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溅头颈部立体防护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5063发布日期:2020-11-06 12:4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喷溅头颈部立体防护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喷溅头颈部立体防护帘。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喷溅头颈部防护帘在穿戴时,防护帘贴合穿戴者的面部,穿戴者不舒服,且现有的防护帘为一次性消耗品,防护帘与头罩一体成型,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喷溅头颈部立体防护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防喷溅头颈部立体防护帘,包括帽子和一次性防护帘,所述帽子戴设在穿戴者的头部,防护帘披挂在所述帽子上,防护帘的下端包裹在穿戴者身上,帽子支撑防护帘并将防护帘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帘为穿戴式结构,包括一个腰孔和两个肩孔,在腰孔和肩孔的孔口处均设有用于收件的橡皮筋。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帘为披挂式结构,包括一个颈孔,在颈孔的孔口处设有橡皮筋,在颈孔的下方的前后两侧设有批帘。

进一步地,所述帽子的帽顶和帽檐均为圆形结构,防护帘披挂在帽子上后,所述帽檐将防护帘撑起并使得防护帘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所述防护帘采用bopp防雾膜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帘为条形状的披挂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帽子的帽檐为方形结构,且位于帽子的顶部,在帽子的帽檐下方设置一个支撑环,支撑环通过绳子与帽檐的下端面相连,支撑环的外圆周壁置于帽檐的外圆周壁的外侧,所述防护帘披挂在帽子上后,支撑环将防护帘撑起并使得防护帘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帽子的帽檐为方形结构,且位于帽子的顶部,在帽子的帽檐上方设置一个环状的支撑凸起,在支撑凸起上放置一个圆形状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外壁面置于帽檐的外壁面的外侧,帽子的帽檐与支撑片之间通过绳子连接,绳子置于帽檐的中心位置,在绳子上套设一个弹簧,弹簧置于帽檐和支撑片之间,且弹簧高于大于支撑凸起0.2-0.4c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帽子和防护帘作为分体式结构,帽子可以多次使用时,防护帘采用普通的塑料防护膜即可,使用成本低,另外帽子支撑防护帘并将防护帘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避免防护帘贴在穿戴者面部,帽子具有一定的旋转适应性,使得穿戴者使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帘的一种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帘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帘的又一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帽子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帽子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7为图6帽子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喷溅头颈部立体防护帘,包括帽子1和一次性防护帘2,帽子1戴设在穿戴者的头部,防护帘2披挂在帽子1上,防护帘2的下端包裹在穿戴者身上,帽子1支撑防护帘2并将防护帘2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

如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帘2为穿戴式结构,包括一个腰孔和两个肩孔41,在腰孔和肩孔的孔口处均设有用于收件的橡皮筋。

穿戴时,将防护帘2由头部向下套穿,腰孔的橡皮筋和肩孔的橡皮筋保证密封性。

如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帘2可以采取另外一种结构,具体为:防护帘2为披挂式结构,包括一个颈孔51,在颈孔的孔口处设有橡皮筋,在颈孔的下方的前后两侧设有批帘。

穿戴时,将防护帘2由头部向下套穿,颈孔的橡皮筋包括密封性。

针对图2和图3防护帘2的结构,帽子1的结构为:帽子1的帽顶和帽檐11均为圆形结构,防护帘2披挂在帽子1上后,帽檐将防护帘2撑起并使得防护帘2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

帽子1的顶部的圆形结构,在头部转动时,帽子1可以与防护帘2之间发生移动,圆形结构减少摩擦力,在头部旋转时,可以减少防护帘2随头部转动而造成的扭曲,减少对防护帘2造成旋转而产生的拉扯。

图2和图3结构的防护帘2适用于防护等级较高的使用场合,为接近于封闭式结构,防护帘后方可以设计出叠瓦式结构,被叠瓦遮挡部位有透气孔,保障透气同时不影响防护范围,为进一步避免起雾,图2和图3结构的防护帘2采用bopp防雾膜制成。

如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帘2还可以为条形状的披挂式结构。穿戴时,防护帘2挂在帽子1的顶部,防护帘2的前后端面置于身体的胸部和背部,然后在穿戴者腰部扣设捆扎带用于固定,该种结构防护帘2适用于防护等级较低或防护角度范围的使用场合,主要防止飞沫。

在使用图4结构的防护帘2时,为防止头部旋转造成防护帘2的扭曲拉扯,在帽子1上设置一个支撑环,具体如图5:

如图5,帽子1的帽檐11为方形结构(或者圆形结构),且位于帽子的顶部,在帽子1的帽檐11下方设置一个支撑环12,支撑环12通过绳子与帽檐11的下端面相连,支撑环12的外圆周壁置于帽檐11的外圆周壁的外侧。

图5结构的帽子在使用时,防护帘2披挂在帽子1上后,支撑环12将防护帘2撑起并使得防护帘2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支撑环12与防护帘2之间通过u形状的卡子相连,并保证防护帘2的顶端是悬空在帽子1的帽檐11上方,避免防护帘2重力作用在帽檐11上,防护帘2通过u形状的卡子连接在支撑环12,防护帘2的重力作用在支撑环12上,支撑环12上负重,在头部旋转时,可以减少防护帘2随头部转动而造成的扭曲,减少对防护帘2造成旋转而产生的拉扯。

另外增对图4结构的防护帘2时,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结构的帽子,具体如图6和图7,

如图6和图7,帽子1的帽檐11为方形结构(或者圆形结构),且位于帽子的顶部,在帽子1的帽檐11上方设置一个环状的支撑凸起13,在支撑凸起13上放置一个圆形状的支撑片14,支撑片14的外壁面置于帽檐11的外壁面的外侧,帽子1的帽檐11与支撑片14之间通过绳子连接,绳子置于帽檐11的中心位置,在绳子上套设一个弹簧15和一个圆柱体,弹簧15和圆柱体均置于帽檐11和支撑片14之间,弹簧15位于圆柱体内,弹簧15高于圆柱体,弹簧15高于大于支撑凸起约0.2-0.4cm。

图6结构的帽子在使用时,防护帘2披挂在帽子1上后,支撑片14将防护帘2撑起并使得防护帘2与穿带者的面部隔出一定间隙。防护帘2的重力作用在支撑片14上,支撑片14负重,在头部旋转时,帽子与支撑片14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减少防护帘2随头部转动而造成的扭曲,减少对防护帘2造成旋转而产生的拉扯。

图5和图6的帽子结构亦可以适用于图2和图3结构的防护帘。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帽子可以多次使用时,配合日常消毒即可实现多次使用,或者一次性当天使用,在不更换使用者或带上后不污染的情况下可以当天持续使用,防护帘为一次性消耗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