向的入风口,外壳自入风口到出风口一侧依次设置为独立的驱动控制装置、安装风能发生装置、加热装置,风能发生装置处于通道靠近入风口一侧,加热装置处于通道靠近出风口一侧,在加热装置和出风口之间还设有导流结构;其中风能发生装置与加热装置均紧邻设置在风道中。

又如现有技术中另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3254u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电吹风,该种电吹风包括壳体,壳体水平形成风道,风道一端为出风口,另一端为进风口,风道中安装有由扇叶跟电机组成的风机以及发热体,风机处于风道靠近进风口一侧,加热件处于风道靠近出风口一侧,风机与加热件也紧邻设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风机与发热件紧邻设置,使得外界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后首先与风机的扇叶接触,并被风机加速,而后紧接着就撞击在发热件上,最后越过发热件从出风口处流出,由于发热件与风机距离太近,气流经过非常短暂的加速后就因撞击在加热件上而减速,使得风机对气流的加速就会非常有限,进而使得气流从出风口处流出时的速度会比较小,而风速比较小的电吹风,在使用时是非常不好用的,不但干燥效率低,而且还不利于对头发的整形,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吹风,其能够提升气流从出风口处流出的风速。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吹风,包括内壳,内壳中设置有风道,风道一端为出风口,风道另一端为入风口,所述风道中自出风口至入风口一侧依次设置有发热装置、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风能发生装置,发热装置与风能发生装置之间形成有风能加速腔,驱动控制装置设置在风能加速腔的侧壁上且通过电线分别与发热装置以及风能发生装置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能加速腔的设置,使得发热装置与风能发生装置之间被间隔开来,风从入风口进入到风道中后,首先跨过风能发生装置,进入到风能加速腔中被风能发生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使得风的风速得到很大的提升,然后撞击到发热装置上时经过一定的减速,然后从出风口处吹出,此种设计方式,因为风能加速腔的存在,使得风在被风能发生装置加速时有一个提升速度的空间,有助于风速得到比较大的提升,而风速经过比较大的提升后,再经过发热装置时,即使被一定程度上减速了,从出风口处吹出的风的风速也是很高的,尤其相比于现有电吹风中发热装置与风能发生装置紧邻设置的情况,此种设计方式的电吹风风速提升会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道包括上端弯折形成的水平风道和下端的竖向风道,所述出风口处于水平风道远离竖向风道一端处,所述入风口处于竖向风道远离水平风道一端处,水平风道向靠近所述出风口一端收缩,并且在水平风道靠近竖向风道一端在远离竖向风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过度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风道分成水平风道与竖向风道,使得风是从风道下端的入风口处进入到竖向风道,然后经过竖向风道与水平风道的连接处进入水平风道,最后从出风口处向外流出,相比于只有一个水平风道的电吹风,此种设计方式使得电吹风在使用时,即使旁边有杂物之类的东西,入风口处也不易被堵住,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而水平风道向靠近出风口处一端收缩,使得风经过水平风道从出风口处吹出后因为运动截面的面积减小,风的流速就会进一步的加大,从而使得从出风口处吹出的风会有更大的风速;弧形过度面的设置,使得风经过水平风道与竖向风道时可以比较流畅的通过,不易出现风反弹回来的情况,既减少了反弹风对行进风的影响,又提升了风的利用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壳包括左右分体卡接的左半壳和右半壳,所述风道形成于左半壳与右半壳之间,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左半壳远离右半壳一端处,出风口中设置有挡风件,挡风件边缘与出风口侧壁之间有出风间隙,出风间隙中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挡风件以及左半壳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半壳与右半壳的设置,方便将发热装置、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风能发生装置安装在风道中,同时也便于风道的成型;挡风件与出风间隙的设置,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截面面积会更小,从而使得风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时从出风口中流出的风的风速会更大;连接件的设置,使得挡风件能够被固定在出风口中。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风件靠近所述风道内部一侧表面的中心处向风道内部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挡风件靠近风道内部一侧表面对风道中的风流出出风口时有更少的阻碍,风被挡风件靠近风道内部一侧表面阻拦时,风不易直接发生原路反弹回来的情况,而是会被挡风件靠近风道内部一侧表面所引导,而向出风口处流动,此种设计方式,既可以减少反弹风对行进风的干扰,又使得风速不易因为挡风件的阻拦而大大降低。