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烫伤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62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烧烫伤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尤其涉及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烧烫伤药。
背景技术
烧伤和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创面疾病,给受伤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感染是救治烧伤、烫伤中突出的问题。据国内某几所军医大学9329例烧伤病例分析,烧伤死亡原因中感染居首位,占51.8%。感染如未能控制,其结果是内脏并发症接连发生,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西医外科治疗烧烫伤,除了采用包扎疗法进行外科处理外还配以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以防止创面感染,另外对创面还涂敷诸如1%磺胺嘧啶银霜剂、碘伏等外用抗菌药物。这些外用抗菌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生长,烧伤组织由开始的凝固性坏死经液化到与健康组织分离需要2-3周,在这一过程中,随时都有侵入性感染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除了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大外,还往往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诱发二重感染。另外,采用包扎疗法一方面不利于创面的散热,对真菌的生长有利,且不便于观察创面变化,无法即时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在创面已感染的部位还需勤换药,清除脓性分泌物,每换一次药患者就遭受一次痛苦,且疗程长,费用高,治愈后易留下疤痕。对一些III度烧烫伤的患者,还需要在无菌隔离病房隔离,而后进行手术处理,如植皮、截肢等。
中医外科治疗烧烫伤,大多采用中药油膏进行治疗,具有止痛、抗感染的特点,疗效较显著,但现有的外敷中药具有如下缺点(1)药物成分复杂,所需的原材料多,加工过程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2)有些原材料不易得到,从而影响生产;(3)采用这些膏药治疗时也是采用包扎疗法,必须经常换药,给病人带来痛苦,并易加深创面,治愈后易留下疤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抗感染性强、疗程短、初创深II度治愈后不留疤痕的烧烫伤药。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根据中药药学和中医治疗理论,选用大黄、黄柏、虎杖、四季青、地榆为主要原料药,金银花、连翘、冰片为辅助原料药。
大黄味苦,性寒,无毒,有泻火解毒之功效,且其含有的大黄蒽醌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特效。
黄柏味苦,性寒,无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虎杖味苦,性微寒,无毒,有祛风利湿、破淤通经、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湿疹、带状疱疹、疖肿、外伤感染,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四季青味苦、涩,性寒,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烧烫伤能在创面上很快形成一层完整的保护性痂膜,可防止脱水和细菌侵袭。
地榆味苦、酸,性微寒,无毒,具有消炎止痛、凉血止血、泻火敛疮、抗菌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烫伤、皮肤溃烂时可使脂水减少,疼痛减轻、愈合加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金银花味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对于红肿热痛、疮痈肿毒作用颇强,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经研究发现其浸泡液比煎剂的抑菌作用更强。
连翘味苦,性微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其含有的连翘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力最大,对其它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冰片味苦,性凉,无毒,有消肿、止痛、散郁火之功效。
