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轮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26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角轮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角轮之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同时将一大一小两滚轮装设于一呈圆弧L形之角轮基座上,藉以达到使拖曳皮箱易于拖行之优点,又可避免因拖行不当而造成皮箱边角被磨破,所以诚为一具实用之优异设计。
按,一般皮箱为了达到携行时之方便省力,多于箱体底部设置有适当角轮组,而一般习见拖曳皮箱如图1所示,其系于皮箱(10)底部之四边侧设置有四个角轮(11),并于皮箱(10)之适当处固衔一拖绳(12),当欲以拖曳携行时,则牵引拖拉该拖绳(12)即可,其于直线方向拖曳尚可作稳定之操控,但因其系以四个轮体与地面接触且仅由一拖绳(12)牵引箱体,故无法作有效稳定之转弯操控,而必须先将整个皮箱(10)移挪一适当方位再行拖曳之,而造成不便于弯道拖曳行进之缺点,又若拖行时之施力不当则将造成皮箱(10)有翻倒之虞。
于是便有另一种形式之拖曳皮箱被发明制造,以改善上述拖曳皮箱之缺点,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系仅于皮箱(20)底部之一端设置两个外显式角轮(21)或两个内隐式角轮(22),并于皮箱(20)另端之上边角设置有一提拖把手(23),当欲以拖曳挪行时,则握拉提拖把手(23)以使皮箱(20)与地面成一倾斜角度并藉两角轮滚动而拖曳,由于此种形式之拖曳皮箱仅以两轮体与地面接触,故可达到作稳定转弯操控之优点,但外显式角轮(21)之装配结构,易造成皮箱边角被磨破之缺点,而内隐式角轮(22)之装配结构,则需先于皮箱边角预设孔洞而造成装配程序之复杂。
有鉴于此,本案设计人乃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皮箱及其配件之贩制及研发经验,经多次试制与试验而终得本实用新型之问世。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角轮之改良结构,其系针对上述第二种习用物所改良之角轮结构,其特征为在一呈圆弧L形之角轮基座上设置有一大一小两滚轮,当皮箱拖曳携行时系以大滚轮与地面接触滚动,而令皮箱整体与地面接触机会面介于大滚轮与小滚轮之间,藉以达到使皮箱易于拖行且兼具保护皮箱边角免受磨损之优点,所以具极大之实用价值。
又,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角轮之改良结构,藉由其小滚轮具有辅助支撑作用,而使其拖行于一斜坡时,小滚轮便发挥了其辅助支撑效果,而达到利于斜坡上拖行之优点,故诚具实用之开发价值。
一种角轮之改良结构,其主要系包括一角轮基座、两片轮轴座、一大滚轮、一小滚轮及两插片、两轮轴等构件,由上述构件所组成之角轮整体装设于拖曳皮箱上,可使拖曳皮箱达到易于操控拖行且兼具保护皮箱边角免受磨损之优点,又可达到易于斜坡上拖曳之优点该角轮基座系略呈弧度之L形片体,于该角轮基座上同时配置有一大一小两滚轮及两轮轴;利用轮轴座上之凹槽及插卡槽配合插片之插卡套合,而用以定位轮轴于轮轴座上,组成角轮整体,该角轮整体装设于皮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控拖曳皮箱于地面行进,转弯灵活,易于斜坡拖曳,同时还能保护皮箱角不被磨损。
图式之简单说明如下图1系习用物实施例图之一图2系习用物实施例图之二图3系习用物实施例图之三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分解立体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立体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图图号说明如下10皮箱11角轮12拖绳20皮箱21外显式角轮22内隐式角轮23提拖把手30皮箱31提拖把手32角轮基座33固接孔34插孔35轮轴座36轴槽37轮轴座38凹槽39轴孔40插卡槽
41大滚轮42小滚轮43轮轴44插片兹结合
如下请参阅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分解立体图,由图中显示,其系包括一角轮基座(32)、两片轮轴座(35)(37)、一大滚轮(41)、一小滚轮(42)及两插片(44)等构件;该角轮基座(32)系呈一略具弧度之L形片体,其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固接孔(33),而其前侧缘之适当处并设有两插孔(34);轮轴座(35)系呈波浪形之片体且其适当处开设有两纵向之凹槽(38),于两凹槽(38)上各具有一轴孔(39),而位于轴孔(39)下方则为一由凹槽(38)所延伸之插卡槽(40);而轮轴座(35)系固衔于角轮基座(32)之后侧缘下端,轮轴座(37)则固衔于角轮基座(32)前侧缘之下端,且其上之凹槽(38)恰位于插孔(34)之下方而互呈配合,轮轴座(35)上之两轴槽(36)与轮轴座(37)上之两轴孔(39)系为互相对应配合,将大滚轮(41)及小滚轮(42)各藉由一轮轴(43)及配合轴槽(36)、轴孔(39)而枢设于轮轴座(35)与轮轴座(37)之上,再将两插片(44)分别穿过角轮基座(32)上之两插孔(34)而插卡配合于两插卡槽(40)内,藉以卡固轮轴(43)而不致松脱,如此便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整体之结构组装,请参阅图5所示。
请参阅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图,其系利用角轮基座(32)两端之固接孔(33),将角轮整体固设于皮箱(30)底部之一端边角上,且其大滚轮(41)系位向皮箱(30)之侧端面,而小滚轮(42)则位向皮箱(30)底端面,握拉皮箱(30)另端上边角之提拖把手(31)而拖行皮箱(30),此时角轮系以大滚轮(41)滚动接触于地面上,而其优点为皮箱(30)于拖曳时与地面接触机会面系介于大滚轮(41)与小滚轮(42)之间,故不会使皮箱(30)边角与地面有接触磨损之虞,而达到易于拖行且兼具保护皮箱(30)边角免磨损之效果,又其另一优点为当于斜坡拖行时,小滚轮(42)便发挥了其辅助支撑之效果,而达到易于斜坡上拖曳之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角轮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系包括一角轮基座、两片轮轴座、一大滚轮、一小滚轮、两插片及两轮轴,该角轮基座系略呈弧度之L形片体,于该角轮基座上同时配置有一大一小两滚轮及两轮轴;利用轮轴座上之凹槽及插卡槽配合插片之插卡套合,而用以定位轮轴于轮轴座上,组成角轮整体,该角轮整体装设于拖曳皮箱上。
专利摘要一种角轮之改良结构,其主要系将角轮设计成具有一大一小之滚轮,而其整体构造系将两片呈波浪形之轮轴座衔固于一呈圆弧L形之角轮基座两侧,大小之两滚轮则分别枢设于两轮轴座之间,藉由角轮基座两端之固定孔将之固设于皮箱底部之边角上,且令大滚轮位皮箱之侧边而令小滚轮位于皮箱之底边,拖曳时,系将皮箱一端提起而以大滚轮拖行于地面上,又该小滚轮系可预防因拖提皮箱之角度过小而伤及皮箱底部表面,故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45C13/00GK2148693SQ9320782
公开日1993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0日
发明者王金生 申请人:王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