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左半壳内侧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挡风件与驱动控制装置之间,并且发热装置与驱动控制装置之间存在间隙;左半壳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卡件,发热装置一端与限位卡件卡接,另一端与挡风件凸起的位置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控制装置设置在左半壳内侧与出风口相对的侧壁上,使得驱动控制装置不易对风在风道中流动产生阻碍;发热装置与驱动控制装置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发热装置不易直接将热量传递到驱动控制装置上,有助于驱动控制装置安全稳定的工作;限位卡件的设置,使得发热装置被限位卡件与挡风件固定了位置,有助于间隙的形成,发热装置也不易在风道中发生位置上的变化。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壳的外部包裹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包裹住所述水平风道处且将所述出风口露出的上壳体以及包裹住所述竖向风道处且将所述入风口露出的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上下分体卡接的上半壳以及下半壳,下半壳与下壳体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的设置,起到了保护内壳的作用,使得内壳不易受到损伤;而且因为下壳与下半壳一体设置、上半壳与下半壳相互卡接,使得内壳安装时只能从上半壳与下半壳分离的位置处安装入外壳中,结合内壳中左半壳与右半壳左右卡接,使得内壳安装在外壳中时不易出现左右分离的情况,很好的提升了内壳的完整性以及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该种电吹风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壳体内侧表面上竖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右半壳的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相适配的导向件,导向件上竖向表面与导向槽中的竖向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与导向件的设置,使得内壳从上至下插入到下半壳与下壳体中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安装到位,而且因为导向件竖向表面与导向槽中的竖向侧壁抵接,使得内壳在下半壳与下壳体中不易发生转动,提升了内壳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内壳与外壳不易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半壳外侧表面与所述下半壳内侧表面相对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插块,所述下半壳内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插块相插接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与插槽的设置,进一步对内壳安装在外壳中进行了限制,使得内壳更加不易在外壳中发生位置上的变化,使得内壳与外壳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出风口一端处开口,并且在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分别与所述上半壳与所述下半壳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设置,为连接片提供了安装的位置,使得连接片能够更加方便同时与上半壳与下半壳卡接;连接件的设置,使得上半壳与下半壳除了相互卡接之外,还能够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进而进一步提升了上半壳与下半壳的连接强度,使得上半壳与下半壳更加不易发生相互分离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竖向风道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风能发生装置的固定部,入风口处于固定部上,固定部与所述风能加速腔相邻且相互连通,固定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卡接片以及一个竖向设置的固定管,卡接片处于固定管与风能加速腔之间,一个卡接片的下端与固定管上端固定连接,一个卡接片的上端与风能加速腔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部与风能加速腔固定连接时,两个卡接片相互咬合并相互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管的设置,为风能发生装置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以便风能发生装置稳定的工作;卡接片的设置,方便将风能发生装置安装进入到固定管中;而采用两个卡接片相互咬合的方式来使得固定部与风能加速腔固定连接,则增大了固定部与风能加速腔的连接面积,使得固定部能够更加牢固稳定的与风能加速腔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风能加速腔的存在,使得风能够被风能发生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加速后再撞击到发热装置上,此时因为风的风速已经很高了,所以即使被发热装置阻碍而减了一部分速度,其本身具有的速度还是会很大,尤其相比于没有加速空间的电吹风,此种设计方式的电吹风在出风口处有更高风速的风流出,大大提升了电吹风干燥的效率;

内壳中左半壳与右半壳采用左右卡接的方式连接,而外壳中上半壳与下半壳则采用上下卡接的方式连接,使得内壳与外壳的分拆方向不一样,此时内壳、外壳同时受到一个方向的力时也就不易出现一下子全部散开的情况,大大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

