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肠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47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肠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器件,具体讲是一种临床医学上使用的胃肠管。
临床医学上,对于外科范围内的疾病,如“胰腺炎”、“胰腺外伤”、“十二指肠外伤”、“吻合口漏”以及内科的昏迷、中毒等需要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的患者,临床上以往的做法是放置“肠胃减压管”后,再手术行“空腔造瘘”,即置一根“空肠造瘘”管,从空肠造瘘管注入营养液,如牛奶、米汤、菜汤等,以提供肠内营养,或给予静脉营养(TPN)。上述医治方法中“肠胃减压管”、“空肠造瘘”管以及给予静脉营养(TPN)是彼此独立的医治程序,因而患者首先需要忍受置“肠胃减压管”的痛楚,另外同时需要承受价格昂贵的静脉营养(TPN)或“空肠造瘘”手术带来的创伤。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能满足胃、十二指肠减压,又能提供空肠内营养的双向肠胃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肠胃管,其特征在于管体的空腔中设有一隔离壁,该隔离壁将管体内的空腔分隔成长短各异的长通路管和短通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双向肠胃管实际上是一个双通路的管体,其中短通路管的长度与现有的胃肠减压管的长度相符,它主要完成胃肠减压管的任务;另一路长通路管可以通过幽门、十二指肠、屈氏韧带到达空肠,以便向空肠内提供营养。由此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只需向患者体内置入一根管子,便可同时完成肠胃减压和向空肠内提供营养的任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双向肠胃管的管体10的空腔中设有一隔离壁11,该隔离壁11将管体10内的空腔分隔成长短各异的长通路管12、短通路管13,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在现有的胃肠减压管的外管壁上附设另一较长的通管而构成的,两管腔通路彼此独立。
构成长通路管12和短通路管13的首段结合处呈丫子形,长通路管12与短通路管13的尾端管壁上均设有通孔121、131使长通路12管、短通路管13与管外相通。
上述短通路管13实际上是用以作胃肠减压向外引流胃、十二指肠液,短通路管13的普通规格长度约为900mm;长通路管12通过幽门、十二指肠、屈氏韧带到达空肠,通过该长通路管12尾端的通孔121向肠内注射肠内营养液,其普通规格长度约为1100mm。本实用新型管体材料可选用医用硅胶、橡胶、无毒高分子化学材料(如无毒塑料)、生物材料及其它新型复合材料。
所述的长通路管12尾端设有一引导头14,引导头14的端部大致为一前小后大的光滑回转体,其后部大小与长通路管12的尾端管径相符,引导头14上设有螺旋状布置的凹凸痕141。引导头14可选用金属材料,以增加其比重,这样与其相应的外形配合,以便其顺利通过幽门到达空肠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设计成多种规格。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又可避免TPN造成的系列并发征及昂贵的费用,尤其对一些并不需要手术的病人,更是提供了一种优良的治疗手段。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肠胃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0)的空腔中设有一隔离壁(11),该隔离壁(11)将管体(10)内的空腔分隔成长短各异的长通路管(12)和短通路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肠胃管,其特征在于构成长通路管(12)与短通路管(13)的首段结合处呈丫子形,长通路管(12)与短通路管(13)的尾端管壁上均设有通孔使长、短通路管(12)、(13)与管外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肠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通路管(12)尾端设有一引导头(14),引导头(14)的端部大致为前小后大的光滑回转体,其后部大小与长通路管(12)的尾端管径相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肠胃管,其特征在于引导头(14)上设有螺旋状布置的凹凸痕(1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临床医学上使用的胃肠管,其管体的空腔中设有一隔离壁,该隔离壁将管体内的空腔分隔成长短各异的长通路管和短通路管。其中短通路管的长度与现有的胃肠减压管的长度相符,它主要完成胃肠减压管的任务;另一路长通路管可以通过幽门、十二指肠、屈氏韧带到达空肠,以便向空肠内提供营养,使用本实用新型只需向患者体内置入一根管子,便可同时完成肠胃减压和向空肠内提供营养的任务。
文档编号A61M39/00GK2465735SQ0121765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吕德超, 曹荣格 申请人:吕德超, 曹荣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