酒精能很好溶解中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烧烫伤创面上使用含有酒精的药剂不但可以起到消毒作用,而且能降低烧烫伤创面的温度,避免烧烫伤创面持续发热而造成热力继续损伤、加深创面,可以使创面愈合速度加快。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是以大黄、黄柏、虎杖、四季青、地榆为主要原料药,在酒精溶液中浸泡而制成的液体药剂,每1ml酒精中主要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大黄0.04-0.07g、黄柏0.05-0.07g、虎杖0.05-0.06g、四季青0.03-0.05g、地榆0.08-0.10g。
所述原料药中还包括金银花、连翘,每1ml酒精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大黄0.04-0.05g、黄柏0.05-0.06g、虎杖0.05-0.06g、四季青0.03-0.04g、地榆0.08-0.09g、金银花0.015-0.025g、连翘0.015-0.025g。
所述原料药中还包括金银花、连翘、冰片,每1ml酒精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大黄0.04-0.05g、黄柏0.05-0.06g、虎杖0.05-0.06g、四季青0.03-0.04g、地榆0.08-0.09g、金银花0.015-0.02g、连翘0.015-0.02g、冰片0.01-0.02g。
所述的酒精溶液中乙醇含量为60~70%。
本发明的配方合理,所选的中草药配伍后能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并以酒精作为溶剂,更利于创面的消毒、杀菌及愈合。经过发明人反复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烧烫伤药治疗烧烫伤,可以产生如下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止痛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在用药后一分钟内可止痛。二、抗感染性强,上药后无须使用抗菌素,无须设立无菌室,即使创面已感染化脓,使用本药后也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疗而能消除炎症,使创面愈合。三、可以采用暴露疗法治疗烧烫伤,即将药剂喷洒在创面上后,创面不需要进行包扎却不会发生感染,且下次喷药时不需清洗创面,而是直接再往创面上喷药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采用暴露疗法,创面上的渗出液能很快地蒸发形成干痂,可以阻止细菌侵入;另外,创面的温度会比身体正常组织的温度低2~3℃,不利于细菌的繁殖,而且便于观察创面变化,掌握治疗的主动权。对深度烧烫伤,创面暴露有利于保持焦痂的完整性,可以实行计划治疗。四、疗程短,适合于大面积浅度及深度烧烫伤。对初创深II度烫伤面积达85%的患者,喷涂本药后20天左右可痊愈,无疤痕。对III度烫伤单个面积在1%以内的患者,喷涂本药后1个月内可痊愈,无须植皮,痊愈后基本上无疤痕。五、本发明配方简单,药源丰富,炮制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发明人从1994年6月-2004年11月,用本发明药剂治疗各类各度烧烫伤450例,烧烫伤程度从I度至III度,面积从1%至75%,年龄从3个月到76岁,治愈率达100%,有效率达100%。由此可见,本发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大黄0.04g、黄柏0.06g、虎杖0.05g、四季青0.04g、地榆0.10g洗净混合后,晒干,而后置入乙醇含量为7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40~50天后,过滤制得液体药剂即可使用。
实施例2。将大黄0.05g、黄柏0.05g、虎杖0.06g、四季青0.03g、地榆0.08g、金银花0.02g、连翘0.015g洗净混合后,晒干,而后置入乙醇含量为6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50~60天后,过滤制得液体药剂即可使用。
实施例3将大黄0.04g、黄柏0.05g、虎杖0.06g、四季青0.04g、地榆0.09g、金银花0.015g、连翘0.02g、冰片0.015g洗净混合后,晒干,而后置入乙醇含量为6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50~55天后,过滤制得液体药剂即可使用。
本发明的应用实例如下取不同类型的烧烫伤。
应用试验例1汽油烧伤。
罗XX,男,29岁。不慎被汽油烧伤,烧伤创面分布于面颈部、前胸、双手、双前臂、双臀、双大腿、双足等处。创面疼痛难忍,同时感口干、咽痛,面颈部、双手及双前臂肿胀明显,创面污染较重,并有轻度吸入性烧伤,畏寒,但无发热。经确诊为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达52%。给予清洗创面,去处死皮,用消毒纱布吸干创面的渗出液后,采用暴露疗法,将本发明的药剂喷洒在创面上,喷洒以创面润湿为度,每六小时喷洒一次。喷药后一分钟患者情绪稳定,无疼痛感,22天后假皮脱落痊愈。