挡风件的设置,则使得出风口处的风速进一步被提升,而且因为挡风件靠近风道内部一侧表面中心向风道内部凸起设置,使得挡风件靠近风道内部一侧表面可以引导风从出风口处流出,而不易出现阻碍风流出出风口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中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壳;11、左半壳;111、卡槽;112、勾槽;113、插孔;114、垫片;115、插块;116、限位槽;117、开关电路板;12、右半壳;121、限位卡件;122、卡条;123、卡勾;124、插柱;125、导向片;2、风道;21、出风口;211、挡风件;2111、直杆;2112、连接杆;212、封环;22、入风口;23、风能加速腔;24、水平风道;241、弧形过度面;25、竖向风道;3、发热装置;31、绝缘固定架;32、电热丝;4、驱动控制装置;5、风能发生装置;6、外壳;61、上壳体;611、上半壳;6111、加强筋;6112、连接条;6113、连接勾;6114、导向柱;612、下半壳;6121、插槽;6122、连接槽;6123、卡接槽;6124、引导槽;62、下壳体;621、导向槽;7、连接片;71、l形勾;8、卡孔;9、卡接片;91、限位片;10、固定管;101、散热孔;10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吹风,该种电吹风具有能够提升出风口21处风速的作用,其包括内壳1,内壳1中设置有风道2,风道2一端为出风口21,风道2另一端为入风口22,风道2中自出风口21至入风口22一侧依次设置有发热装置3、驱动控制装置4以及风能发生装置5,发热装置3与风能发生装置5之间形成有风能加速腔23,驱动控制装置4设置在风能加速腔23的侧壁上且通过电线分别与发热装置3以及风能发生装置5电连接;风从入风口22处进入到风道2中,首先越过风能发生装置5来到风能加速腔23中,在风能加速腔23中流动时被风能发生装置5加速,使得风速得到比较大的提升,然后风经过加速后就会撞击到发热装置3上,被发热装置3所阻碍,风会出现稍稍减速的情况,最后风再越过发热装置3从出风口21处流出,相比于发热装置3与风能发生装置5紧邻设置,此种设计方式使得风能够在风能加速腔23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加速,然后即使被发热装置3所阻碍,速度比之前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使得出风口21处的风速会更大。

参照图2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风道2包括上端弯折形成的水平风道24和下端的竖向风道25,出风口21处于水平风道24远离竖向风道25一端处,入风口22处于竖向风道25远离水平风道24一端处,水平风道24的中轴线与竖向风道25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得竖向风道25呈竖直状态时,水平风道24上的出风口21微微朝向斜下方,以便使用者手拿该电吹风吹头发时,出风口21中吹出的风能够自上而下吹到头上,使得风能够更加方便作用到头发上;水平风道24还向靠近出风口21一端收缩,并且在水平风道24靠近竖向风道25一端在远离竖向风道25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过度面241,使得风从竖向风道25吹入水平风道24中时能够更加的顺畅,同时进入到水平风道24中后还因为运动截面面积减小,使得风速能够进一步增大,从而让出风口21处吹出的风能够有更大的风速;水平风道24竖向截面与竖向风道25水平截面均呈圆形,而且水平风道24竖向截面直径最小处的直径大于竖向风道25水平截面的直径,使得水平风道24处能够聚集更多的风向出风口21处吹出,以便为出风口21提供更大的风量。

