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83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针,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用的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深静脉穿刺置管是指患者体表深处的大静脉进行穿刺,放置金属导丝,然后通过金属导丝的引导,置入深静脉导管,将导管固定在皮肤表面长期留置。其适应症为1、需要长期输液或静脉抗生素治疗的病人;2、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病人;3、需要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4、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5、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的病人,进行危险性较大的手术或手术本身会引起血液动力学显著变化,如大动脉瘤、嗜铬细胞瘤、心内直视手术等。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各种型号的深静脉穿刺针都没有尺寸刻度标记,在穿刺过程中不易判断进针深度,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并且易造成血管周围器官组织损伤,引起严重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穿刺成功率高的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操作者使用该针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判断进针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周围器官组织,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针体5和塑料针座6,金属针体5和塑料针座6固定连接,塑料针座6的尾部活动连接有保护帽7,所述金属针体5的外侧以针尖1为起始部,在其每0.5cm处依次设有黑点标记2,在其每1cm处依次设有黑圈标记3,在其3cm处设有红色标记4。
所述黑圈标记3的画线宽度为1mm。
所述红色标记4的画线宽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判断进针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周围器官组织,从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它包括金属针体5和塑料针座6,金属针体5和塑料针座6固定连接,塑料针座6的尾部活动连接有保护帽7,所述金属针体5的外侧以针尖1为起始部,在其每0.5cm处依次设有黑点标记2,在其每1cm处依次设有黑圈标记3,所述黑圈标记3的画线宽度为1mm,在其3cm处设有红色标记4,所述红色标记4的画线宽度为1mm。
操作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给患者进行穿刺时,首先拧掉保护帽7,将注射器接在塑料针座6的尾部,然后将金属针体5慢慢插入患者体表深处,当患者体表快接近红色标记4或已靠近红色标记4时,操作者应注意,注射器应抽有深静脉血液,对于个别患者,其体表可能超出红色标记4时注射器才抽有深静脉血液,只要注射器管内抽有患者深静脉血液,这时操作者应停止穿刺针的插入,将注射器卸掉后通过塑料针座6的尾部入口放进金属引导丝,通过金属引导丝的引导置入深静脉导管,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它包括金属针体(5)和塑料针座(6),金属针体(5)和塑料针座(6)固定连接,塑料针座(6)的尾部活动连接有保护帽(7),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体(5)的外侧以针尖(1)为起始部,在其每0.5cm处依次设有黑点标记(2),在其每1cm处依次设有黑圈标记(3),在其3cm处设有红色标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黑圈标记(3)的画线宽度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标记(4)的画线宽度为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用的可判断穿刺深度的深静脉穿刺针。它包括金属针体和塑料针座,金属针体和塑料针座固定连接,塑料针座的尾部活动连接有保护帽,所述金属针体的外侧以针尖为起始部,在其每0.5cm处依次设有黑点标记,在其每1cm处依次设有黑圈标记,在其3cm处设有红色标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判断进针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周围器官组织,从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B17/34GK2668059SQ20042004146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齐宁, 何华, 赵新京, 李小刚 申请人:刘齐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