应用试验例2开水烫伤。
余XX,男,5岁。不慎被烧开的洗锅水烫伤,烫伤创面分布在颈部、右上臂、前胸等处,烫伤面起大小不等的疱皮、厚水泡。经确诊颈部为II度烫伤,面积3%,前胸部为深浅II度烫伤,面积10%,右上臂为深II度烫伤,面积4%,烫伤总面积达17%。给予清洗创面,去处死皮,用消毒纱布吸干创面的渗出液后,采用暴露疗法,将本发明的药剂喷洒在创面上,喷洒以创面润湿为度,每六小时喷洒一次。喷药后一分钟患者情绪稳定,无疼痛感,20天后痊愈。
应用试验例3油烧伤。
余XX,男,30岁。不慎被猪油燃起的火焰烧伤,烧创面分布在面颈部、前躯干部、右前臂、右上臂等处。创面疼痛难忍,皮肤伤口有大小不等的水泡,撕脱处创面有渗出金黄色液体。经确诊面颈部、右上臂为II度烧伤,面积9%,前躯干部、右前臂为深II度烧伤,面积16%,烧伤总面积达25%。给予清洗创面,去处死皮,用消毒纱布吸干创面的渗出液后,采用暴露疗法,将本发明的药剂喷洒在创面上,喷洒以创面润湿为度,每六小时喷洒一次。喷药后一分钟患者情绪稳定,无疼痛感,18天后痊愈。
应用试验例4猪食烫伤。
黄XX,男,5岁。不慎被猪食烫伤,烫伤创面分布在右手前掌、躯干前后部、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等处。经确诊躯干前部、双大腿深II度烫伤,面积33%,右手前掌、躯干后部、双臀、双小腿、双足II度烫伤,面积29%,烫伤总面积达62%。给予清洗创面,去处死皮,用消毒纱布吸干创面的渗出液后,采用暴露疗法,将本发明的药剂喷洒在创面上,喷洒以创面润湿为度,每六小时喷洒一次。喷药后一分钟患者情绪稳定,无疼痛感,17天后痊愈。
应用试验例5铁水烧伤。
李XX,男,42岁。不慎被炼铁炉的铁水烧伤,烧伤创面分布在面颈部、前后躯干、双前臂、双上臂、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等处。烧伤创面烧灼样疼痛,创面上起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疱皮已撕脱,渗出黄色液体,患者口唇发紫,口渴,畏寒。经确诊面颈部II度烧伤,面积9%,前后躯干、双前臂、双上臂、双臀、双足、双大腿深II度烧伤,双小腿深II度和III度烧伤,烧伤总面积达70%。先按烧伤外科常规一级护理,输液、抗休克、复苏等,然后给予清理创面,去处疱皮,采用暴露疗法,将本发明的药剂喷洒在创面上,喷洒以创面润湿为度,每4~6小时喷洒一次,大部分创面在28天后痊愈,其它III度烧伤的创面50天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是以大黄、黄柏、虎杖、四季青、地榆为主要原料药,在酒精溶液中浸泡而制成的液体药剂,每1ml酒精中主要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大黄0.04-0.07g、黄柏0.05-0.07g、虎杖0.05-0.06g、四季青0.03-0.05g、地榆0.08-0.1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中还包括金银花、连翘,每1ml酒精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大黄0.04-0.05g、黄柏0.05-0.06g、虎杖0.05-0.06g、四季青0.03-0.04g、地榆0.08-0.09g、金银花0.015-0.025g、连翘0.015-0.02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中还包括金银花、连翘、冰片,每1ml酒精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大黄0.04-0.05g、黄柏0.05-0.06g、虎杖0.05-0.06g、四季青0.03-0.04g、地榆0.08-0.09g、金银花0.015-0.02g、连翘0.015-0.02g、冰片0.01-0.02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精溶液中乙醇含量为60~7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烧烫伤药,是以大黄、黄柏、虎杖、四季青、地榆等中草药为主要原料药,在酒精溶液中浸泡而制成的液体药剂。该烧烫伤药止痛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在用药后一分钟内可止痛,抗感染性强,上药后无须使用抗菌素,可以采用暴露疗法治疗烧烫伤,治疗简便,疗程短,疗效显著,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中药剂,能治疗各种化学性、物理性引起的深II度、III度烧烫伤。
文档编号A61K36/756GK1778360SQ20041003651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黄贵昌 申请人:黄贵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