参照图2与图3,内壳1为绝缘塑料材质,内壳1包括左右分体卡接的左半壳11和右半壳12,风道2形成于左半壳11与右半壳12之间,出风口21设置在左半壳11上侧远离右半壳12一端处,左半壳11在出风口21处的部分呈圆台形,并且圆台直径小的一端处于出风口21处;出风口21中设置有挡风件211,挡风件211为绝缘塑料材质且呈圆台形,并且挡风件211远离水平风道24内部一侧向水平风道24内部凹陷,在凹陷中还熔接有一根呈圆柱形的直杆2111,直杆2111的轴线与出风口21的轴线重合,直杆2111远离水平风道24内部一端与凹陷的开口平齐;挡风件211边缘与出风口21侧壁之间有出风间隙,水平风道24中的风从出风间隙中吹出,使得出风口21的出风截面面积进一步减小,以便进一步提升出风口21处的风速;出风间隙中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多根连接杆2112,连接杆2112为绝缘塑料材质,若干连接杆2112绕挡风件211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连接杆2112的两端分别与挡风件211以及左半壳11内侧表面熔接,使得挡风件211被固定在出风口21处。

参照图2与图3,为了将内壳1在出风口21处露出的部分盖住,在出风口21处还卡接有一个封环212,封环212呈圆环形,封环212靠近内壳1一侧表面上绕自身轴线间隔熔接有多个固定勾,固定勾呈l形,在左半壳11靠近出风口21一端端部处对应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固定槽槽口收缩,在封盖与左半壳11连接时,固定勾插入到固定槽中,而且固定勾勾住固定槽槽口收缩处,以使封盖固定在出风口21处且将内壳1在出风口21处露出的部分盖住。

参照图2与图5,右半壳12上端与左半壳11上端对应,右半壳12上端竖向截面呈圆形,并且弧形过度面241处于右半壳12内侧表面上;右半壳12内侧表面上与出风口2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一个通孔,驱动控制装置4通过螺钉被安装在通孔中,并且将通孔完全堵住,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控制装置4包括一块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元件;右半壳12内侧表面上还熔接有多个限位卡件121,限位卡件121为绝缘塑料材质,限位卡件121呈长方体形状,多个限位卡件121绕右半壳12上端竖向截面的圆心间隔分布,限位卡件121用于固定发热装置3,发热装置3处于水平风道24中,并且处于挡风件211与驱动控制装置4之间。

参照图5与图7,发热装置3包括一个绝缘固定架31以及缠绕在绝缘放置架上的电热丝32,绝缘放置架一端抵接在挡风件211靠近水平风道24(参照图2)内部一侧表面的凸出位置处,绝缘放置架另一端插入到限位卡件121中,限位卡件121上开设有限位卡槽供绝缘放置架插入,使得发热装置3被固定住位置,而且为了不让发热装置3将热量直接传递到驱动控制装置4上,发热装置3与驱动控制装置4之间存在间隙,同时发热装置3与左半壳11以及右半壳12内侧壁之间也存在间隙。

参照图2与图5,在风从竖向风道25进入水平风道24后,首先经过弧形过度面241的引导,然后就直接撞击到发热装置3上,最后越过发热装置3从出风口21流出;同时,不但发热装置3不易烧坏内壳1,而且风经过该处即使被发热装置3所阻而减速,也会因左半壳11在该处收缩而减速不了多少,进一步提升了出风口21处的风速。

参照图5,右半壳12下端靠近左半壳11一端端部位置处熔接有多根绝缘塑料材质的卡条122,左半壳11下端靠近右半壳12一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多道与卡条122相适配的卡槽111,在左半壳11与右半壳12相合时,一根卡条122插入到一道卡槽111中,并且卡条122侧表面与卡槽111侧壁抵接,使得左半壳11与右半壳12达到初步固定的效果。

参照图2与图5,右半壳12下端靠近左半壳11一端端部位置处还熔接有两个卡勾123,两个卡勾123相对于竖向风道25的轴线对称,卡勾123呈l形且为绝缘塑料材质;在左半壳11下端对应位置开设有与卡勾123相卡接的勾槽112,勾槽112槽口处收缩,在左半壳11与右半壳12相合时,一个卡勾123插入一个勾槽112中并勾住该勾槽112槽口的收缩处,使得左半壳11下端与右半壳12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5,而为了稳定左半壳11上端以及右半壳12上端,在右半壳12上端靠近左半壳11一端处还间隔熔接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多根插柱124,在左半壳11上端靠近右半壳12一端处还开设有与插柱124相适配的多个插孔113,在左半壳11与右半壳12相合时,一根插柱124插入到一个插孔113中。

参照图2与图3,,为了不损伤内壳1,在内壳1的外部包裹有外壳6,外壳6也为绝缘塑料材质,外壳6包括包裹住水平风道24处且将出风口21露出的上壳体61以及包裹住竖向风道25处且将入风口22露出的下壳体62,上壳体61包括上下分体卡接的上半壳611以及下半壳612,下半壳612与下壳体62一体成型,并且下壳体62内部与上壳体61内部连通;在将内壳1安装在外壳6中时,首先将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分离,然后将内壳1下端自上而下插入到下半壳612以及下壳体62中,待内壳1安装到位后,最后再盖上上半壳611,同时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相互卡接,使得外壳6将内壳1锁住。

参照图2与图5,因左半壳11上端呈圆台形向出风口21处收缩,而上壳体61在该处又设置的较为圆润,为了使得左半壳11外侧表面在该处能够顶住上壳体61内侧表面,以使该处不易形成塌陷,在左半壳11外侧表面上绕自身轴线均匀间隔熔接有多个垫片114,垫片114远离左半壳11一端与上半壳611内侧表面抵接,使得上壳体61在该处受力时不易形成塌陷。

参照图6,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上半壳611的结构强度,在上半壳611内侧表面上熔接有多根加强筋6111,使得上半壳611受力时不易向下塌陷碎裂。

参照图2与图3,在左半壳11外侧表面与下半壳612内侧表面相对的位置处还熔接有一个插块115,插块115呈长方体形状且为绝缘塑料材质,下半壳612内侧表面上开设有与插块115相插接的插槽6121,在内壳1安装好之后,插块115插入到插槽6121中,并且插块115的侧表面与插槽6121的侧壁抵接,使得左半壳11与下半壳612之间形成了上下连接关系,左半壳11也就更加不易与下半壳612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大大提升了内壳1与外壳6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6,上半壳611靠近下半壳612一端的端面上熔接有多根绝缘塑料材质的连接条6112以及多个连接勾6113,连接条6112与连接勾6113相间设置,即相邻两根连接条6112之间分布有一个连接勾6113,相邻两个连接勾6113之间分布有一根连接条6112;在下半壳612靠近上半壳611一端的端面上则开设有与连接条6112相适配的多个连接槽6122以及与连接勾6113相卡接的多个卡接槽6123,卡接槽6123槽口处熔接有绝缘塑料材质的挡条,在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连接时,连接条6112插入到连接槽6122中、连接连接勾6113则插入到卡接槽6123中,并且连接条6112的侧表面与连接槽6122的侧壁抵接、连接勾6113勾住挡条,使得上壳体61与下壳体62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6,而且为了方便上半壳611对准下半壳612,在上半壳611处还竖向熔接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导向柱6114,在下半壳612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引导槽6124,在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连接时,导向柱6114插入引导槽6124中,并且导向柱6114的侧表面与引导槽6124的侧壁抵接,使得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连接时,能够更加的快速准确。

参照图3与图6,为了进一步提升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的连接强度,上壳体61远离出风口21(参照图2)一端处开口,开口截面呈圆形,并且在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片7,连接片7呈圆盘形且为绝缘塑料材质,连接片7分别与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卡接,具体的,连接片7靠近上壳体61一侧表面的边缘绕自身轴线间隔均匀熔接有绝缘塑料材质的l形勾71,在上壳体61靠近连接片7一端端部处开设有卡孔8,在连接片7与上壳体61连接时,l形勾71插入到卡孔8中,并勾住卡孔8边缘,使得连接片7将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连接起来,以使上半壳611与下半壳612连接的更加牢固。

参照图4与图6,在下壳体62内侧表面上还竖向开设有导向槽621,导向槽621截面呈长方形,导向槽621上下两端开口,右半壳12的外侧表面上对应熔接有与导向槽621滑动相适配的导向件,导向件为绝缘塑料材质,导向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导向片125,导向片125竖向延伸;在内壳1插入到下半壳612中时,导向片125对准导向槽621上端端口,待内壳1插入到下壳体62中时,导向片125沿导向槽621向下滑动,同时两导向片125上相互远离的两个竖向表面与导向槽621中的两个竖向侧壁抵接,使得内壳1沿着预定的路径插入到下壳体62中,不易发生偏移的情况,而且也有助于内壳1快速准确的安装到位。

参照图2与图3,风能发生装置5为一个带有扇叶的电机,风能发生装置5处于竖向风道25的下端处,安装风能发生装置5的位置为固定部,入风口22处于固定部上,固定部与风能加速腔23相邻且相互连通,固定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卡接片9以及一个竖向设置的固定管10,固定管10呈圆管形,卡接片9处于固定管10与风能加速腔23之间,一个卡接片9的下端与固定管10上端熔接,另一个卡接片9的上端与风能加速腔23侧壁的下端熔接,在固定部与风能加速腔23固定连接时,两个卡接片9相互咬合并相互卡接形成一个圆管形的内腔,风能发生装置5处于该内腔中,具体的,卡接片9呈半圆管形,在两个卡接片9的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咬合勾和与咬合勾相配合的咬合槽,咬合勾与一个卡接片9熔接,咬合槽槽口收缩,在两个卡接片9相互咬合连接时,咬合勾插入咬合槽中并勾住槽口收缩的位置,使得两个卡接片9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2与图3,并且为了提升两个卡接片9连接的稳定性,与固定管10连接的卡接片9在远离固定管10的一端端部处熔接有一个限位片91,限位片91为绝缘塑料材质,在风能加速腔23外侧表面(即左半壳11下端外侧表面处)靠近固定部一端处开设有一个限位槽116,限位槽116上下两端开口,在两个卡接片9相互连接时,限位片91卡入限位槽116中,并且限位片91侧表面与限位槽116抵接,使得两个卡接片9在受到相互靠近的作用力时,不易形成相互错开的情况。

参照图3,为了便于电机散热,固定管10的轴侧表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01,使得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加方便的散发出去。

参照图2与图3,在固定管10的下方连接有与外接电源连接的导线102,入风口22处于固定管10下端端口处,并且为了防止外界杂物进入到入风口22处堵塞入风口22,在入风口22处连接有一个轴侧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气孔的圆管,通气孔截面面积小于入风口22截面面积,使得外界杂物不易进入入风口22中。

参照图2与图3,为了控制电机以及发热丝的开启与关闭,在左半壳11下端外侧表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一块开关电路板117,开关电路板117上安装有两个按钮开关,一个按钮开关控制风能发生装置5的启闭,一个按钮开关控制发热装置3的启闭,按钮开关穿出下半壳612,下半壳612上开设有穿孔供按钮开关穿出,开关电路板117通过电线与驱动控制装置4电连接,而因为驱动控制装置4通过电线分别与发热装置3以及风能发生装置5电连接,使得开关电路板117可以控制发热装置3和风能发生装置5的启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该吹风机时,首先将导线102与外接电源连接,然后按动控制风能发生装置5的按钮开关,使得驱动控制装置4启动风能发生装置5,风能发生装置5开始工作,风就会从入风口22处进入到风道2中,此时风首先就会越过风能发生装置5进入到风能加速腔23,被风能发生装置5加速,加速后的风进入到水平风道24中,然后撞击到发热装置3上,经过稍微减速后从出风口21处向外流出,此时因为风经过一段时间加速,所以在从出风口21处出来时,风的速度会更高;而在需要吹出热风时,按动控制发热装置3的按钮开关,使得驱动控制装置4控制发热装置3工作,此时风经过发热装置3时,就会带出热量,从而吹出热风。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